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琦 |
释义 | 1 吉祥航空董事长张琦,祖籍黑龙江,1983年出生于哈尔滨,黑龙江大学毕业,2002年,独自创立了哈尔滨吉祥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现任吉祥航服董事长。曾在《克拉底誓言》中扮演主角妻子角色。 ◎ 个人简介张琦,女,1983年出生,黑龙江大学毕业,本科学士学位,2005年,独自创立了哈尔滨吉祥航空服务有限公司。 至今。公司在2009-2010年度被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人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诚信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 ◎ 生活态度张琦董事长对生活充满着热爱,喜欢拍戏,曾在哈尔滨电视台饰演过《克拉底誓言》中饰演主演主角妻子角色。并且热心公益事业,也可以说是体验生活的专家。 ◎ 荣誉称号张琦,经营吉祥航服的几年中,游遍中国名山大川,对各地风土人情及风俗习惯甚是了解,对各地的旅游胜地及旅游路线颇有研究,因此被誉为私人出行专家。 ◎ 公司简介张琦于2005年创立了哈尔滨吉祥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担任吉祥航服董事长。经过多年发展,吉祥航已成为国内专业机票订购服务中心,拥有中国领先的机票预订服务平台,覆盖国内外所有航线,并在各大中城市提供免费送机票服务。目前吉祥航服已在大庆等城市设立分公司,员工超过100余人。 2 清朝医学家◎ 简介(公元一七六四年至一八三三年)初名翊,字翰风,号宛邻,江苏阳湖人,张惠言之弟。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九年,卒于宣宗道光十三年,年七十岁。嘉庆十八年(公元一八二二年)举人。历知章丘、馆谷等县。善医术,民有病者,设局自诊之。琦工诗词古文及分隶,尤精舆地之学,与兄惠言齐名。著有《宛邻诗文集》四卷,《战国策释地》二卷,《素问释义》十二卷,均《清史列传》及《立山词古诗录》等,并传于世。 清代著名医学家张琦,江苏阳湖人。生于乾隆二十九年(即1764年),卒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享年七十岁。嘉庆十八年中举,以誊录议叙知县。嘉庆十九年至道光三年,主要奔走于河北、京师一带。道光三年,发山东,署邹平县。道光五年,补馆陶,在馆陶八年,卒于官。为官期间,“政绩尤著”,“民爱戴之”。 张琦,初名翊,字翰风,江苏阳湖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医学著作主要有《素问释义》十卷,《本草述录》六卷,并对《庄氏慈幼二书》做了批注。 关于张琦生卒年代及里籍,各种资料记载互有出入,今结合有关资料,加以考证,并对其生平作一概述。 ◎ 1 里籍考中的介绍《清史稿·列传·循吏三》之《张琦传》载:“张琦,初名翊,字翰风,江苏阳湖人。……琦少工文学,与兄编修惠言齐名” [1]13 054。详张惠言官居翰林院编修,故称编修惠言。《清史稿·列传》之《张惠言传》载:“惠言,江苏武进人” [1]13 241。张琦与张惠言兄弟二人俱为清朝名流,然两传所记二人里籍不一,一为阳湖,一为武进。 考阳湖位于江苏武进县东五十里,近阳山,北承运河,南流入太湖,故名阳湖。清代武进与阳湖两县并为江苏常州府治,民国时期废府,以阳湖并入武进,属江苏常道。据民国时期江苏省地图看,阳湖、武进二地名俱存,从现在地图上看,仅有武进,而无阳湖。可见,两县毗邻,时有分合,故有二人里籍不一之记载。 ◎ 2 生卒年代考关于张琦生卒年代,主要有3种说法:一为生于1763年,卒于1833年,见《近代中医珍本集·医经分册》[2]等;一为生于1763年,卒于1832年,见于《中国历代医家传录》[3]656等;一为生于1764年,卒于1833年,见于《近三百年名家词选》[4]等。据《清史稿·列传·循吏三》之《张琦传》:“道光三年,发山东,署邹平县。……五年,补馆陶。……馆陶地斥卤,……琦精求古沟防及区田法试行之,未竟,病卒。”又云:“在馆陶八年,民爱戴之。”详此传虽未言及张琦之生卒年代,然据“道光五年补馆陶”、“在馆陶八年”、“卒于官”等文可推知张琦约卒于道光十三年。 《馆陶县志》载:“张琦,道光三年,历宰邹平。道光十二年三月十二曰卒于官,年七十”[3]656。确切地记录张琦卒于“道光十二年三月二十日,年七十。” 然考《伤寒悬解后序》,序末落款“道光十二年秋八月阳湖张琦” [5]423,又《四圣心源后序》序末落款“道光十二年冬十一月阳湖张琦” [5]774,及《庄氏慈幼二书》序末落款“道光十二年六月阳湖张琦” [6],据此三序则《馆陶县志》所载张琦卒于“道光十二年三月二十日”可能有误。 据《伤寒说意跋》赵汝毅云:“壬辰冬,谒张翰风夫子于陶署。语及岐黄学,夫子曰:昌邑黄坤载先生医术,仲景而后一人也。乾隆间,四库馆中校纂诸臣知医者寡,故其书虽已著录而卒未大显。子其为我访求未刻之书以来,毅识之于心不敢忘。盖是时夫子已刻黄氏书四五种,凡数十万言矣。次年毅设账济南,以语陈孝廉元圃,元圃谓其友宋君有黄氏《伤寒说意》钞本,因走借观。书未至而夫子没,哲嗣仲远复申夫子遗命,求黄氏之书,一为《周易悬象》,一为《四圣悬枢》,一即《伤寒说意》也。然毅既以此书寄仲远,值夫子柩将返丧,至无以为旅资,且行李已首途,故仲远谆谆以改抄相属,毅诺之” [5]716。“壬辰冬”即道光十二年,据此跋,张琦亦当卒于道光十三年。前文已言,张琦为嘉庆十八年(1813年)举人,五十岁后始为吏。据此可知,张琦1813年约为五十岁,以卒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计,张氏约享年七十岁。此与《馆陶县志》记载“年七十”相符。 古人计算年岁均以生年为一岁,张琦卒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若以享年七十岁计,张氏当生于乾隆二十九年,即1764年。 ◎ 3 生平概述关于张氏生平,各种资料记载不一。《清史稿·列传·循吏三》之《张琦传》云:“张琦,初名翊,字翰风,江苏阳湖人。嘉庆十八年举人,以誊录议叙知县。道光三年,发山东,署邹平县。抵任,岁且尽。阅四百七十村,麦无种者。即申牒报灾,亲谒上官陈状。破成例请缓徵,因邹平得缓者十六州县。民失物,误讼邻邑长山,归狱于琦。琦曰:‘汝失物地,大树北抑大树南?’曰:‘树北。’琦曰:‘若是,则我界也。’民愕然,曰:‘诚邹平耶?即不欲以数匹布烦父母官。’持牒去。后权章丘,邹平民时赴诉,琦曰:‘此于法不当受。’慰遣之。章丘民好讼,院、司、道、府五府吏皆籍章丘,走书请托,掎摭短长。琦任岁余,无一私书至。结案二千有奇,无翻控者。五年,补馆陶,会久旱风霾,麦苗皆死,饥民聚掠。琦祷雨既应,严捕倡掠者。廉得富家闭粜居奇状,按治之,民大悦。乃请普赈两月。馆陶地褊小,赈数多邻邑数倍,大吏呵之。寻有诏责问岁饥状甚切,乃按临灾区,民迎诉赈弊,惟馆陶得实。始劾罢他邑令,厚慰琦。士有讼者,阅其辞不直,则曰:‘课汝文不至,讼乃至耶?’先试以文,不中程,责后乃决事,士讼遂稀。馆陶地斥卤,不宜谷,又卫水数败田。琦精求古沟防及区田法试行之,未竟,病卒。”又云:“在馆陶八年,民爱戴之。理讼不待两造集,即决遣之。以其辞质后至者,莫敢狡饰。有疑狱,亦不过再讯。胥吏扰民,必严论如法。然筹其生计必周,故无怨者。”又云:“琦少工文学,与兄编修惠言齐名,舆地、医学、诗词皆深造。五十后始为吏,治绩尤著。” 《武进阳湖县合志》载:“字翰风,阳湖人,兄惠言。琦嘉庆癸酉(1813年)顺天举人。历官山东,邹平、章邱知县,补馆陶。精医术,治县时,值大疫,全活甚众” [3]656。 《清代七百名人传》载:“张琦,字玉可。……琦善医术,民有病者,设局自诊之” [7]。 《中国医籍提要》载:“张琦,字翰风,号宛邻” [8]。另外,张琦为其女张纬青之诗稿集《纬青遗稿》之刊刻,曾有《序》附于其书前。《序》中述及一段张氏经历,云:“吾第三女纟册英,字纬青,既殁之六年,其弟■孙裒其遗稿,订其讹误,缮写成帙。……岁甲戌(嘉庆十九年,即1814年)九月,余自豫返里。纟册英年十九,出诗词请益,行间有奇气,甚异之。其年十月,余仍游豫,转至京师,凡十余年不得归。……道光癸未(道光三年即1823年),余以知县分发山东,明年甲申眷口自南来,而纟册英以其年七月病殁,年甫三十” [9]。 据以上资料,张琦初名翊,字翰风,又字玉可,号宛邻,为江苏阳湖县人。少工文学,与兄编修惠言齐名,精于诗词、地学、医学。嘉庆十八年中举,以誊录议叙知县。嘉庆十九年至道光三年,张氏主要奔走于河北、京师一带。道光三年,发山东,署邹平县。道光五年,补馆陶,在馆陶八年,道光十三年卒于官。张琦为官期间,“政绩尤著”,不仅断案公正,令民信服,而且重黎民疾苦,爱民如子,在大疫之年曾设局亲自为百姓诊病,“民爱戴之”。 ◎ 4 张琦词选【摸鱼儿】 渐黄昏、楚魂愁断,啼鹃早又相唤。芳心欲寄天涯路,无奈水遥山远!春过半,看丝影花痕,罥尽青苔院。好春一片,只付与轻狂,蜂儿蝶子,吹送午尘暗。 关山客,漫说归期易算,知他多少凄怨?不曾真个东风妒,已是燕残莺懒。春晼晚,怕花雨朝来,一霎方塘满。嫣红谁伴?尽倚遍回栏,暮云过尽,空有泪如霰。 --------------------------- 《箧中词》谭献曰:“风刺隐然。” 【南浦】 惊回残梦,又起来、清夜正三更。花影一枝枝瘦,明月满中庭。道是江南绮陌,却依然、小阁倚银屏。怅海棠已老,心期难问,何处望高城? 忍记当时欢聚,到花时、长此托春酲。别恨而今谁诉?梁燕不曾醒。帘外依依香絮,算东风、吹到几时停?向鸳衾无奈,啼鹃又作断肠声。 -------------------------- 《箧中词》谭献曰:“所谓‘深美闳约’。” 3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琦(1926-2010 )曾用名张琪,字行伟,祖籍河北宝坻,生于南京。1946年至1949年曾在南京总统府印铸局技术室任技佐、技士 。 1949年至1951年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南京分校学员。1951年后,乌鲁木齐等地银行任股长。生前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新疆分会理事,新疆老干部书画学会理事,昌吉书协理事,米泉县文联副主席。新疆米泉县古牧地中学英语、美术教师,中教一级。擅长书法、篆刻,兼擅绘画。曾师从张薰南、徐文镜、邓散木。篆刻作品参加全国首届书法篆刻展,书法作品入选全国回族自治地区书法联展,1984年在乌鲁木齐市办家庭书法绘画联展。书作曾获1987年新疆振兴丝绸之路国际书画展优秀作品奖 。新疆已故著名书法家张琦先生,钟情于书法教育工作,专注于书法篆刻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默默耕耘,成为新疆书坛的核心力量。张琦先生的篆书、篆刻独具一格,同时身上充满了传奇色彩。传略辑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4 中国内地影视导演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曾任中央电视台12集文献纪录片《共和国外交风云》的编导兼摄像,该片获2000年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纪录片奖和最佳纪录片导演奖。 2007年自编自导处女作《救我》,影片于2008年1月1日全国上映,并获邀参展上海国际电影节。2011年影片《夺命心跳》入围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单元。 5 儋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简介张琦 男,汉族,1961年3月生,安徽寿县人,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8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专学历,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师。 现任海南省儋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履历1979.09——1981.08,安徽淮南师范专科学校(现淮南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专业学习; 1981.08——1984.03,安徽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团委干事; 1984.03——1985.07,安徽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团委副书记; 1985.07——1988.07,安徽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团委书记(副处级); 1988.07——1991.08,煤炭工业部淮南矿务局南方公司副总经理; 1991.08——1992.05,海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管委会工商处负责人; 1992.05——1993.02,海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管委会工商处处长; 1993.02——1997.02,海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管委会工商局局长(其间:1992.02—1993.12在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97.02——2000.10,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000.10——2003.02,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兼党组纪检组组长(其间:2002.04 当选省纪委委员); 2003.02——2003.03,海南省三亚市委常委; 2003.03——2004.06,海南省三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2004.06——2006.05,海南省三亚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其间:2006.01 增补为第十届全国青联常委); 2006.05——2008.08,海南省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海南省旅游协会会长(2007.04 在中共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上当选省委委员); 2008.08——2008.09,海南省儋州市委副书记(正厅级)、市长候选人; 2008.09——2009.02,海南省儋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正厅级); 2009.02——2010.02,海南省儋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正厅级); 2010.02——2011.01,海南省儋州市委书记(正厅级)。 2011.01——,海南省儋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8年9月19日,儋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的形式,任命张琦同志为儋州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同意郭全茂同志辞去儋州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 2009年2月20日,儋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选举张琦为儋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2011年1月27日儋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1月27日选举张琦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6 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 个人资料张琦,男,副教授,1970年8月出生,山东东营人。1994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 简介现任职: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美术学史论与理论方向。 主持、参与多项大型设计工程,并多次获奖。 出版论著2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2篇。 7 原山东艺术学院副书记◎ 简介1926年生,山东莱州朱由镇人,原任山东艺术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喜爱书法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本省举办的书法展览,获全国首届神龙杯书法篆刻艺术大奖赛优秀奖和本省首届书法篆刻艺术大奖赛书法二等奖和1999年“第五届国际书画作品展”获金奖,并编入“第五届国际书画作品展览选集”。 ◎ 艺名大长弓,(张琦)先生于六十年代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菏泽市美协副主席,菏泽市油画学会主席。其美术作品多在省及国家级报刊发表,并入选国内外美展。 ◎ 职称:研究馆员张琦先生几十年为艺术辛勤耕耘,描绘其乐无穷的世界,他不慕名利,钟情艺术不遗余力,探本求源,其画作独具风格,自成一家。他为人谦虚,忠厚诚恳,平易近人,在美术界享有极高声誉,也是美术界公认的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画家。正如菏泽学院著名学者、教授郭满禄先生为其著诗云: 朴纳秀慧集一身 使我一见即倾心 万人丛中一握手 香痕三年犹在襟 8 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 个人资料出生:1958年1月 籍贯:江苏江都 职称:副教授 职务:教师 学位:硕士 教育背景:成都中医药大学获硕士学位,四川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现代分离分析技术) 工作经历:1986年调入西南民族大学前在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工作。 主讲课程:生物化学仪器分析、中医药资源开发利用、药剂学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药物分析和新药研究与开发 ◎ 发表的论文先后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和国家级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如 1.“五种药用雪莲花中总黄酮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和比较研究”华西药学杂志.1997(3)145~148; 2.“长寿宝颗粒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 中成药.1997(9)13~15; 3.“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脑得生胶囊中葛根素含量”中国中药杂志. 2002(2)110~113; 4.“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清经胶囊中小檗碱含量”药物分析杂志. 2003(2)133~135; 5.“双黄败毒颗粒中黄连的薄层荧光扫描分析”中国兽药杂志.2007(7)25~27; 6.“双黄败毒颗粒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中国兽药杂志.2008(3); 7.“藏成药四味姜黄汤散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中成药2008.(3),等。 ◎ 其它先后主持或参加四川省中医管理局、国家民委、四川省科委、国家药典委员会等下达的近十项课题(如主持四川省中医管理局课题:“高效毛细管电泳在中成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主研国家药典委员会课题:“鹿茸、水蛭、冬虫夏草、地龙等四味动物药材的毛细管电泳鉴别方法及标准的研究”等),曾获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证书3个,获四川省星火科技进步三等奖一个,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一个,作为药学主研参加的横向课题已获多个国家新药证书(包括丹芎通脉颗粒、双黄败毒颗粒等)。 9 中央党史研究室所研究员女,1949年生,山西省兴县人。1949年生子山西省兴县。在北京读小学、中学,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服役。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后进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现任中央党史研究室所属中央党史出版社社长,研究员;兼任中央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和第三研究部副主任,200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学术成果有:与他人合作撰写《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主编《军史辉煌》、《共和国万岁》丛书,合作翻译《剑桥中国史》;主持撰写和摄制大型理论文献电视片《光辉历程——从一大到十五大》、《光荣行》、《走进新时代》(均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与时俱进新党章》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音像)奖”,发表党史类学术文章数十篇。 10 河南洛阳市书法家----张琦张琦,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70年生人。自幼承家学练习书法。从颜字入手,学王羲之、王宠、文征明,能够得其笔意。 1981年获中国少年报社举办的“全国少年儿童大字比赛”一等奖。 2000年入选全国第七届书法展。 2004年获河南省小楷大赛一等奖。 2007年入选第二届中是妇女书法展。 2008年随中国书法家协会妇女代表团访日交流书艺。 11 宿迁市实验学校教师中共党员,市学科带头人,小学高级教师,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标兵,江苏省中小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优秀少先队员,市直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现任宿迁市实验学校政教处主任。 12 北京市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教师1997年毕业于吉林省艺术学院美术系(绘画本科);学士学位;现任北京市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美术课专职教师。编写过《教你画儿童画》、《教你画素描》两本专著(由北京师范大学推荐、计划出版社出版);所教学生在全国、北京市和区级各类比赛多次获奖,并进入高一级专业院校深造;多次被评为优秀园丁。 1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 个人资料院 系: 会计学系出生年月: 1978.1 籍 贯: 武汉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现任职务: 会计学院会计系副主任,政府会计研究所所长 奖励与荣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一届“会计学硕士生学术研讨会”一等奖 ◎ 主讲课程中级会计学(中英文),高级财务会计,会计学(MBA专业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 政府会计,会计理论 ◎ 主要研究成果在《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包括: 《政府会计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 (会计研究 2009,第10期) 《政府基础选择、利益相关者博弈与制度因素的影响》(会计研究 2009,第7期) 《政府会计应计制的适度引入:因素与启示》(独撰,财务与会计,2006年第9期) 《论绩效评价导向政府会计体系的构建》(独撰,会计研究,2006年第4期)(注:该文被2006年第4期《会计研究动态》转载) 《美国联邦政府会计准则与概念公告》(第二作者,人民出版社) 《会计学原理》(第二作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资产的实质:一种未实现的权利》(独撰,财会通讯,2002年第9期) 《商誉的实质:企业资产整合价值》(独撰,中国经济评论,2003) 《论会计信息的政府管制:基于会计本质的思考》(独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对中美会计变更准则差异的两点思考》(独撰,财会通讯,1999年第8期) 《对新无形资产准则的两点思考》(独撰,事业财会,2001年第5期)(注: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全文转载) ◎ 主持的课题项目湖北省会计学会2006年重点课题《政府会计构建与公共财政体制的协调问题研究》项目批准文号《鄂会学发【2006】13号》(第二主持人) ◎ 社会经历2000年毕业于原中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国际会计专业,并免试攻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2年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2003年7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取得会计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2004年9月至今,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会计学博士学位,师从唐国平教授; 2006年7月至11月,赴澳大利亚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进行学术访问。 14 全国性教育节目主持人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淑华),为一全国电台性教育节目之先河的天津广播电视局十大名牌节目《悄悄话》的首席主持人,主任播音员。 她主持业务功底厚重。为了听众的健康与幸福,敢闯禁区,刻苦学习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被誉 “学者型主持人”。新闻工作者的机敏,又使她主持节目柔韧有余,圆熟贯通。自信、谦虚、好学、音色甜美,深受听众信任爱戴。1999年,荣获第四“金话筒”金奖。 现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理事,全国性教育节目主持人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越轨预防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 15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教师中共党员,1980年6月生于湖北,1999年-2003年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获管理学学士,在校期间任学院宣传部长;2003年-2006年就读于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影视制片管理方向,获电影学硕士,2006年7月留校任教。注重产学研,先后担任管理系学生党支部书记,管理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并负责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文化产业研究所工作。完成了数项省部级、学院重大科研课题,并参与多个影视项目策划工作。 开设课程 : 《影视投资学》、《影视公共关系》、《营销案例分析与研究》、《政治经济学》等。 主要出版著作: 《中国动画产业年报》(国家广电总局课题) ,编著,海洋出版社 2005年12月 《电影艺术辞典》,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年12月 《电影制片项目管理》(北京市教委课题), 专著,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年4月 《中国电影产业年报》(国家广电总局课题) ,编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年7月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08》(财政部项目),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年6月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09》(财政部项目),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9年5月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9》(国家广电总局课题),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9年12月 《中国电影企业运营模式研究》(国家广电总局课题)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3月 主要发表论文: 《中国电影制片三十年》, 《电影艺术》, 2008年7月 《从大而全到小而精——北京社区影院的发展对策》,《第十七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2009年1月 《做概念与做精品——国产大片发展对策》,《第十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论文集》 《亚洲合拍势不可挡 共赢之下谁更有利》, 第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搜狐专刊) 16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 个人经历1996年从部队文工团转业进上海滑稽剧团 2001年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任演员 ◎ 影视作品影视剧 《凤在江湖》宰相公子欧扬清 《魔剑生死棋》酒中仙 《妈妈无罪》杨湖 《花姑子》熊大成 《A计划》大口九 《七武士》疯大伯 《十大奇冤》唐镜 《龙飞相公》曹日成 《飞虎神鹰》典狱长 《都是天使惹的祸》 《红苹果乐园》 《碧海军魂》 《小娇妻》 《电影春秋》 《都市情感》 《十日情缘》 话剧 2000《中国制造》 2001《陈毅市长》 2002《生日谋杀案》 2003《雪茄·玫瑰·司诺克》 2004《今夜请将我遗忘》 滑稽戏 《人命关天》 《宝贝从军》 《小街故事多》 在《十大奇冤》众多老戏骨和新生代演员中,张卫健最欣赏的便是扮演他师爷唐镜的内地演员张琦。这个演员在《A计划》中让张卫健很满意,于是在《十大奇冤》中钦点他为自己的“师爷”,并认为张琦的发展潜力有向吴孟达看齐的可能。 张卫健认为:“张琦的戏演得非常到位。你能从他身上看出他很有心地拍戏,是适合往喜剧方面发展的。但要他发展成像周星驰、张卫健这样,估计比较难。可他是很好的配角,如果努力我想将来发展成吴孟达那样,不会是问题。” 17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1987年生,湖南怀化人。2005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日语系,2009年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并于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于2010年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考试。研究方向为比较法、公司法。指导老师为丁相顺副教授。2010年8月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参加中日研究生交流论坛并发表论文。同时有数篇译作发表。 18 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张琦,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琦教授在2002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8月-2009年8月在瑞典Uppsala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张琦教授在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为有机合成,主要包括:(1)复杂天然产物Artemisinin和Peroxyplakoric acids及衍生物的合成;(2)具有抗疟活性的有机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在博士后期间,主要从事:(1)多肽的合成;(2)以人体某些重要蛋白和功能性酶为靶点的“有机小分子-多肽共轭”探针(Polypeptide conjugate probes)的设计合成;(3)运用荧光和SPR技术检测所合成的探针与蛋白结合力的工作。 张琦教授研究小组目前的研究兴趣集中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有机小分子、寡糖、多肽的合成等。现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2010020212000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2010JQ2001)。 代表性成果 Zhang, Q.; Norberg, T., Bergquist, J.; Baltzer, L., ‘Synthesis of C-11 linked active ester derivatives of vitamin D3 for conjugations to polypeptides and proteins’, Tetrahedron, 2010, 66, 4577-4586. Li, Y.; Zhang, Q.; Wittlin, S.; Jin, H-X; Wu, Y.-K. , ‘Synthesis and in vitro antimalarial activity of spiro-analogues of peroxyplakoric acids’, Tetrahedron, 2009, 65, 6972-6985. Hao, H.-D.;Zhang, Q.; Wu, Y.-K., ‘Broadly applicable mild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gem-diperoxides from corresponding ketones or ethylene glycol ketals’, Org. Lett., 2009, 11, 1615-1618. Zhang, Q.; Wu, Y.-K., ‘Further explorations on bridged 1, 2, 4-trioxanes’, Tetrahedron, 2007, 63, 10189-10201. Zhang, Q.; Wu, Y.-K., ‘Simplified analogues of qinghaosu (artemisinin)’, Tetrahedron, 2007, 63, 10407-10414. Zhang, Q.; Li, Y.; Wu, Y.-K., ‘Synthesis of a 1, 2, 7, 8-Tetraoxa-spiro [5.5]undecane’, Chin. J. Chem., 2007, 25, 1304-1308. Zhang, Q.; Jin, H.-J.; Wu, Y.-K., ‘A facile access to bridged 1, 2, 4-trioxanes’, Tetrahedron, 2006, 62, 11627-11634. 19 成都中医学院教授女,1957年生,四川省南溪县人。1982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分配到成都铁二局中心医院工作。1985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攻读硕士,师从知名金匮专家李克光、王廷富教授。1988年毕业后留校,从事金匮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1998年任硕士导师,2003年晋升教授。 先后为硕士研究生、研究生课程班、本科生、大专生、西学中班、进修生、基层中医、以及国外和港台进修生等各类学员讲授金匮要略课程。在授课时,着重传授张仲景防治杂病的理论精髓及辨治杂病的思路与要领、配伍用药的独到之处,强调教学要突出仲景学说的临床指导意义及实用价值,赞同运用经方的关键在于切合病机、灵活化裁。教学中概念明确,逻辑性强,条理清楚,能灵活结合临床实际,启迪中医辩证思维,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临床上秉承仲景治疗杂病重视正气的学术思想,用药务求不伤脾胃,兼采众家之长,唯以疗效是求。对慢性疑难杂症,主张辨证须周详细腻,立法用药宜多方兼顾,而调理脾胃又为第一要务。对喉痹、咳嗽、哮喘、湿病、历节、月经不调、带下、水肿等病证的辨治有独到心得,尤其擅长于运用仲景相反相成的用药思路调治寒热相兼、虚实错杂的慢性复杂疾患。 开展科研工作时,既坚持用传统方法探寻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又努力尝试运用现代研究方法对临床常用、疗效卓著的经方进行作用机理的探讨,尤其对仲景痰饮学说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芍知母汤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转基因鼠易感基因的研究”、省科技厅“温阳涤饮法对实验性肺心病心衰血流动力学和激素变化的影响” 、省中医管理局“解郁胶囊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省教育厅“‘痰’与‘饮’的文献比较研究”、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在《金匮》教学中提高学生辨证能力的改革方案” 等课题的研究。 受金匮杂病学专家张家礼、段光周、李天淑的影响,尤其得益于恩师李克光、王廷富的谆谆教诲,坚持潜心于探求仲景学说,先后参编出版学术专著及金匮规划教材15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20 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张琦,女,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学科领域为语言学、翻译。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副院长,基础部主任,曾任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翻译协会理事、浙江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校级重点学科负责人、校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和参与专著2部、译著4部。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研”“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等荣誉。 21 福建省司法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汉族,女,福建福州人,195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馆员,曾任福建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福建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任福州市驻村干部领队); 2009年12月起任福建省司法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 协助厅长负责厅政治部、警务处、老干部工作处、省警官职业学院和关工委工作。 2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