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锦春 |
释义 |
【个人简介】从1986年开始,退休老人张锦春开始搜集涵盖辽源民俗、文教、卫生等方面的素材。23年来,他走遍了辽源市内的每条街道、周边几十个乡镇。他采访了千余位老人,收集了大量涵盖辽源民俗、文教、卫生等方面的素材,最早的可追溯到1892年。2002年,完成《老城旧事》的上、中卷,向辽源市设治建城百年献上一份厚礼。2007年,完成下卷。如今,正整理序卷的书稿。 张锦春说:“我是吃辽源米、喝辽河水长大的,我爱我的家乡,想为家乡做点事。写这本书既不为出名,也不为赚钱,就是想让后人知道辽源的过去,就像不能忘了祖宗一样!” 张锦春写书,没有任何命令、指派,也没有任何经济效益。他说:“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历史,辽源虽小,也有它成长的经历,我要把这些历史记录下来,传给后人。这是一种责任。” 在辽源市龙山区一栋高楼的大墙上,密布的非法广告中赫然几个大字:《老城旧事》作者家,并带有箭头指引。 记者沿胡同走了近百米,找到了一块悬挂在树上的牌匾:老城旧事在此房住。 71岁的张锦春,一台彩电、一张桌子就是他的全部家当,而他栖身的这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平房也是租来的——为了写书,他投进了4万多元拆迁补偿款。如今,他惟一的财富就是《老城旧事》。 【人物语录】我生长在辽源,热爱自己的家乡,写小城春秋,记辽源历史! 【相关事件】一顿饭“我走的路比两万五千里还长!”提起写书的辛苦,张锦春开玩笑。 张锦春和老伴儿每月有700多元养老金,每次出去采访,为了省钱,不超过10公里的,他都是步行。他每天只吃两顿饭:“这样我可以省下点钱,多买几本信纸,多买几幅老照片!” 被采访者看到张锦春辛苦,挽留他吃饭,都被他拒绝。只有一次,张锦春到一户村民家采访,正赶上中午,村民诚意留他吃饭。几番撕扯后,村民将房门锁上,被感动的张锦春接受了邀请——这是23年间惟一的一次。 两个方便袋2000年初冬,张锦春到东辽县渭津镇农村采访,回家途中经过一条河。 “我见河面结了冰,就没绕远。没想到,走到河中间时,一只脚突然陷进冰窟,我一使劲想拔出这只脚,另一只也陷进去了!一会儿工夫,两只鞋就冻得硬梆梆的!”好在河水不深,张锦春蹚过河,到老乡家暖和了一会儿,就用两个方便袋套在脚上,穿着两只湿鞋回了家。 到了家,两只脚都没了知觉。鞋冻得像两只铁鞋一样,女儿用钩子刨了半天才脱了下来。还没等彻底暖和过来,他又一头趴在桌子上,写了起来。 10里地送钢笔由于张锦春当时没有相关证件,有的村民不接受他的采访。为了让村民了解他的来意,他给村民讲辽源的历史典故,比如哪座桥是哪年修建的、为什么要修建等,没想到这招真有效,村民们都围着他听故事,也把他们知道的故事告诉张锦春。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有个找辽源历史故事的张锦春。 有一年,张锦春到山上采访,把钢笔落在了炕上。他走出了能有10里地,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喊他,回头一看,是村民追出来给他送钢笔。 10只小鸡崽《老城旧事》出版后,张锦春送书近千人,从国外友人、省市领导,到乡野村夫。去年,一八旬老人从乡下慕名来找张锦春,因为没钱,想借一套《老城旧事》阅读。张锦春送给老人一套,老人非常感激,过了一个月,老人给张锦春家送来10只小鸡崽。张锦春将鸡崽养大,10只小鸡崽都是母鸡,每天都能下10个鸡蛋。 大作家就住这去年5月,张锦春家来了一名陌生男子,西装革履、戴着墨镜。在邻居的指引下,男子走进了张老师的房子。 “你就是张锦春?”男子问。 “我就是,你有什么事情?”张锦春有些疑惑。 “我老买书……你这么有名的大作家,就住这房子?怎么不也得住个别墅什么的!”男子说。 “25元一本,你要几本?”张锦春说。 男子表示全要,随即不时地打手机:“他家也没住别墅呀,条件老差了。” 挂完电话,男子表示,他是某公司老板,要送张老师一套房子,一会儿公司来车接张锦春和老伴儿去大饭店吃饭…… 男子随后离开,再也没有出现。张锦春笑着说:“幸亏没住别墅,要不非把我抢劫了不可!”估计,这男子就是到他家踩点的。 【家人眼里的张锦春】女儿提起张锦春写书的事儿,远在外地的女儿张晓天笑着说:“自从他开始写书,好像就没我们这些儿女了,我们也好像没了这个爸爸。” 女儿回忆:“原本我家经济情况还不错,爸爸写书后,家境日渐不好,最后连房子的动迁费都花了。我们小时候根本不理解他,总觉得他像疯了一样,现在理解了,可是也帮不上什么忙。看着他年纪越来越大,我想把父亲接到身边照顾,可他说什么也要等序卷出版才来。” 爱人“一看老头儿写东西我就生气,和他打了一辈子架。”张锦春的老伴儿夏淑芝说,张锦春买纸笔和老照片,花钱连眼都不眨,买点米面什么的,就开始算计起来。 现在年纪大了,老伴儿也理解了。 【社会评价】张锦春的精神就是辽源人的精神。如果辽源人都有张锦春的精神,那么,辽源就会很快发展起来。 ——辽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俊林 《老城旧事》这本书对于宣传辽源有非常大的意义。它是辽源正史的补充,原汁原味地反映了辽源过去的百年,对于研究辽源历史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据了解,2002年,辽源市设治建城100周年之际,辽源市政府将该书作为礼物赠送给来宾,张锦春以自己的行动为辽源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 ——原辽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孙立冰 前些年,我任记者的时候采访过张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退休干部,张老师23年自费写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被他那种身系家乡、执著写书的精神深深感动。张老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辽源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李秀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