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铮 |
释义 | 1 大陆影视演员张铮同名四人,一个是大陆演员,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4级学生;第二个是香港艺人,于上海高中毕业後前往香港发展;第三个是电影演员、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原名张淑珍,1916年出生,原籍江苏丹阳人;第四个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兼首席研究员的男博士。 中文名:张铮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6月24日 职业:演员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4级 代表作品:《老赵的爱情生活》等 ◎ 张铮(大陆演员)◎ 基本信息身高:166cm 体重:42kg 血型:AB型 籍贯:中国河北省 石家庄市 ◎ 个人作品◎ 电影2004年:《冬至》 2005年:《老赵的爱情生活》 2006年:《我把初吻献给谁》 2007年:《破事儿》 2009年:《所有梦想都开花》 2010年:《那些一见钟情的事》 饰演 陈依雯 ◎ 电视剧2007年 《中国往事》合作演员:张国立 宋佳 朱雨辰 2008年 《所谓婚姻》 《伤情》 2010年 《爱的方向盘》 合作演员:印小天张恒王丽云万弘杰 《好歹一家人》 合作演员:丁嘉丽 2012年 《战时省委》 ◎ 舞台剧《魔椅》 《故去的亲人》 《错中错》 2 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 个人履历张铮,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原名张淑珍。1916年出生,原籍江苏丹阳人。从小生活在上海。抗日战争爆发后去延安。在《中华女儿》影片中饰主角,该片在捷克斯洛伐克获自由斗争奖,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银质。 张铮,回族,生于1916年9月3日,上有两个哥哥。父亲是江苏丹阳人,母亲是镇江人,家里原本很殷实,但由于父母的相继离世,生活自然也就变了样。在女子中学读完高中后,张铮就在一家书店当雇员。没多久,抗日战争就爆发了,张铮参加了抗日救亡演剧队,从上海一路宣传抗日到达武汉。当时在武汉共产党和国民党都在招募知识青年。恰巧那天张铮见到了周恩来,张铮被周恩来的演讲所打动,就决定了去延安。到延安后,张铮进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在那里和任教的音乐教员陈地结了婚,举办婚礼的那天还有王昆夫妇。在鲁艺,张铮跟陈地学会了拉小提琴,当年在延安上演《黄河大合唱》时,张铮是第一小提琴手,而陈地是《黄河大合唱》中“黄河颂”的演唱者。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令胡宗南率大军23万人从南、西、北三面进攻陕北。这是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改变为向陕北、山东两翼重点进攻的开始。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开始转战陕北,以便拖住国民党军的战略总预备队胡宗南部,为人民解放军在其他战场举行战略反攻创造有利条件。这就是著名的“延安保卫战”。从电影“沙家店粮站”可以看到当时撤退的一些情景,当然,实际情况要艰苦得多。在上有飞机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很多人不得不把孩子留给当地的老乡,有的忍痛把孩子扔进黄河…… 3月23日至5月25日,晋冀鲁豫军区主力在联结陕北、山东战场的枢纽地带豫北举行反攻,歼4.5万人。第二年秋季,全面反攻开始了,随后东北解放了,在长春成立了东北电影制片厂(即后来的长影)。张铮经过石家庄,到了北京,然后根据组织安排到了长春东北电影制片厂。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张铮参加了《中华女儿》,《大地重光》等电影的拍摄。特别是1949年拍摄的《中华女儿》,张铮饰演了主角胡秀芝。影片描写的是真实的故事。1938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第5军第一师,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为掩护大部队突围,妇女团的8名女战士毅然放弃渡河,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与敌人展开背水一战,最后弹尽援绝,毅然投入滚滚的乌斯浑河,为国捐躯。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八女投江”的故事。她们是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她们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是我们民族的魂,是我们后代学习的典范。这部影片1950年参加了捷克斯洛伐克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奖,受到国际进步社会的隆重欢迎,着旗袍的张铮和中国代表团所到之处,场面热烈沸腾,特别是代表团在苏联访问的那些日子,整个苏联文艺界都轰动了。影片获得了“为争取和平自由而斗争”奖。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一枚银质奖章,张铮一直把它和当年穿的旗袍保留在箱子底,可惜后来张铮年岁大了,不知谁拿走了。影片女编剧颜一烟是清王朝的格格,毕业于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和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系。建国前曾在中华留日左翼文化团体联合会、上海救亡演剧二队、东北文工团一团、东北电影制片厂等处供职。建国后先入中央文化部电影剧本创作所当编剧,1956年调北影演员剧团担任编剧和演员。早年从事话剧创作,如《秋谨》、《渡黄河》等,她创作并拍成影片的剧本有《中华儿女》、《一贯害人道》、《陈秀华》、《一件提案》、《祁建华》、《烽火少年》等,其中《中华儿女》获1956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此外她还创作了长篇小说《盐丁儿》、中篇小说《小马馆和大皮靴叔叔》多篇,多次获奖。导演凌子风,原籍四川合江。1938年到延安,导演了多部话剧。1943年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1945年任华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教员。1948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华女儿》之后又导演了《红旗谱》、《骆驼祥子》等。 上海解放后,张铮调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后改为海燕电影制片厂),先后在《铁道游击队》,《不夜城》《夜走骆驼岭》《第三次实验》等片担任副导演和导演。同时参加了演员剧团,在《雷雨》等话剧担任角色。张铮个性倔犟,为人正直,在当时的上海,演艺界少有这样禀性的,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尊重。经常来往的有上官云珠,王丹凤,蒋天流,赵丹,夏天,凌子风,孙道林等人。1963年,张铮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导演,其间拍摄了《山村姐妹》,《老挝歌舞》等影片,特别是电影《小花》,荣获了百花奖。电影《小花》是张铮艺术生涯中最辉煌的作品。无论是在政治上、视觉上、听觉上都给人以全新的冲击。在《新京报》中国电影百年专栏是这样评论的:在中国的现当代电影史上,《小花》的出现无论如何都有点横空出世的味道,从内容到形式的探索与“叛逆”意识使得当时看惯了传统故事片的观众耳目一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电影的创作面貌。《小花》在北京小西天放映时,电影局的领导都被深深地打动了。在随后雪片式寄来的信件中,我记得我驻外某使馆工作人员在信中写道:我们终于有了一部可以招待外宾的影片了。《小花》是一部划时代的影片,这是没有经过十年浩劫的人难以体会到的。邓小平同志在看了影片后特地询问了导演是谁。解放军北京军区有关人员特意到张铮家转达了小平同志的问候,我想这是张铮最欣慰的。《小花》原剧本名为《桐柏英雄》,北影厂当年原本并不看好这个剧本,不想安排在年度计划里,张铮硬是要了过来。剧本经过多次改编,终于像样了。张铮和摄影师云文耀就到处选景,记得我还跟随去白洋淀考察过。张铮去南方看景时,遇到发大水,张铮在竹筏上漂了好几天才找到靠岸的地方,张铮这种临危不惧和敬业的精神真是难以想象的。后来影片决定在安徽屯溪和黄山拍摄。在演员的挑选上,张铮是一丝不苟的。我记得一次上影导演鲁某到我家吃饭(张铮做饭的手艺很好,经常在家里招待同事和朋友),张铮特意问及陈冲的情况。当时争演主角的人有好几个,但张铮始终觉得陈冲的形象最合适。可是陈冲家里不想让她再演戏,而想让她出国上学。当摄制组开赴安徽时,张铮再次派人前往上海请陈冲出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铮一再坚持下,陈冲担任了主角,她的形象获得了大众的认可,这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在影片的音乐和歌曲上,张铮也是花费了很多心血。作曲是有名的音乐人,但张铮对他的初作不很满意,好几个晚上去他家修改试听,直到满意为止。 《小花》拍完后,张铮担任了北影厂编导室主任,在任期间,调入了一批年轻导演,同时积极筹办电视剧的拍摄组织工作,为推动我国电视剧的开展做了积极的工作。 张铮零七年四月三日不幸逝世在上海华东医院,终年九十一岁,安葬在上海回民公墓。她是“不屈的中华女儿”,为中华民族,为中国电影艺术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小花》插曲《绒花》的歌词,正是张铮一生的写照。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华; 铮铮硬骨绽花开, 滴滴鲜血染红它。 啊 绒花绒花 啊 一路芬芳满山崖 世上有朵英雄的花, 那是青春放光华; 花载亲人上高山, 顶天立地迎彩霞。 啊 绒花绒花 啊 一路芬芳满山崖 ◎ 参与影片小花 LITTLE FLOWER(1979) 山村姐妹 (1965) 铁道游击队 大地重光(1950) 中华女儿(1949) 一家两制(1994) 3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兼首席研究员张铮博士于2002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多媒体组,任项目负责人。目前,张铮博士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兼首席研究员,负责系统和网络研究领域(含系统研究组和无线和网络研究组)。张峥博士曾任多个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委员,包括IPTPS,ICDCS,WWW,USENIX MobiSys,USENIX ATC等。 张峥博士1984年就读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1987年作为复旦大学首批本科跳级的13名学生之一进入研究生课程;1990年赴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留学;1992年获硕士学位后,于1993年春转至伊利诺思香槟分校求学(UIUC),并于1996年秋获得博士学位。 此后,张铮博士一直在惠普中央实验室工作,其研究领域涉及高性能超级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大规模分布式系统,有多项成果在国际相关会议发表,取得专利,并成功转移到产品中。 张峥博士也是网络杂志 <<新语丝>> 和 << 国风>> 的创办人之一,以“竹人”为笔名主持编辑<<海外留学生年度诗选>>首二卷,并曾在 <<国风>>主持 <<艺廊>> 及 <<半瓶诗铺>> 专栏。 4 香港艺人◎ 人物生平张铮(1931年-),原名张乔夫,香港演员、导演,生于北京。 于上海高中毕业后,张铮前往香港发展。1952年加入长城影业公司,曾主演《鸣凤》、《雷雨》、《玫瑰岩》、《渔光恋》、《绝代佳人》、《血染少女心》、《英雄儿女》、《屈原》等影片。他是当时国语电影的全能演员,戏路甚广,能演绎的角色包括小生、帝王、少数民族、英雄豪杰等等。 其后,张铮开始参与编导等幕后工作,凭《新疆奇趣录》、《中国民族体育奇趣录》等几部“奇趣”纪录片打响名堂,获得“奇趣导演”称号。 1970年代,张铮与平凡、唐若菁等国语片演员加盟亚洲电视,继续自己的演艺生涯,直至1990年代才淡出香港影视圈,期间曾参与《新变色龙》、《怒剑鸣》、《再向虎山行》、《皇家俪人》、《九王夺位》等多部剧集演出。 现张铮已移民加拿大,曾任职温哥华电影电视人协会副会长,亦有参与西片演出。 ◎ 电影作品◎ 演出1949年:《中华女儿》 1952年:《蜜月》 1953年:《寸草心》 1953年:《花花世界》 1953年:《孽海花》 1953年:《绝代佳人》 1954年:《都会交响曲》 1955年:《我是一个女人》 1955年:《少女的烦恼》 1955年:《大儿女经》 1955年:《不要离开我》 1955年:《视察专员》 1955年:《钻花窃贼》 1956年:《玫瑰岩》 1956年:《小舞娘》 1956年:《女子公寓》 1957年:《鸣凤》 1957年:《红灯笼》 1957年:《鸾凤和鸣》 1958年:《阿Q正传》 1958年:《有女怀春》 1958年:《香香喷小姐》 1958年:《小咪趣史》 1958年:《兰花花》 1959年:《豪门夜宴》 1959年:《锦上添花》 1959年:《血染少女心》 1959年:《机伶鬼与小懒猫》 1959年:《迷人的假期》 1959年:《午夜琴声》 1959年:《王老五之恋》 1961年:《雷雨》 1963年:《雪地情仇》 1964年:《金鹰》 1964年:《五虎将》 1964年:《男男女女》 1964年:《粉红色的梦》 1965年:《西施》 1965年:《艳遇》 1965年:《英雄儿女》 1966年:《鸳鸯帕》 1967年:《春雷》 1967年:《秀才奇遇记》 1968年:《双女情歌》 1968年:《迎春花》 1968年:《珍珠风云》 1969年:《迷人漩涡》 1969年:《少男少女》 1969年:《我的一家》 1970年:《喜怒哀乐》 1973年:《彝族之》 1975年:《红缨刀》饰 柳武 1976年:《一磅肉》 1977年:《屈原》 1977年:《生死搏斗》 1978年:《欢天喜地一家亲》饰 雅父 1978年:《巴士奇遇结良缘》 1979年:《奇人奇事奇上奇》 1981年:《新疆奇趣录》 1988年:《旺角卡门》 1990年:《三国志》 1992年:《外卖情人》 1992年:《三人做世界》 1992年:《奇案实录白色通道》 1992年:《一千灵异夜之鬼拳师》赵汝南 1992年:《与鸭共舞》 1993年:《蝎子之灭杀行动》 1995年:《女人四十》 2007年:《鬼月杀机》 ◎ 导演1969年:《迷人漩涡》 1970年:《映山红》 1977年:《胎劫》 1980年:《小花》 1981年:《新疆奇趣录》 1983年:《中国民族体育奇趣录》 ◎ 电视剧作品1979年:《新变色龙》饰 脱彪 1979年:《怒剑鸣》 1982年:《仙鹤神针》饰 九毒仙翁 1983年:《唐伯虎三戏秋香》饰 祝枝山 1985年:《再向虎山行》饰 姜铁山 1986年:《时势英雄》 1986年:《断肠人在天涯》 1987年:《啼笑因缘》饰 关寿峰 1987年:《成吉思汗》 饰 王京 1987年:《满清十三皇朝》饰 李成梁 1988年:《满清十三皇朝Ⅱ》饰 刘墉 1988年:《狂侠、天骄、魔女》 1988年:《姐妹情》 1988年:《赌徒》 1989年:《夜琉璃》 1989年:《城市剑客》 1989年:《血染紫禁城》饰 桂良 1989年:《皇家档案之造反有理》饰 潘权新 1989年:《小白龙之勤王记》饰 二王爷 1991年:《中华英雄之中华傲诀》饰 剑圣 1991年:《豪门》饰 蒋仁发 1991年:《胜者为王》饰 孙一峰 1992年:《皇城争霸》饰 恭亲王 1992年:《新仙鹤神针》 1992年:《龙在江湖》饰 欧威 1993年:《赌神秘笈'93》 1993年:《天蚕变之再与天比高》饰 王守仁 1993年:《胜者为王Ⅲ之王者之战》 1994年:《中国教父Ⅱ再起风云》饰 鹏叔 1994年:《少林义士洪熙官》饰 至善禅师 1994年:《凤凰传说》 1995年:《九王夺位》饰 佟国维 5 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 简介张铮,女,副教授,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主要承担生命科学学院的必修课《遗传学》、《遗传学实验》、专业选修课《人类遗传学》以及全校公共选修课《遗传学与人类健康》等课程的教学。 ◎ 主要的科研方向1、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2、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规范化栽培、指纹图谱等; 3、植物体细胞遗传。 ◎ 近年来发表的论文1. ZHANG Zheng, WANG Zhe-zhi, ZHANG Zhi-qin.Studies on regenerationsystem of tissue culture in Granny Smith apple.西北植物学报,2004,24(4):621-626. 2.张铮,王强.三叶木通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3):141-144. 3.张铮,王喆之.三叶木通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比较研究.中药材,2005,28(11):983-984. 4.刘红莉,雷霆,张铮等.LT-B转基因烟草植株的建立.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25(5):425-429. 5. 张铮.近交效应的有用指征-近交系数.陕西师大继续教育学报,2005,114(2):110-111. 6.顾蔚,张敏,张迎春,张铮.遗传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探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3,31(4):197-199. 7.张志勤,张铮,王喆之.澳洲青苹茎尖培养与快速繁殖.植物生理通讯,2004,40(2);197. ◎ 参加的科研项目1.利用生物技术保护开发秦巴山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 省自然科学基金 2.利用生物技术保护与开发秦巴山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教育部重点项目 3.三叶木通规范化栽植 横向课题 4.虎杖、水飞蓟规范化种植 横向课题 5.党参规范化栽植 横向课题 6.秦艽规范化栽植 横向课题 7.马铃薯快繁技术 横向课题 8.澳洲青苹快繁与加工技术 横向课题 9.香桂快繁技术 横向课题 10.快繁技术开发 横向课题 11.树莓快繁 横向课题 ◎ 成果澳洲青苹快速繁殖方法 国内发明专利(共享) 专利号ZL03114690.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