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再造招商局 |
释义 | 《再造招商局》的6位作者王玉德、杨磊、鲍辉春、左志坚、朱宗文、李银,目前均供职于中国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财经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职务依次为产经新闻总监、新媒体项目总监、资深编辑、特稿部主任、记者、“产业·公司”版块副主任。对于《再造招商局》的写作对象——招商局集团,6位作者在各自的职业历程中均有较长时间的关注和报道,其时间跨度最长者为8年,最短者为3年。 书名:再造招商局 作者:王玉德、杨磊、鲍辉春、左志坚、朱宗文、李银 ISBN:9787508612867 页数:307页 定价:¥45.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再造招商局》的6位作者均长期从事商业、财经及公司新闻的报道,曾分别领衔报道“杨斌案”、“商业房地产泡沫”、“环保风暴”、“达能·娃哈哈之争”、“健力宝大案”、“中航油期货案”等近年来在中国经济界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其报道质量在中国同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在出版本书之前,《再造招商局》作者王玉德曾出版《杨斌调查——中国黑马富豪浮沉录》,左志坚曾出版《出轨——达能与娃哈哈的“中国式离婚”》(合著)等著作。 媒体推荐作为清末“洋务运动”唯一遗存至今的血脉,招商局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从1872年李鸿章一手创立至今,它已经走过了130多年的历史。它见证过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也经历过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而在最近的10年时间里,通过对庞大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管理体系的创新,一个拥有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新的招商局得以完成艰难蜕变。 如今,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已由资源优势过渡至市场优势,而中国与全球日益深化的互动关系,加紧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在此前提下,能否产生适应新的竞争形势、符合国家战略的新型的国有企业,将成为众多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思考的共同命题。而堪称新国企标杆的招商局所提出的“新的再造工程”,无疑又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中国百家标杆企业”学术委员会 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工业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自身发展相当好,几乎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每一个特定时期,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金碚 秦晓曾经说过,不要奢谈某个人对一个企业有多大的影响,所有的权力和影响力都应该是被制度赋予的……招商局成功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显著效益,他们倡导了一种更加均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发展模式。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少春 招商局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从原来的无限的多元化,或者说是无关产品的多元化、横向的多元化,逐步走向集中,逐步集中在核心产业的领域。 ——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 张曦柯 编辑推荐它起源于清末的洋务运动,而在近代,它一直有着香港第一红筹之称,之于130多年的历史,在最近的10年中,它是怎样度过席卷亚太的金融危机,又是怎样完成静悄悄的革命的?再造一个招商局之后,新的再造工程又将往何处去。 目录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 引子静悄悄的革命 第一章 序幕 微妙的120周年 始于l872年的辉煌基因 1978年的命运转折 “一笔判半岛” 袁庚的1984 沸腾的岁月 “大手笔”隐患 激进中的反思 第二章秦晓履新 低调瘦身 亚洲金融风暴 刘松金“还债” 问计麦肯锡 秦晓履新 漳州会议 第三章总部战略 反思“蛇口样本” 中信经验 结构性危机 强势总部 从H型到M型 自主权选择 控制力重塑 第四章组织再造 内部交易机制 财务模型 因势而变 过程管理 滚动修订 经常性利润 调整激励机制 竞争性标杆 第五章秦晓“削藩” “把脉”招商局 秦晓的“手术刀” 深安达浮沉 铁腕“削藩” 秦晓与马蔚华 秦晓与马明哲 重构主业 附录:招商局集团业务整合大事记 (2001—2004年) 第六章产业聚焦 从发散到收敛 港口业上篇:整合与战略 港口业下篇:集权与扩张 附录:招商局港口业整合发展大事记 (2001~2006年) 油轮业上篇:重归主业 油轮业下篇:重组上市 附录:招商局能源运输船队发展大事记 物流业新兴 附录:招商局物流业发展大事记 (2001~2007年) 地产业全国布局 附录:招商局地产业大事记 (2001~2006年) 金融集团显形 附录:招商局集团金融业发展大事记 (2002—2007年) 海通与海虹进退 非主业聚焦 第七章资本运作 “招商系”拼图 内部并购 红筹交易 撇账与融资 财技与控制 卖掉平安保险 成功秘诀 第八章上市公司 招商局国际:港股第一红筹 招商银行:资本“三部曲” 中集集团:A股“常青树” 招商地产:A股“四大金刚”之一 招商轮船:驶入A股的国家运输队 证券和公路业务:蓄“市”待发 第九章静悄悄的革命 整合是个永恒的话题 三年挽救 三年重整蓝图 把企业“做实” 三年重整收官 “第三次辉煌”上路 三年再造功成 第十章新的再造 新国企,新使命 远景规划 数字目标 逆经济周波扩张 百年华诞与新航程 附录一:秦晓:我没压力 附录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理念与实践 附录三:招商局大事年表(1872~2007年) 后记 …… 序言三十年的中国变革,造就了一批朝气蓬勃的“中国标杆企业”,在它们身上,积淀着最具中国特征的商业管理智慧,这同样是中国经济成长中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出于对商业历史的专业研究精神及时代的责任感,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中信出版社与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联合启动“中国百家标杆企业”的学术研究和出版工程。 “中国百家标杆企业”工程将聚集国内知名的商学院教授、财经媒体总编及著名财经作家作为研究团队,对当今中国最具标杆意义的企业进行专题研究和创作,最终为中国管理思想和企业经营思想的诞生提供研究素材和教学题材。 我们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完成对一百家中国标杆企业的研究,所有成果将以图书出版物、商学院企业案例库等多种形式出现,并通过学术交流的方式,将中国优秀企业的成长经验传播到国际商业研究界。 在某种意义上,三十年来的中国公司演进,并不是什么必然的产物。它们走在一条十分独特的市场化道路上,其渐进的路径和速度至今仍然充满多变性。很多中国公司的变革至今没有结论,它们的形成过程以及运动走向很难以一些常见的经济学概念来加以规范,也不能以最宽泛且最具代表性的公司运作机制或经济模型来加以对比。而这正是中国公司最具魅力的地方。 也许在并不遥远的将来,在世界商业史上,“中国企业”将与“美国公司”、“日本公司”一样成为某一企业模型的特定概念。这是我们的梦想,也是“中国百家标杆企业”工程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文摘第一章 序幕 微妙的120周年 1992年12月26日,平常的周六,北京大雾。 这一天早上,时任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出现在北京火车站,进行例行调研。“春运”这个词语在当时还没有进入“民生词典”。社会人员的流动性虽然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当时这还不是一个公众关注的焦点。 因而,在那一天的报纸上,有关这位部长的活动,记者们只是记录道,“黄镇东要求交通部门确保元旦期间运输安全”。 在同一天的报纸上,还有另外,一条消息:“成立于1872年的招商局集团今天迎来120岁生日。”在政治新闻充斥的新闻版面上,这条消息多少显得有些突兀。 这条消息占据的版面空间并不大,以至于很多人忽视了文字中的一段简单介绍:“招商局集团是国家驻港大型企业集团,经营总部设于香港,业务主要分布于香港、内地、东南亚等极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市场。交通部部长黄镇东从1990年起兼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 在有关招商局集团的描述中,这是一种最常见不过的说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的媒体在对招商局集团进行报道时,往往提到它的特殊身份——少有的一个由国家正部级官员担任董事长职务的大型国企。媒体关心的是,在报道它的时候,是否准确把握了它的政治地位,而不是它在经济领域内所应该承担的职责和已经取得的成果。 相反,在这一天的香港,招商局集团的政治地位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媒体关注——对于香港媒体而言,政治视角从来就不会成为判断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个企业对于香港经济究竟意味着什么。 于是,在这一天的香港报纸上,充斥版面的是招商局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 而在此时,招商局在香港市场的表现,也的确能为香港媒体提供足够的报道素材——从1978年10月富有传奇色彩的军人袁庚赴港重建已经沉寂多年的招商局,到1992年底招商局庆祝120周年,这15年时间内,招商局不仅迎来了自身的“第二次辉煌”,对于香港经济而言,招商局已经开始开辟内地“红筹”之于香港市场的众多“第一”。 譬如海虹集团在香港的上市。 1991年,招商局集团在香港海通有限公司旗下注册成立了Attington In—vestment Ltd.。1992年7月15日,Attington改名为海虹集团,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简称“联交所”)挂牌交易,获374倍超额认购,首日升幅超过200%,创香港股市历史最高纪录。 而海虹集团,正是现在有着“香港第一红筹”之称的招商局国际的前身。海虹集团不仅开了中资企业在港上市的 …… 后记新闻是历史的片段。本书的6位作者,都是长期从事商业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因此,对于构成商业历史进程的每一个典型案例的探索、发现和记录,既是作者的职业本能,又是使命所在。 对于招商局集团这家目前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6位作者的关注和报道均由来已久,其中最长的已经跨越8个年头,最短的也有3年多。在此过程中,招商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变革正在进行。由于这场深刻的变革被招商局内部定性为“静悄悄的革命”,尽管6位作者都意识到了它的价值,但是由于无法一窥全豹,所作出的新闻报道也只能是局部和碎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2007年下半年,招商局集团找到6位作者供职的《21世纪经济报道》,希望在新闻方面进行合作,以系统地梳理、报道这场一直不为外界所详知的“静悄悄的革命”。此时,招商局适逢135周年华诞,“再造招商局”大功告成,“新的再造工程”已经启动。 对于6位作者来说,这当然是最佳的采访机会。于是,接近两个月的忙碌之后,题为《再造招商局》的一组文章11月26日以专题报道的形式见报。 但是,由于题材的宏大与采访的充实,专题报道并未能释放记者所获得的资料。于是,以一本书的形式来系统、全面、翔实地记录招商局的这场大变革,成为双方共同的心愿。 之后,本书作者与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中信出版社取得联系。蓝狮子的自我定位是“中国企业史”的发掘者,中信出版社正迅速崛起为中国最优秀的财经出版社。各方都是有使命感的人,于是一拍即合。 接下来是反复补充采访,反复修改提纲,反复写作稿件,反复修改书稿,反复设计版式……出书是件琐碎、精致、漫长、劳碌的事,个中滋味,如鱼饮水。 7个月之后,就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它基本实现了创意者的设想,值得欣慰;它也存在很多缺陷,带着遗憾。但是毕竟,它终于完成了,完成了就是好的。 这本书是多名作者合作的结果。其中,杨磊负责第一和第二章的写作;鲍辉春负责第三、第四章的写作;第五、第六章由左志坚写作;第六、第七章由朱宗文写作;第九、第十章由李银写作;全书由王玉德负责统稿。 这6名作者目前均供职于《21世纪经济报道》,职务分别是部门主任、资深编辑、资深记者、新闻总监等,都是跟文字、跟企业打了多年交道的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