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伟鸿 |
释义 | 郑伟鸿,女,副主任医师, 从医20余年,现任中华中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务理事、农工党党员、福州市政协委员,现任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聘专家,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 郑伟鸿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光明中医学院,擅长于肝胆肿瘤的诊疗,尤其是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的治疗。自1992年以来,全力进行肿瘤的中医治疗研究,期间担任福州伟达中医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福州福辉医院副院长、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科研上先后参与4大类36项科研项目研究,其中“慈丹胶囊”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准字号抗癌新药,成为我国实施药政法以来卫生部批准为数不多的抗癌中成药之一。“慈丹胶囊”先后获得2000年香港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第十二届全国发明博览会金奖、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福建省科学进步奖、国家发明专利等。从医二十年来一直坚持在肿瘤临床一线工作,较系统地进行其兄长著名中医肿瘤专家郑伟达教授创立的“治癌新十论和四位一体疗法”的应用,对各类肿瘤在治疗上注重四诊八纲、注重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的康复巩固治疗,预防复发和转移,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先后与郑伟达教授一起撰写《八名方临床应用》、《疑难杂病中医治疗》、《肿瘤的中医治疗》、《抗衰益寿妙绝》、《中医治疗肿瘤经验》、《新瘟疫论治》、《郑伟达医文集》等数百万字著作,分别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和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中医古籍出版社,近年来她多次参加全国肿瘤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多篇,2008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健康信使。 临床验案举要: 范素素,女,57岁,户籍:北京 肝癌患者 家属代诉:患者有乙肝病史多年到2008年5月出现腹胀,乏力,经B超,CT确诊肝占位,行手术切除,术后未治疗,到术后3个月又腹胀,原08年1月29日腹部CT所示,门脉右支充盈缺损影,现未显。诊断为:1、肝左叶低密度灶。08年10月29日及临床,符合肝左叶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囊性改变。2、肝硬化,再生结节形成。3、肝脏小囊肿。症见:消瘦,四肢无力,纳减,口苦,口干,胸背痛,肝区疼痛伴有腹胀,便秘,尿黄赤,舌质胖、紫,舌苔少,脉象弦滑,为求进一步中医治疗遂来我院。 西医诊断:原发性肝癌术后3个月,肝内转移并癌栓形成,射频治疗后。 中医诊断:肝积。 中医辨证:瘀毒互结,肝郁脾虚,肝胆湿热。 治则:化瘀解毒,疏肝健脾,清热利湿。 【药物治疗】1、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扶正固本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症痛康 90包 每次1包 一日3次 2、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淮山药,扁豆,苡米,丹参,山楂,郁金,虎杖,茵陈,蛇舌草,白英,柴胡,白芍,枳壳,丹参,香附,栀子,大黄(后入)。另加化结粉。30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2次。 【心理治疗】耐心向病人讲解本病的成因,及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告知情绪的好坏与肝病关系密切,要求病人做到:思想放松、意念坚强、心态平衡、精神愉快。当心情压抑时,及时向医生、亲人及朋友倾诉。 【饮食治疗】根据肿瘤疾病的寒热表现及患者自身阴阳盛衰,辨证施膳,从组方、筛方到实验,制定出各种抗癌药膳,其优势主要体现在:①亦食亦治;②疗效确切;③无副作用;④应用广泛;⑤原料充足;⑥制作方便;⑦便于久服。 【体育治疗】在体疗老师的指导下,因病制宜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氧抗癌操的锻炼,并赠送伟达有氧抗癌操的光盘,要求病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持之以恒。 二诊:2009年1月16日 症状:患者服药后舌苔已退,右后背疼痛减轻,脉弦滑,小便黄,腹胀。在化疗期间。 【药物治疗】1、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扶正固本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症痛康 90包 每次1包 一日3次 2、上方不变+厚朴,大腹皮,首乌。 30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2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三诊:2009年2月20日 症状:患者近上腹部有胀痛感,伴双侧腰部胀痛。中西医结合稳定,病灶缩小。脉弦,舌苔薄白。 【药物治疗】1、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扶正固本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症痛康 90包 每次1包 一日3次 2、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淮山,扁豆,苡米,丹参,山楂,郁金,虎杖,茵陈,蛇舌草,白英,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香附,栀子,厚朴,首乌,大黄,化结粉。 30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四诊:2009年3月20日 症状:患者用药后小便黄已明显减轻,上腹胀气仍有,各项检验正常,脉象弦滑,舌质红,舌苔薄黄。 【药物治疗】1、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扶正固本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症痛康 90包 每次1包 一日3次 2、中草药: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淮山,扁豆,苡米,丹参,山楂,郁金,虎杖,茵陈,蛇舌草,白英,柴胡,白芍,枳壳,香附,栀子,厚朴,首乌,大黄,鳖甲。 28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五诊:2009年4月24日 症状:患者腹胀已消失,能排气,舌苔薄黄,质红,脉弦滑。 【药物治疗】1、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扶正固本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症痛康 15瓶 每次1/3 一日3次 2、上方不变。 28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2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六诊:2009年5月26日 症状:腹胀好转,能排气,苔薄舌尖紫,体胖,脉弦滑。 【药物治疗】1、中成药同前。 2、中草药:柴胡10g,当归10g,黄芪15g,川芎6g,白芍10g,熟地15g,黄精10g,紫河车6g,桑椹子10g,何首乌10g,三七粉3g,丹参10g,太子参20g,茯苓10g,白术10g,扁豆12g,山药20g,炒苡仁15g,川断10g,故子10g,红枣6枚,生姜3片。 28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目前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继续按时来我院随诊治疗。 乳腺癌术后,莫轻敌,防范复发与转移 黄宙声,女,46岁。乳腺癌术后三年,多发性骨转移、肝转移,三次肝介入,现肝区仍疼痛,多发性骨痛。CT示::肝右叶2处密度增高3.0cm×4.3cm,1.5cm×2cm, 肋骨4、5、6骨质破坏。 临床诊断: 右乳腺癌术后三年复发,肝、骨转移。 一 诊: 就诊时间: 2002年4月13日 中医辨证: 瘀毒互结,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治 则: 化瘀解毒,补肝益肾,益气养血 处 方: 成 药: (1) 慈丹胶囊 60粒 X 10盒 5粒/次 4次/日 饭后服 (2) 复方莪术消瘤胶囊 60粒 X 10瓶 5粒/次 4次/日 饭后服 (3) 痛立停冲剂 10g X 2盒 10g/次 3次/日 饭后服 (4) 扶正固本胶囊 60粒 X 10盒 5粒/次 4次/日 饭前服 二 诊: 就诊时间: 2002年5月12日 患者服药一个月,当服二十天时自觉疼痛减轻,认为有效,二次来诊,继续服药。: 中成药以: (1) 慈丹胶囊 60粒 X 10盒 5粒/次 4次/日 饭后服 (2) 复方莪术消瘤胶囊 60粒 X 10盒 5粒/次 4次/日 饭后服 (3) 痛立停冲剂 10g X 2盒 10g/次 3次/日 饭后服 (4) 扶正固本胶囊 60粒 X 10盒 5粒/次 4次/日 饭前服 汤药以:中草药 三 诊: 就诊时间: 2002年6月15日 服药二个月,病情明显好转,肝区痛、骨刺痛基本消失,只有夜间稍有不适,但能坚持。 中成药: (1) 慈丹胶囊 60粒 X 10盒 5粒/次 4次/日 饭后服 (2) 症消癀 3g X 30瓶 1g/次 3次/日 饭后服 (3) 扶正固本胶囊 60粒 X 10盒 5粒/次 4次/日 饭前服 中草药30剂。 需要说明的问题:该患者病情甚重,经3个疗程的治疗,症状减轻,体质改善,肝瘤体缩小,骨痛也得到控制,病情得到基本控制。半年后随访,病人病情仍比较稳定 俞美英,女,61岁,福建福清人,子宫内膜癌术后淋巴转移。 2007-10-12 症见:阴道出血,时崩时止,淋漓不断,或突然量多,夹有瘀块,少腹疼痛拒按。伴有头晕,四肢软弱无力,寐差。舌质紫暗,苔薄,脉沉涩。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中成药:慈丹胶囊60粒×10盒,每次5粒,每日3次; 龙鹤丹颗粒10g×90袋,每次一袋,每日3次; 扶正固本胶囊60粒×10盒,每日5粒,每日3次.。 中草药:30剂。 按语:使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加减后药方配伍有以下2个特点:一、活血与行气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二、祛瘀与养血同施,则活血而无耗血之虑,行气又无伤阴之弊。和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气行,则诸症可愈,为治腹中血瘀之良方。 服药6月后,2008-4-11 整体状态良好,省肿瘤医院B超显示,右侧髋血管处见一低回声,大约1.8cm×1.0cm,未见其它转移病灶。治疗10月后,于2008-08-25在肿瘤医院复查彩超结果提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双侧髂血管周围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福建省肿瘤医院资深影像专家任永富主任又让助手再作了一次检查,占位性病变已消失。 至今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