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伟刚 |
释义 | 张伟刚,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8年8月生,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1998年在金属所获得材料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4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从事科研工作。 中文名:张伟刚 外文名:zhang weigang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68年8月 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中国科学研究员人物简介张伟刚,现任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涂层与高温复合材料课题组组长。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1.高温复合材料与涂层的制备研究: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炭/炭、炭/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快速致密化过程和微观结构控制研究;高温抗氧化涂层研究;2.纳米-微米颗粒复合技术的研究:高压氢还原、化学镀和水热技术制备特种复合粉体材料;3.热喷涂技术研究。曾经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会议论文40余篇,著有《化学气相沉积》一书(科学出版社,2007)。 2.知名制片人张伟刚 生于1976年 浙江万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制片人。 出生地:浙江省东阳市横店影视城 毕业院校:中国传媒大学影视编排专业 代表作品:《功夫状元》、《换子成龙》、《守望者-罪恶迷途》、新《天龙八部》、《青天衙门》、《千古风流一坛醋》、《傻王闯天下》、《双响炮》、《六指琴魔》、《唐伯虎点秋香2》,《误入豪门的女人》等。 爱好:抽烟,思考问题,驾车 经典名言:视金钱如粪土,视朋友如兄弟! 作品海报: 3.篮球运动员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5.10 身高:2.07m 体重:110kg 国籍:中国 项目:国内篮球 位置:中锋 俱乐部:浙江广厦 俱乐部号码:4 06-07 赛季技术统计 球队 出场 首发 时间 投篮 3分球 罚球 进攻 篮板 防守 篮板 助攻 抢断 盖帽 失误 犯规 得分 场均 广厦建设 30 1 28.7 47.8% 75% 75.2% 1.4 3 1.36 0 0.1 1.63 2.83 9.93 总和 广厦建设 30 30 863 99-207 3-4 91-121 42 90 41 0 3 49 85 298 4.作家笔 名: 春生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44 民 族: 汉族 天津人。1961年毕业于天津文化艺术学校文学系。历任天津人民出版社编辑,天津市新华书店干部,《剧坛》杂志编辑,《新港》杂志编辑、小说纪实文学编辑室主任,《天津文学》杂志社副社长,副编审。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传记文学《一世球缘》,长篇纪实文学《十里长街万花筒》,小说集《东方升起和西落的永远是一个太阳》,电视剧剧本《铁山情》(已录制播出),另外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评论数十篇。《红蓝绿》获1984年天津市文学佳作奖。 5.北京市公安分局局长人物简介张伟刚,男,汉族,1957年3月出生,河北廊坊人,1976年3月参加工作,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文化程度,高级政工师。 人物履历现任中共海淀区委常委、政法委副书记,海淀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分局长。 1973.09——1976.03 北京市海淀立新学校学生 1976.03——1978.03 北京市昌平县南邵乡插队 1978.03——1979.05 北京市公安学校学员 1979.05——1980.10 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大钟寺派出所民警 1980.10——1983.05 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内保科民警 1983.05——1986.05 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内保科副科长(期间:1980.04-1984.07在海淀区职工大学法律专业读大专) 1986.05——1988.11 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内保科科长 1988.11——1993.08 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副分局长(副处级) 1993.08——1998.01 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副分局长(正处级)(其间:1995.08-1997.12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政治学专业读大学) 1998.01——1999.12 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党组副书记、副分局长 1999.12——2000.09 北京市公安局巡察执法总队政委 2000.09——2000.10 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总队长 2000.10——2003.01 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党委书记、总队长(期间:1999.09-2002.07在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国际政治专业读研究生) 2003.01——2004.01 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分局长 2004.01——2004.02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海淀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分局长 2004.02——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政法委副书记,海淀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分局长 6.大学分院院长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现任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7.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人物简介张伟刚,男,1993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教授,教务处副处长。天津市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物理学会会员。OECC/COIN 2004国际会议TPCM(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Member)。 从事过光波导传输与测试、计算机信息系统及技术的研发工作,现在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光子技术与现代光通信和光纤传感,新型光子器件。先后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863”计划、博士点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等10多项课题的研究。在光纤光栅传感器件的设计、研制方面取得了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在Physical Review C、IEEE Photonics Letters、Electronics Letters、Optics Communications、Communication Theory Physics、Chinese Physicical Letters 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前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南开大学科技创新基金1项,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973”计划项目及天津市重大攻关项目各1项。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被SCI和EI收录3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已获国家专利3项。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以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开设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10余门,协助指导博士生5名,指导(含协助)硕士研究生10余名。 考研成果承担的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课题:“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化应用(2002AA3131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飞秒激光蚀刻微腔的光子晶体光纤流体传感研究”(10974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用于流体微量成份高灵敏度在线检测的光CRDS传感系统研究(1067407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结构光纤多维传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60577018)” 天津市重点基金:“光纤微腔流体传感系统研究及其环境监测新技术开发” 南开大学科技创新基金:“光子晶体光纤光栅及其器件的研制” 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于光纤光栅的温度补偿式振动传感研究”(2005-06)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微结构光纤光栅的写制及传感机理研究”(2006-05) 科研成果: 光纤光栅传感系列器件的设计、研制及其应用。 AFSN-1型光纤光栅传感网络解调系统。 光纤扭转、浓度及折射率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特种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设计、研制及其应用。 微结构光纤及其光栅传感器件的设计与实现 获得奖励: 1997年9月,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1998年5月,获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1年5月,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年6月,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6月,获天津市科技发明一等奖。 2005年6月,获天津市科技发明二等奖。 2009年5月,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7月,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0年5月,主持的《科研方法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2011年5月,获南开大学教学名师奖。 获国家专利: “双向扭转光纤传感器”:专利证号 ZL02291260.6 “轮辐式温度补偿型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专利证号 ZL 200420028996.9 “温度补偿型光纤光栅带宽传感器”:专利证号 ZL 200420029733.X “温度自动补偿的光纤光栅压强传感器”:专利证号 ZL 2003201123932 “高速光纤光栅传感复用解调装置”:专利证号 ZL03244465.6 “光纤光栅微振动传感测试仪”:专利证号 ZL200320112392.8 “栅网式光纤微弯传感器”:专利证号 ZL 200320112295.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