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照壁山组
释义

基本信息

地层名称:照壁山组

地层名称(英文): Zhaobishan Fm

阶代码:Z1

地区代码:4

命名

1957年朱诚顺、叶永正等命名,高振家等(1980)介绍。命名剖面位于新疆尉犁县照壁山(黑山)地区,参考剖面在西山口及玉勒衮布拉克一带。

沿革

1957年朱诚顺等在中库鲁克塔格照壁山地区将相当于E. Norin等在西库鲁克塔格所划分的贝义西统,阿勒通沟组等在中库鲁克塔格作了重新厘定,将相当贝义西组的一部分岩层命名为照壁山岩系,其层位含义大体相当于E.Norin所指的贝义西组。故此后曾一度被摒弃而用“贝义西组”代之(吴文奎,1960,高振家,1972,新疆地层表,1976)。1977—1978年高振家、朱诚顺等重新测制了该区层型剖面,将原“照壁山岩系”根据岩性及层序特征作了重新厘定,共分为两套岩性组合,下部仍用贝义西组,代表早期海相火山?冰川(杂砾岩)沉积;上部间冰期滨海碎屑岩建造则沿用了照壁山岩系这一名称,改称照壁山组。重新厘定的照壁山组包括不整合或假整合在阿勒通沟组之下,整合于贝义西组之上的一套碎屑岩建造(高振家,1981)。

特征

本组主要为浅海相碎屑岩,薄—中层状为主。上部以灰、灰黑色及灰绿色泥板岩、粉砂岩质页岩为主,夹细砂岩并偶夹砂砾岩透镜体;下部为灰色中厚层状长石石英岩、粗砂岩,含砾砂岩夹泥板岩或细砂岩、粉砂岩。局部地区上部细碎屑岩相变为硅质岩或硅质粉砂岩。在细碎屑岩中产有微古植物:Asperatopsophosphaera bavlensis, A. Umishanensis, A. Gigatea, A. Incrassa, Trachysphaeridium sp., Pseudozonosphaera verrucosa等。在西库鲁克塔格西山口地区,本组底部灰绿色泥板岩中曾获U-Pb (753±30)Ma的全岩等时线年龄(朱杰辰等,1987)。该组分布范围较广,西自库尔勒以北的喀拉帖肯乌拉山向东到西山口、阿勒通塔格并东延到尉犁县东北部的莫钦库都克、兴地塔格、照壁山、幸格尔塔格、直到鄯善县以南的叶特木布拉克、帕尔岗布拉克、玉勒衮布拉克等地。其岩性、厚度均比较稳定,厚度一般在360—560m 左右,仅兴地塔格北坡坷斯坦布拉克到提克布拉大黄等地厚度变大,可达1192m 。本组与下伏贝义西组多处显示为整合,或相变关系,当一些地区贝义西组火山岩十分发育时(如东库鲁克塔格、玉勒衮布拉克一带)则本组厚度变小。在兴地塔格以南的牙尔当山地区,贝义西组火山岩厚1407.8m,则上部照壁山组缺失,使阿勒通沟组直接不整合于贝义西组火山岩之上。

备考

编撰者:高振家

作者1:朱诚顺

年份1:1957

作者2:叶永正

年份2:1957

系名:新元古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7 0: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