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成荣 |
释义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 赵成荣简介赵成荣,男,1959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1977年6月参加工作,现任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院党委常委兼乐山基地基地长、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长,高级政工师。 主要事迹赵成荣同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功地促成了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乐山基地的创办,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9年以前,赵成荣在担任四川省核工业西物工程公司党总书记、副总经理期间,锐意改革,积极进取,领导和参与了四川江油德国梅塞尔长城钢铁厂1800M3/h制氧设备安装、四川成钢德国梅塞尔6000M3/h制氧设备安装等大型工程项目,获民品产值累计1.5亿元。 1999年,院科研主体开始搬迁成都,基地职工群众的思想不稳定,企业生产经营亏损严重,基础设施、厂房设备年久失修,下岗待业职工达100多人。面对困境,时任副院长、乐山基地长的赵成荣同志在院党政班子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团结和带领基地领导班子,一面理顺管理关系,调整组织结构,迅速启动以民品生产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一面积极思考乐山基地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开创性地提出了基地发展的四条思路。 为大力发展民品生产,他提出了“抓主要矛盾,抓骨干企业,夯实创收基础”的工作方略。他身先士卒,不畏艰难,在“非典”期间带领有关领导跑市场、搞调研。在他的领导下,乐山基地民品生产总值从基地刚成立时的1478万元增至2003年的3563万元。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成功创办,带动了基地企业的整体发展,为院和基地找到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盘活了大量闲置资产,并使国有资产增值400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院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获奖情况1985年3月获院1984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2年1月获共青团四川省国防工办优秀团干部称号 1993年2月获共青团四川省国防工办优秀团干部称号 1994年1月获共青团四川省国防工办优秀团干部称号 1994年5月获四川省优秀团干部称号 1995年1月获院1994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8年10月获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年12月获第十届四川省优秀青年称 2004年3月入选中国国防科技工业“511”、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111”人才工程高级管理人才。 2004年12月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授予“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04年12月被中国教育联合会授予“中国高等教育突出贡献奖”。 2005年10月被教育部、《中国教师报》授予“中国高校杰出校长”。 2006年11月被中国名校战略学会授予“中国高等教育卓越成就奖”。 2006年被评为国防科工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6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江上渔者 赵成荣围垦十八工段,一般的萧山人都不太知道。这里已属于钱塘江边的围垦地区,原野风味特别浓。放眼望去,很少能看到人家,地面铺着一个又一个大池塘,间或有一些绿色的庄稼地,一条宽宽的河湾像弯曲的银带子横躺其间。益农镇赵家湾村的赵成荣却在这里生活了12年,他承包了80多亩水面的河湾,一干就是12年,成了一个“江上渔者”。 老赵说,他自己也没想到会干上这行当。当时村上实在没什么好的工作好找,而一家人又要维持生计,怎么办?老赵咬咬牙,每天凌晨两三点就骑着自行车赶将近2小时的路程,到围垦的一些河湾抓些鱼虾换些钱。但每天来来回回,人累得不行,碰到刮风下雨或是冰雪天气,跌跤摔伤是常事。老赵就心一横,决定在围垦盖间茅草屋。后来老赵索性把妻子也叫来,茅草屋翻成了三间平房,夫妻二人过起了辛苦而踏实的渔家生活。 每天凌晨一点左右,老赵就起床了,把头一天抓来的鱼虾装进大的塑料桶,再装上他的“江铃”车,拉到十七工段赶早市,把东西转批给鱼虾商贩。老赵的鱼虾都是“野生”的,口味特别好,所以在市场上特别走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有七八百元的收入。从早市回来大约六点左右,老赵先睡上两三个小时,然后补补虾笼,侍弄种在河湾边的甘蔗、棉花、菜蔬。傍晚时分,老赵就划着小船,把七八十个跃进斗和虾笼里的鱼虾抓起来,再分门别类地装入大的网丝袋,养在网箱里。做完这些活以后,老赵就喝点小酒,早早睡下。 由于经常泡在水里,老赵的手脚发霉很严重,有时烂得皮肉掉下来。老赵说,这倒不算苦。1997年那次台风影响,可把他害惨了。钱塘江潮冲破了堤坝,潮水漫了进来,一年辛辛苦苦养下来的鱼、螃蟹全没了,虾笼全都埋在淤泥底下,屋子里也全是水,连个睡的地方都没有。夫妻俩都弄得很消瘦,还险些蚀本。 老赵是个闲不住的人,除了养鱼虾,还在屋子周围、河湾岸边种上蔬菜、果树,养上鸡鸭。围垦离市场远,老赵一般一个星期买一趟肉,其他都是“就地取菜”。“吃吃是不用愁的。就是忙些,你看我黑得像黑金菩萨,还不是太阳晒的,江风吹的?” 老赵从事渔业已经有20年历史了,几乎整个钱塘江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积累了丰富的水产养殖经验。今年老赵放了白鲢和“胖头鱼”鱼苗1万多斤。第三季度是鱼虾的销售旺季,每次抓鱼,老赵要叫上10多个壮汉帮忙。今年,老赵口袋里又进账了七八万的收入,夫妻俩心里甜滋滋的。 “我们辛苦,都是为了两个孩子,希望他们将来有出息。”老赵说。如今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上高中,每星期老赵夫妻俩都要回家一次和孩子们聚聚,这是最让他们感到欣喜的事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