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昭苏镇
释义

昭苏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昭苏县辖镇,县府驻地。1970年成立镇公社,1984年改设昭苏镇。位于县境东部,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2.5万。海拔1880米,大洪纳海河贯穿南北。辖一、二、三、四4个居委会。有商业、手工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

行政辖区

代码:654026100 辖5个社区、4个村委会:墩买里社区、工矿路社区、解放街社区、老街社区、阿克乔克社区、吐格勒勤布拉克村、库尔吾泽克村、加曼台村、乔伦木图村。

强化草业建设

昭苏镇共实施的禁牧、轮牧、休牧、围栏改良的草场有20.5万亩,为确保草场改良成果和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持草场生态平衡,昭苏镇非常重视草场的管护工作。采取了镇政府与草原站、镇与村、站与村、村与牧民草场管护员层层签订责任书的管理办法,把任务全部落实到站、村和牧民个人,明确划分出禁牧草场和休牧草场的管理权限。

草原监理站经过实地的走访调查后,科学的将镇所属的草场划分为11个片区,这11个片区又有草原站的11个干部别分别承包。牧业村还将草场分成50片分别由50名责任心强、政治觉悟高、有威信的牧民进行日常管护,为加强工作的积极性,并对其管护员每月发放250元的草场管护费。

同时把责、权、利以合同的形式进行规范,由于工作任务明确,工作人员责任心比较强,我镇的20.5万亩围栏草场没有遭受任何损坏,禁牧草场达到预期效果。

多渠道助农牧民增收

昭苏镇是一个自治区级贫困镇,当地农牧民群众大都靠发展传统畜牧业和种植业为主,这种、养殖模式不仅制约了当地畜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还严重影响了当地农牧民收入的增加。 在2008年,该镇积极依托城镇的区位优势,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大力发展现代育肥业,实施暖季放牧、冬季舍饲的方式,逐步变四季放牧为两季放牧;推广免耕技术和万元田作业;积极发展庭院经济;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引进了大型的沼气池建设项目等都有效的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冬闲之时还有针对性的对农村群众进行技能培训,增加群众的致富本领,同时,还多方争取项目来改变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条件。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2008年该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12元,达到3822元。

餐桌经济致富

新疆昭苏县昭苏镇围绕“餐桌经济”大做文章,全镇呈现出“家家忙致富”的喜人景象。2008年,该镇农民纯收入比上年增加了2000多元。

近年来,昭苏镇积极引导农民瞄准城里餐桌,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镇里成立了专门的蔬菜开发技术协会,以提高蔬菜无公害化栽培水平,加强蔬菜信息网络建设,搞好蔬菜产销衔接的服务工作。并据市场需求,突出特色,重点发展新西兰新椒、以色列茄子等20多个新品种,使市民餐桌一年四季不乏“地头鲜”绿色蔬菜。

目前,全镇在建100多亩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菜农人均增收2000多元。该镇还大力发展以香菇、金针菇、灵芝、黑木耳等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并建立了食用菌开发生产基地。目前全镇食用菌生产专业户已达30余户,年户均增收2000至3000元。镇里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先后建起肉牛饲养基地、奶牛饲养基地、商品猪饲养基地、草原鸡和草原鸭饲养基地。至目前,已建立4个高效示范园饲养基地,大牲畜存栏近万头,生猪饲养量200多头,奶牛400多头,羊3万多只,养肉鸡、肉鸭共25万多只。

推进法制教育工程

一是法制宣传阵地建设。社区发动各单位力量在企业、学校、住宅小区建设法制宣传栏六个,多方筹集资金,建设了社区素质教育学校和法制图书阅览室,并且开通了24小时法律服务热线,全天候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二是构建四级普法组织。在社区普法领导小组的努力下,组建了由社区居民、企业员工组成的法制教育宣传志愿者队伍,各企(事)业单位成立了3个劳务工法制教育小组,企业法制宣讲员达30多个,构建了社区普法领导小组---社区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劳务工法制教育小组---企业法制宣讲员四级普法组织,形成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法制教育网络。同时,他们针对辖区企业多、外来劳务工流动性大的实际,定时举办企业宣讲员培训班,使宣讲员成为劳务工法律传播的主渠道。

三是以文化娱乐活动为载体开展普法宣传,寓教于乐。将社区文化建设与普法宣传教育相结合,组建了昭苏镇第三社区老年腰鼓普法宣传队,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舞台,并多次参加县上举办的文艺演出,自编自演穿插普法内容的小品、相声、快板、歌舞等节目,使群众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普法教育。

推进廉政文化工作

昭苏镇结合自身实际,突出“三抓”,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 抓教育,营造反腐倡廉的氛围。一是以社区党员活动之家、社区大学为阵地,坚持正面宣传、正面教育和正面引导,因人因地开展专题宣传教育活动。每月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廉政中国〉〉等电教片,开展警示教育。二是利用社区板报、社区刊物等载体,刊登廉政警句、社区事务公开等内容,拓展廉政文化宣传面,加深党员群众对廉政文化认识,在社区形成“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良好氛围。截止目前,已出廉政板报36期,观看廉政教育片20多部,举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7场,加强了对党员群众的廉政教育。

抓组织,建立廉政文化宣传队伍。一是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认识,为廉洁教育在社区工作中找到落脚点。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召开理论学习、座谈会,增强廉政文化进社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其成为社区反腐倡廉工作的中坚力量。二是组织社区宣传骨干、发动社区党员志愿者组建社区反腐倡廉工作队伍,把社区的群众文艺团体作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向群众开展零距离的廉政文化宣传。到目前,全镇共创作反映廉政内容的节目30多个,演出带有廉政内容的文艺节目30余场。

抓结合,增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将廉政文化进社区与全镇开展的“读好书、强素质、永葆先进性”党员读书活动相结合,与“党员干部下社区(村)解难题、办实事、创平安、求和谐”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与争创和谐文明社区示范区、社区建设示范区相结合。让群众读书活动中学习廉政文化,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感受廉政文化,在两项创建活动中参与廉政文化建设,增强了廉政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全民廉洁教育,真正在全镇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扶持“零就业家庭”

昭苏县昭苏镇采取四项措施着力帮扶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上岗就业,目前已帮扶城镇“零就业家庭”69户,占全镇“零就业家庭”总数的98%。 该镇首先通过开展“春风行动”、“技能就业行动”等多项活动,优先免费向“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指导、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集中解决了一批。其次,鼓励企业吸纳一批。该镇出台了多项规定,对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税费减免和社保补贴政策支持,截至目前,镇内重点企业已吸纳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90余人。第三,实施就业援助安置一批。政府部门开发了多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零就业家庭”成员上岗。另外,昭苏镇对“零就业家庭”成员全方位扶持,采取优先提供经营场地、发放小额贷款、减免相关税费等方式,鼓励其上岗。

生活保障“绿色通道”

昭苏县昭苏镇4个社区党支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联动帮扶、上门服务、紧急救助为一体,积极为城镇特困群体开辟生活保障“绿色通道”。

联动帮扶做到一个“真”字。昭苏镇各居委会建立健全了下岗失业人员和特困群体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要求每名居委会干部对所辖社区特困群体的基本情况心中有数。社区党支部主动牵头,与劳动人事部门、驻社区企业共同实施特困群体再就业联动帮扶工程。昭苏镇每名党员负责联系一个特困家庭,提供信息、资金等方面的帮扶。社区党支部主动与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联系,由居委会干部出面为特困户担保申请2000元左右的小额信贷,扶持他们做小本生意或发展家庭养殖。他们还与驻社区个体私营企业达成协议,凡是符合企业岗位职责要求的特困人员可优先在企业就业,并由工商、税务部门为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社区党支部还结合居委会工作特点,开发了环境卫生、社区警务等多种公益性岗位。去年以来,全县有618名下岗失业人员在家政服务公司、液化气站、亚麻厂、环卫队等单位找到了工作,其中有156人属“4050”人员和特困群体。

上门服务突出一个“实”字。执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以来,社区党支部坚持每季度安排居委会干部深入城镇居民家中开展一次低保宣传和调查活动,将低保工作原原本本给群众“交底”。简化办事程序,变特困户申请低保为居委会干部主动上门“纳保”,在严把低保“进口”的同时,建立了申请低保家庭收入的评估体系,对“三无”人员及时评估登记,凡符合条件的由居委会主动出面向县民政局申请纳入低保。对已经享受低保的人员进行滚动复查,凡生活条件改善、不再符合享受低保政策的人员及时清退,做到了该保的一户不漏,不该保的一户也不进。截至2月底,城镇低保户已从1999年的153户506人扩大到499户2621人,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特困家庭,做到了应保尽保自愿。

特困救助体现一个“情”字。社区党员干部向特困群体送温暖活动已形成制度,社区党支部每年都开展一两次大规模的捐助活动,向每个特困家庭捐助价值几百元的款物。特别是针对一些特困户在当月低保金发放之前有一段时期很难维持生计、全靠亲友帮助或赊欠才勉强度日的情况,社区党支部从去年底开始在5户特困低保家庭中开展了紧急救助“绿色通道”试点活动,即由社区党支部出面与社区内诚信度高的粮油店、副食品店联系,经居委会开具证明或居委会干部亲自带领这些低保户到店里,即可按批发价提前赊购生活必需品,到下次发放低保金时由居委会从中扣除归还。此举有效地解了特困户的燃眉之急。目前,4个社区党支部已经着手准备将紧急救助“绿色通道”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特困低保户家庭。

洪灾

因气温回升,积雪迅速融化,2008年3月4日昭苏县昭苏镇库尔孜克村克斯克定居牧民点发生洪水,造成10栋房屋、10座棚圈被淹,其中2栋房屋和4座棚圈倒塌,54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5万元。灾情发生后,县、乡党政领导带领农牧民积极采取措施救助,对牧民进行了及时安置,有效地避免灾情扩大,将经济损失降到了最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