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菜心拌海蜇皮 |
释义 | 基本资料菜系:鲁菜 工艺:拌 白菜心拌海蜇皮做法一制作材料:主料:海蜇皮300克,白菜250克辅料:香菜50克, 调料:大蒜(白皮)30克,盐5克,味精2克,醋5克,香油5克 特色:海蜇、白菜清脆鲜香,酸辣可口。 做法:1.海蜇皮浸泡12小时,放开水中烫出再浸泡2小时,捞出控净水,在熟墩上切成丝。 2.大白菜心顶刀(横切)切细丝,放入海蜇皮中,加盐、味精、醋、大蒜泥、香油和香菜段拌匀即成。 白菜心拌海蜇皮做法二制作材料原料: 海蜇皮、大白菜、香菜、大蒜、胡萝卜。调料: 盐、味精、香油、香醋。 制作步骤1、海蜇皮清洗干净后,切成丝; 2、用清水浸泡2小时,中间换三次水,洗去腌渍海蜇皮的盐和矾; 3、浸泡好的海蜇皮控干水分后,放在漏网里,用80度左右的热水冲淋一下,并迅速过凉水(也可在热水中迅速焯一下再过凉水)挤干水分备用; 4、大白菜一剖为二,取白菜心,斜切成细丝; 5、大蒜拍碎,剁成蒜末,香菜切碎,胡萝卜切成细丝备用; 6、所有原料混合,添加香油拌匀后,撒上盐和味精,淋上香醋拌匀即可。 制作要领1、海蜇皮需要把盐和矾充分浸泡后才可食用,否则又咸又涩; 2、浸泡好的海蜇皮用热水焯一下再迅速冲凉,挤干水分,吃起来会保持清脆的口感,但切忌水温过高,焯水时间过长,否则海蜇皮会全化成水了; 3、取白菜心入菜,口感甜脆,效果最棒,冬天窖过的白菜味道更佳; 4、拌菜时先下油,吃时现放盐、醋和味精,这样会最大限度锁住白菜切口的水分,无论是白菜和海蜇皮,都会保持最佳的口感,而且海蜇皮还不容易走味; 5、胡萝卜是点缀,可以省略。 营养分析1、海蛰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尤其含有人们饮食中所缺的碘,是一种重要的营养食品。 2、含有类似于乙酰胆碱的物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3、所含的甘露多糖胶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功效。 4、海蛰能软坚散结、行淤化积、清热化痰,对气管炎、哮喘、胃溃疡、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益,并有防治肿瘤的作用;从事理发、纺织、粮食加工等与尘埃接触较多的工作人员常吃海蛰,可以去尘积、清肠胃,保障身体健康。 适合食用人群一般人群都能食用与烦渴者食用: 适宜中老年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哮喘,痰多黄稠之人食用;适宜高血压病,头昏脑胀,烦热口渴,以及大便秘结者服食;适宜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食用;适宜醉酒后 食用禁忌1,脾胃虚寒者慎食。 2,食物相克:海蛰忌与白糖同腌,否则不能久藏。 海蜇的相关知识海蛰是宴席上的佳肴,营养价值较高,食之可以补碘,还可以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也有一定功效。 简介海蛰又名水母、白皮子,犹如一顶降落伞,也像一个白蘑菇。形如蘑菇头的部分就是“海蛰皮”;伞盖下像蘑菇柄一样的口腔与触须便是“海蛰头”。海蛰皮是一层胶质物,营养价值较高,海蛰头稍硬,营养胶质与蛰皮相近。中国是最早食用海蛰的国家,晋代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食用海蛰的记载。今天,海蛰已成宴席上的佳肴。 海蜇属腔肠动物,海蜇呈伞形,在水中漂浮,产于我国沿海各地。夏秋季是捕捞旺季,捕捞后加明矾和盐压榨,除去水分,洗净后再用盐渍。 海蜇分类海蜇按产地分,有南蜇、东蜇、北蜇等品种。南蜇以福建、浙江所产最好,个大,浅黄色,水分大、脆嫩。东蜇产于山东烟台、又有沙蜇、棉蜇之分。沙蜇泥沙含于肉内,不易洗掉,牙碜;棉蜇肉厚不脆。北蜇产于天津北塘,色白个小,比较脆嫩,质量较次。海蜇的打捞季节一般是在夏秋季节。 购买好海蜇皮的鉴别方法优质海蜇皮:应呈白色或浅黄色,有光泽,自然圆形、片大平整、无红衣、杂色、黑斑、肉质厚实均匀且有韧性的最好;无腥臭味;有韧性;口感松脆适口。 劣质的海蜇皮:皮泽变深、有异味,手捏韧性差,易碎裂。 优质海蜇头:应呈白色、黄褐色或红琥珀色等自然色泽,有光泽,只形完整,无蜇须,肉质厚实有韧性,且口感松脆。 劣质海蜇头:呈紫黑色,手捏韧性差,手拿起时易碎裂,有异味和脓样液体。 近年来有生产者用褐藻胶等为原料生产人造海蜇皮,人造海蜇皮(丝)与天然海蜇皮虽然外观相似,但无天然海蜇皮的营养成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