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坝子村
释义
1 云南省普洱澜沧县南岭乡坝子村

坝子村隶属于南岭乡黄回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黄回村委会10公里,距离南岭乡20公里。国土面积有3.78平方公里,海拔900米,年平均气温17.9℃,年降水量1485毫米,适宜种植稻谷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242亩(其中:田317亩,地925亩),人均耕地3.8亩,主要种植稻谷等作物;拥有林地420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7亩,主要种植茶叶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200亩,其他面积29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无路灯。全村有7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拥有电视机农户2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户。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5辆。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5万元,占总收入的67.2%;畜牧业收入3.6万元,占总收入的19.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3头);林业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6.5%;第二、三产业收入0.1万元;其它收入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人口卫生

截止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75户,328人,其中男性204人,女性124人,劳动力114人。该村以拉祜族为主,其中拉祜族172人,汉族145人,彝族10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88人,参合率87%;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南岭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2公里,距离乡卫生院20公里。该村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黄回村小,中学生就读到南岭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0公里,距离中学20公里。截止2008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人,其中小学生4人,中学生2人。

村务公开

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242亩。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尚未开展村务公开,尚未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

2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猛硐乡坝子村

村情概况

坝子村隶属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地处猛硐瑶族乡北边,距猛硐瑶族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麻栗坡县城42公里。东邻铜塔村委会,南邻猛硐村委会,西邻天保镇,北邻老陶坪村委会。辖楼梯、中寨、大寨、雷厂、老和弄、荒田、松毛、岩上、岩下、岩坝、中坝、坡一、坡二、坡三、长地、磨刀石、大坛和垮土1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07户,有乡村人口3434人,其中农业人口3412人,劳动力225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959人。

全村国土面积45416亩,海拔960米,年平均气温18.8℃,年降水量1617.4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2244亩,人均耕地0.66亩,林地14610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全村有807户通自来水。有807户通电,有41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1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50.8%和50.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67户(分别占总数的25%和21%)。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 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8公里,距离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共拥有农用车2辆,拖拉机1辆,摩托车181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733亩,有效灌溉率为77%,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733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1亩。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建有小水窖2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0户。全村有18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8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8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8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8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65.9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02万元,占总收入的34.87%;畜牧业收入83.99万元,占总收入的9.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065头,肉牛157头,肉羊761头);渔业收入5.03万元,占总收入的0.6%;林业收入112.02万元,占总收入的12.94%;第二、三产业收入259.01万元,占总收入的 29.91%;工资性收入104.02万元,占总收入的12.01%。农民人均纯收入1548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4.0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96 人(占劳动力的13.19%),在省内务工200人,到省外务工 96人。

3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西江镇坝子村

坝子村位于西江镇东端,东与瑞金云石山乡,南与瑞金市武阳乡,西与石门村,北与瑞金云石山乡毗邻。全村总面积4.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59亩,截止2007年8月,下辖10个村民小组,268户,1286人。境内地势成梯形,北高南低,水利条件优越,交通便利,323国道穿境而过。声查水稻和甘蔗。石灰石、铅锌矿、重晶石等资源丰富,有闻名的天然水泉“出水湖”、“八圳塘”、“石下井”等,面积达1300平方米。 特色特产:石灰石储量巨大,采石产业发达。

4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镇坝子村

坝子村位于郯城镇东北沭河西岸,紧靠胶新铁路及205国道,现有584户,2200人,会村总土地面积3230亩,其中耕地面积1866亩,板栗面积人1364亩。该村相传建于明万历年间,因筑土坝民夫食宿在此,始各下工土坝筑成后故称坝子。

5 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坝子村

坝子村位于东村乡东南部,与樟木、于都县桥头乡、江背等乡接壤,全村有22个小组,人口2600人,319国道穿境而过,主要特产有脐橙、杨梅,主要矿产品有铅锌、钾、铁矿石。境内有鲤公寨,属全乡最高山峰,海拔850米。

6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坝子村

简介

华山镇坝子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境内,是著名五音戏表演艺术家邓洪山出生的地方。

名人

邓洪山(1905-1996),出生于梨园世家,四代从艺,他父亲邓九星工花脸,他大哥邓洪顺(艺名一口红)工小生,二哥邓洪俊(艺名一声雷)工花脸,都是当时有名的五音戏演员。

邓洪山在家庭熏陶下,7岁时学会《安安送米》《狐狸精闹书房》,8岁时与父亲合演《挡马》。到9岁时已小有名气,人称“七岁红”。14岁时人送艺名“鲜樱桃”。16岁时在章丘县大沟崖村演出,发现同台演出的东路梆子名艺人韩振铎(艺名咬断弦)表演的妇女们日常生活中的剜菜、穿针、引线、插花等动作是那样的真实、生动,美妙、自如。后正式拜师韩振铎。一生成功地塑造了《王二姐思夫》中的王月英、《彩楼配》中的刘瑞莲、《王小赶脚》中的二姑娘、《亲家婆顶嘴》中的乡里妈妈等众多年龄悬殊、性格各异的妇女形象。

1930年代初,邓洪山和明洪钧二人搭档,珠联璧合,组成了五音戏班——邓明社,在济南的风顺、游艺园、艺乐等戏院,前后演出达30多年。其间还曾到淄博、天津、北京等地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并得到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程砚秋赞赏。1935年10月,邓洪山带领马兰亭(司鼓)、李祥(打锣)和两个侄子到上海百代公司录制了6张唱片(七出戏)。百代公司赠送了一面题有“五音泰斗”的锦旗。邓洪山由上海返回济南后,就把这面锦旗挂在剧场里。后来观众就把五人班(周姑子戏)改称五音戏。从此五音戏才正式定名。

邓洪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1950年以前,他改编创作了大型连台本戏《五凤岭》等25出;后又改编、整理出版了《王小赶脚》《换魂记》等10余出优秀剧目。他广采博收姊妹剧种音乐的精华,丰富发展了五音戏的音乐,加强了五音戏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1930年代始,他录制唱片十余张,不少剧目被各级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播放。邓洪山先后三次率领五音剧团晋京演出,博得中央领导和首都文艺界高度评价。他先后在省内外收徒30多人,山东省吕剧著名演员林建华、钱玉玲,五音戏青年演员霍俊萍等都在他的精心培养下,技艺不断进步。霍俊萍曾荣获全国戏曲第五届 “梅花奖”。

7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珠琳镇坝子村

村情概况

坝子 村隶属于 珠琳镇以兔村委会 ,属于 半山区。距离以兔村委会3.00 公里,距离珠琳镇7.00公里,。国土面积0.33平方公里,海拔1,410.00米,年平均气温16.40 ℃,年降水量1,038.0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 辣椒等农作物。有耕地236.00亩,其中人均耕地0.80亩;有林地125.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2户,有乡村人口289人,其中农业人口289人,劳动力15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5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36.00亩(其中:田21.00亩,地215.00亩),人均耕地0.80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25.00亩,荒山荒地120.00亩,其他面积15.00亩。

基础设施

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无路灯。全村3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5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户。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路面土路;村内主干道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7.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00公里。全村摩托车10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5户;建有小水窖20口;该村 农户住房以土木之一结构住房为主;有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4.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1.3万元;畜牧业收入77.4万元其中,工资性收入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人,在省外务工8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