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西总统 |
释义 | 简述巴西总统,是巴西联邦共和国的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巴西的总统制是在1889年推翻了佩德罗二世的巴西帝国以后建立的。此后,巴西有过六部宪法,两个独裁时期和三个民主时期。在民主时期当中,投票是强制性的。 2011-2015年任期的总统是迪尔玛·罗塞夫,来自巴西劳工党。前任总统是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是巴西有史以来学历最低、却最受欢迎的总统。 总统的权力作为总统制国家的元首,巴西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他有效地掌握着国家政府、在国外代表这个国家、任命内阁成员和最高法院成员,同时也是巴西军队的总司令。 巴西总统还有很大的立法权力,它可以向国会提出法律建议,或者使用“临时措施”,也就是在紧急情况下,不经过国会批准就马上颁布并施行法律的权力。 担任总统的要求以及任期根据1988年宪法,巴西总统必须是在巴西出生的国民、居住在巴西、35岁以上、有党派属性并拥有一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 巴西总统的任期为四年,可以连任一次。关于连任的条款是1997年16号宪法修正案加上的。 总统的特权巴西总统可以使用黎明宫作为居所,高原宫作为办公场所。总统配有医疗和安全方面的专门人员、秘书和助手。还有专车和专机(所谓“巴西空军一号”) 历任巴西总统1889年,德奥多罗·达·丰塞卡推翻了佩德罗二世的巴西帝国,建立了共和国,1891年,一部与美国宪法类似的巴西联邦宪法诞生,国名也叫做“巴西合众国”。那个时代虽然从理论上讲,巴西是个民主国家,但是实际上该国被一些地区大寡头统治者。圣保罗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大寡头交替执政。农村的选票常常被大地主控制,由于选举权有文化程度要求,只有不到6%的巴西人有选举权。而且实际上也只有富人才能选举或被选举。 1930年,惨遭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巴西爆发革命,旧的共和国终结,圣保罗州的大寡头华盛顿·路易斯成为总统,他破坏了圣米两州轮流执政的制度,在下一次选举当中还支持来自圣保罗的普列斯特斯。然而,路易斯在任期结束前3周被推翻,普列斯特斯并没有能上台。 这一时期的巴西总统有: 德奥多罗·达·丰塞卡 1889.11.15-1891.11.23 代理总统至1891年2月,巴西颁布宪法后,仍被选为总统,由于他与立法院有冲突,他试图终止宪法运作,用总统令治理国家未成,被迫辞职。弗洛里亚诺·阿劳霍·佩绍托 1891.11.23-1894.11.15 丰塞卡的副总统。丰塞卡辞职后继任。 普鲁登特·德·莫拉伊斯 1894.11.15-1898.11.15 是巴西第一个经普选产生的总统。 坎波斯·萨雷斯 1898.11.15-1902.11.15 罗德里格斯·阿尔维斯 1902.11.15-1906.11.15 1918年,他再次当选,但不幸在就职前去世。 阿方索·佩纳 1906.11.15-1909.6.14 阿尔维斯的副总统,在任内去世 尼洛·佩桑尼亚 1909.6.14-1910.11.15 佩纳的副总统,佩纳去世后继任,在他的任期内,巴西的奴隶制被最终废除。 赫耳墨斯·罗德里格斯·达·丰塞卡 1910.11.15-1914.11.15 为首任总统的侄子。 文塞斯劳·布拉斯 1914.11.15-1918.11.15 丰塞卡的副总统。德尔芬·莫雷拉 1918.11.15-1919.7.28 当选总统应为阿尔维斯,但他在就职前去世,这样莫雷拉作为布拉斯的副总统接任总统。莫雷拉有心理问题,1919年,巴西新宪法诞生,他提前放弃了职务。 埃皮塔西奥·佩索阿 1919.7.28-1922.11.15 1919年当选,以便完成莫雷拉的任期。 阿图尔·贝尔纳德斯 1922.11.15-1926.11.15 华盛顿·路易斯 1926.11.15-1930.10.24 在任期完成前夕被推翻 热图利奥·瓦加斯 1930.11.3-1945.10.29 巴西大独裁者,1945年被推翻 若泽·利尼亚雷斯 1945.10.29-1946.1.31 巴西大法官,在瓦尔加斯被推翻后继任。 1945年,瓦加斯被政变推翻,但是他此后曾一度再次当选,而且他的影响力维持到第二共和国结束。这一时期巴西政局不稳。1954年,瓦加斯在政治危机中自杀身亡,此后便是一系列任期很短的总统执政。1961年,右翼的夸德罗斯上台,但7个月后辞职,当时总统和副总统时分别投票的,副总统则是夸德罗斯的政敌,左翼政治家古拉特,政治危机最终解决,古拉特当选总统,但职权较以前的总统减少。1963年,公民投票决定恢复总统制,1964年,古拉特被政变推翻。这一历史时期的巴西总统有:加斯帕尔·杜特拉 1946.1.31-1951.1.31 巴西社会民主党人 热图利奥·瓦加斯 1951.1.31-1954.8.24 属于巴西工党,1951年再次当选,任内自杀身亡 卡菲·菲略 1954.8.24-1955.11.9 瓦尔加斯的副总统,军队阻止其行使职权。 内雷乌·拉莫斯 1955.11.11-1956.1.31 参议院议长,代总统,社会民主党人 茹塞利诺·库比契克·德奥利韦拉 1956.1.31-1961.1.31 社会民主党人,任内将首都迁往巴西利亚 雅尼奥·夸德罗斯 1961.1.31-1961.8.25 巴西天主教民主党人,在任内辞职。若奥·古拉特 1961.9.7-1964.4.1 夸德罗斯的副总统。在任内被政变推翻 1964-1985年,是巴西的军事独裁时期,这一时期巴西的总统有: 卡斯特洛·布兰科 1964.4.15-1967.3.15 军事独裁者 科斯塔·席尔瓦 1967.3.15-1969.8.21 军事独裁者,后因中风,失去履行职权的能力,权力被军人执政委员会取代。 埃米利奥·梅迪西 1969.10.30-1974.3.15 军事独裁者 埃尔内斯托·盖泽尔 1974.3.15-1979.3.15 军事独裁者 若昂·菲格雷多 1979.3.15-1985.3.15 军事独裁者 在80年代,军队政府开始了渐进的民主化进程,1988年,新宪法获得通过,1989年,根据宪法展开的总统选举进行,巴西回归民主化社会。 1985年后的巴西总统有:若泽·萨尔内 1985.3.15-1990.3.15 费尔南多·科洛尔 1990.3.15-1992.10.2 几十年以来第一位民选总统,1992年遭弹劾,被迫辞职。 伊塔马尔·弗兰科 1992.10.2-1995.1.1 科洛尔的副总统,在科洛尔辞职后继任。 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 1995.1.1-2003.1.1 巴西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连任的总统。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 2003.1.1-2011.1.1,巴西历史上获得选票最多的总统。迪尔玛·罗塞夫 2011.1.1- 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1989年以来巴西历次总统选举结果- 1989年11月15日第一轮总统选举,来自国家重建党的费尔南多·科洛尔·德梅洛获得28.52%的选票,劳工党候选人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获得16.08%,民主工党的莱奥内尔·布里佐拉获得15.45%的选票,社会民主党的马里奥·科瓦斯得票10.78%,其他19名候选人获得其余选票,科洛尔和卢拉进入第二轮选举,科洛尔获得49.94%的选票,战胜卢拉取得大选胜利。 - 1994年10月进行的第二轮总统选举中,前财政部长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在第一轮就获得54.27%的选票,直接当选总统。第二名劳工党的卢拉获得27.04%的选票,重建国家秩序党的埃内亚斯·卡内罗获得7.38%的选票。 - 在1998年10月4日进行的总统选举当中,社会民主党候选人,时任总统卡多佐在第一轮就获得53.1%的选票,成功连任,第二名劳工党的卢拉获得31.7%的选票,社会主义工人党的西罗·戈麦斯获得11%的选票,其他选票由其他9名候选人获得。 - 在2002年10月6日进行的总统选举当中,劳工党候选人卢拉获得46.4%的选票,社会民主党的若泽·塞拉得票为23.2%,巴西社会党候选人安东尼·加洛蒂尼奥获得17.9%的选票,社会主义人民党的西罗·戈麦斯得到12%,其他选票由其他两名候选人获得,卢拉和塞拉进入下一轮。在第二轮中,卢拉以61.3%的选票成功当选总统。 - 在2006年10月1日进行的总统选举当中,劳工党候选人卢拉获得48.61%的选票,领先第二名社会民主党人热拉尔多·阿尔克明(41.64%),第三名为来自社会自由党的艾洛伊莎·埃莱娜,得票率为6.85%,其他选票被其余4名候选人获得。卢拉和阿尔克明进入下一轮。在10月29日的末轮选举中,卢拉获得60.83%的选票,击败阿尔克明连任总统。 - 在2010年10月3日进行的总统选举中,劳工党候选人罗塞夫获得46.91%的选票,社会民主党人若泽·塞拉得票32.61%,绿党候选人玛丽娜·席尔瓦获得19.33%的票数,罗塞夫和塞拉进入31号的末轮选举,最终罗塞夫以56.05%的得票击败塞拉,当选总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