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芝罘山
释义

简介

芝罘岛横亘于市区北部的海面上,又称芝罘山,主峰高298米,东西长约9公里。它三面环海一径南通,为我国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陆连岛。芝罘岛阳坡苍翠欲滴,风景如画,背面怪石嶙峋,崖壁陡峭,象怒目的金刚,所以芝罘山又有老爷山的俗称。从整个地形看,芝罘岛是烟台港湾的一道天然的防波堤,宛若一棵灵芝草,生长在碧波万顷的黄海之中。

芝罘岛的景色是迷人的。在山后澎湃的浪涛中,有一块怪石形似老婆婆盘坐在水中,人称“婆婆石”;与其相对的海面上矗立着一块礁石酷似渔翁,人称它为“公公石”。民间传说他俩是“一对儿”。可惜这位“石公公”受不住日潮夜汐的冲击,早已“遗恨九泉”了,只剩下那孤零零的“老婆婆”还象在等候着什么,成为芝罘岛上的一大景观。“石门春波”一景也是迷人的。那海浪回涌于石礁洞口,激流腾旋,涛声如雷,给人以惊绝之感。“芝罘日出”景象更是耀眼生辉。当朝阳从万顷波涛中喷薄而出,放眼顾盼,但见碧海耀金,绚丽多姿;危岩披霞。五光十色,景象极为壮观。在芝罘岛的海面上,偶尔还会出现“海市蜃楼”奇景,那虚幻的亭台楼阁,缥缈的田畴农舍,使人有羽化登仙之感。

地貌特征

芝罘奇景如何形成?

地貌学家对此作了科学的解释:数千年之前,芝罘岛是一个海中孤岛,芝罘岛与烟台隔海相望。由于海岸近海区域,有一股携带泥沙的水流,称为海岸泥沙流,在芝罘岛附近大陆海岸就有这种泥沙流存在,这种海岸泥沙流的泥沙来源,多半来自于附近河流冲积物和海滩物质。在芝罘岛的屏蔽隐藏作用下,北来波浪不易在岛后形成强大的浪流,因此在岛后形成了波影区,水动力条件较为弱小,从而使海岸泥沙流在此堆积。日久天长,渐渐堆积了两条沙坝,将芝罘岛与大陆连接了起来。两坝之内有一个小小海域,即是泻湖,堆积了灰黑色的粉砂质淤泥,富有贝壳和有机质。连岛沙坝上的物质主要为较粗的砂砾质。在地貌学上,这样的沙坝就称为连岛沙坝,这样岛屿就称为陆连岛。芝罘岛是我国漫长海岸线上,众多岛屿之中,一个最为典型和著名的陆连岛。连岛沙坝共有4条,海拔高度约3~4米,长达6公里,宽有500~800米。

芝罘岛主要同一套太古变质岩系组成,有片麻岩、片岩,石英岩等,硬度坚硬,节理发育,易于形成峭陡险峻之地形。其山南坡为一层黄色砂质粘土堆积物,厚达20~25米,坡度平缓,属山麓相的洪坡积层,为中、上更新世之堆积,一直伸向海底,上覆海相的泥沙层。可见,芝罘岛北面为岩石,南坡为黄老爷山主峰土,一陡一缓,才形成了正看若少女,背看似金刚的现象。

芝罘湾水深浪缓,严冬不冻,是一优良港湾。老爷山主峰西侧有康公墓,是战国时齐国最后一代“姜”姓君主齐康公姜贷之墓。芝罘岛阳坡有阳主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齐国国君奉祀“八神将”的庙宇之一,历经扩建修葺,始成规模。阳主庙背山面海,由山门、门殿、大殿、后殿及两廊房组成,为典型的封闭式寺院建筑,布局严整,造型古朴典雅。建筑群周围有松柏、古槐环绕,环境幽雅秀丽。正殿供奉梁王大帝(阳主)石像,是利用此处露出地面的巨石雕琢而成。阳主庙是中国有史记载最古老的寺庙之一,现仅存断墙残壁。在麓南滨海处,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群。《史记》载:秦始皇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二十九年两度登临此岛,纪功刻石分立两端,俗称“两观”刻石,石堕海已久,今犹有拓片14字保存当地。始皇三十七年,又自琅琊使徐福入海采药,射杀巨鱼,现“射鱼台”遗址尚存。汉武帝东巡,亦曾登临此岛。

人文历史

早在春秋时代,芝罘岛就是个有名的地方。齐景公曾来此游览,欣赏这里的景色;山巅有齐康公的坟墓;秦皇汉武都登临过芝罘,那时这座“与大陆握手的岛屿”,已经显露出它的独特魅力了。芝罘岛的美不仅在于它的景致,还在于它的位置。据史料记载,这里自古就是个天然良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转附(芝罘)就与碣石、句章、琅玡、会稽被称为五大港口;汉晋时代成为我国北方最大口岸;唐以后芝罘一直属于我国重要海口;烟台开埠以后芝罘与海外的交往更加频繁。难怪有些外国人至今只知有芝罘而不知有烟台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3: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