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月经先期 |
释义 | 月经先期是以月经周期比正常提前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十余天一行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或“经早”。 简介如仅提前三五天,且无其他明显症状者,属正常范围。或偶然超前一次者,亦不作月经先期病论。《景岳全书。妇人规》说:“所谓经早者,当以每月大概论……勿以素多不调,而偶见先期为早。”本病在历代医籍中与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同属于月经不调的范畴。如宋代的《圣济总录。妇人月水不调》云:“月水不调者,经血或多或少,或清或浊,或先期而来,或后期而至是也。”明代万全在《妇人秘科》中分别将“不及期而经先行者”、“过期而经后行者”、“一月而经再行者”、“数月而经一行者”、“经闭不行者”逐一辨证施治。为月经先期作为一个病证开创了先例。 基本症状月经周期月经超前频发是指月经周期缩短,短21天者,属于排卵型功血。是由于卵泡期短、卵育迅速、或黄体功能不全引起。临床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中医学将本病称为“月经先期”、“月经超前”、“月经趱前”、“经早”。 月经提前7天以上来潮,并非偶然1次,需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1、有典型症状,月经周期短于21天,有规律。 2、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3、子宫内膜活检分泌反应差,或仍停留在早期分泌阶段。 4、鉴别诊断:排卵期出血--发生于两次月经中间,少于月经量,或白带中挟血,基础体温测定,出血发生于体温由低向高转化时期。 病理病因西医解释月经是由于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引起子宫内膜周期性的脱落而导致的阴道出血。青春期后卵巢在下丘脑一垂体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逐渐发育。在垂体促卵泡激素的作用下卵泡逐渐生长,发育成熟,并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增生变厚,呈增殖期变化。在黄体生成激素的作用下,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出卵子,排卵后卵泡形成黄体,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在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子宫内膜进一步增殖,并由于其腺体上皮细胞分泌而呈现分泌期变化。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即开始萎缩,一般黄体的寿命平均为14天。黄体萎缩后,卵巢雌、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支持而萎缩,且由于缺血坏死而脱落,于是出现阴道出血,即通常所说的月经来潮。 中医解释本病的病因病理主要是气虚和血热。因为气有摄血功能,气虚则不能摄血,冲任二脉失去调节和固摄功能;血得热则妄行,故血热可使经血运行紊乱而妄行,均可致月经提前。引起气虚和血热的病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气虚 饮食失节,或劳倦过度,或思虑过极,损伤脾气。因而中气虚弱,统摄无权,冲任不固,经血失,以致月经先期来潮。脾为心之子,脾气既虚,则赖心气以自救。久则心气亦伤,以致心脾气虚。或病延日久,脾损及肾,使 月经超前肾气渐衰,又可成为脾肾气虚。临证时应予注意。 2.血热 又可分为实热和虚热。 (l)实热常见的有阳盛血热和肝郁血热。阳盛血热素体阳盛,或过食辛燥助阳之品,热扰冲任,迫血下行,以致月经提前而至。《万氏女科》说:“如曾误服辛热暖宫之药者,其冲任伏火也。”指明阳盛血热而致月经先期的病理。肝郁血热郁怒伤肝,木火妄动,下扰血海,迫血下行,致使月经先期来潮。《万氏女科·不及期而经先行》说:“如性急躁,多怒多妒者,责其气血俱热,且有郁也。”(2)虚热素体阴虚,或因久病明亏,或因失血伤阴,水亏火旺,热扰冲任,血海不宁,经血因而下行,故使月经提前而至。《傅青主女科》说:“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正是对阴虚血热致月经先期而言。 临床症状西医论述1、月经提早7天以上2周以内,经期基本正常者。可伴有月经过多。 2、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与经量均发生严重紊乱的无周期性的子宫出血,量多如崩,或量少淋漓不断;月经先期伴月经过多,虽周期改变但提前不超过2周,经量虽多但经期正常且能自行停止。 中医论述1.经期提前、量多,此属水火俱旺之征。火为邪火,火旺则血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水则为正水(肾水),故治疗上应注意邪火不可任其有余,正水不可使之不足。应少清其热,勿泄其水,故采用清经汤治之,不可过用寒凉。若口渴甚者,宜加知母、玉竹以生津止渴。2.若经期提前、量少,甚或只有点滴,此为阴虚火旺之征。治疗时宜专补其水,不必泄热,水足而火自灭,故采用两地汤主之。切不可水火俱泄,不能使用寒凉之品。 3.若经期提前,其色淡,量甚少,或有块者,此属气虚而血为寒凝之征。色淡属血失阳化,量少或有块屑寒凝之象。一般应表现为月经后期,甚或闭经,今反提前而来,是气虚而不能摄血所致。故临诊时可在益气固摄的同时佐加吴茱萸、艾叶、炮姜以温经散寒。 4.若经期提前,来时几滴而止,过五六天或十余天又来几点,每月行经二三次,面青黄,脉虚细,此属中气不足,血分大虚所致。临诊也可选用举元煎加熟地、白芍、川芎以双补气血。 诊断鉴别1、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经期和经量基本正常,如偶然一次月经周期提前不列入本病。 2、如月经周期提前到10余天的,应与月经中期(排卵期)出血鉴别。经问期出血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12-16天,但不一定每次月经中期均出血,出血持续1-2小时或2-3天,流血量一般较少。3、黄体功能不健是由于黄体发育不良,提早萎缩,故表现为月经周期短,提前来潮,有时伴月经量增多、流产、不孕等症。基础体温呈双相,黄体期体温持续时间短,血内分泌检查孕酮水平降低。 4、放环后月经失调(包括月经先期),该病患者放环前月经正常,放环后出现月经先期及伴随症状。 5、慢性盆腔炎常导致卵巢功能失调,表现为月经失调,经常下腹一侧或双侧疼痛、腰酸、带多,或低热。妇科检查时下腹双侧有压痛,附件增厚或有包块,盆腔B超提示附件区有界限不清之包块或增厚黏连组织。 疾病预防1、平时宜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2、忌服辛辣温燥之品。 3、注意经期及产后卫生,劳逸结合,切勿过劳。 4、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防止寒邪侵袭;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 5、经期要注意饮食调理,经前和经期忌食生冷寒凉之品,以免寒凝血瘀而痛经加重。月经量多者不宜食用辛辣香燥之物,以免热迫血行出血更甚,而且注意别滥用药,应根据痛经的原因辨证施治。 6、忌食辣椒、大蒜、韭菜、生菜、肉桂、咖啡、胡椒、羊肉、狗肉、鹿肉、酒等动火助热食品。少食鲨鱼、蟹、山楂、桃子、红糖等有活血作用的食物。7、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菊花脑(菊花嫩芽)。苘蒿菜、黄瓜、生藕、芹菜、苦瓜、茄子、柿子、柚、梨、绿豆、甲鱼等有清热凉血作用,实热证者可以选用。乌骨鸡、海参、淡菜、榛子、莲子等,有补气益肾固下作用,体弱证者可以选用。 8、月经前期和行经中不宜参加太重的劳动和太激烈的活动。 治疗方法西医治疗(1)想生育的可予克罗米酚、三苯氧胺等,以促进排卵并改善黄体功能休克罗米酚于月经第5天开始,50---100mg/每晚,连用5天;三苯氧胺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10-20mg/次,每日2次,连用5天。(2)己烯雌酚 0.25-0.5mg/日,连用20天,以促进卵泡正常发育和改善黄体功能。 (3)肌注黄体酮或口服安宫黄体酮,10mg/日,连用5天,时间选择黄体期的中、后期,改善黄体功能。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1)脾气虚:月经提前,量多,色淡,质稀,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舌淡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缓。治法:健脾益气,固冲调经。方药:党参、炙黄芪、乌贼骨、白术各15克,陈皮、炙甘草各10克,当归、升麻、柴胡各6克。 (2)肾气虚:月经先期,量少、色淡黯、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暗,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尺弱。治法:补肾固冲,调经。方药:熟地、枸杞子、桑寄生、川断、菟丝子、山药各15克,山萸肉、杜仲各10克,当归6克,砂仁(后下)3克。 (3)阳盛血热:月经提前,量多、色鲜红或紫红、质黏稠,身热面赤,口渴欲冷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药:黄芩、黄柏、炒栀子各10克,生地15克,茜草炭、生地榆各12克。 (4)肝郁血热:月经先期,量时多时少、色黯有血块,伴小腹胀痛,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法:疏肝清热,固冲止血。方药:丹皮、栀子、柴胡、当归、赤白芍各10克,白术、茯苓各15克,生甘草、炒薄荷各6克。 (5)阴虚血热: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黏稠,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固冲止血。方药:生地、玄参、麦冬、炒地榆各15克,地骨皮、赤白芍各10克,阿胶(烊化)10克。 其它疗法月经提前,血更虚,肝火比以前旺,所以月经会不断提前,月经越提前失血越多,对你的身体是非常不利的。你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凉血,清肝热,平怒气,所以要压下面的穴位:膈俞、血海、三阴交,上面的三个穴位是凉血用的,其中膈俞穴还有宽胸开膈的作用。会让你的心情好一点。具体方法有: (1)耳穴埋藏取子宫、卵巢、内分泌区为主穴。气虚加脾区、肾区;阴虚加肝区。经前10天即用油菜籽埋穴或耳针埋藏。 (2)体针气虚针脾俞、肾俞、足三里穴,用补法;阴虚针肝俞、三阴交穴,用补法;血热针血海、三阴交穴,用泻法。 (3)针挑法:在督脉的阳关穴至腰俞穴之间任意挑选一点,用消毒针挑破表皮0.2-0.3厘米、深约0.1~0.15厘米。自上而下连挑三针,间隔0.1厘米。挑时以有针刺感或出血为好。挑后消毒针孔贴盖纱布。本法在月经量开始增多时使用为好。 阳关穴:在第四腰椎下凹陷中。 腰俞穴:在两骶角(肛门旁的尾骨上方左右可以摸到小黄豆大小的圆骨)下缘的小凹窝中。 (4)敷脐法:生地、地骨皮各12克,丹皮、黄柏、青蒿各10克,研成粉,取少量醋调成厚糊状敷于脐孔上,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 (5)敷穴法:蓖麻子仁10克,捣烂如泥,敷于头顶百会穴。见干燥后即更换。 (6)烟熏法:用艾条熏隐白穴,每次20分钟,每日2次。本法最好在月经多前即熏。 隐白穴:在脚拇趾甲内侧角外一分处。无艾条时可用香烟代替。 月经超前 -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应按其疾病的属性,或补或泻,或养或清。如虚而有火,则重在补虚,当以养营安血为主。或脉证无火,而经来先期者,则应视病位所在,或补中气,或固命门,或心脾同治,或脾肾双补,切勿妄用寒凉,致犯虚虚之戒。 饮食疗法韭菜等饮食月经先期多数在家庭治疗,较为适宜使用饮食疗法,以下方法可供患者自选。 1、芹菜连根12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血热型患者)。2、鲜生地、枸杞子各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煮粥食用(适用于阴虚火旺者)。 3、泽兰、绿茶各10克。代茶饮(适用于肝郁化热者)。 4、山楂15克,红糖适量。代茶饮(适用于瘀血阻滞者)。 5、益母草60克,鸡蛋2枚。将鸡蛋煮熟后去壳再同煮数沸,食蛋喝汤(适用于瘀血阻滞者)。 6、干芹菜30克。水煎温服,每日1剂,经前服用,连服一周(适用于实热月经先期)。 7、绿茶、红糖各适量,先煮浓茶1碗,去渣放入红糖调化后饮服。月经前,每日2剂,可连用数天(适用于血热经量偏多者)。 8、韭菜150g,羊肝200g。韭菜洗净切断,羊肝切片,放铁锅内急火炒熟后,佐餐食用。每日1剂,月经前可连服5-6剂(用于肝肾不足性月经先期)。 9、乌骨鸡1只(去毛及内脏洗净),党参20g,炙甘草10g,当归、熟地、桂圆肉、白芍各5g。各味洗净装入鸡腹内,入瓷钵旺火蒸1。5小时,待鸡烂即可,吃肉喝汤。月经前根据食量,每1-2天1剂,可连用3~5剂(适用于气血俱虚者)。 10、乌骨鸡1只,黄芪、当归、茯苓各9g。乌骨鸡活杀去毛及内脏洗净,药放入鸡腹内缝合,入砂锅内旺火煮烂熟,去药渣后调味,食鸡肉喝汤。月经前,每天1剂,分2次服完,连服3-5剂(适用于气虚性月经先期)。 11、党参9g,黑豆、红糖各30g。三味一起加水煎汤,至豆烂饮服。月经前每天1剂,可连服6-7剂(适用于气血虚者)。 12、核桃肉60克,莲子3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肾气不足者)。月经超前 - 主要验方 凉拌马兰头方1 凉拌马兰头 组成:新鲜马兰头200克,卤香干2块,味精、糖、盐、麻油各适量。 用法:将马兰头择洗干净,放入沸水锅焯1分钟,取出过凉后,将其切成碎末。再将卤香干切成碎末后拌人马兰头末中,加入糖、盐、味精,淋上麻油,拌匀即成。佐餐当菜,随意服食。 功效:清热凉血。 主治:月经不调,属血热型,月经超前,量多,色红质粘,心烦 口渴;苔黄,脉数。 来源:民间验方。 方2 鸡卵马齿苋汤 组成:马齿苋250克,鸡蛋2枚。 用法:将马齿苋洗净与鸡蛋共煮,熟后蛋去壳,再煮,每日l剂,分2次服食,食蛋饮汤。 功效:清热凉血调血。 主治:月经不调,属血热型,量多色红,质粘有块,口渴心烦。 来源:韩冰.中国分科食疗大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195 豆豉羊肉汤方3 豆豉羊肉汤 组成:豆豉500克,羊肉100克,生姜15克,食盐适量。 用法:前三味共置沙锅中煮至熟烂,加盐调味。每次月经前1周开始服,连服1周。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属血寒型,月经后期,量少色暗,小腹冷痛坠胀,舌苔白。 来源:韩冰.中国分科食疗大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199 方4 乌鸡茯苓汤 组成:乌鸡1只,茯苓9克,红枣10枚。 乌鸡茯苓汤用法:将鸡洗干净,把茯苓、红枣放人鸡腹内,用线缝合,放沙锅内煮熟烂,去药渣,食鸡肉饮汤。每日1剂,分2次服完,月经前服,连服3剂。 功效:补气益血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属气虚型,月经超前,量多色淡,质稀,小腹隐痛,神疲乏力。舌淡,脉细缓。 来源:民间验方。 方5 金针炖水鱼 组成:水鱼1只(约500克),猪瘦肉200克,金针菜30克,木耳15克。 用法:金针菜、木耳(浸开)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水鱼剖净,斩块。把全部用料放人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隔水炖2~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滋阴降火,补肾和血。 主治:月经不调,属血虚型,月经后期,量多色淡,质稀无块,面黄头晕。 附注:脾胃寒湿者不宜食用。 来源:冰晶.女性滋补养颜食谱.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5,81 方6 黑豆红枣煎 组成:黑豆50克,红枣5枚,生姜3片。 用法:上三味共煎至豆熟烂,食豆、大枣,饮汤。每日1剂,月经前3天开始服。 功效:补血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属血虚型,月经后期,量多色淡,头昏面咣。 来源:韩冰.中国分科食疗大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200 方7 青皮山楂粥 组成:青皮10克,生山楂30克,粳米100克。 用法:先将青皮、山楂放人沙锅,加水适量,浓煎40分钟,去渣取汁待用。将粳米放人沙锅,加水用小火煨煮成稠粥,将成时兑人青皮、山楂浓煎汁,拌匀,继续煨煮至沸,即成。分早晚2次服用。 功效:理气活血,调经止痛。 主治:月经不调,属气滞血瘀型,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有块, 腹痛,舌质紫黯,脉细弱。 来源:谢英彪.妇女病患者吃什么.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30 注意事项注意睡眠1.注意饮食月经先期的发病与饮食失节伤脾、过食辛辣助热的食品和药物有关,故气虚者应调节饮食,要清淡可口,富于营养。血热阳盛体质者尽量避免服用辛辣刺激及膏粱厚味食物。情绪易激动,经常暴怒也可引起月经先期,甚至月经量增多,故平时要调节情绪,减少抑郁或暴怒,可促使月经周期逐渐恢复正常。2.及时治疗月经先期如及时治疗,一般来说预后良好,都能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如不及时治疗,或不按医嘱用药,本病常可诱发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甚至发展为崩漏,治疗也较困难,并可进一步影响全身体质状况和脏腑、气血功能。 3.查清病因治疗月经先期也应遵循月经病的治疗原则,即全身疾病与月经失调的关系,如果经过较长时期治疗,月经先期仍不能治愈,应进一步寻找原因,例如有盆腔炎者应同时治疗盆腔炎。有放环史的,应检查患者对节育环的适应性以及节育环的位置是否正常。必要时可以换另一种类型的节育环或暂时取环,待月经正常后换置另一种类型的节育环。此外还须考虑是否有内科疾病影响月经周期,如血液病、肝炎等等。如与后者有关,当以治疗内科病为主。 4.连续治疗月经先期者因其月经周期短,要调整其月经周期,单靠经期服药无济于事,应在经前10-14天开始服药,至月经干净后停药。下个周期如法服药。 5.治愈标准月经病的治疗要有三个月经周期以上正常才算治愈,然后可用中成药巩固或食疗调治。有些患者认为一次月经正常就算治愈,停止继续治疗,结果时隔不久,月经先期之病又可复发,故必须连续治疗至三个月经周期正常。 6.本病一般预后较好,经治多能痊愈。但是,本病常与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相伴为病,严重者三者并见而发展为崩漏,因此应积极治疗。 7.本病调护应注意劳逸适度,不宜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五志过极:节制饮食,勿过食辛辣滋腻,以免助生内热,治疗时可针药并举,但经量过多者行针刺治疗时,下腹部及腰骶部穴位不宜强刺激。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