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瞻园
释义

瞻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乾隆皇帝以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位于南京城南瞻园路。坐北朝南,纵深127米,东西宽123米,总面积15621平方米。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瞻园也是南京仅存的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与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

介绍

瞻园又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素以假山著称,全园面积仅八亩,假山就占了3.7亩。回廊也颇具特色,串连南北,蜿蜒曲折。进园门后,透过漏窗便隐约可见一座奇秀的石峰“仙人峰”,传说是宋徽宗时“花石纲”的遗物。瞻园位于南京市瞻园路208号,又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从夫子庙向西步行7、8分钟即到。

瞻园是秦淮风光带上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在刘敦桢所著《中国园林》巨幅集锦画册中,将瞻园作为古金陵园林唯一的代表作,载入中国园林史册。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园以石胜”,成为瞻园的主要特色,园中北假山即为明代遗物。

1958年后,南京市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设在园中。瞻园,旧院妩媚,新容俏丽,深厚的基础更添时代的活力。瞻前顾后皆妙景,怀古赏新两相宜。

修建历史

瞻园原系明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府邸之西圃,经徐氏七世、八世、九世三代人修缮与扩建,至万历年间已初具规模。清顺治二年(1645)该园成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乾隆帝巡视江南,曾驻跸此园,并御题“瞻园”匾额。太平天国时,瞻园先后为东王杨秀清府、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和幼西王萧友和府。清同治三年(1864),清军夺取天京,该园毁于兵燹。同治四年(1865)、光绪二十九年(1903),瞻园两度重修,但已非原园景况。民国时,江苏省长公署等政府机关曾设园内。瞻园历经侵削,范围日狭,花木凋零,峰石徙散,虽曾几度修葺,均不能制其圮落。1958年,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彭冲指示重修瞻园。同年修缮工作开始,一期工程为修建瞻园西部。历时6年,用太湖石1800吨,使瞻园面貌一新。1985年二期工程上马,1987年竣工。共增园林面积近4000平方米,修建楼台亭阁13间,建筑面积2882平方米。扩建后的瞻园,东西二园合一,其山水布局既保留了明清园林风格,又汲取现代南北方造园艺术精华,形成兼容并蓄之特色。园内有乔灌木810株,竹类面积400平方米。东瞻园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展区、水院、草坪区、古建区,西瞻园有西假山、南假山、北假山、静妙堂等景点。

瞻园结构布局

总体布局

瞻园分东西两个部分,大门在东半部,大门对面有照壁,照壁前是一块太平天国起义浮雕。大门上悬一大匾书“金陵第一园”,字系赵朴初所题。进门正中是一尊洪秀全半身铜像,院中两边排列着当年太平天国用过的大炮20门。二进大厅上有郭沫若题写的“太平天国历史陈列”匾额,主要陈列文物有天父上帝玉垄、天王皇袍、忠王金冠、大旗、宝剑、石槽等300多件,总陈列面积约1200平方米。该馆现已收集到太平天国文物1600余件,其中有42件一级文物。这是东半部。

西半部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园内古建筑有一览阁、花篮厅、致爽轩、迎翠轩及曲折环绕的回廊,这些建筑和回廊把整个瞻园分成5个小庭院和一个主园。静妙堂位于主园中部,三面环水,一面依陆,堂之南北各有一座假山,水是相通的,西边假山上还有岁寒亭一座。园不大,颇具特色,是江南名园之一。

山石取胜

瞻园以山石取胜假山为全园的主景和骨干,全园有南、北、西三座假山。以西部土堆假山为制高点,岁寒(或“三友”)亭、扇面亭隐黔在香樟、女贞等常绿乔木形成的城市山林中,游人漫步于林中曲径或置于亭中小憩有坐享林泉之乐之雅趣。南假山则采用土、石并用做法由绝壁、主峰、洞盒、山谷、水洞、瀑布、步石、石径等组合而成,表现出“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艺术效果,达到雄壮、峭拔、幽深、自然的意境正是“循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山前池畔、溪涧多植花草、灌木、藤萝,以免遮挡观赏视线山后黑松成林并兼以红枫、银杏点缀其间,这样既可形成古木参天的山林气氛.又有四季色彩的对比与变化并可遮蔽一墙之隔园外的楼房、电线杆。北假山是以太湖石堆叠而成。临水石壁下有贴近水面的平桥山中有纵深的山谷。谷上架旱桥还有低而平的较大石矶二层这是全国园林中的唯一孤例,可使石矶与石壁形成强烈的对比更显石壁挺拔高耸,石矶生动自然。另有高出水面9.5米的石屏置干平台之上,轮廓起伏明显气势磅礴从静妙堂远观效果尤佳。山之东北角临池耸立峭壁假山峭壁下有池畔石径,游人行于其上向上仰视,顿觉石壁耸峭悬崖险峻,而低头俯视峭壁之倒影又反衬水池之深同时又打破了园墙的平淡呆板。其艺术处理可谓妙矣。整个北假山体量得宜,轮廓丰富,真可谓山重山水重水,佳山妙水层出不穷。

理水深妙

“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邹迪光《愚公谷乘》)足见水与山一样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瞻园是山为主、水为辅的山水园水体以聚为主,这样在较小的空间方能显出水面宽广、开朗.并为山林,亭、榭展开美妙的景色;再辅以分,使得水体漾泪曲折似断似续增加风景的层次和深度。北池水面最大.与池周山林、建筑交相辉映,成为全园水景中心,在其池面处理方面则采用开与合的对比法以取得“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北池之西北角水面弯入处,架立四折平桥。桥面低矮、濒于水面既可增加游览趣味,又使水池一角更显得生动自然,产生广阔中蕴含深幽的意味。东北角由一孔平桥分隔出一小水池,环绕至北假山后山脚下尽头处以狭窄的水湾收尾并伸入峡谷间,藏而不露有深远不尽之意境体现出“一水之漂,有江湖万里之情”。北池之西南角接一水涧经静妙堂西与南池相连。这种有源头有去处的水体布局蕴含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章句下》)他分析了客观存在的河水和雨水由于河水有本有源,可以滔滔不绝地向下游奔流,直到大海。另一种是雨水,7、8月间,雨水集中时间也使沟塘充盈。可是因为无源,用不着多久就干涸了。他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源远流长”这个浅显的道理。这个道理对社会有着普遍的适应性。如对个人来讲,即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是不能持久的,所以正人君子对于这种不符合实际的称誉应感到羞耻。从自然界悟出的哲理,反过来又运用于园林创构和园林审美中。即在满足视觉审美的同时,还要澡雪精神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瞻园的水体布局充分体现了这种哲学理念,有着深沉的文化积淀。南池位于静妙堂南池北紧贴水榭,池南濒临假山绝壁。池面也分大小二池。两池间散点步石代桥,维持小池水位略高于大池,瀑布下泻时,于步石间形成散泉。步石贴近水面,并与池周石径相通。立于步石仰头南望,绝壁高耸。洞盒幽暗,石钟乳下垂显出山景奇观。步石造成水体远近二重空间,也增加了园景的深度。水池西南角藤萝掩映,池岸蜿蜒曲折、凹凸相间,似与东部景区的水廊、水院一脉相承。

景点介绍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位于南京夫子庙西侧,是中国惟一的太平天国专史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一座馆园合璧的博物馆,东侧是五进气势雄伟的古建筑群,为展区部分,西侧是素有“金陵第一园”之美誉的江南古典名园——瞻园。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中国收藏太平天国文物最多、史料最丰富的文博单位。先后征集到太平天国高级将领的官服“团龙马褂”、太平天国印制的《钦定士阶条例》、《钦定军次实录》、《钦定英杰归真》原刻本等一批稀世珍品。收藏有太平天国文物2800余件;各类文物及遗址、遗迹照片10000余张;清方原始档案、函札资料2000余卷宗;有关太平天国史图书6000余册;并已整理出版太平天国资料书籍30多部700余万字。

假山

瞻园以山为主、以水为辅。主景与骨干由三座各具风姿的假山组成,北假山陡峭雄峙,西假山蜿蜒如龙,南假山巍峨雄浑,游人至此,无不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北假山以体态多变的太湖石堆成,尚保留有若干明代“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叠山技法,临水有石壁,下有石径,临石壁有贴近水面的双曲桥。山腹中有盘石、伏虎、三猿诸洞。石壁下有两层较大的石矶,有高有低,有凸有凹,中有悬洞,形态自然,丰富了岸线的变化,增加了游人游览的趣味。

西假山以土为主体,用太湖石驳岸,石头犹从土中长出,充满自然野趣,山侧留一洞口,供游人涉足探幽。西山上有为赏景而设的两座亭子。“岁寒亭”因周围栽有松、竹、梅,又被称作“三友亭”;形同折扇而得名的“扇面亭”,四周种有常青乔木,绿意浓郁,苍翠欲滴,山林幽雅,游人至此,仿佛步入仙境。

南假山,一千多吨太湖石经筛选后,按纹理走向拼成斜列状;石缝成竖向相叠以水泥沙浆胶合置于山后;为承受硕大无比的山体重压,底部打下梅花桩,桩中缝隙用石块挤紧,使之既经得起游人的攀登,又经得起暴风骤雨的冲刷;山有两重层次,分别以石包土,土包石的方法相互交替使用;轮廓上采取矮山伴高山错落有致的方式。叠成绝壁、主峰、危崖、洞龛、钟乳石、山谷、配峰、次峰、步石、石径,使南假山呈现嶙峋多姿、群峰跌宕、层次分明、自然幽深的壮丽景观,加上人工瀑布与水洞,遍植的藤萝、红枫与铺地黑松,将南假山装扮得生机盎 然,郁郁葱葱,展现出一幅青松伴崖石的美妙画卷,成为建国后中国垒山造园艺术中独具特色的经典范例。

静妙堂

园内的主题建筑,它一面建在水上,宛如水榭。该堂把全园分成两部分,南小而北大,北寂而南喧,南北各建一假山和水池,以溪水相连,有聚有分,水居山前,隔水望山,相映成趣。瞻园又以石取胜,造景效果与实用功能巧妙结合,“妙境静观殊有味,良游重继又何年”。

南京瞻园“虎”字碑

瞻园的观鱼亭入口处右边墙壁上有一巨形草书“虎”字碑。这块碑宽约两尺,高一米半。碑上的虎字乃一笔挥就一气呵成,字是虎,形也似虎,犹如一只猛虎在咆哮。

除此之外,这虎字里暗藏玄机,虎字里藏有四个字:富甲天下。中国的书法历史源远流长,其中也不乏一笔挥就的作品。王羲之当年就一笔写成一个“鹅”字。据园内的导游介绍,细观此“虎”字,一虎端立,雄视生威,虎头、虎嘴、虎身、虎背、虎尾,清晰可辨,仿佛仰天长啸,人称其为“天下第一虎”。

民间传说:摸摸瞻园的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驱邪避鬼;摸摸虎身,步步高升;摸摸虎背,荣华富贵;摸摸虎尾,十全十美,虎谐音福,实乃威武镇邪之灵物。那么这个“虎”是哪位书法家写就的呢?这块碑的下端落款为“劭道人”三个字。“劭道人”又是何方人士呢?

原来,这块虎字碑竟是民国时期担任汪伪南京政府考试院院长的江亢虎题写的。江亢虎(1883-1954),原名绍铨,中国社会党首领。他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文人。文采斐然,思想曾一度激进。可惜被汪精卫收买当了汉奸。江亢虎一直附庸风雅,常刻碑题词。现在“总统府”煦园内有一碑亭,内有一块汉白玉石碑。石碑正面刻有唐张继的《枫桥夜泊》。碑的背面有清末学者俞樾考证该诗的碑文。此碑就是当年江亢虎任汪伪政府考试院院长时为讨好日本侵略者,仿照苏州寒山寺碑复制的。

其他相关

门票:白天票价40元(包括导游服务、听戏、喝茶、零食)

晚上票价70元(17:00-23:00)

门票凭老年证、军官证可优惠

交通:

公交2路、16路、43路、44路、49路、81路、87路、游2长乐路下;317路、游4瞻园路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