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凌云
释义

张凌云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女, 1973 年9月12日生,现为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殖发育分子生物学,主要教学科目为《观赏果树资源与栽培》及《林学专业英语》、《植物组织培养》。是林学专业《营林生产实践》指导教师;研究生课程《经济林生物技术与应用》主讲教师。个人工作经历:

1997-2000年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获得硕士学位;

2000-2003年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2003-2006年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2006年5月起-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植物生殖及抗逆领域:在青杄花粉中首次克隆到微管蛋白同源基因PwTUA1和PwHAP5转录因子,并对其功能和调控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PwTUA1在调控和提高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受到钙和硼的诱导,为缩短裸子植物生殖周期提供了新的思路;克隆到编码CCAAT框结合蛋白类型的转录因子PwHAP5,首次证实该转录因子具有调控花粉管发育及抗逆的双重功能。在G蛋白研究中发现G蛋白α亚基以不同于被子植物的调控模式参与了白皮松花粉管生长,小G蛋白Rac则参与了管核和精细胞的移动过程。

近年来发表的文章:

[1]Nie PX, Wang XY, Hu LP, Zhang HY, Zhang JX, Zhang ZX, Zhang LY *(corresponding author)

The Predominance of Apoplasmic Phloem Unloading Pathway Is Interrupted by a Symplasmic Pathway During Chinese Jujube Fruit Development.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2010, 51

[2]Zhang LY,Peng YB, Pelleschi ST, Fan Y, Lu YF, Lu YM, Gao XP, Shen YY, Delrot S, Zhang DP, 2004: Evidence for apoplasmic phloem unloading in developing apple fruit. Plant Physiology, 135: 574-586 (影响因子:6.114)被引用次数:32

[3]Zhang LY (张凌云), Fang KF, Lin JX. 2005: Heterotrimeric G-protein α-subunit is localized in the plasma membrane of Pinus bungeana pollen tubes.Plant Science 169: 1066–1073.

[4]Wu GL, Zhang XY, Zhang LY(张凌云), Pan QH, Shen YY, Zhang DP, 2004: Phloem unloading in developing walnut fruit is symplasmic in the seed pericarp and apoplasmic in the fleshy pericarp.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45 (10): 1461-1470 (并列第一作者) (影响因子:3.3)

[5]聂佩显,关秋竹,张振贤, 张继祥,张凌云*(通讯作者).冬枣果实韧皮部及其周围薄壁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和功能分析。电子显微学报,2009(2)

[6]李玲俐,张凌云*(通讯作者)。青杄花粉管生长过程中囊泡运输与 Ca2+ 分布的细胞学研究。电子显微学报,2010,29(2)

张凌云 博士/副教授

男,1972年11月生,中共党员;茶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助理。

1996年6月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毕业后在浙江大学茶业科技开发公司从事茶叶新产品开发工作,1999年9月始在浙江大学茶学系攻读硕博连读,2004年3月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茶树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在茶叶加工、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现为广东省科技推广专家服务团成员之一,近年来先后在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及地区从事茶叶生产技术推广工作。长期从事茶饮料、浓缩汁等深加工化学及工艺技术的科研工作,对固液态茶饮料体系稳定化研究、理化成分动态变化及其配套技术等有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1999-2000年即参与了罐装液态茶饮料加工技术的研究,主要负责液态茶饮料体系组成及配套新技术的研究工作。2001-2003年先后主持和参与了“不同茶树品种‘冷后浑’特性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02325),绿茶货架期内保质机理研究(杭州市科技局,WHH-ZJU-2003-004),2001-2004年在博士论文期间,以“不同茶树品种鲜茶汁饮料适制性研究”为主题,首次对鲜茶汁饮料用原料品种、嫩度、沉淀形成及其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较早在国内发表了“绿茶鲜汁饮料提取条件、适制性、沉淀特性的研究”,介绍茶饮料稳定体系的成因。目前已开展的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性研究主要包括:1不同茶类红茶茶乳酪的组成成分分析;2茶饮料稳定态体系研究。3系统开展了不同品种绿茶水浸液冷后浑基础研究。明确了不同绿茶浸提液冷后浑的组成差异性,提出了冷后浑后期沉淀转变由表观色泽至成分结构的独特现象,并拟进一步深入剖析实质的转化机理。

2003年以来先后主持了“绿茶货架期内保质机理研究”(杭州市科技局,WHH-ZJU-2003-004),有机绿茶品质劣变机理及保鲜技术与应用(义乌市科技局,ZJYW/04-2-03),高儿茶素种质资源筛选及其深加工产品开发研究(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2005BSA09001)、 茶叶功能成分HPIS提取技术研究(山东省科技厅,2006GG2209014)等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3篇。主编和参编《绿色食品茶叶生产顶尖指南》、《优质茶叶生产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等专著。2006-2007年间先后获得浙江省科技厅颁发的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论文:

[1]Yuerong Liang, Lingyun Zhang and Jianliang Lu.A study on chemical estimation of pu-erh tea quality[J].J. Sci. Food Agric.,2005,85:381-390.

[2]Yuerong Liang, Jianliang Lu, Lingyun Zhang et al. Estimation of tea quality by infusion colour difference analysis[J]. J. Sci. Food Agric., 2005,85:286-292.

[3]Yuerong Liang, Jianliang Lu, Lingyun Zhang et al. Estimation of black tea quality by analysi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olour difference of tea infusions[J].Food Chemistry2003, 82: 283-290.

[4]Yuerong Liang, Jianliang Lu , Lingyun Zhang.Comparative study of cream in infusions of black tea and green tea [camellia sinensil(L.) O. Kuntiz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technology.2002,37:627-634.

[5]Lu JL, Liang YR & Zhang LY (2001). The classification tea cultivars and their growing in China, , (Shizuoka, Japan) Proceedings of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 Culture and Science P331-334.

[6]张凌云,张燕忠,叶汉钟.不同采摘季节对岭头单枞乌龙茶香气品质影响的研究[M].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p183-189.

[7]张凌云,张燕忠,叶汉钟.不同采摘时期对重发酵单枞茶香气及理化品质影响研究[J].茶叶科学,2007,27(3):236-242.

[8]张凌云,梁月荣.不同茶树品种绿茶鲜汁饮料热加工与老化特性初探[M].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p264-266.

[9]张凌云,梁月荣,等.灭菌与老化处理对绿茶鲜汁饮料品质影响研究[J].茶叶科学.2003,(2):171-176.

[10]张凌云,梁月荣,等.不同原料绿茶鲜汁饮料加工与老化特性初探[J].粮油与食品机械.2003,(10):86-88.

[11]张凌云,丁兆堂.采摘嫩度对绿茶鲜汁饮料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学报.2009,29(1):23-27.

[12]张凌云,张燕忠,孙庆磊,吴颖.毛叶茶理化品质分析研究[C].第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403-412

扬州大学教师

博士,1972年11月生,河南西华人,中共党员。1996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茶叶加工、深加工及植物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工作。1999年9月~2004年4月在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学习,2004年4月毕业并获博士学位。浙江省茶叶学会秘书、会员。

先后主持和参加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科委“蒲公英”创业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和义乌市科技局等10余个项目。先后发表“灭菌与老化处理对绿茶鲜汁饮料品质的影响”、“不同原料绿茶鲜汁饮料加工与老化特性初探”、“绿茶鲜汁浸提条件研究”、“绿茶鲜叶提取物理化特性研究”、“SPSS软件在绿茶鲜汁浸提工艺研究中的应用”、“茶树对氟富集作用的研究”、“茶汤色差与茶叶感官品质相关性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及其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等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科技著作2部。

现主持的在研项目有“有机茶基地建设技术及系列产品产业化中试”、“绿茶饮料货架期内护色机理研究”、“全素速溶茶研究与开发”、“有机绿茶品质劣变机理与保鲜应用研究”等。

主要研究方向:茶树资源利用与新产品开发及品质控制技术、植物天然产物提取与产品开发。

(张凌荣)

职业画家

中国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入编《中国文艺家传集》。

四川省成都市人,出生于1958年。自幼跟随父亲张白河(中国著名电影宣传画画家)学习绘画,获其真传。美术功底深厚扎实,具备多种艺术语言表现技法。并于1985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和东方美术电视函授学院。从1976年开始绘画创作至今,从事美术专业30余年。

曾参军南海舰队,在部队从事美术宣传工作,1982年退伍调入成都市胜利影剧院任专业美术师。现为职业画家。2006年成立自己的个人画室:凌云画廊

1982年电影宣传画《风雪黄昏》,《人生》入选四川省第二届电影宣传画创作展。

1984年,电影宣传画《铁面人》入选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四市创作年展。同年7月被《电影评论》发表。

1984年油画《月夜》入选成都市油画创作展。

1987年电影宣传画《拉雷多监狱》,《迪斯科舞星》入选成都,昆明,贵阳,南宁四大城市联展,其中《迪斯科舞星》获3等奖。

1987年油画《童恋》,《阶梯》入选四川省油画创作展,《童恋》选送日本展出。

1988年油画《老妇》入选成都市油画创作展。

1990年电影宣传画《霹雳舞》入选四川省电影宣传画创作展。同年入编《四川电影宣传画集》。

1999年油画《木桥》,《小溪,顽石》入选四川省迎澳门回归风景油画创作展。

2007年油画<<年年有鱼>>被香港收藏家收藏;《树林》,《花卉》,《熊猫》等等多副作品被多位收藏家收藏。

2008年5月16日即兴创作的油画《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义捐给四川省美协用于灾区重建,并入编《四川省“我为抗震救灾作贡献”大型美术作品赈灾义拍》画册

2008年6月3日创作的抗震题材《警察妈妈——蒋小娟》发布在油画网凌云画廊中,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2008年创作的油画《高原老人》被印尼收藏家收藏。

2008年创作的油画《风姿2》被四川航空公司收藏。

2008年创作的油画《旋律》《印象萨克斯》被成都市某会所收藏。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街道纪工委书记

男,汉族,1972年2月出生,四川人,1995年12月入党。1997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毕业,大学文化程度,政工师。

领导分工

分管纪检监察、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工作。

山东大学足球协会总经理张凌云

男,汉族,1990年生,四川人。2010年9月就任山东大学足球协会总经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男,中国致公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旅游经济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曾赴英国萨利大学访问研究。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旅游学会常务理事和《旅游学刊》特约学术委员、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5A景区验收组特邀专家。

研究领域:旅游学基础理论、旅游经济、旅游地理、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政策法规。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了“北京建设中国首选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布局战略与对策研究”、“世界旅游强国内涵及指标体系” 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了《旅游景区景点管理》、《滑雪旅游开发与经营》、《台湾地区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共同的声音:世界旅游宣言》、《世界旅游市场分析及统计手册》、《旅游规划》、《旅游电子商务》、《饭店业国际法律实务》、《生态旅游》、《旅游业市场营销》、《旅游业法律与案例》、《饭店项目评估与可行性分析》、《旅游地理学》等10多本专著和译著,在国内外刊物或论文集上发表论文和专业文章百余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