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光力
释义

徐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陈光力,男,汉族,1974年8月生,广东徐闻人。1998年6月参加工作,1999年10月入党,大学学历(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经济学学士。曾任中共徐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徐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长秘书,中共徐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委书记秘书,中共徐闻县海安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2011年11月,当选徐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人物访谈

记徐闻县海安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陈光力

认识陈光力已经很多年了,当时记者在徐闻县采访时任徐闻县委书记的黄强同志(现任云浮市人民政府市长),发现这位公选上来的副科级干部,非常年轻有才干,且年仅才26岁,这在徐闻县当时是非常少见的。

据了解,陈光力先是在中共徐闻县委县委办任副主任,后调到政府办担任副主任及县长秘书,随后县长升县委书记,他又调回县委办担任副主任及县委书记秘书,这一个就是几年时间,但他在这个岗位上可说是尽职尽责,深得领导的重视和欣赏。2007年4月,他被任命为中共徐闻县海安镇党委书记。

一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以陈光力为书记的镇党委带领下,海安镇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友爱,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有力地推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007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2705万元,比2006年增长25.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05万元,比增1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0.92万元,比增21.24%。共建设乡村硬底化道路21.3公里,投入资金250多万元。

(1)

海安,历史悠久,原称博涨村,早在唐代就在杏磊建驿站,专供王朝官吏南巡驻足和传递文书。宋代的苏东坡、李纲和明代的汤显祖都留下踪迹。海安境内的博涨、杏磊两港历史上曾经是军事、交通、对外贸易的要港。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守海巡检司。此间因土贼麦伏米、张子三等据遂、徐判乱五年之久,明洪武间得以平息,从此沿海一带一派太平、安乐,后取“海疆安宁”之意而改名海安。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海安千户所;天顺六年(1462年)为县的治所;弘治十四年(1510年)复置千户所;清康熙元年(1662年)冬十一月,设海安营,隶属于高、雷、廉三府水师;康熙三年,设高、雷、廉三府水师。据《粤海关志》载:清代海安是广东七大总口之一,名为雷廉总口。明清时期,海安地区隶属徐闻县太平乡。民国初年沿袭清制;民国21年(1932年),海安属县第四区(南区)第一保;民国25年,称海安镇;民国30年10月撤区后,与南康乡合并,称为南安乡。建国后1950年5月,属县第一区,为第八行政村(东渡行政村);1952年8月,称海安乡;1954年至1957年初,改乡为区公所移驻海安圩;1958年10月,属附城人民公社(也称红旗公社);1960年,从附城公社分出,设水上(海安)人民公社;1974年6月,并入附城人民公社;1979年4月复公社建置并改称为海安人民公社,次年10月改称海安渔业公社;1983年11月,设海安区;1987年5月,改称海安镇。1992年12月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下文批准设立海安经济开发试验区(属副县级),海安镇归试验区管辖。1995年,海安镇与试验区分开,为县直辖。

海安镇位于雷州半岛南部,是祖国大陆与海南岛的交通咽喉之地。东邻龙塘镇,北连徐城街道办事处,西依南山镇,南临琼州海峡,与海南省会海口市隔海相望。镇政府驻海安埠,地处东经11.13’,北纬20.16’。辖有水井(水井居委会下设水井、中兴、海安3个居民小组,管辖水井、中兴、海安、创新、益民、中海、城内7条自然村,总人口1735人。)、白沙(白沙居委会总人口1609人,有两个居民小组。)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广安(广安村委会所管辖的自然村5条,分别是:后朗村、广安村、北关村、城内村、新村仔村,5条自然村总人口为2095人。)、麻城(麻城村委会总人口为4530人,共有自然村6个,分别为:麻城、新华、东山、杏磊、汇丰、村场仔。麻城村辖区总面积7030亩,其中耕地面积4600亩,林地300亩,荒地120亩,建设用地1980亩。)、文部(文部村委会位于海安镇东北部,有8条自然村:文部、文湖、东富、挖尾、后塘、塘西、新桥、新村。人口3760人,耕地面积8700亩。)、加洋(加洋村委会共管辖8条自然村,总人口1800多人,拥有耕地面积2800亩。)、坑仔(坑仔村委会位于海安镇东南沿海,有红坎、寮仔、坑仔、乌港共四条自然村,总人口2530人,土地总面积2580亩。)5个村民委员会。全镇总面积3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502亩。海安镇属低丘台地,南面濒海,湾多、滩长,海岸线总长24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日照2106小时,冬短夏长,平均气温23.3℃,极端最低气温2.2℃,年均雨量1485毫米。土质为玄武岩发育而成的粗骨砖红壤土和滨海沙质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农产品主要有甘蔗、菠萝、芒果、良姜、香茅、木薯、胡椒、剑麻、红麻、茶、花生、香蕉、西瓜、蔬菜等;水产品主要有鱼翅、海参、鲍鱼、鱼肚、珍珠等海珍品和大黄鱼、鲳鱼、水鲛、石斑、带鱼、鱿鱼、对虾、龙虾、青蟹等多种优质海产品;矿产有钛锆砂矿和硅藻土,储量大,含量高,其中硅藻土含量为70%—80%;海滩涂宜养殖和开辟盐场,海水浓度达3.5波美度。近年已建起了甘蔗、菠萝、蔬菜、水果、山羊和海水养殖六大商品生产基地。此外,还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海安镇水陆交通极为方便。城区内拥有全国最大的汽车轮渡码头、广东五大港口之一——海安港,海上可通往港澳及东南亚等地。万吨轮船可在港内锚地装卸,港航企业有客货运船舶100多艘,客运汽车50多辆,年港口吞吐量560多万吨,年车辆流量55多万辆次,年客流量500多万人次。港区现有500吨以上泊位7个,原有港口已进行了改造,扩建后万吨巨轮可在港区抛锚装卸。新港码头建设已完成第一期工程,预计投入1亿元,于2007年底竣工。

当选为海安镇党委书记后,陈光力加强了广安村、后塘村、南塘村等村庄加快建设,使这些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广安村民俗馆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档次得到进一步提升。他顶住多方阻力,排除各种艰难,千方百计筹集1000多万元,有效化解了船只的债务,确保船只收归镇公司正常运营,确保了全镇干部职工工资正常发放;向全社会公开招收24名联防队员,组建海安港区联防队,加强海安港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受到过海司机、旅客和港航企业的高度评价,树立了海安港口的良好形象;在农村组建护村队,大力打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打造平安和谐的海安;并继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镇参合率达100%,超额完成县下达的任务;积极开展孤儿扶助活动,全镇23名孤儿都找到了“新爸新妈”。此外,还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选派班子成员参加各级组织的学习培训,班子理论政治水平明显提高;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使广大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2)

作为镇委第一把手,陈光力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全力抓好经济建设。他讲到,发展是硬道理,我高度重视经济建设,把这项工作作为海安的生命来奋斗。为此,他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行。

1、全力以赴化解历史债务,巩固和发展现有企业。陈光力谈到,企业是海安镇经济的支撑。上世纪90年代,海安镇由于创办企业,加上经营不景气,拖欠银行债务2000多万元,其中镇03船负债达800多万元,如果2007年9月28日之前不偿还这笔债务,将被信达公司拍卖。当选为镇党委书记后,他以大局为重,顶住巨大压力,不辞辛苦五次坐长途汽车到广州与信达公司领导磋商,该公司最终同意400万元处理了全部债务。后来,他又争取到多方支持,筹资400多万元化解了这笔债务,把03船重新收回镇集体所有。此外,镇经发公司01船由于技改拖欠合作方债务400多万元。他也排除阻力,动用各种社会关系,多方筹资400多万元,化解了这笔债务,使01船重归回公司经营,使镇集体经济效益极大提高。

2、开拓创新,咬住重点项目紧抓不放。记者了解到,经过努力,海安镇正在跟踪国家级渔港和国际物流基地两个重点项目。建设海安渔港码头是各级政府多年的愿望,也是徐闻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县委、县政府对这个项目十分重视,县委书记钟力、县长林海武同志亲自带领他们到广州跟踪这个项目,取得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和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支持,县还拨出渔港建设前期经费,使勘测、规划工作顺利展开。陈光力告诉记者,海安国家级渔港建成后,可为全县3000多条渔船提供良好的避风场所,并可配套加油、加水、加冰、修船等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非常可观。明年,我们将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启动初期建设工程。另外,他们还积极争取香港大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海安镇创办物流基地。通过多次与该公司接触磋商,该公司决定在海安投资20亿元创办物流基地。据说,该公司已在徐闻注册成立子公司,将注入资金运作。

(3)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陈光力还要求坚持和谐稳定,致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和谐稳定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海安镇担任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他主要抓好如下工作。

1、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几年,徐闻县的社会治安确实有点乱、差。到海安镇后,陈光力非常重视海安港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保障过往车辆和旅客的安全,他亲自牵头,成立徐闻县海安镇海安港区社会综合治理指挥部,并多次到企业调研,协调港航企业关系,组建了港区联防队,日夜巡逻,打击了不法分子,使“飞身”跳船拉客抢客现象得到扼制;各种带车、带客现象得到了控制;打架、斗殴、纠纷等治安案件明显减少;码头扒窃行为得到了根本的整治,维护了港区的治安稳定,深受过往旅客的好评。此外,他还建议在自然村组建护村队。目前,已有坑仔、南塘、白沙等自然村组建了护村队,日夜加强对村庄的巡查,极大地打击了偷窃分子,确保了村庄的稳定。

2、重视教育工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镇委第一把手,陈光力非常重视教育工作的管理和投入。首先,成立教育协会。他多次上深圳、走广州,争取社会力量支持,筹集20多万元,作为教育基金,2008年8月底已对全镇25名优秀教师和108名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对2名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其次,加强校容校貌建设。高度重视学校环境建设,通过多方联动,争取支持,海安镇校园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镇各学校均实现了学校校门化、围墙化、校道硬底化、校园楼房化、学校公厕化、绿化美化、校园建设人文化等较为齐全的教育设施建设。再有,加强网吧整治。为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海安镇加大对镇区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整治,与县文化部门联合开展三次整治行动,对全镇3间网吧和5间电子游戏室进行查处,没收电子游戏机主部件20块,电子赌博机12部。

(4)

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陈光力调到海安镇工作后,为提高干部工作效率,他着重抓制度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考勤制度》、《殡改工作责任制》、《计划生育工作奖罚规定》。在执行制度方面,他躬身示范,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干部看在眼里,心中自然受到了感染,良好的作风也自然形成了。他坚持民主集中制,致力推进阳光政务,船只维修、小车购置等重大事项都公开招标,集体讨论。目前,海安的班子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富有战斗力,全镇干部都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

为政之要,在于察民疾苦。陈光力一直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挂在心上,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首先,推进民心工程。一是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水井社区水井路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生活巷道,多年来当地群众都希望修建硬底路,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来不能实现。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陈光力经常深入居民区发动居民投资投劳,亲自上门向企业家筹资,共筹集20多万元。在工程施工时又亲自到工地参加劳动,使该路在一个月内实现了硬底化。二是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杏磊村多年来吃水难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为了帮助该村打井,他多次找县的领导汇报,争取县政府拨款6万元,解决了该村400多群众的饮水难问题。其次,重视信访工作。他带头坚持接访、领导包办案等制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由于各种原因,加洋村与县建材总厂存在10多年的电费、排污清理费与抗旱费纠纷问题,他积极与县有关部门协调,两次召开现场会,妥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他的重视下,又相继处理了加洋村委会北水村群众的土地纠纷、城内村与镇政府的土地纠纷等10多宗群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受群众好评。

陈光力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经常讲到自己的工作,本人任职以来,忠于职守,踏实干事,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由于学习时间不足,对农村的法律、法规知识掌握的不深不透;平时由于工作较忙,加上会议多,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不够;镇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相当薄弱,发展集体经济任务艰巨。当然,对于存在的问题,他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解决,不断提高,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更好地为海安人民服务,我们完全相信他能够做到,而且会做的更好。

选自《强抓稳定促发展,踏实干事为群众——记徐闻县海安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陈光力》作者:周马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