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折柳赠别 |
释义 | 折柳赠别是古代旅行习俗的一种。西汉、唐两代,都城长安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官员商旅去关东各地及地方官员、外国使臣进入长安,都必需路经灞桥。灞桥一带,绿柳成阴,景色宜人,自汉以来,送行者皆至此桥,折柳与行人赠别。或曰为祝颂平安,或曰“柳”与“留”字音相谐,取眷恋之舍、殷勤挽留之义。 概述:此俗汉唐最盛。其他地方也多行之者。《三辅黄图.桥》:”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唐刘禹锡《杨柳枝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唐唐彦谦《泳柳》诗:“晚来飞絮如霜鬓,恐为多情管别离。”清褚人获《坚瓠广集》卷四:“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为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 清明:折柳赠别习俗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意识也有了变化,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折柳情深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隋无名氏诗: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白居易《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狄焕《题柳》: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杜牧《柳绝句》: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李商隐 《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罗隐 《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郑谷 《柳》: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裴说 《柳》: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吴融《 咏柳》: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张旭 《柳》: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崔橹 《柳》: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