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洪林 |
释义 | 张洪林,女,汉族,生于1960年3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兴华人才工程”法律文化团队学术负责人。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简介1982年9月~1986年6月在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读本科,获学士学位。1992年9月~1995年2月在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法律史专业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2007年3月至今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攻读论文博士。 1986年7月~1996年6月在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法制史教研室任教,1992年被评为讲师。1996年6月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任教,1998年9月被评为副教授,2004年3月被评为教授,2003年7月起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1986年在高校任教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获得了很多荣誉。其中主要有2008年5月获华南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奖;2005年8月获广东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理工科大学法学专业“3+2”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05年8月获华南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面向21世纪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2004年9月获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南光奖;1999、2006年两次获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学术兼职: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中山大学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广州市法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会副会长。 主讲课程1.中国法制史 2.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3.中国刑法史 4.法学经典著作选读 5.婚姻家庭法 合成橡胶专家简介张洪林 ,男,1965年生,1985年合肥工业大学高分子化工专业学士毕业,1988年青岛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习期间从事顺丁橡胶的研究。毕业后一致从事合成橡胶的技术工作。 申请的专利[1]镍系低门尼高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的制备工艺CN01135283.3 2001年 12月12日 [2]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生产工艺 CN 200310114681.6 2003年12月282日 [3]一种丁苯橡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 201010251167.7 2010年8月12日 [4]结构改性钼系1,2聚丁二烯橡胶的制备方法 CN 201010251128.7 2010年8月12日 [5]一种用于制备高性能轮胎胎面胶料 CN 201110187323.2 2011年7月6日 完成的专题报告[1] 聚丁二烯橡胶生产技术进展 2008年 [2] 稀土顺丁橡胶生产技术调研 2008年 [3] 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技术 2009年 [4] 合成橡胶填充油的市场及技术 2009年 [5] 稀土顺丁橡胶生产技术 2010年 [6] 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技术 2011年 [7] 丁腈橡胶生产技术与市场 2011年 发表的论文[1] 镍体系催化丁二系聚合[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89,10(1):19-26. 1989年3月 [2] 镍-铝-硼-酚四元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活性研究[J].石油化工, 1989,18(7):437-441. 1989年7月 [3] 镍-铝-硼-酚四元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动力学研究[J].石油化工,1989,18(12):816-819. 1989年12月 [4] 新型镍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究[J].合成橡胶工业1990,13(6):402-405. 1990年11月 [5] SBR-1502胶浆浓缩制道路胶乳工业性试验[J].齐鲁石油化工1994, 22(4)308-310. 1994年12月 [6] 生成气压缩机的运行状况与改进措施[J]. 齐鲁石油化工, 1995,23(3):243-244。 1995年9月 [7] 提高丁烯氧化脱氢技术水平[J]. 合成橡胶工业, 1997,20(2):65. 1997年3月 [8] 顺丁橡胶装置回收单元的改造[J].合成橡胶工业1999,22(6):321—322. 1999年11月 [9] 羧基丁苯胶乳生产中异常现象的探讨[J]. 化工时刊 2000(12):47-49. 2000年12月 [10] 2种引发剂在SBR-15002 聚合体系中使用结果的比较与分析[J].弹性体2001,11(1):9—12. 2001年2月 [11] 氯化顺丁橡胶的合成及基本性能[J].弹性体2002,12(1):7—11. 2002年2月 [12 ] 一种多官能团乳化剂在羧基丁苯胶乳核合成中的应用[J].弹性体2002,12(3):22-25. 2002年6月 [13] 等.填充油对充油顺丁橡胶性能的影响[J].弹性体2002,12(3):26-28. 2002年6月 [14] 调节镍系顺丁橡胶分子量的研究[J].弹性体2002,12(4):16-19. 2002年8月 [15] 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的流变性能[J].合成橡胶工业2003,26(1)25—27. 2003年1月 [16] 氯化顺丁橡胶的研究[J].齐鲁石油化工 2003,31(增)3-6. 2003年6月10日 [17] 用稀土催化剂生产丁戊共聚橡胶的扩试研究研究[J].齐鲁石油化工 2003,31(增):13-16. 2003年6月10日 [18] 新型稀土三元体系催化丁二烯 -异戊二烯聚合[J].石油化工2003,32(增刊)588-590. 2003年10月 [19] 低滚动阻力轮胎用乳聚丁苯橡胶[J].齐鲁石油化工2005,33(1)54-58. 2005年3月20日 [20] 稀土催化聚异戊二烯橡胶的合成与应用[J].齐鲁石油化工2005,33(3):221-225. 2005年8月20日 [21] 镍系低门尼黏度顺丁橡胶[J].合成橡胶工业2006,29(1):7-10. 2006年1月 [22] 乳业插层法制备丁苯橡胶/有机纳米蒙托土复合材料中试研究[J].特种橡胶制品,2008,29(1):31—34. 2008年2月 [23] 乳聚丁苯橡胶生产技术进展[J].橡胶科技市场2008,6(18):15-19. 2008年9月15日 [24 低凝胶含量镍系顺丁橡胶的研究[J].弹性体2008,18(5):11-14. 2008年10月 [25] 结构改性钼系1,2-聚丁二烯橡胶的研究[J].弹性体2008,18(5)26-29. 2008年10月 [26] 镍系顺丁橡胶生产技术进展[J].齐鲁石油化工2008,36(4):327-330.2008年12月20日 [27 瞄准市场缺口 加快橡胶填充油开发[J].中国化工信息 2008,(50):9. 2008年12月29日 [28] 合成橡胶填充油概况[J].橡胶科技市场2009,7(2):4-9. 2009年1月15日 [29] 市场呼唤环保型橡胶填充油的开发[J].中国石化 2009,(2):20-21. 2009年2月20日 [30] 国内外钕系聚丁二烯橡胶的生产技术[J].橡胶科技市场2009,7(7):5-9. 2009年4月1日 [31] 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技术进展[J].中国橡胶2009,25(8):37-40.2009年4月20日 [32] 稀土BR的生产现状和发展建议[J].橡胶工业2009,56(6):374--379. 2009年6月25日 [33] .乳液共沉法丁苯橡胶/有机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在轮胎胎面中的应用[J].合成橡胶工业2009,33(4):277 -282 . 2009年7 月 [34] 瞄准市场缺口 加快橡胶填充油开发[J].橡胶科技市场 2009,7(19):6-8. 2009年10月1日 [35] 环保型丁苯橡胶的开发及发展建议[J].齐鲁石油化工 2009,37(4)261-265. 2009年12月20日 [36] SBR1502/纳米有机改性蒙脱土复合材料在轮胎胎面的应用[J].中国橡胶2010,26(1):34-38.2010年1月5日 ISSN1672-125X ISSN1009-5640 CN11-3674/TQ [37] 丁苯橡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在半钢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的应用[J].橡胶科技市场2010,8(2):10-14. 2010年1月15日 [38] 预交联乳聚丁苯橡胶的制备技术进展[J]].橡胶科技市场2010,8(12):16-19 . 2010年6月15日 [39] 高性能ESBR制备技术[J].橡胶工业2010,57(7)442-446 . 2010年7月25日I [40] 歧化松香钾皂制备技术[J].聚合物与助剂2010,(5)11 - 15. 2010年9月25日 通州区史志办主任张洪林,男,通州区史志办主任,《通县志》主编。他自1994年担任《通县志》编纂工作以来,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克服修志面临的各种困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先后召开情况汇报会7次,深入到各单位检查督促指导资料收集工作累计800余次,明确了《通县志》的篇目草案、编纂方案、质量要求、县志编修工作计划,并以县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全县,有力地促进了各单位资料收集编写工作,使修志工作在全县开展起来。《通县志》于2003年12月23日高质量正式出版,完成了通州区第一轮修志工作任务。在修志的同时,他大力开发利用方志资源,组织力量连续编辑了7期《北京通州年鉴》,整理再版了光绪《通州志》、《漷阴志略》、《民国通县志稿》、《通粮厅志》等4部旧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福建省军区副参谋长张洪林,男,曾用名张延良,张心田。一九一五年生,山东省沂水县二区人,师范肄业。1938年7月入伍,8月入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二支队独立连指导员、鲁中五地委(鲁东南)保卫局二科科长,代理局长,鲁中五地委社会部科长,鲁中公安局二科科长,一科科长,泰山专署公安局副局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泰山专署公安局局长、胶东行署西海专署公安局局长、烟台市公安局局长等职。解放后曾任华东边防局局长,福州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副参谋长、福建省军区副参谋长、福建省龙岩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 曲阜师范大学教授(1946年1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于197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长期从事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7年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晋升为正教授,1998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1999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三等奖。现为省重点学科物理化学学科负责人;物理化学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兼职教授;并被浙江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物理化学学科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学方面长期从事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为本科生开设《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的综合与设计》,为研究生开设《化学动力学导论》、《微生物生长与发酵》、《热分析动力学》、《酶催化动力学》、《现代化学测试技术》、《溶剂萃取与离子交换》、《非平衡态热力学》课程。长期以来一直重视理论课,实验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多项教学改革和实践,获得初步成效,《物理化学》现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制作了物理化学课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重视物理化学实验课教学,通过动手实验操作、设计性实验等实践环节,进一步提高动手和动脑能力。编写了《热分析动力学》(副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1;《热分析仪器》合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物理化学实验》第四版(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该工作获得好评,被评为1998年度山东省优秀教师。1999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三等奖,并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和省级优秀实验技术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在研究生的培养方面,鼓励学生继续深造,物理化学硕士点从1995年招生至今,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1人,与浙江大学、四川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已毕业3人。 科研方面近年来一直从事生物热动力学和热化学的研究工作。生物热化学始于1989年,是我校物理化学省级重点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它涉及生命科学、药物学、医学等诸多学科。生物热化学是采用热化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和合成药物分子的抑菌和促菌规律;揭示振荡的机理及规律;研究由微生物发酵获得的酶的催化机理、失活及激活机制。用量热法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的促菌规律具有特色,将中草药有效成分的促菌定量化及热动力学函数与生物活性分子参数相关联,提出了促菌的理论模型;研究嗜油菌参与的微生物振荡体系、伯胺萃取酸的振荡体系和中药中活性分子参与的振荡体系,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实现了振荡的数学模型,揭示了振荡规律。另外还对生物催化和酶工程的理论,多价金属离子的水解,表面活性剂性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承担多项国家或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年来,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入选SCI 50多篇,分别发表在《Thermochimica Acta》,《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Journal of Solution Chemistry》,《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mology》,《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应用化学》,《中国药学杂志》等十几种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该工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主要研究领域 1.理论法学 2.婚姻家庭法 代表性成果 主持并完成了《面向21世纪的法学教育改革与实践》(批准号为02JD82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研究任务项目);《中国加入WTO与法学教育改革的对策研究》(批准号为GB02001,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课题《广东流动人口家庭暴力与建设社区预防机制的法律对策研究》等省部级项目。主编和个人编著《中国法制史》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在《现代法学》、《中州学刊》、《宁夏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四川井盐生产中的合伙法律关系》、《清代四川盐井买卖契约》、《民国时代四川盐井租佃契约》等论文30多篇。 荣誉 1. 2005年获广东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排名第二)。 2. 2005年获华南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3. 2004年获华南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南光奖” 4. 2002年获华南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5. 2001年9月获华南理工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 6. 1999年9月获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