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曾集镇 |
释义 | 曾集镇位于沙洋县腹地,国土面积222平方公里,人口47755人。镇政府驻曾集,人口45741人,面积215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 概况辖22个村委会:金桥、古椿、曾集、烟庙、民主、万里、孙店、范店、龚庙、太山、曾巷、张港、柴集、雷都、官集、张池、蔡庙、团结、金鸡、陈闸、肖堰、雷巷、六冢、青桥。 2000 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980元,跨入了全省农业百强乡镇之列。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充分发挥农业大镇的优势,坚持面向市场,突出优势,抓住特色,改造提高的原则,全面调整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发展早蜜桃产业的强镇富民之路。目前基地面积已形成万亩格局,年产优质水蜜桃、蟠桃、油桃1500万公斤 ,每年5─7月,四面商贾云集,优质桃行销大江南北。新调整种植的8000亩优质湘莲基地,使活跃的农村经济锦上添花。以猪、鸡为主的常规养殖和以鸽、兔为主的特色养殖也初具规模。独特的丘陵岗地,盛产优质稻、双低油、花生、芝麻、江汉鸡等地方特产。曾集,已成为镶嵌在江汉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总原则:能够放开的一定放开,能够让利的一定让利,能够解难的一定解决。只要来投资,一切给方便。具体是“三优惠、二不限、一简化”:“三优惠”一是办证、办照条件优惠,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除从事爆炸物品、药品、饮食建筑、医疗等行业生产经营,需要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外,其它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先办工商执照,再办其它手续。二是用地用电用水,由政府协调调配,费用按国家规定下限收取。三是实行费用优惠,统一实行收费明白卡制度,严格按规定的项目标准下限收取。 “二不限”:不限投资多少,不限投资方式。 “一简化” : 简化办事程序。招商 招商引资的环境地理环境:曾集镇交通便利,西靠 207 国道及荆襄高速公路,南临宜黄高速公路,五洋公路和沈后公路穿镇而过,可谓四通八达。土地人力资源极为丰富。 治安环境:镇政府对外来客商实行挂牌保护,不允许任何形式、任何借口,在任何场合对外商进行刁难、敲诈、勒索等,严厉打击地方恶势力,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周边环境进行重点整治,保护其正常生产秩序和人生安全。 经营环境:在工商管理、土地管理、治安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规定各相关职能部门在政府统一协调下进行,禁止任何部门和单位到外商企业乱收费和进行巧立名目的处罚等,更不准向客商吃拿卡要。 经济增长全镇财政收入723万元,比上年增长4.6%,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征管秩序合理规范,农民负担比上年亩平下降21元。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圆满完成,精减在编人员180人。镇内有中学3所、小学6所,幼儿园1所,教师474人,年末在校学生691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卫生事业不断发展,镇中心卫生院下设门诊部3个,各类医疗设备95台(套),病床160张,医护人员120人。 全镇人均纯收入2960元。 下辖村银台村 范集村 张港村 曾集村 杨林村 肖堰村 张池村 八院村 丁平村 孙店村 楝树村 龚庙村 烟庙村 周坪村 勤俭村 潘集村 陈闸村 柴集村 范店村 甲堰村 白冢村 太山村 九龙村 肖院村 雷巷村 六冢村 团结村 天湖村 楚河村 金鸡村 曾巷村 谢店村 官集村 段桥村 蔡庙村 朱坪村 雷都村 江汉鸡江汉鸡是汉川经过三百年培育的优良种鸡。该鸡型小而紧凑,头大小适中,多为单冠,冠峰发达,呈鲜红色,趾短,身长,后躯发达,性情活泼,耐粗饲,觅食能力强,遗传性稳定,产蛋较多。根据科学测定,"江汉鸡"从雏鸡孵出日至开始产蛋为215-250天,饲养三年的母鸡,年平均产蛋164.9个,每个蛋平均重42.92克,蛋的孵化成鸡率占92%,雏鸡成活率占84.76%,饲养8个月的母鸡,平均体重932.86克,公鸡1140.29克,汉川"江汉鸡"常年饲养量约200万只,年产蛋量1400万斤。 养鸡历来是汉川农家的主要副业,在长期的养鸡实践中,汉川积累了丰富的选种经验。麻鸡产蛋量高,民间流传有"黑一千,麻一万,粉白鸡子不下蛋"的谚语。孵化坊对种蛋选择较严,鸡雏主销国内,形成蛋→鸡→蛋→雏的循环,故麻鸡群体在汉川相传至今。 "江汉鸡"人称"土鸡",肉质细嫩、味美,煨汤其味盛佳,乃上乘补品。其蛋亦称"土鸡蛋",最受市民青睐。 曾集镇辖22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国土面积21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7086.67公顷,林地面积3151.83公顷,水域面积3726.49公顷。总人口48790人,其中,男性24946人,女性23844人,出生414人,死亡32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53‰。 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6419万元,实现财政收入95万元;存款余额22316万元,贷款余额3475万元。招商引资5450万元,增长52.3%;农民人均纯收入5430元,增长14.9%。 农业总产值55720万元。双低油种植面积5466.67公顷,优质稻种植面积5333.33公顷,粮食总产量76879吨,其中,双低油菜籽产量16041吨。有2个省级养殖小区(瑞达和雷都)和4个县级养殖小区,生猪出栏105090头、牛出栏3228头,家禽出笼66.88万只、禽蛋产量3128吨。水产放养面积2144公顷,水产品产量9490吨。农机总动力为5.7万千瓦,各类拖拉机5939辆。新增农机77台,享受国家农机补贴116.89万元。“五洋农机专业合作社”由18人发展为175人,实现经营服务总收入328万元,并获得“湖北省十佳农机专业合作社”称号。建设沼气池751口;开挖维修堰塘520口,新增蓄水量21.5万立方米;清淤渠道45千米;修复农田水利建设30多处;硬化渠道4.74千米,完成土方42.3万平方米。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投资510万元的雷都新村居民点建设接近尾声,首期40户居民即将入住;张池村农业产业化万亩高产农田改造工程完成;总投资448.85万元的万里村迁村腾田工程动工;孙店村接纳丹江口移民工作进展顺利,人均1.7亩的耕地及相关宅基地落实到位。 工业总产值50699万元。民福油脂公司、雷巷粮油加工厂等骨干企业不断壮大,全镇工业经济指标得到提升。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716万元,实现利税280万元。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70万元,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投资11330万元,实现税收95万元。通村公路32.8千米,完成31千米公路养护任务。改善集镇环境,投资44.5万元扩宽硬化集镇主干道2779平方米,铺设、清淤下水道829米。造林243.33公顷,弯子林植树20万株;超额完成通村公路植树任务,栽植意杨、樟树等树种14400多株;建设13.33公顷苗圃,有意杨、樟树、桂花、广玉兰等多个品种。固定电话容量3750门,宽带用户330户;移动、联通通信基站各10座;有35千伏变电站1座,配电室198个,用电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 全镇有9个村建立“农家书屋”,有25个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有初级中学2所,成人学校1所,小学6所,在校学生2800余人。中心卫生院1所,分院1所,医护人员134人,病床60余张,各种医疗设备30余台,总值10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6798人,参合率91%。农村低保户716户,1139人,城镇低保户150户,200人,实现应保尽保。争取移民困难户危房改造12户,补贴资金6万元。实施大病救助18户,救助资金6万元。对困难户实施临时救助400户,救助资金20万元。(镇党政办公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