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正德花钱
释义

古时民间关于“正德钱”的事有不少传说。据专家考证可以多为明末清初民间所铸。正面刊写“正德通宝”四字,背面有双龙戏珠、有单龙戏珠和龙凤纹等。传说佩带可镇风涛等等之意。

中文名:正德花钱

外文名:On the money

类别:钱币

铸造时间:明末清初民间

历史传说

正德花钱为正德朝所铸之质疑

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喜欢集藏压胜钱的朋友都知道,明朝正德皇帝并没有铸行钱币,在正史上是找不到半点关于正德朝曾铸过“正德”钱的记载的。但名曰“正德通宝”的压胜钱却品种繁多。而且以往一般也将它们归入“钱文钱”之列。人们看到这种钱,又自然地把它和明朝的正德皇帝联系在一起,其理由似乎比较充分:

世有正德游龙钱之说,民间传说正德帝在出游至清江浦江口时落水,后生疾而死。民间意为:天子入江海有游龙之愿,过河﹑渡江有图平安之意,故民间特别是高官﹑商贾之人佩之正德钱以求平安吉利。还说“正德钱一文值银一两”,故民间私铸不绝云云。 此说出于明代宫紫阳所著《闻州世说》,宫紫阳其人和他《闻州世说》都不甚出名,这一说法也纯属传说,不足为凭。

《明史·食货志》载嘉靖六年(1527年)补铸累朝未铸铜钱。三十二年(1553年)时铸洪武至正德九种年号钱,,每号百万锭,嘉靖本朝钱千万锭,以上共计九千五百万贯。事实上,上述只是一种拟议中的事,并未落实。明代铸钱最多的是天启、崇祯两朝,其年铸量也没超过二百五十万贯。据《明实录》记载,当时因财政因难,工料不敷,连计划中的一千万锭嘉靖钱也没有完成,补铸的事沦为一句空话而已。 而正德皇帝呢?人们喜欢他什么呢?

正德帝明武宗,朱厚燳,出生于公元1491年,公元1505年即位,到1521年病死,享年31岁,在位17年,年号正德。

纵观武宗一生,史家多认为其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谬不经,故为世人所诟病,名声并不好。

《明史》在记述了他的一生后,这样总结道:明自正统以来,国势浸弱。毅皇手除逆瑾,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

前面几句还倒肯定了他的一些业绩,如“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一句,指的就是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武宗亲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还亲题“天下奇观”。如今这四个子仍然高悬于应悬木塔之上。我不久前去应县木塔时,特意仔细瞭望了这四个大字,确实写得刚劲有力,气度恢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武宗露脸的事,正面的说法是,蒙古鞑靼小王子率五万兵马南侵,武宗大喜,调集五、六万兵马亲征。双方数日内激战,武宗与士兵同吃同住,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武宗还亲手杀敌一人。最后,蒙古小王子被迫撤兵,明军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史称“应州大捷”。此后正德年间蒙古不敢再南下侵犯。

后面的几句则是对武宗的否定: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

厚燳爱玩。“玩”之一字贯穿了他短暂的生命始终,就连他的终局也是和玩有关。

据说,1521年秋杪,朱厚燳沉醉江南水乡而置朝政于不顾,一天,他在江上打鱼,不小心站脚不稳跌入江中,当时已是阴历九月天气,江水寒冷,加之武宗已经被女色掏空了身体,这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一班人马匆匆赶回京中,虽经太医们尽心治疗,可还是没能挽回武宗的生命,数月之后,武宗崩于京北豹房。

对于这样一位名声不佳的皇帝,后人不可能钟情于他的年号,乃至用本没有铸行过的“正德通宝”钱作压胜钱

正德花钱可能为民国铸之说

如果说,品类繁多的正德花钱是一种“钱文钱”的话,那么,有明十余朝,除了“洪武放牛钱”以外,为什么没有其它朝的“钱文钱”传世呢?尽管这些“正德花钱”都是后世,主要是清代所铸。

后世铸“洪武放牛钱”,不论是官铸民铸,清铸的可能性都小,在大清当政的情况下,铸造影射明代开国皇帝的钱是个非常敏感的事情。你是怀念呢,还是褒奖呢?不问你的罪你才怪!但事实上就是有不少“洪武放牛钱”存世。我认为民国铸的可能性最大。至少也是清末清政权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只好睁一眼闭一眼了。

民众喜欢“洪武放牛钱”,一是朱元璋是汉人,二是他出身贫寒,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这本身就拉近了他和百姓的距离,受尽外族统治二百多年的汉人,用这种形式来释放心头的压抑,则合乎情理,不能不说这里面有个感情的原因。

而正德皇帝呢?人们喜欢他什么呢?

正德帝明武宗,朱厚燳,出生于公元1491年,公元1505年即位,到1521年病死,享年31岁,在位17年,年号正德。

纵观武宗一生,史家多认为其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谬不经,故为世人所诟病,名声并不好。

《明史》在记述了他的一生后,这样总结道:明自正统以来,国势浸弱。毅皇手除逆瑾,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

前面几句还倒肯定了他的一些业绩,如“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一句,指的就是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武宗亲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还亲题“天下奇观”。如今这四个子仍然高悬于应悬木塔之上。我不久前去应县木塔时,特意仔细瞭望了这四个大字,确实写得刚劲有力,气度恢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武宗露脸的事,正面的说法是,蒙古鞑靼小王子率五万兵马南侵,武宗大喜,调集五、六万兵马亲征。双方数日内激战,武宗与士兵同吃同住,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武宗还亲手杀敌一人。最后,蒙古小王子被迫撤兵,明军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史称“应州大捷”。此后正德年间蒙古不敢再南下侵犯。

后面的几句则是对武宗的否定: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

厚燳爱玩。“玩”之一字贯穿了他短暂的生命始终,就连他的终局也是和玩有关。

据说,1521年秋杪,朱厚燳沉醉江南水乡而置朝政于不顾,一天,他在江上打鱼,不小心站脚不稳跌入江中,当时已是阴历九月天气,江水寒冷,加之武宗已经被女色掏空了身体,这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一班人马匆匆赶回京中,虽经太医们尽心治疗,可还是没能挽回武宗的生命,数月之后,武宗崩于京北豹房。

对于这样一位名声不佳的皇帝,后人不可能钟情于他的年号,乃至用本没有铸行过的“正德通宝”钱作压胜钱。

新释

对世传的“正德通宝”新释

世传的“正德通宝”压胜钱多是清代铸造,少量民国铸造,也有一些是外国铸造,如日本的“正德通宝”压胜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

一、清廷多铸宫钱压胜钱,多以年号为之,历朝均有。形成了一种惯势,且官民并铸。

二、所取正德二字,并非正德朝的概念,而是和历史古训“正德”有关。

非指帝号而取之“正德”之义

“正德”由《尚书正义》中用来注《尚书·大禹谟》的那句“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火、水、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而来。

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对此有过精僻解释,他说:“正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正己以治民,故所以率下人。利用者,谓在上节俭,不力糜费,以利而用,使财物殷富,利民之用。为民兴利除害,使民不匮乏,故所以阜财,阜财谓财丰大也。厚生者,渭薄征徭、轻赋税,不夺农时,令民生计温厚、衣食丰足,故所以养民也”。

孔《传》云:“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

上述两段文言文翻译成白话就是:“大禹对舜说,政治和帝王的功德,主要是好好管理国家并把人民安顿好。具体如何做呢?一方面要改善金木水火土谷六个管理机构的职能,另一方面更要注意“正身之德”-在位者要自正其德,正己以治民;“利民之用”-要勤俭,将钱财用于为民兴利除弊;“厚民之生”-轻徭薄役,使人们丰衣足食。大禹说:“九功”各得所宜,配合协调,使人民知晓,遵守奉行,发挥最佳作用,并采用歌咏的方式,使之广为流传”。(注:“金、木、水、火、土、谷”称为“六府”,“正德、利用、厚生”称为“三事”,“六府”加“三事”就是“九功”。)

禹为舜讲“正德厚生”,是强调善政和养民,是帝王的责任和义务。

“正德”是对君王的最高要求,故后世取“正德”之义铸造“正德通宝”压胜钱甚多。这才可能是“正德通宝”压胜钱由来的真正缘因。

外表

这类钱正面刊写“正德通宝”四字,背面有双龙戏珠、有单龙戏珠和龙凤纹等。这些钱直径一般在40毫米至60毫米之间,穿径9毫米至10毫米,厚1.5毫米至2毫米。也有小平光背,多为明末清初民间所铸。古时民间关于“正德钱”的事有不少传说。一说佩带“正德钱”赌博会赢利;另一种说法是佩带可以镇风浪。据清俞典园《茶香室四钞》卷廿七载:“国朝焦循《忆言》云,泰州宫紫悬太史言:十年前后以重价购求正德钱,一二文可值一金,云正德为游龙,佩之渡江河,无波涛之厄。近遂有伪为求售者,甚或钱背铸一龙,前此未闻,此康熙年间事也。余幼时尚见以正德钱佩于腰首者,近则无之矣。按正德游龙,俗传尚有此说,其钱可镇风涛,余亦尝闻之故老也。”泰州宫紫悬太史为明末人,可见正德花钱在明末清初民间已经有仿铸。然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燳(1505年至1521年)以武略自许,自称威武大将军,终日淫乐嬉游,沿途征索不已,不事朝纲,不修国政,把治国实权交给宦官刘瑾、谷大用和将军江彬掌握。刘瑾、谷大用大兴土木,扩建皇庄,穷奢极欲,骄横淫逸,搞得民不聊生,国库空虚,实为明蠹政之一,后在南京清江浦舟覆被溺,得疾而死。后人欲借此过江泥菩萨来镇风涛,只能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流传下来的正德通宝花钱,单龙戏珠和小平光背罕见,而龙凤纹和双龙戏珠较易见,存世也较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