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枣庄学院 |
释义 | 枣庄学院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区北郊,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春夏榴花似火,绿树环绕,金秋丹桂飘香,景色宜人,是理想的读书治学的好地方。 枣庄学院前身是1971年创立的枣庄市教师培训学校,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枣庄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枣庄师专与枣庄电大、枣庄教育学院三校合并成立新的枣庄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 中文名:枣庄学院 外文名:Zaozhuang University 校训:“兼爱、尚贤、博物、戴行”。 创办时间:1971年 类别: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类型:综合 主管部门:山东省教育厅 学校属性:普通本科院校 现任校长:胡小林 所属地区:中国山东 主要院系:中文系,化学化工系,外语系, 主要奖项: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学生人数:12000人(截止2010.12) 教师人数:653人(截止2010.12) 院系设置(机电工程学院 文学院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外国语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光电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体育学院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 传媒学院 国际学院) 学校简介枣庄学院占地1083亩,建筑面积约30余万平方米,在校生12000人。学院现有机电工程学院、文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体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传媒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和大学英语教学部等16个学院2个教学部,设有30个本科专业、33个专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法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七大学科门类。 学院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890人,专任教师56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7人,高级职称教师28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308人,另有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71人。教师中有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9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9人被评为省市级拔尖人才。 学院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图书馆建筑面积1.61万平方米,藏书92万册,另有115万元的电子图书和大型数据库。学院重视实验室建设,设有与专业配套的实验室和计算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了5900万元。 学院建立了墨子研究所、学习科学研究所、古文化研究所和14个系及研究所等,有些成果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九五以 来,学院科研成果的数量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递增,教师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11部,承担地市级以上科研项目43项,发表学术论文1456篇,有318篇论文刊于国家核心期刊。学院公开出版《枣庄学院学报》和《枣庄学院报》。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继续保持了与美国、日本、韩国高效的友好院校关系,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澳大利亚南岸职业技术及继续教育学院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学院秉承“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的校训,遵循“质量立校、科研强校、人才兴校、服务活校、特色名校”的方针,坚持“求知重能,求新重实,求精重质”的办学理念,立足枣庄,服务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异、效益显著的教学型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按照以上学校定位,结合学校历史、现状和今后的任务,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07年,把枣庄学院建设成合格的本科院校;第二步,到2010年,基本实现专业教育本科化,确定枣庄学院在全省同类院校中的领先地位;第三步,力争到2014年建院十周年时,把枣庄学院建成学科门类相对齐全、办学特色比较突出的教学型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质量立校"的办学原则和"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一切为了学院发展"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青年学子的成长营造了高雅、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历届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深受社会欢迎。 校徽以枣字为中心,上下方为枣庄学院的中英文名称,象征立足枣庄,服务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目标。 历史沿革枣庄学院前身是1971年4月创立的枣庄市教师培训学校。 1977年,招收第一届普通专科生。 1978年4月,第一批77级中文、化学两个专业的学生入校。 1984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正式建立枣庄师范专科学校。 1999年3月,枣庄师专、枣庄教育学院、枣庄广播电视大学三校合并为新的枣庄师范专科学校。 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普通本科学校。 现任领导胡小林,男,汉族,1956年12月生,山东栖霞人,中共党员,1974年7月参加工作,教授,山东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高等师范教育学会副会长, 现任枣庄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曹胜强,男,汉族,1963年1月生,山东乳山人,中共党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与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现任枣庄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曾宪明,男,汉族,1963年3月生,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枣庄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高庆喜,男,汉族,1956年12月生,山东枣庄人, 中共党员,1976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枣庄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李进京,男,汉族,1965年9月生,山东省平度市人,中共党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枣庄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颜世昌,男,汉族,1954年12月生,山东滕州人,中共党员,198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枣庄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院系设置枣庄学院现有学院16个和2个教学部: 机电工程学院、文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体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传媒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和大学英语教学部。 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始建于1978年,是我校最早建设的院系之一。以原物理与电子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机电一体化3个专业和原化学化工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基础组建成。是实力厚实,以机电为特色的工科学院,位于枣庄学院理工教学楼。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3个本科专业和机电一体化1个专科专业,在校生1146人。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8人。机电工程学院办学条件优良,教学先进。拥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省、院级特色品牌专业2个,机械电子工程为学校新一轮“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学院拥有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机电工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机电工程实验中心实验设备总值达500万元,计划投资600万元的工程训练中心正在建设之中。近几年教师承担省级以上课题4项,其中973课题1项,省攻关课题2项。市级科研立项课题29项,获得横向经费150万元。出版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国内重要学术刊物49篇,被SCI、EI、ISTP收录5篇。获得省级科技奖励5 项,市级二等奖9项,发明专利5项。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秉承“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的校训,3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3000余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有400余名专科毕业生直接考入本科院校;有98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考研率均在30%以上;有8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在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5项;山东省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0项。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院连续两年被评为学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曾荣获枣庄市五一劳动奖状、学生管理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文学院创建于1978 年,是该校建系最早、师资力量最强、首批升本的重点系科。现有汉语言文学(本科)、语文教育(专科)和文秘(专科)三个专业。目前有教职工48人,外聘教授4人(1位博士生导师,3位硕士生导师)。在43位专任教师中,教授 4人,副教授1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6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10人。现有5个教研室,系属资料室藏书万余册,专业期刊20余种。27年来,我系教师出版论著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40余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10余篇发表在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刊物上;为社会培养输送毕业生3000余人,现有本专科在校生1206人。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原名政教系,始创于1980年,是枣庄学院建系较早的系科之一,迄今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现已成为该院颇具特色的重点系科。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科)、历史教育(专科)两个专业;专任教师30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3人,讲师8人,助教7人,特聘教授3人;订有社会科学类期刊80余种,图书10000余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至今已培养了2000多名优秀毕业生,为枣庄地区乃至全省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枣庄市中学教育教学骨干。 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创建于1978年,是枣庄学院最早的系科之一,也是首批升本系科。设有英语本科专业及英语教育、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电大英语等专科专业。现有普通在校生160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职工67人,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1人,外籍教师5人,硕士5人,特聘教授2人,在职、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8人。仪器设备总值200万元,拥有5个现代化多媒体语音实验室,1个专业图书资料室,1个专业音像资料室。近年来,我院教师共发表各种高层次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部,并承担省级课题2项。我系专升本工作成绩显著,升本率位居全校前列。办学27年来,累计培养了优秀毕业生2400余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张丕迪、CNN编辑协调人黄天波等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创立于1978年,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和数学教育专业(专科),在校生889人。现有教师2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5人,2人博士在读, 1人博士后在读。在全体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共承担了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4项,出版著作教材32部,发表学术论文324篇,其中28篇被《中国数学文摘》收录,获省、市、校科研成果奖18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二次获得全国二等奖,一次省级二等奖,一次省级三等奖。专升本升学率一直名列全省前茅,2004年又有68名同学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目前设有资料室1个,有数学类图书10000余册,中外期刊50多种。 光电工程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始建于1978年,是该校设立较早的系科之一,经过20余年的沐风栉雨和各届系领导与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光电工程、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物理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两个专科专业的重点系科。建系二十七年来,已为社会培养了1400余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并先后有100余名毕业生直接考入本科院校,有25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有6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教授2人,兼职教授2人,副教授9人,硕士11人,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1人。近年来,全系教师在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2部,完成国家教委及省、市级立项课题18项,多次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 拥有12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908台件,价值达400余万元。系资料室现有图书资料5000余册,报刊30余种。已建立金工实训中心两个、实习基地十个。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创办于1977年,是该校建系最早的两个系科之一,二十多年来为枣庄市及周边地区输送了1500多名毕业生,近几年来,各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100%,在校专科学生专升本保持在40%左右。现设有化学专业(本科)和化学教育、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三个专科专业。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硕士研究生8人,在读博士3人,在读硕士1人。有1人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2次获山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3等奖,枣庄市科技进步奖1项,承担山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1项,科研项目2项,枣庄市科委项目26项,获新型实用专利8项,论文被SCI收录7篇。设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教研室,分析与检测、化学工程与工艺、煤化学和材料化学、功能超分子化学等四个科研群体。化学实验室设有12个基础实验室 ,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电化学工作站、综合热分析仪、分子荧光等精密分析仪器,实验仪器设备总值392万元。 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创建于1983年,是山东省地方高校首批设置的生物系之一,是枣庄学院首批升本的系。建系20多年来,已为社会培养1500多名专业人才,毕业生中直接考入本科院校的150多人,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的40多人。20多年的发展,生物系已由当初仅有生物教育一个专业在校生80人,发展到现在拥有一个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和生物教育、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生物技术三个专科专业,在校生600多人的系科。目前,生物系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高级实验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2人,硕士学位的研究生17人,在读博士3人,在读硕士4人。生物系现有基础实验室9个,建有专业实验室、生物园地和生物工程研究所,已成为集教学、科研、应用开发于一体的特色系科。生物系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育,注重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锻炼和培养,向社会输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生物系注重教师水平的提高,坚持以科研促教学,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23项,有12项成果获得了省、市级奖励。生物系注重国际交流,先后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植物系、俄立冈州立大学农业基因中心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基因工程中心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进行了学术交流。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的前身是地理系,创建于1984年,是全省最早的地理系科之一,现有地理信息系统(本科)、地理科学(本科)、地理教育、房地产经营与估价、旅游管理四个专业。目前在校生546人。 现有在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硕士研究生7人,并有数位教师正在读硕士、博士,另有3位外聘博士生导师作兼职教授。 建系以来,已培养了优秀毕业生1000余人,专升本人数占招生人数的40%,有56人考取了研究生,10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分布在教育、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为经济建设及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建有系资料室1个,拥有专业图书1万余册,价值10万余元;建有规范的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达116万多元。 体育学院体育学院始建于1988年。现有30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0人。设有本科专业一个(体育教育)、专科专业两个(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在校生200多人。目前,体育系拥有综合体育馆一座,标准塑胶田径场一块、标准草皮足球场一块,体育场地面积达3.5万平方米。专业图书资料2000余册,解剖、生理实验室各一座。有三位教师荣获过全国、全省优秀体育教师称号,有8位教师获得学校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和科研奖。国家级田径裁判1人,田径、武术、篮球、体操一级裁判员各2人,2人获得国家优秀裁判员称号。近年来有50名学生直接升入本科院校学习。在全省首届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在山东省第十届大学生田径比赛中获女子组团体成绩第六名,5人次获得个人单项冠军,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近几年来,全系教师主编著作、教材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1人获得省级教学成果3等奖、2人次获得枣庄市社科二等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5人次获学校科研奖。目前,体育系正以饱满的热情,踏实的工作,积极创办合格的本科专业,努力办成鲁南地区高水平的体育系科。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1990年,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和美术教育、艺术设计两个专科专业,普通在校生382人。现有教师25人,其中副教授4人,兼职教授2人。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专业设置齐全,教师结构合理,艺术氛围浓厚,具有较强学术能力和艺术特色的专业群体,重基础教育、重应用能力和创造性等多元化艺术思维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学美术教育及设计部门的骨干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美术学科建设,投资兴建了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的美术楼,面积7000平方米,设有美术馆、展厅、资料室、多媒体教室、大型雕塑工作室、电脑设计室、金属工作室、摄影工作室、标准天光画室18间、画室50间。配有激光打印机、画框制作等设备。专业教学电脑98台,图书资料3000余册,总价值200余万元。 美术系选派骨干教师进入中央美院、文化部重彩高研班、首都师大、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内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进行专业深造。从基础教育到学科前沿的知识探索与交流互动,给美术系的教学带来新颖的办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美术系在同类院校中异军突起,教学成果显著,教师作品在国内外大展中参展获奖83次,其中王妍的作品《梦里落花》获中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优秀奖;冯劲草作品《服饰》获中国第三届油画展优秀奖,作品《永恒的恋人》获“鲁艺杯”第二届全国师范院校美术作品大赛二等奖;李善阳作品《火车、火车》获大路画展优秀奖;赵平作品《公益广告》获中国第二届广告&设计大展优秀奖。 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始创于1992年,该系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富于创新精神、勇于开拓的音乐教育群体与艺术表演群体,现有音乐学本科专业和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两个专科专业。目前,音乐系专任教师16人,客座教授、副教授5人,研究生2人。教学区面积达6000平方米,其中包括;高标准音乐厅、多功能音乐欣赏厅、多媒体教室、网络钢琴集体授课教室、标准琴房150间、舞蹈排练厅一个。拥有大量的教学仪器设备:管弦乐器、专业舞台音响设备、电脑音乐制作系统、三角钢琴与立式钢琴80余架,建立了专业资料齐全的资料室。在教学科研方面,承担5项省文化厅的研究课题、2项校级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四个专科专业。目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已成为全校最大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系始终坚持“做严师、育优生、创强系”的办学原则,专升本升学率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到60%以上。科研方面,有三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一项成果通过市级鉴定;有三个项目分别获得山东省及枣庄市科研资金的资助,系教师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二百篇。拥有软硬件实验室12个,微机800余台,并有省级一类实验室。图书资料方面,院图书馆现有计算机类书籍1万余册。系专业资料室有数千册图书、专业期刊30多种、教学光盘1500余张。另外还有5个多媒体教室,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资源保证。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立于2002年7月,她是枣庄学院成立的非师范系科,现设有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三个专业现有在校生19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33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2人,其中1人被选聘为硕士生导师。近几年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十余篇发表在《中国软科学》、《税务与经济》、《商业研究》、《农业经济》等核心刊物上。目前承担省社科基金项目和校教研改革课题各1项,曾获市级优秀成果奖5项,校级优秀成果奖7项。 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7月,是适应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需要而组建的全新系科,现有教育技术学(本科)、现代教育技术(专科)、学前教育、心理学四个专业。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特聘教授4人;硕士5人,在读博士2人,他们曾先后获得省级教学优秀成果奖,学校教学优秀奖等,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有5个科研课题通过了省科技厅鉴定,有三项成果获枣庄市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拥有高标准配置的数字影像实验室、专业机房、微格实验室、演播厅等教学实验设施,仪器设备总值260余万元,专业图书资料10000余册。该系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融现代教育理论、视听媒体技术、计算机科学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学科专业的时代性与前沿性。 传媒学院传媒学院成立于2011年,是为积极应对文化产业及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及其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整合优化校内外优质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全新模式、特色发展的应用型学院。传媒学院秉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创新为核心,以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理念,全力培养打造适应宣传思想战线和文化产业领域需要的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传媒学院师资力量充足,教师的研究方向分布在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播音与主持、动画技法、动画设计、电视节目制作、专题片创作、数字动画制作技术、影视导演、影视编剧等多个研究领域。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拥有功能完善的摄影、摄像、演播与导播、非线性编辑、数字动画、三维制作等多个实验室和与之配套的道具室、化妆室等。另外,还建有山东教育电视台枣庄记者站。 传媒学院现有广播电视编导、动画两个本科专业。现任书记张怒,院长于瑞华,副院长高敏,团委书记李鑫。 国际学院国际学院成立于2010年,学院主要承担对外合作办学、留学生、交换生及出国人员语言培训任务实施与管理,目前开设的语言培训的语种有英语、法国、日语、韩语和世界语。国际学院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合署办公。 专业设置现有文学、理学、法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等七大学科门类69个专业 ,其中本科专业35个(其中师范专业14个、非师范专业21个),专科专业34个(其中师范专业13个、非师范专业21个)。 现有本科专业35个,具体情况如下: 学科门类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性质 设置时间 所在院 备注 一级 二级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 050101 本科(师范) 2004 文学院 理学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1 本科(师范) 2004 数学与统计学院 理学 化学类 化学 070301 本科(师范) 2004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理学 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 070402 本科(非师范) 2004 生命科学学院 工学 电气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605 本科(非师范) 2004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050201 本科(师范) 2004 外国语学院 法学 政治学类 思想政治教育 030404 本科(师范) 2005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文学 艺术类 美术学 050406 本科(师范) 2005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理学 物理学类 物理学 070201 本科(师范) 2005 光电工程学院 理学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 070701 本科(师范) 2005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文学 艺术类 音乐学 050401 本科(师范) 2005 音乐与舞蹈学院 教育学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 040201 本科(师范) 2005 体育学院 文学 艺术类 艺术设计 050408 本科(非师范) 2005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教育学 教育学类 教育技术学 040104 本科(师范) 2005 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财务管理 110204 本科(非师范) 2006 经济与管理学院 历史学 历史学类 历史学 060101 本科(师范) 2006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理学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070401 本科(师范) 2006 生命科学学院 工学 电气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080603 本科(非师范) 2006 光电工程学院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081101 本科(非师范) 2006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 050102 本科(非师范) 2006 文学院 教育学 教育学类 学前教育 040102 本科(师范) 2006 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 理学 地理科学类 地理信息系统 070703 本科(非师范) 2007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理学 心理学类 心理学 071501 本科(非师范) 2007 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 理学 统计学类 统计学 071601 本科(非师范) 2007 数学与统计学院 工学 机械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080304 本科(非师范) 2007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工学 轻工纺织食品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1401 本科(非师范) 2007 生命科学学院 文学 艺术类 动画 050418 本科(非师范) 2008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文学 艺术类 舞蹈学 050409 本科(非师范) 2008 音乐与舞蹈学院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 050207 本科(非师范) 2008 外国语学院 工学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301 本科(非师范) 2008 光电工程学院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对外汉语 050103* 本科(非师范) 2009 文学院 理学 化学类 应用化学 070302 本科(非师范) 2009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 110202 本科(非师范) 2009 经济与管理学院 文学 艺术类 广播电视编导 050420 本科(非师范) 2010 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 工学 电气信息类 网络工程 080613w 本科(非师范) 2010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 专业 一级 二级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语文教育 160201 专科(师范) 1977 文学院 法学 政治学类 思想政治教育 160212 专科(师范) 1982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历史学 历史学类 历史教育 160207 专科(师范) 1996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教育 160203 专科(师范) 1978 外国语学院 理学 数学类 数学教育 160202 专科(师范) 1978 数学与统计学院 理学 物理学类 物理教育 160204 专科(师范) 1978 光电工程学院 理学 化学类 化学教育 160205 专科(师范) 1977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理学 生物科学类 生物教育 160206 专科(师范) 1983 生命科学学院 理学 地理科学类 地理教育 160208 专科(师范) 1984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教育学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 160211 专科(师范) 1988 体育学院 文学 艺术类 音乐教育 160209 专科(师范) 1992 音乐与舞蹈学院 文学 艺术类 美术教育 160210 专科(师范) 1991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工学 电气信息类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090103 专科(非师范) 1992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育学 教育学类 现代教育技术 160216 专科(师范) 2002 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文秘 160112 专科(非师范) 1992 文学院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会计电算化 120204 专科(非师范) 2000 经济与管理学院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060701 专科(非师范) 2001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文学 艺术类 艺术设计 170101 专科(非师范) 2000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工学 电气信息类 应用电子技术 090202 专科(非师范) 2000 光电工程学院 理学 化学类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030205 专科(非师范) 2001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理学 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及应用 030101 专科(非师范) 2000 生命科学学院 工学 电气信息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 090101 专科(非师范) 1999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旅游管理 140101 专科(非师范) 2002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旅游英语 160109 专科(非师范) 2002 外国语学院 工学 电气信息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 090102 专科(非师范) 2002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育学 体育学类 运动训练 160302 专科(非师范) 2002 体育学院 文学 艺术类 音乐表演 170202 专科(非师范) 2002 音乐与舞蹈学院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 应用化工技术 030201 专科(非师范) 2003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工学 机械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080201 专科(非师范) 2003 光电工程学院 工学 电气信息类 计算机信息管理 090106 专科(非师范) 2003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 120401 专科(非师范) 2003 经济与管理学院 工学 轻工纺织食品类 食品生物技术 110305 专科(非师范) 2005 生命科学学院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商务英语 160108 专科(非师范) 2002 外国语学院 管理学 旅游管理类 酒店管理 140106 专科(非师范) 2006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中澳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 120401 专科(非师范) 2009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加 工学 电气信息类 应用电子技术 090202 专科(非师范) 2009 光电工程学院 中加 枣庄学院学生工作简介学生处是学院党委、行政领导下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管理、成长成才服务的职能部门。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新要求,结合学院改革发展的新情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氛围,提供优质服务。主要职责如下: 一、负责全院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具体制定和实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德育的规划和计划,组织开展新生的入学教育、军训和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总结思想政治工作经验,调查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学生与学院的沟通与交流。 二、负责组织和协调全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根据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和实施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行为管理,配合团委指导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负责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规章制度的起草、修改和执行工作;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法制纪律教育和安全稳定教育;负责对学生干部的选拔、考核、评优、管理及其活动的组织指导;负责学生综合测评工作,做好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级、各类奖学金等评选、奖励工作;组织、协调处理学生重大事件,做好学生的违纪情况调查与处理工作;负有对各系学生工作的指导责任,支持帮助协调各系开展学生工作。 三、负责学生就业工作。在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具体组织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教育、信息服务、择业咨询、技能培训、广开就业渠道、办理毕业生就业报道手续以及毕业生毕业教育和管理等工作,组织开展各系就业指导工作的检查总结、评比表彰和调查研究。 四、负责特困生扶助工作。设立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和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具体落实勤工助学的岗位、人员选聘、管理协调、报酬发放、表彰奖励等事项。负责特困生的管理工作,组织实施" 奖、助、贷、补、减"等各项资助政策的落实及有关事宜,统筹管理使用政府、学校、社会各界扶困助学的各类基金,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发放和管理等工作。 五、协助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指导中心工作。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量、心理辅导、职业倾向测评、心理健康调研和其他有关工作。 六、按照院党委、行政的要求,负责协调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制定辅导员工作条例和考核细则,督促落实学校关于政治辅导员选拔、培训、分流和待遇方面的有关政策和要求,负责学生政治辅导员的管理与考核,组织优秀辅导员的评选和表彰。 七、负责对各系学生工作的评比检查。组织进行学生工作的调查研究,推进学生工作不断发展。 八、完成学院党委、行政交给的其他任务。 国际交流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十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与澳大利亚南岸技术学院、加拿大联邦技术及应用学院举办了合作办学项目,与澳大利亚南岸技术学院、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学院、日本清风工科情报学院、韩国马山大学、韩国平泽大学实现了互访,还与韩国平泽大学达成了互换留学生的协议,目前双方已有多名学生正在对方学校学习。 学科建设与科研成果现有省、校两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5个;第一批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与聊城大学联合开展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工作。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973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6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获得国家专利成果40余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高级别科研奖励多项。建有“墨子研究院”、“学习科学研究所”、“运河文化研究院”、“古文化研究所”、“煤化工学院”等科研院所多个。 学校荣誉近年来,枣庄学院以其优异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先后荣获“枣庄市突出贡献单位”、“山东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山东省2004年度服务业先进单位”和富民兴鲁奖状等称号;连续1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连续3年保持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13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