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 |
释义 | 在皖南泾县西北处,有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依水,风光如画的地方——云岭。 1938 年春到 1941 年春,新四军部队在这里从两万人发展到九万多人,因而人们把云岭称为新四军的摇篮”。 1941 年元月,新四军在此惨遭国民党伏击,损失惨重,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周恩来痛心疾首,写下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的诗句。 历史文物新四军军部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近现代八大重要史迹之一。陈毅同志于 1963 年亲笔题写了馆名。我们将一同跟随《畅游天下》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云岭新四军军部和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做一趟红色之旅,去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追忆和凭吊英烈们的革命业绩。 纪念馆现保护的旧址点有:军部司令部、军部会堂、修械所、政治部、教导队、战地服务团,共央东南局、烈士墓、叶挺桥等十处,并新增了《云岭碑园》、叶挺铜像广场、辅助陈立专题展览等设施。馆内现存各种珍贵图片、文物、资料达4000余件。结合复原陈列和辅助陈列,以不同的形式再现当年新四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以及震惊外的“皖南事变”悲壮一页。 事件发展七十年代以来,邓平、杨尚昆、乔石、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视察泾县,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2001年5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泾县视察,参观了泾县宣纸厂和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并欣然题词题字,勉励泾县人民要力发扬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精神,“进一步努力将老区发展好”。 泾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8至1941年,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驻扎泾县云岭,周恩来、陈毅、叶挺、项英、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铁军驰聘大江南北,抗日救国。泾县茂林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七千余名新四军将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长眠在东流山下。 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泾县城西25公里的云岭,1938年7月至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由歙县岩寺移驻于此地。军部各机关分布在云岭与四顾山之间长达15公里山冲的13个自然村里。军司令部设在罗里村,旧址原为两座地主庄园,一叫“种墨园”,一叫“大夫第”, 由七十一间民房,一座楼房和一座小花园组成。叶挺、项英、周子昆均住此。周恩来副主席来云岭视察时,也下榻“种墨园”。 军部大礼堂设在罗里村西一公里外的陈氏宗祠,建筑面积达2900平方米,前厅木架舞台,是军部召开各种大型会议和演出节目的场所。周恩来副主席曾在这里作《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重要报告。现为新四军军部纪念馆革命文物陈列室。 军部修械所设在罗里村西一公里处的关帝庙内。该庙造型美观,屋舍宽敞,大殿前有雕刻精美的花戏楼,墙上留有抗日标语多处。 中共中央东南局设在云岭山麓丁家山村,居址是一幢三间两厢的居宅,如今旧址保存完好。 距罗里村一二百米的叶子河上,有一座横架河上的小桥,这就是叶挺桥。叶挺桥原是村民用几根小树料临时搭起的小木桥,行人极不安全。新四军军部驻此后,叶挺军长亲自指挥设计建造一座崭新的平板桥。村民们深感叶军长关心民疾的情怀,将原桥名改为“叶挺桥”。 文物展览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