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征婚 |
释义 | 名词解释公开征求配偶 一般是通过媒体公布自己的部分资料及对配偶的要求,获得回应,在条件适合的基础上双方进行联系,最终确定是否发展到婚姻。 征婚的由来据考,征婚源于英国,18世纪某年月日,一英国贵族女子登报征婚,此空前未有之事也,被视为“伤风败俗”,舆论哗然,其父其母惶惶,男士避之唯恐不及,无敢问津者。 该女子终身未嫁,忧郁而逝。 若干年后,征婚女子其人其事已被淡忘。某年月日,一英国男子登报征婚。有女而愁嫁之父母们,纷纷代女应征,趋之若鹜,于是,男子登报征婚盛行,而后,复有女子登报征婚盛行。 有女愁嫁,做为英国社会之大问题,由来已久,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作者所以因之一夜成名,就是因为她入木三分地描写了英国社会的有女愁嫁。 恩格斯说过:“社会的需要,是一切科学产生发展的原因和基础”,套用他的话:社会的需要,是登报征婚产生发展的原因和基础。 建国前,中国已有登报征婚者(以男性为多,女性绝少,怕人说是嫁不出去才征婚),上世纪80年代以来,登报征婚和婚介征婚比较流行起来,九十年代开始流行电视征婚,赵本山的小品《征婚》深受百姓的喜爱,进入21世纪开始流行网络征婚。 在中国,从古时候的红娘到现今的婚介和网络交友机构,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红娘这份工作,特别是97年左右,崛起了一大片的网络交友机构,都是由国内的一些老牌婚介机构开始,到现今发展成为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争相参与的一种活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