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云髻雾鬟 |
释义 | 云髻雾鬟解释这里所指的髻,是指束在头顶的发结,鬟则指环形发髻。所谓云髻雾鬟,便是美女所梳的状如云雾的发髻。据传发髻最早的由来,是创自女娲身旁的一名仙女。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赵飞燕,便经常束起发髻。 古代美人诱人仪态。 效果乌黑、亮丽、浓密、修长,是中国古代美女头发的标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赞美妇女头发乌黑、浓密的古诗。 例子一般举例《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载:【鬓发如云,不屑髢也。】“鬓”意为头发浓密而黑,“髢”意为假髻。 这句古诗,赞美了浓密而漆黑的头发有如天上的乌云,拥有这样一头黑发便不屑于使用假的发髻了。后人常以乌云代指女人秀发,如“乌云高绾”。 又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昔有仍氏生女,鬓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玄”和“鬓”意思相同,都是称赞头发乌黑的词语。 类似的例子如据《太平御览》记载:【上(汉武帝)观其(卫子夫)发鬓,悦之。】 卫子夫的一头秀发一打开,就像黑色的瀑布一样闪闪发光,马上吸引住了少年天子汉武帝。据说,武帝那时候正为没有后代而苦恼,所以比较注重道家的某些观点,比如头发乌黑浓密者气血旺,气血旺者高寿多子。 《陈书·张贵妃传》记载:【张贵妃发长七尺,鬓发如漆,其光可鉴。】又如《昭明文选·七辨》曰:【鬓发玄髻,光可以鉴。】 除卫子夫、张贵妃,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外,《新唐书·后妃传》记载,唐高祖李渊的妻子、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皇后,出生时发垂即过颈从三岁开始发与身等,及长大成人更是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乌云。 古代女人的发型变化多端,如直发(张丽华)、短发(梁绿珠)、卷发(赵合德)、束发(赵飞燕)、盘发(甄妃)等。 晋明帝时,大司马桓温纳蜀主李势女儿为小妾。桓温的妻子康长公主妒火中烧,持刀欲杀李氏。但见,李在窗前梳头,发垂委地姿貌绝丽,徐下结发敛手向公主说:【国破家亡,无心以至。若能见杀,实犹生之年。】李氏神色闲正,辞气清婉。 公主掷刀抱着李氏说:【我见犹怜,何况老奴(桓温)?】(《妒记》南朝宋·虞通之)。 《十髻谣》: 凤髻(周文王时一名步摇髻)有发卷然,倒挂么凤。侬欲吹箫,凌风飞动。 近香髻(秦始皇时)香之馥馥,云之鸟鸟。目然天生,膏沐何须。 飞仙髻(王母降武帝时)飞仙飞仙,降于帝前。回首髻光,为雾为烟。◇同心髻(汉元帝时)桃叶连根,发亦如是。苏小西陵,歌声相似。 堕马髻(梁冀妻)盘盘狄髻,堕马风流。不及珠娘,轻身坠楼。 灵蛇髻(魏甄后)春蛇学书,灵蛇学髻。洛浦凌波,如龙飞去。 芙蓉髻(晋惠帝时)春山削出,明镜看来。一道行光,花房乍开。 坐愁髻(隋炀帝时)江北花荣,江南花歇。发薄难梳,愁多易结。 反绾乐游髻(唐高祖时)乐游原上,草软如绵。婀娜鬟多,春风醉眠。◇闹扫妆髻(唐贞元时):随意妆成,是名闹扫。枕畔钗横,任君颠倒。(倒挂,又名么凤,类似鹦鹉而小,绿色羽毛嘴红色,甚娇丽常倒悬架上)。(《东方美女百韵全书》陈敏等)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