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光恒 |
释义 | 赵光恒,工程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培养水工结构工程力学高级科技人才和工程力学的科学研究,是我国水利高等院校建立工程力学专业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基本信息。 赵光恒,工程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培养水工结构工程力学高级科技人才和工程力学的科学研究,是我国水利高等院校建立工程力学专业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主要职务赵光恒,工程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培养水工结构工程力学高级科技人才和工程力学的科学研究,是我国水利高等院校建立工程力学专业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在工程力学科学研究上,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反映水工特点的地基模型与基础梁板分析、结构动态的系统识别以及廊道孔口应力集中等问题。 赵光恒-简历 1928年9月16日 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52年7月 南京大学水利工程系毕业。 1952-1958年 华东水利学院(现名南京河海大学)助教、建筑力学教研组助教、讲师,兼建筑力学教研组副主任。 1958-1983年 历任华东水利学院工程力学教研室讲师、副教授、教授,兼教研室主任及工程力学系副主任、主任。国家教委工科结构力学课程指导组成员。 1984年- 任河海大学教授、科研处处长,校科协副主席。《河海大学学报》主编,《河海科技进展》主编,《水利水电科技进展》主编。中国力学学会第四届理事、江苏省力学学会第四届理事长、第五届名誉理事长、江苏省地震学会副理事长。 生平简介赵光恒,1928年9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的泥瓦匠家庭。父早逝,母为家庭妇女,他系长子,有弟妹7人,家境清贫。少年时代,他目睹日本军国主义飞机轰炸南京以及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惊惧之余,在幼小的心灵深处逐渐形成了“国家不强,人民遭殃”定要奋起振兴中华的意识。他抱着强烈的求知欲,一面学徒、做工,一面勤奋学习,断断续续地完成小学和中学的学业。 1949年7月,考入安徽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翌年,仰慕三峡工程的伟大,转学考入南京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1952年毕业。之后,分配到华东水利学院(现南京河海大学)任助教,讲授画法几何与制图。 1954 年到南京工学院跟随金宝祯教授进修,并在华东水利学院教授结构力学。 1956年借调至武汉长江水利科学院随前苏联专家P·B·克拉沙维斯基(Красовицкий)进修弹性理论及实验应力分析,同年回到华东水利学院并晋升为讲师,先后担任了结构力学教研组副主任、主任。1960年他在教学工作的同时,进修了塑性力学、振动理论及薄板理论等课程。同年,由赵光恒与其他同志一起为华东水利学院筹建了工程力学系,设置了建筑力学专业,他任系副主任。由于他教学认真努力,成绩优良,1960年获共青团南京市委通报表扬,并授予“青年优秀教师”证书。 1973年起任系主任。 教育事业赵光恒是力学教育家在工程力学教学中,他为本科生、短训班、研究生讲授过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结构稳定学、复变函数解弹性力学、随机振动、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结构与水流相互作用、结构动力系统识别等课程。根据工作需要还参加过建筑力学、弹性力学、有限单元法等教学。指导力学专业和水工专业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他自编《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结构稳定学》等教材。这些教材材料丰富,文笔精练,说理清楚,并更新了内容。1962年,他参加审查改编金宝祯、杨式德、朱宝华三教授合编的《结构力学》全国土建类专业通用教材。1964年起主审清华大学龙驭球教授主编的全国通用《结构力学》教材多个版本。 科研事业他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解决生产任务方面,在1960年前后,曾用光弹性实验方法研究过三峡大坝、浙江五里亭重力坝等坝体应力。1964年至1966年,他受水电部及工程兵部队防护工程组委托,结合新丰江大坝的抗爆防护问题,进行现场测试和室内实验。1970年至1971年曾带领小分队,设计江苏省六合县红山窑水利枢纽的节制闸、船闸及抽水机站建筑物,该枢纽建成后运行情况良好,其中双曲扁壳闸门、节制闸及船闸油压启闭系统都有创新。1972年率领教育革命小分队去湖南长沙,应用有限单元法解决了风滩空腹坝的温度应力分析问题,为应用有限单元法进行水工结构分析闯出了新路。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 科研态度他治学严谨,备课认真,要求严格,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他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力学理论基础和实际经验,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一批指导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先后指导工程力学硕士生10多名,帮助徐芝纶教授指导博士生2名。1980年被聘为国家教委工科结构力学课程指导组成员。主审大连工学院、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校教材多本。1981年主编力学专业用《结构力学》教材。1983年晋升为教授。为了吸取国外先进科学知识和研究工作经验,赵光恒1983年率工程力学代表团一行5人,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8所著名院校,与80多位教授进行座谈、交流。建立了国际同行间的联系,同时也对结构动力分析与抗震、非线性计算力学、塑性力学、结构可靠度以及实验力学5个分支学科的前沿动态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提高力学研究水平和提高培养研究生的质量均有所促进。 1984年至1987年他兼任河海大学(原华东水利学院)科研处处长,为了进行国际间的科技交流,赵光恒1988年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派遣赴朝鲜,向朝方科学院水利工学研究所介绍地基模型与基础梁板分析、水工结构工作性态的系统识别两项研究成果,获得朝方好评,并在以后连续的几年内,每年朝方都来函邀请他再去讲学或合作研究。为了结构力学课程的现代化基础建设,1988年赵光恒受国家教委工科结构力学课程指导组委托,负责并组织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8所院校100余名结构力学教师,经4年的努力,研制成功结构力学计算机试题库,经国家教委组织专家鉴定,认为“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适用范围,总题量、题型、组卷方式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赵光恒在教学、科研的同时,仍兼任河海大学校科协副主席、《河海科技进展》主编、《河海大学学报》主编。 主要论著1 赵光恒,杨仲候,胡维俊等.结构力学(上册).北京:水利出版社,1981;结构力学(下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2 赵光恒,结构动力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6. 3 赵光恒,标准廊道附近的应力集中.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土木、建筑、水利版,1965,1(1):73~89. 4 赵光恒,张子明.有限深弹性层上基础梁的计算.华东水利学院学报,1984(2):32~45. 5 赵光恒,谢振钢,吴天新.地基挖槽内基础梁的计算.河海大学学报,1988,16(2):1~9. 6 赵光恒,杨伟林.重力坝模型阻尼参数的模糊识别.河海大学学报,1989,17(5):23~31. 7 赵光恒,林绍忠.拱坝整体稳定分析.结构工程学报,1991,2(1~2):12~19. 8 赵光恒,杨伟林.随机地震波的构造及其在重力坝抗震计算中的应用.河海大学学报,1992,20(1):38~43. 9 赵光恒,杜成斌.分缝结构的非线性响应分析.工程力学,1994,11 (3):28~37. 10 赵光恒,杜成斌.分缝拱坝的地震响应分析.河海大学学报,1994,22(5):1~8. 所获奖项力学研究赵光恒是力学教育家赵光恒于1956年去苏北射阳河挡潮闸进行现场调查,1964年,又在苏北对约40座水利工程实地考察,发现水工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面积的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针对不同的地基实情,应该采用不同的地基计算数学模型,地基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一般都可以归纳为地基与梁或与板结构的相互作用。从而由实践到理论提出了“地基模型和基础梁板分析”的研究课题。80年代起他带领并组织研究队伍,开展了这一课题的系统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的成果。如对现有的文克勒地基模型和半无限地基模型在理论上给予论证和沟通,指出了它们两者均可作为压缩层地基模型的特殊情况,在实用上分别给出了这两种地基模型适用的可压缩层厚度。同时,为了便于设计人员应用,对可压缩层地基编制了各种荷载、各种层厚及各种参数的表格。给出了折线边界地基中地基挖槽内基础梁的分析计算结果,对前苏联学者M·И·戈尔布诺夫(Горбунов)、(И·К·)—波沙多夫(Посадов)以及И·К·萨马林(Самарин)教授的结论提出了不同意见。 地基研究在地基模型研究方面,深入地研究了可压缩层地基、多层地基,折线边界地基和非线性地基。这些地基模型使得实际问题的处理范围大为扩充,特别是对于折线边界和可压缩层地基的研究更富有创造性,比国内外习用的文克勒地基和无限地基模型在理论上更为合理,技术上更为先进。该成果获水电部一等奖。 岩土研究70年代初,赵光恒学习新的数值分析法(有限单元法),发现这是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方法,立即带领并组织大家学习,为了将该法付诸工程应用,经过调查比较,决定结合1972年正在建设的湖南风滩空腹重力拱坝的温度应力课题来进行,所用的电子计算机由湖南省计算所提供。研究结果成功地解决了这一水工中的难题,节约了大量的钢材,指导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结合电子计算机将有限单元法应用于求解大型水工结构难题方面亦积累了经验,走出一条新的路子,该成果获1991年水利部四等奖。 主要贡献教育贡献赵光恒事业心很强,40多年来对专业知识刻苦钻研,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但承担着一位教师和专家的业务工作,还担任了繁重的管理工作。从1956年开始兼任教研组行政工作至今,从未间断。他在力学专业的建设和科研、行政管理、学会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在力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科研和学科梯队的建设,实验室的充实更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重视力学专业的发展,亲自抓好修订力学专业的教育计划。70年代在培养工农兵学员时期,他就大胆地将电算、有限元法引入教育计划,同时为学校配置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组织了应用研究班子,这在当时是国内领先的。另外,还举办了几届有限元短训班,为水利界培养了多批电算工程人员,也为国内一些其他行业培养了一批人才。他组织并支持教师在生产科研上开拓新的领域,不断提高原有学术水平,开出新课,对一些新的方向,狠抓实干,促使其出成果,出人才。 力学贡献赵光恒是力学教育家他对科学研究工作的管理有超前意识。较早地组织了跨系、所的研究联合攻关组,如结构与地基的相互作用组、结构抗震研究组、混凝土断裂力学研究组、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组、结构系统识别组、实验力学的电测及光测组等,使之积累实力,形成梯队,为解决水电建设中的工程力学问题发挥了作用。赵光恒为江苏省力学学会工作呕心沥血。1961年江苏省力学学会成立,赵光恒任实验应力分析专业组组长,组织了有关实验理论及实验技术的交流活动,促进了这一领域研究工作的开展。后因“文化大革命”学会活动被迫中止,直至1978年恢复活动,他负责学会重建,组织发展,建立工作机构,进行例如断裂力学、爆炸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有限元法等学术交流活动。1981年至1986年任江苏省力学学会秘书长,在此期间组建了无锡、镇江、扬州3个市级力学学会,以后,又有常州、徐州、南通3市的力学学会相继成立。编辑出版《江苏力学》。从引进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知识更新、促进学科发展出发,开展了经常性国内外学术交流及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介绍活动。1986年8月,他担任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除日常工作外,重点组织了非线性力学、结构可靠度、边界元法、生物力学、复合材料力学、定量流动显示技术、计算机软件等前沿、交叉学科的交流。为对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科学和集体主义教育,每年组织科普夏令营。在工矿企业组织“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讲座,组织微机应用培训班,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科普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专业人员及时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开阔了视野,也促进了研究工作的深入和相互渗透,使力学学会的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1990年8月起,他任江苏省力学学会理事长。在1991年10月,结合庆祝江苏省力学会成立30周年,他和同事们组织并举行了以土壤侵蚀力学、农业生物力学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报告会,并汇集曾获得部、省级以上奖的科研成果,出版了《江苏省力学研究成果》专辑。 科技贡献江苏省力学学会在以赵光恒为首的学会理事会辛勤工作下,现已拥有223个会员单位、1716名会员,9个专业委员会、7个市级学会、几个华东区协作组,它已发展成为具有雄厚科技力量,独立编辑出版学术刊物,开展科技咨询的、活跃的大型学术团体。自1988年以来,江苏省力学学会先后多次被江苏省科协评为“先进集体”,1993年被中国科协学会部评为全国“先进学会”,1986年~1990年度被中国力学学会评为力学科普先进集体,1990年至今已4次被中国科协主办的《学会》杂志评为全国省级学会300家“学会之星”。这表明赵光恒不仅在工程力学方面有较深造诣,在业余教育、科学普及、社团学术活动方面都具有开拓、务实、献身的可贵精神,并为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