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新立 |
释义 | 郑新立,经济学硕士,研究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在计划和投资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中长期发展政策等领域,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见解。多次参加中共中央全会、《政府工作报告》和“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规(计)划的起草工作。2009年4月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中文名:郑新立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 出生日期:1945年2月12日 职业:学者 基本资料郑新立 姓名:郑新立性别:男 出生日期:1945年2月12日 籍贯:河南唐河 职称:教授、博导 职务:副主任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工作单位: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人物介绍郑新立,男, 1945年2月12日生, 河南唐河县人。 1945年2月生,经济学硕士,研究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2009年4月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曾在原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国家信息中心、国家计委工作,曾任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现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多次参加中共中央全会、《政府工作报告》和“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规(计)划的起草工作。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在计划和投资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中长期发展政策等领域,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见解。 1969年8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1970-1978年在邯郸冶金矿建指挥部任技术员、副科长、副处长。1978年8月-1981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专业获经济学硕士。1981年8月-1987年12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经济组任处级调研员、副组长。1987年12月 -1990年7月在国家信息中心任副总经济师。1990年7月-2000年6月任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计委新闻发言人、副秘书长。2000年 6月至今,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历1969年8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 1970-1978年在邯郸冶金矿建指挥部任技术员、副科长、副处长。 1978年8月-1981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专业获经济学硕士。 1981年8月-1987年12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经济组任处级调研员、副组长。 1987年12月-1990年7月在国家信息中心任副总经济师。 1990年7月-2000年6月任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计委新闻发言人、副秘书长。 2000年6月至2009年,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1980—1981年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专业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了国务院组织的对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查,后又参加了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的工作, 包括对山西煤炭基地和宝钢建设工程的论证。硕士论文《论最终产品和最终产品率》, 对社会产品结构的变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1981年8月—1987年10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经济组工作,任经济组副组长,除编辑《经济问题研究资料》外, 对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进行了跟踪研究,对山东沂蒙山贫困地区和江苏、湖南粮食产区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 1987年10月—1990年5月, 在国家信息中心任副总经济师,主要对国民经济信息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参与了宏观经济形势的跟踪分析和预测。 1990年5月—1996年8月, 在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任副主任、主任,机关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围绕经济文件的起草工作,对经济长期发展和近期运行中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进行了现代政策研究方法论的研究,中国支柱产业振兴问题的研究, 转变经济方式的研究,工业发展政策的国际比较,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等。 代表作品论著《论抑制通胀和扩大内需》(郑新立经济文集一) 《论新经济增长点》(郑新立经济文集二) 《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郑新立经济文集三)(2001年出版) 主要论文《论最终产品与最终产品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型计划体制》 《论投资体制改革》 《扩大内需:一项基本的战略方针》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获生产力经济学会颁发的优秀论文奖 《中国1996—2010年经济发展预测》, 获国家科委颁布的科技进步奖 《跨世纪的宏观纲领》, 获解放军报1996年优秀论文奖 《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与计划体制改革》和《关于房地产热和金融秩序等问题的调查》,获中宣部等单位颁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奖 主编《发展计划学》 《2020年的中国》 《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支柱产业振兴方略》,计划出版社1993年版,获国家计委科研成果二等奖 《现代政策研究全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获国家计委科研成果二等奖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993—1994) (1994—1995)两本,计划出版社,获国家计委科研成果三等奖 《发展中的信息事业》,1989年计划出版社 《新的征程、新的纲领》,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国史通鉴》,1992年红旗出版社,1996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再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辞典》,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人物轶事“两会”之声“我在去年政协会上就提出了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提案,今年总理的报告中再提支持和推进‘三网’融合。我很振奋,但说实话,前景很不乐观。建议《人民邮电》报发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展开大讨论,讨论一个非常有意义、非常值得追问的问题——究竟谁在阻碍‘三网’融合?”在本次全国政协会议上,一接到本报记者的采访电话,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委员就情不自禁地打开了话匣子。 “‘三网’融合不是个新话题,在国家规划中已经提了10多年,”郑新立记得很清楚,“九五”、“十五”、“十一五”三个规划(计划)中都提出过“三网”融合。“十一五”规划中这样写道: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说:“要支持和推进新能源、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节能环保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十多年后,“三网”融合仍然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通信网络技术更先进,但没内容;广电有内容,但网络先进性不够。尽管在一些发达的省市,通信网也搞了IPTV的试点,但苦于各种政策限制,发展迟迟上不了规模,后续的应用、服务也无法跟进。 相反,在相对欠发达的省份,尤其是农村地区,“三网”融合唤起了老百姓极大的热情。近年来,在组织部门协调下,河南等地借助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建设实现了“三网”融合,为农民送去了各种农副产品养殖种植信息和丰富的影视节目,深受农民欢迎。截至目前,河南联通承建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接收站点已累计开通5.9万个,使全省4.8万个行政村近7000万农民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在宁夏,利用已覆盖全区所有乡镇和75%行政村的电信宽带网络作为三种业务的承载平台,在全区农村实现了一条入户线,同时满足农民打电话、上网、看电视需要。在山西很多地区,在政府不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在电信运营商大力支持下,“三网”融合使当地的农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至今仍让郑新立津津乐道。 “我到山西应县的农村实地考察过,‘三网’融合的威力太大了。投资少见效快,可以很快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利用光纤网络,当地的农民不仅能看视频节目,学知识、学文化,有的村子还从网上引来了日本的胡萝卜良种,远销新加坡等地,人均收入从2000元左右一下子提升到5000元的水平。” 郑新立委员长期关注我国信息化发展。他认为,加快“三网”融合步伐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也有利于推进“两化”融合。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的经济发展思路,尤其是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既着眼于应对当前的经济发展困难,更着眼于长远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不是暂时之举,而是与党的“十七大”报告一脉相承的,是推进“两化”融合的具体的重大举措,离不开信息化的参与和信息网络的支撑。正因为如此,信息网络必须加快普及,信息技术、应用要加快扩散。 郑委员话锋一转,犀利地问道:“‘三网’融合的问题,谈意义、谈技术,早就无需讨论。但是我想问,为什么一根线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三根线去解决?为什么明明能节省几百亿元投资,偏偏不去做?为什么连续写进三个五年规划的决议,推了十多年,还是推不动?为什么有条件推进的富裕地区偏偏不推进,没条件的贫困地区‘三网’融合反而出成绩?” “您认为‘三网’融合问题的根源何在?”郑新立委员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来说去,还是部门利益在作怪。现在是追问一下谁在阻碍‘三网’融合的时候了。” 2020年中等收入家庭超过一半“随着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到2020年,我国年收入超过6万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将达到55%,最终实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宏伟目标。”对于未来我国收入结构,中央政研室副主任郑新立的描绘令学术界振奋。 上周六,清华大学的一场名为 “十七大后的中国经济——2007年第三季度经济形势讨论会”吸引了包括郑新立、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等多位中国经济学界重要领军人物。“十七大”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将产生的深远影响,成为讨论会上各方关注的焦点。 “‘十七大’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提出重大理论、实际问题和重大战略方针政策,这对今后1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大影响。”郑新立表示,随着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中国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最近五年来经济出现的持续、快速、平稳发展势头将长期保持下去。 事实上,经济持续增长也将使居民日益从中获益。郑新立表示,随着“十七大”报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的提出,“实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这个宏伟目标将是完全有可能的”。 根据此前国家统计局的界定,家庭年收入6万到20万元为“中等收入者”。郑新立表示,从今年到2020年的14年时间,只要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目前年均增长7%的水平,扣除价格因素,到2020年,家庭年收入6万元以上的可以达到55%,“其中城镇家庭可以达到78%,农村家庭可以达到30%,有2%的家庭年收入可以达到20万元以上”。 郑新立表示,实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目标后,社会将更加和谐稳定,国家也将更有能力帮助低收入者提高收入,不过如何使更多低收入者进入高等收入行列,将是眼下需要研究的课题。 “中等收入人群是中国经济和社会未来稳定与发展的主要力量,尽快培育一个比重不断增大的中等收入人群,是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李稻葵认为,实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目标,需要我们在教育公平、就业创造和税收优化等多方面努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