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把 |
释义 | 基本信息拼音:bǎ bà 注音:ㄅㄚˇ ㄅㄚˋ 简体部首:扌,部外笔画:4,总笔画:7 繁体部首:手 五笔86&98:RCN 仓颉:QAU 郑码:DYIA 笔顺:横、折、提、折、竖、横、折((一亅/ 乛丨一乚) 笔顺编号:1575216 三画查字:156(见百度百科<查字法>) 四角号码:5701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28A 详细释义把 <动> 古文中解释:拿起 (形声。字从手,从巴,巴亦声。“巴”意为“附着”、“黏着”、“匍匐”。“手”与“巴”联合起来表示“手掌附着在柄部表面”。本义:握持;执) 同本义 [hold]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guard] 街亭有兵把守。 把 bǎ ①抓:~住锄头。 ②从后面托起小孩儿的两腿,让其大小便:~尿。 ③把持:~持职权。 ④看守;把守:~门。 ⑤约束住使紧合:用铁锔子~住裂缝。 ⑦车把。⑧把东西扎在一起的捆子:草~。 ⑧量词:两~椅子、~米。(介词。与'将'相当:~书拿走。 ⑩表数量加在'百、千、万'和'里、斤、个'等量词后,表示数量近于该单位数(前面不能再加数词):个~星期。 ⑾指拜把子的关系:~兄弟。又见bà。 姓氏相关 [把姓](bǎ)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兰州市有把氏人口4800余人,其中以永登县为多。关于永登县把氏之起源,近二百年来不断有族人进行过考察并曾记载过一件有趣的故事。公元1828年,陕西举行乡试,考官对来自庄浪卫(永登)的考生把先玮之姓颇为诧异,再三询问考察,终在《广韵》(姓书)中查到该姓古渊源:把姓本杞东楼公后,杞康避董卓乱,改姓把,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东楼公系后周武王封杞地的夏禹之后裔。考官这才认为把氏“渊源有自,并非贸贸(蒙昧不明)为也”。为此,有位文人赠先玮对联云:“西序文明从此始,东楼世泽至今存”。由此可见,永登把氏恭认夏禹为祖,如同恭认黄帝为始祖一样,没有错。但是,永登把氏多不自信系东汉把康或把肃之后,有的家谱序言直言:“非敢借贵胄以为荣”,不敢贸然认定自己系东楼公之后,同样也不敢肯定东汉把康、把肃或西魏把秀为祖,认为无据可考。 【把柄】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比喻可以被人用来进行要挟的过失或错误等:不给人留~。 【把持】 ①独占位置、权利等,不让别人参与(含贬义):~大权,为非作歹。 ②抑制(感情等)。 【把关】 ①守住关口。 ②比喻根据已定标准严格检查,防止差错:质量问题由你~。 【把酒】端起酒杯:~问青天。 【把脉】见【切脉】。 【把头】旧时把持某一行业并从中剥削的人。 【把戏】 ①杂技:耍~戏。,骗人的手法:你的这套鬼~,我早就料到了。 【把斋】见【封斋】。 【把盏】端着酒杯(多用于斟酒敬客)。盏:浅而小的杯子。 【把字句】汉语句式之一。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如'把这本书看完'。 【把总】我国古代官名。明代京营兵分三大营,设千总、把总等领兵官。各地总兵之下,分设把总领兵,职次千总。清代绿营军制,营以下为汛,设把总分领,职亦次千总。此外,四川、云南等省的土司官有土把总一职。 把字姓氏把姓起源把姓,是一种罕见的姓,人数不多,但分布较广。 《中华姓氏大词典》①记载,当今把氏在中国的分布为:安徽淮南,江苏高淳,上海嘉定,湖北黄梅,台湾台北、台中、屏东、台南,北京等。《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窦学田编撰〕又记:今山西太原、大同,福建之邵武等地有分布。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兰州市有把氏人口4800余人,其中以永登县为多。关于永登县把氏之起源,近二百年来不断有族人进行过考察并曾记载过一件有趣的故事。公元1828年,陕西举行乡试,考官对来自庄浪卫(永登)的考生把先玮之姓颇为诧异,再三询问考察,终在《广韵》(姓书)中查到该姓古渊源:把姓本杞东楼公后,杞康避董卓乱,改姓把,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东楼公系后周武王封杞地的夏禹之后裔。考官这才认为把氏“渊源有自,并非贸贸(蒙昧不明)为也”。为此,有位文人赠先玮对联云:“西序文明从此始,东楼世泽至今存”。由此可见,永登把氏恭认夏禹为祖,如同恭认黄帝为始祖一样,没有错。但是,永登把氏多不自信系东汉把康或把肃之后,有的家谱序言直言:“非敢借贵胄以为荣”,不敢贸然认定自己系东楼公之后,同样也不敢肯定东汉把康、把肃或西魏把秀为祖,认为无据可考。 在把先进玮下秋闱前17年,即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大清庠生把乃新修编家谱,其在《把家巷道谱序》中记载:修谱之始,他发现把氏“所谓姓氏之锡、播迁之缘,及七世以上祧茫忽其莫辨也。”为此,他走访族间老人,在一耄老家中寻见两件谱牒史料:一折人物图像,叫作《世袭指挥印结图》;一本《红案》,即档案。《世袭指挥印结图》;是按明朝土官世袭官职要求制作的“顶辈宗图”。图上所绘八人都标明世袭官职缘由和顺序:一辈帖木儿,洪武十二年,蒙曹国公(李文忠)选充马军,跟百户巩卜失杰在凉州沙子沟捉贼,将达民脱脱卜花解官有功,选充总旗,老疾。二辈把都,帖木儿次子(长子有军功,但病故乏嗣),补役有功,升所镇抚;洪熙元年在昆仑山雅令阔作战有功升副千户;宣德三年在甘州板桥因擒贼有功升正千户,调跟鲁贤(永登鲁土司三世)。三辈把荣,把都长子,袭正千户。天顺元年跟随鲁鉴在野狐城斩贼有功升指挥佥事。成化四年剿满四(满俊,平凉人)有功升指挥同知,在任病故。三辈以下世袭者依次为:把玺、把森、把斌、把恩、把宗亮。世袭官职皆为土指挥同知,正四品。 回族把姓回族中的把姓,大多是明代回回入附者和贡使经名的首音。如景泰三年(1452年)有入附回回把把,景泰五年(1454年)从撒马尔罕(今属乌兹别克)入附的回回人把好丁;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的回回贡使把部利朵思麻,不仅娶妻生子,而且还授职指挥佥事。明代还有一位年代不详的西域回回使者把把赛。把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分地区。 示例────────────────— 把 bà ①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茶壶~。 ②花、叶或果实的柄:苹果~。又见bǎ。 ────────────────— 把pá 1.通"爬"。刨;挖。 2.通"爬"。搔,抓。参见"把搔"。 3.通"爬"。攀援。参见"把竿"。 4.姓。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明有把安。见《正字通。手部》。 ────────────────— 把bā 1.见"把掌"。 2.盼望。 3.靠;凑。 4.见"把鼻"。 [ 把 ] 拼音:bà,bǎ, 繁体:把 部首:扌 部首笔划:03 五行:水 简体笔划:07 繁体笔划:8 吉凶寓意:凶 拼音输入:ba、pa 五笔输入:rcn 笔顺:横竖横折竖横折 把 hold; 把1 bǎ (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 同本义 [hold]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guard]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6) 掌管;控制 [control]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8) 给 [give]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9) 又如:把与(送给) (10) 按,诊 [feel]。如:把脉 把 bǎ (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bundle]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2) 又如:草把 (3) 把手 [handle;grip]。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4) 把式 [person skillful in a trade]。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把 bǎ (1) 大约 [about]――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sworn]。如:把兄弟 把 bǎ (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with]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李贺《嘲少年》 (6) [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to]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from]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ed by]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元·杨景声《刘行首》 把 bǎ (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4) 又如:一把韭菜 (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另见bà 把柄 bǎbǐng (1) [handle] (2) 器物上的把儿柄 梭镖把柄 (3) 喻指进行交涉或要挟的凭证(如借口或机会) 给人抓住把柄 把持 bǎchí (1) [hold]∶拿,握 手能把持锋刃 (2) [monopolize]∶揽权专断,不让别人参与――用于贬意 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3) [control]∶控制 往往把持不定 把舵 bǎduò [steer;be at the helm;operate the rudder] 把握船舵掌握航行方向。比喻控制大方向 把风 bǎfēng [keep watch] 警戒 地下工作人员在屋里开会,她在屋外为他们把风 把关 bǎguān (1) [guard a pass]∶把守关口 把关谨慎 (2) [check on]∶比喻按标准检查,防止出错 层层把好质量关 把家 bǎjiā [manage household affairs] [方]∶操持家业 替你把家 把酒 bǎjiǔ [raise one's wineglass] 拿着酒杯 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把揽 bǎlǎn [monopolize] 把持;兜揽 把揽一院之事 把牢 bǎláo [dependable] [方]∶牢靠(多用于否定式) 这个人做事不把牢 把脉 bǎmài [feel sb's pulse] [方]∶诊脉;切脉 为人把脉 把门 bǎmén (1) [guard the entrance (gate)]∶看门;守门;控制 这里儿的警卫把门不严 这人说话嘴上不把门 (2) [keep goal]∶指球类比赛的守门 把式 bǎshi (1) [wushu (Chinese boxing and sword play)]∶也叫“把势”。武术的架式。亦指武艺。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打拳和使用兵器(如刀、剑、棍、棒、枪、戟等)的技术 练把式 (2) [person skillful in a trade]∶老手,行家。精于某种技艺的人,如“车把式” 把守 bǎshǒu [guard;grip] 保卫,守卫 把守城门 把手 bǎshǒu (1) [shake hands]∶握手 把手共誓 (2) [raise one's hand]∶举手;抬手 官人把手打抬,叫卖馉饾儿。――《清平山堂话本》 把手 bǎshou (1) [handle;grip]∶器物上供手执握之处 (2) [person skilled in a trade]∶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人。引申为负责人 一把手,二把手 (3) [knob]∶通过它可握住、操纵或移动某物的常见的拉手(如抽屉或门的) 金属把手 把头 bǎtóu [gangmaster;graffer;ganger] 旧时把持某一地方或某一行业(如搬运等),从中剥削的人 封建把头 把玩 bǎwán [appreciate] 拿着赏玩 读之喜笑,把玩无厌。――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 把握 bǎwò (1) [hold]∶用手握住 战士把握着武器 (2) [grasp]∶思想上掌握;理解 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3) [seize;fix]∶抓住 把握时机 这位科学家正试图把握真理的另一面 把握 bǎwò [confidence;assurance;certainty] 成功的根据或信心 有把握 毫无把握 把戏 bǎxì (1) [jugglery]∶杂技。变戏法或杂耍的技艺或表演 (2) [acrobatics]∶杂技演员的技艺、表演或动作 (3) [game;cheap trick]∶花招;为欺骗、哄骗对方而采用的一种卑鄙狡猾的计策或计谋 耍鬼把戏 (4) [scandal]∶丑事;乱子 莫非女孩儿又弄出什么把戏? 把兄弟 bǎxiōngdì [sworn brothers] 结拜的异姓兄弟,年长者为把兄,年轻者为把弟 把予 bǎyù [give] 拿给 把子 bǎzi (1) [bundle]∶扎成束的东西 秫秸把子 (2) [trace]∶一种干菜头或粮食作物的穗(如洋葱或玉米穗)扎成的把 (3) [sworn brotherhood]∶结义兄弟,盟兄弟 拜把子 (4) [target]∶同“靶子” (5) [posture held by a warrior in Chinese opera]∶中国戏剧演武戏的姿势或开打动作 练把子 打把子 把子 bǎzi (1) [a group of]∶伙,群――用于贬义 来了一把子强盗 (2) [a handful of]∶一手抓起的数量――用于长条形东西 一把子韭菜 (3)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 加把子劲儿 把总 bǎzǒng (1) [manage]∶总领;总管 又令陶宗旺把总监工,掘港汊、修水路、开河道。――《水浒传》 (2) [(in old China)a company officer]∶明清两代镇守某地的武官,职位次于千总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鲁迅《阿Q正传》 把2 bà (1) 柄。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 [handle] 左手承弣。――《礼记·曲礼上》。注:“弣把中。”释文:“把,手执处也。” 戾翳旋把。――《文选·潘岳·射雉赋》 (2) 又如:茶壶把儿;印把子 (3) 植物上支持着一个或多个叶片、花朵或果实的部分 [stem] 无把之枝。――《淮南子·缪称》 (4) 又如:花把儿;梨把儿 (5) 用于拉或操纵(如开、关、提起)的器件 [pull]。如:书桌抽屉的木把 另见bǎ 把子 bàzi [handle] 器具上便于手拿的部分 刀把子 印把子 把1 bǎ ㄅㄚˇ (1) 拿,抓住:~酒(拿着酒杯)。~玩(拿着赏玩)。 (2) 控制,掌握:~握。~舵。 (3) 看守:~守。~门儿。 (4)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 (5)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儿。 (6) 专权,一手独揽:~持大权。 (7) 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尿。 (8) 介词,义为拿,处置,致使:你能~他怎么样。 (9) 量词。 (10) 结盟:拜~子。~兄弟。 郑码:DYIA,U:628A,GBK:B0D1 笔画数:7,部首:扌,笔顺编号:1215215 hold; 把2 bà ㄅㄚˋ (1) 物体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刀~儿。 (2) 被人作为说笑资料的言行:话~儿。 郑码:DYIA,U:628A,GBK:B0D1 笔画数:7,部首:扌,笔顺编号:1215215 hold; 方言集汇粤语:baa2 客家话:[梅县腔] ba2 ba3 [陆丰腔] ba3 [客英字典] ba3 [海陆丰腔] ba3 [客语拼音字汇] ba3 [沙头角腔] ba3 [宝安腔] ba3 [台湾四县腔] ba3 [东莞腔] ba5 ba3 潮汕话:ba2(pá) ,bê2(pé),bên3(pèⁿ) 康熙字典【卯集中】【手字部】把 ·康熙笔画:8 ·部外笔画:4 《唐韵》博下切《集韵》《正韵》补下切《韵会》补瓦切,𠀤巴上声。《说文》握也。《孟子》拱把之桐梓。《楚语》烝尝不过把握。 又《广韵》持也。《增韵》执也。《战国策》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胷。《史记·殷本纪》汤自把钺,以伐昆吾。《前汉·王温舒传》择郡中豪敢往吏为爪牙,皆把其阴重罪,而纵使督盗贼。 又《释名》把,播也。所以播除物也。 又《唐韵》《集韵》《韵会》𠀤蒲巴切,音杷。与爬通。《前汉·贡禹传》农夫捽草把土。《注》把,手掊之也。又《郊祀志》掊视得鼎。《注》掊,手把土也。 又批把,乐器,推手前曰批,引手後曰把。详批字注。 又姓。《广韵》本𣏌东楼公之後,避难改焉。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 又《正韵》必驾切,音霸。与弝通。《礼·曲礼》左手承弣。《疏》弣,弓把也。《释文》把音霸。手执处也。 《正字通》把与杷别。韵会小补通作杷。引汉书譌本,合把杷为一,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