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云南紫菀
释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稍细。茎直立,单生或与莲座状叶丛丛生,高30-40稀达70厘米,粗壮,下部为枯叶残存的纤维状鞘所包围,被开展或上部被卷曲的短柔毛,上部杂有具柄的腺毛,不分枝或中部以上有2-8个花枝,上部有疏生的叶,基部叶在花期枯萎,下部叶及莲座状叶长圆形,倒披针状或匙状长圆形,长7-15厘米,宽1.5-3厘米,下部渐狭成具翅而基部鞘状的柄或下部叶无柄,全缘或有小尖头状齿或疏齿,顶端尖或钝;中部叶渐短,长圆形,基部圆形,心形或有圆耳,半抱茎,长10-18厘米,宽2.5-4厘米;上部叶小,卵圆形或线形,尖或渐尖;全部叶上面被疏毛,有腺,中脉在下面凸起,离基三出脉和侧脉显明。头状花序径4-8.5厘米,在茎和枝端单生。总苞半球形,径1.5-2.5厘米;总苞片2层,卵圆状或线状披针形,长10-15毫米,宽0.8-4稀5毫米,顶端尖或急尖,深绿色,下部密生长柔毛,上部被疏毛和深色腺毛,边缘狭膜质。舌状花80-120个,管部长1.6-2毫米;舌片蓝色或浅蓝色,长20-30毫米,宽1-2.5毫米,下部较狭;管状花长约7毫米,上部黄色,管部长1.8-2毫米,裂片长1-1.2毫米;花柱附片长0.7毫米。冠毛2层,外层极短,白色,膜片状,内层长6-7毫米,有多数白色或带黄色微糙毛。瘦果长圆形,长达3厘米,被绢毛,上部有黄色腺点,有4肋。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长地区及生境

产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及西藏东部和南部。

此种与重冠紫菀 (A. diplostephioides C. B. Clarke.) 接近,但茎有分枝,稀不分枝,总苞片通常较宽,稀稍狭,管状花在开放前同样黄色。此种从总苞片的宽狭和毛茸的差异可分为下列各变种。

功能用途

医药:

藏药】花序治流行性感冒,发烧,食物中毒,疮疖《滇省志》。麦多漏莫:花治癣症,清瘟病时疫热,解痉挛《中国藏药》。

功效:

花序:辛、苦,凉。清热解毒,降血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