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漳州木偶头 |
释义 | 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漳州木偶头雕刻一直沿袭传男不传女的传承古制。但现代老艺人的后代们大多不愿学木偶雕刻,因为这项技艺费时费力,经济上却没有好的收益,许多老艺人只得改行,它的传承现在面临低谷,但很有传承发扬的价值。因为很有中国色彩和乡土气息,漳州木偶在海外还是很受欢迎的,很多国内外名人政要都将它作为家中的收藏。 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漳州木偶头雕刻 所属地区:福建 · 漳州 遗产编号:Ⅶ-44 遗产类别: 民间美术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福建省漳州市 遗产级别: 国 艺术简介漳州木偶头雕刻是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属于民间工艺美术,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及周边地区。漳州木偶的整体造型包括头、四肢、服装、冠盔等,木偶头雕刻仅指头部造型。 漳州木偶头是漳州著名的手工艺品。以樟木为原料,经艺人精雕细琢而成,共有四百多种造型,既有传统戏剧中的知名角色,及生、旦、净、未、丑多种行当,又有仙道佛释、天神魔怪等形象,个个面目不同,性格各异,生动传神。它不仅是木偶戏的演出道具,更是民间艺术中的工笔画精品,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位于市区延安路花园大厦的徐竹初木偶雕刻艺术馆是旅漳游客观赏购买的好去处。 历史溯源漳州木偶雕刻起于晋盛于唐,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人徐年松、许盛芳的木偶作品被美术工艺部门收藏。1959年,徐年松雕刻的生、旦木偶头,表现扬眉、醉目、微笑、宽额的古代才子和柳眉凤眼、樱桃嘴、高髻发的士女形象,选送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受到文化美术界的好评。徐的儿子徐竹初继承家传并有所创新,1979年至1989年,其作品在澳大利亚、美国和台湾、香港展出,赢得很高声誉。徐竹初的木偶头代表作品珍藏在城区延安北路花园大厦二楼《竹初木偶艺术馆》。 艺术特点漳州木偶造型严谨,精雕细刻,彩绘精致,着色稳重不艳,保留唐宋的绘画风格,人物性格鲜明,夸张合理,并有地方特色。木偶头基本造型有生、旦、净、末、丑,又有神仙、鬼怪、动物,还有传统名剧的角色例如关公、曹操、《水虎传》的梁山好汉等,种类繁多。漳州布袋木偶最重要是木偶头,漳州艺人雕刻木偶头注重五形(眼、口、鼻、眉、耳)、五骨(眉、顶、颧、额、颏骨)。其中,木偶头最重要的是木偶脸。脸要讲究的是五形三骨,即是两眼、一嘴、两鼻孔(五形);眉骨、骨、下颏骨(三骨)。形形色色的五官根据角色的外形、性格、身份、经历和气质来构思,加上利用造型、线条、色彩来抓着了角色的神髓,木头人也自然地活了起来。如嘴尖刻薄的媒婆,翘髻角目的老丑,长眉垂目的慈祥老者,嘴厚面肉坠的憨汉。 漳州木偶雕刻除刀功外,对原材料樟木的鉴别选择、涂料的配制都很有讲究。雕刻一件作品至少要用两三天,若要将人物独特的内心世界通过表情刻画出来,花费的时间就更多。而世袭的秘制涂料尤为重要。一件作品每种色彩都要涂上数十遍,这样,木偶保存百年都不会掉色、变形。作为戏曲舞台人物头像的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漳州木偶头雕刻的普遍特征。这一雕刻历来师徒相承,且以家族祖传的方式为主,一直流传至今而无中断。 传承人物现在漳州木偶头雕刻的代表性传承人为徐竹初。徐竹初出生于木偶之家,他的竹初艺术被誉为“活的文物”、“东方艺术珍品”、“世界一流艺术”、“中华一绝”、“国家级艺术珍品”。徐竹初说,木偶可以有四大用途:演出工具、玩具、工艺品、艺术收藏。早在20世纪50年代,“竹初木偶雕刻”"就名扬海内外了,他的木偶雕刻曾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 徐竹初的木偶俗称“北派木偶”,其技法源自北方汉剧的风格模式,强调木偶戏剧的表情化与性格化,注重内在神情性格的表现,强调“以形写神”,因此在落刀之前,他总要细细研究,认真揣摩所刻画人物的身世、身份、性格、好恶,思考成熟才下刀,故其刀法有力,形神兼备,韵味十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