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鼓峰 |
释义 | 张鼓峰又名刀山,俄语称“扎奥泽尔纳亚”,意为湖对岸高地之意。位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敬信镇防川村北1、5公里的中俄国界线上,海拔155.1米。山的东面和北面是俄罗斯的哈桑湖和波谢特草原,西北与沙草峰相连,西南与141.2高地相望,南面是防川村驻地,东南约2.5公里处是中、俄、朝三国的交界处。 相连山峰沙草峰位于张鼓峰西北2公里处的我国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境内,海拔77.1米,东隔沙草峰泡子到中俄边界线1.2公里。在防川村有张鼓峰事件展览馆。 张鼓峰事件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苏两国之间围绕着这两个高地进行的一场军事冲突。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俄国的野心久已有之,1904年与沙俄开战,仅仅是其征服俄国的第一步。1907年,日本国会通过的《帝国之国防方针》中,就将俄国视为敌国,作为第一个进攻目标。1918年6月,又把苏联称作“假想之敌国”。1931年占领东北后一直在积极地进行对苏作战的准备。当时身居关东军参谋长要职的东条英机,在1936年6月,给日本参谋本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要以我们的武力能及,应首先打击南京政府,消除我们后方的威胁。”显而易见,日本的战略计划是:先占领中国,然后入侵苏联。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组成轴心国,互相支持对方的侵略战争。而英、法等国则采取绥靖政策,怂恿日本把侵略的矛头指向社会主义的苏联。在日本统治集团内部,战略目标不定,所以,日本大本营决定对苏联发动一场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 苏联方面密切注视着远东局势,相应地加强了自己的防御力量。但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并不想卷入帝国主义之间的掠夺战争,同时也希望避免西与德国、东对日本两线作战,曾多次向日本政府提出缔结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都遭到了日本方面的断然拒绝。日本帝国主义决意侵略苏联的野心昭然若揭。 1938年7月,日本政府照会苏联政府,声称日本参谋部的地图上,中苏国境地线绕过哈桑湖东岸,又说每年清明和中秋,朝鲜族都上张鼓峰祭扫坟墓,可见是“满洲国”领土。照会强烈要求把哈桑湖一带划为日本属地。苏联政府断然拒绝了日本政府的这一无理要求。 7月15日,三名日本军人身着朝族服装,带着照相机和望远镜,由两位向导带路,公然进入苏联境内。他们一边观察张望,一边绘制和拍摄苏联的边境军事设施。这时,苏联士兵已潜伏到距离他们100米处,突然发起袭击。日军小头目当场丧命,其余人慌忙逃走。 这个事端成了张鼓峰事件的导火线。日本政府紧急照会苏联政府,要求苏联立即从张鼓峰一带撤军。苏联毫不退让,发表声名称,日军侵入了苏联领土,并且胡作非为,苏军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回击的。日军要求苏军立即撤出张鼓峰一带,并叫嚣如不撤军将采取必要的措施。苏军未予理睬。 7月16日,日军大本营陆军省向驻朝鲜日军发布了向苏朝边境地区集结的命令。对此,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奉命宣称,任何威胁都不能恐吓莫斯科。 在这段时间里,苏军也一直在进行同日军作战的准备。一面在张鼓峰和沙草峰构筑工事,一面加紧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质。 7月30日,日军利用黑夜渡过图们江,到防川作最后集结。7月31日深夜12时,日军在朝鲜的洪仪里向张鼓峰开炮,拉开了张鼓峰战役的序幕。最后,在苏军的不断攻击下,损失惨重,无力继续作战。 8月4日,日本提出议和。经过多轮谈判,日苏双方于8月10日在莫斯科缔结张鼓峰停战协定。协议规定,两国军队于8月11日12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又经过双方代表现场交涉,双方同意在张鼓峰北坡阵地上各自后退80米,作为双方的警戒线。8月13日,日苏双方在张鼓峰东南坡交换了死者尸体。至此,历时13天的张鼓峰战役宣告结束。 张鼓峰事件后,日军把防川一带划为禁区,强行把洋馆坪、桧忠源、沙草坪、防川四个村的140多户居民迁走,使这里成为无人区,同时又在防川附近的图们江上立桩堵江,封锁图们江航道。从此,中国利用图们江航道的出海活动被迫完全中断。 艺术家-张鼓峰(1939—)四川成都人。擅长版画。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后留校工作。历任浙江美院学报《新美术》及《美术译丛》美术编辑,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美术编辑、副编审。水印版画《假如树桩布满中国》1998年获首届中国漫画金猴奖。撰写美术家传记等有关美术文章十多万字发表在《名人传记》等报刊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