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在线电视 |
释义 | 在线电视首先说明,在线电视信号是不是家用的所谓有线广播电视信号,有线电视。 在线电视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或者其他数码设备联网在线同步播放电视节目音视频信号(但是并不完全同步,比用传统模拟电视节目收看要延迟几秒钟) 在线电视是通过数字信号的传输,被计算机等数字设备接收(比如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能上网的移动电话等数字设备)。 在线广播不一定要有线接收的,比如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移动电话网络就属于无线传输;台式电脑就属于有线传输。 在线电视与传统电视的最大区别就是:传统电视是模拟载波信号传输音视频信号,而现在的在线广播是数字信号传输音视频数字信号再解码播放。 基础平台从总体上讲,在线电视可根据终端分为三种形式,即PC平台、TV(机顶盒)平台和手机平台(移动网络)。 通过PC机收看在线电视是当前网络电视收视的主要方式,因为互联网和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目前已经商业化运营的系统基本上属于此类。基于PC平台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已经比较成熟,并逐步形成了部分产业标准,各厂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有较好的互通性和替代性。 基于TV(机顶盒)平台的网络电视以IP机顶盒为上网设备,利用电视作为显示终端。虽然电视用户大大多于PC用户,但由于电视机的分辨率低、体积大(不适宜近距离收看)等缘故,这种网络电视目前还处于推广阶段。 严格地说,手机电视是PC网络的子集和延伸,它通过移动网络传输视频内容。由于它可以随时随地收看,且用户基础巨大,所以可以自成一体。 网络电视的基本形态:视频数字化、传输IP化、播放流媒体化。 发展概述在线电视作为极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其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它的出现无疑将改变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给运营商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IPTV为运营商带来了机遇在我国,电信运营商发展IPTV业务的最大动力是由于收入增长上的乏力。一方面,传统的话音业务在移动通信、VoIP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冲击下开始萎缩;另一方面运营商大力发展宽带网络,却没有从中得到足够的收益,宽带的赢利方式还局限在接入费用的收取上,运营商急需寻找新的盈利手段,借助IPTV业务,电信运营商可以增加收入,同时由于宽带接入的发展快于宽带业务的发展,用户的增长速度开始趋缓,IPTV的兴起又为电信运营商继续发展宽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遇;第三,宽带接入的繁荣并没有带来内容服务上的繁荣,宽带网络上的业务和应用多数还停留在窄带时期,宽带用户的消费需求远远没有满足;最后,IPTV扩展了电信业务的使用终端,这大大扩展了电信运营商的用户群体。据CNNIC2005年1月统计表明,我国上网计算机总量为4610万台,而我国电视总量预计已经超过3亿台。通过增加STB,把现有电视转化为综合型信息终端,将不仅满足不善于使用电脑的用户对个性化定制节目、互动娱乐以及高速互联网接入的业务需求,而且解决了家庭中共用计算机的冲突和不方便等问题。 作为一种基于宽带网络的交互式视频业务,IPTV为电信运营商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电信运营商发展IPTV能够促进宽带接入的继续发展,既满足了用户的消费需求也增加了收入,同时IPTV的出现也为运营商从传统电信服务商向新型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创造了条件,可以籍此建立更为稳定的竞争优势。 发展IPTV面临着挑战IPTV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障碍,政策管制、网络改造、市场竞争环境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IPTV的发展。 我国电信运营商发展IPTV首先面临着政策管制上的挑战。按照目前的管制情况,固网运营商要想在宽带上经营IPTV业务,必须获得广电总局核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及信息产业部核发的“增值业务许可证”,双许可证的制度阻碍了电信运营商直接取得IPTV的运营资格。目前全国唯一一张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发给了上海文广。电信运营商只能通过合作的方式开展IPTV业务。 除了产业政策的问题之外,我国电信运营商开展IPTV业务还将面临着以下的挑战: 网络改造和升级问题,从网络状况来看,尽管我国的宽带骨干网已经基本上建设完成,但是目前的宽带接入条件尚不能完全满足IPTV发展的需求,为了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内容,对我国现有的宽带接入进行升级改造将是十分必要的,这将需要大笔的投资。 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问题,如果缺乏好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运营商的投资得不到有效回报,对运营商来说将会得不偿失。国外通行的三重服务的业务模式至少在目前在我国是无法推行的,但是也可以作为电信运营商推广IPTV的一个借鉴,至少可以形成宽带和IPTV的双重捆绑服务。而探索有效的盈利模式,制定合理的业务资费都是在开展业务之初需要解决的问题。 差异化服务的问题,IPTV可以提供几类不同的业务,一般而言,电视类业务如直播电视、点播电视是发展初期的主要业务,如果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直播电视与现有的广电业务区别不大,点播业务资费超过了用户日常购买碟片的水平,用户可能就不会选择IPTV;而在我国,对电视内容的管理非常严格,盗版的现象又屡禁不止,因此电信运营商在部署IPTV时,如何实现与现有业务提供者之间的差异化服务非常重要。 国内发展态势及未来展望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IPTV产业开始起步,产业链上各层面的设备提供商都在积极备战,与此同时,我国两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也开始进入IPTV的运营领域。2004年是电信运营商与设备厂商探讨和准备期,而进入2005年,自上海文广拿到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之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分别与上海文广进行合作,开始在一些城市进行试验,推广IPTV业务。5月份上海文广与网通合作以哈尔滨为试点,进行IPTV业务的商用试验。中国电信也经过了多次测试,在上海开通了IPTV的商用试验。至2005年9月底,中国电信跟上海文广的IPTV试点范围已经由原先17个城市扩大到了23个城市,而中国网通与上海文广合作的试点城市也扩至20个左右。电信设备商也在积极备战IPTV,在十月份的通信展中,国内多数设备制造企业均推出了IPTV的解决方案,以高姿态亮相通信展。与此同时,相关科研机构也开始了IPTV标准规范的研究和制定。 整体看来,我国IPTV已经进入了业务导入期。IPTV的出现对现有的电信业务网络和媒体传播机制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带给产业链上各个参与者利益的同时,也为监管机构带来了管制上的难题。“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在各方利益主体的驱动下,加以监管政策的放松,相信IPTV在国内将会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 IPTV已经在公众中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包括运营商、内容提供商、设备商、终端厂商在内的产业链各个环节均在积极推动IP产业的发展。尽管目前在政策层面和网络技术层面还有一定障碍,但仍然对IPTV的未来充满信心。经济的持续发展、世界杯、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利好因素的刺激,将使中国成为全球IPTV的最大潜在市场。到2010年,中国的IPTV用户数有望超过2000万。那时,IPTV的商用将不再是个问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