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岳兴平
释义

岳兴平,男,汉族,1962年2月出生,湖北谷城人,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经济学学士学位,湖北财经学院农业经济专业毕业,经济师。现任中共襄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枣阳市委书记。

中文名:岳兴平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谷城

出生日期:1962年2月

职业:中共襄阳市委常委,枣阳市委书记

毕业院校:北财经学院

信仰:共产主义

入党日期:1985年10月

参加工作日期:1984年7月

中共襄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履历

1980.09--1984.07 湖北财经学院农业经济专业学习;

1984.07--1984.11 襄阳县伙牌区委办公室工作;

1984.11--1985.10 襄阳县伙牌区团委书记;

1985.10--1986.08 襄阳县伙牌区副区长;

1986.08--1990.01 襄樊市委政研室工作(1987.09任副科长);

1990.01--1997.04 襄樊市委政研室科长;

1997.04--1999.05 襄樊市委政研室副主任;

1999.05--2000.08 襄樊市委办公室主任(期间:2000.04--2000.07湖北省委党校地市州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0.08--2002.01 枣阳市委副书记(保留正县级);

2002.01--2006.03 枣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党组书记(期间:2004.03--2004.05在浙江绍兴上虞市挂职锻炼,任上虞市委副书记);

2006.03--2006.04 枣阳市委书记;

2006.04--2006.06 枣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2006.06--2011.10 枣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期间:2007.01.05--2007.01.14参加中央党校全国县委书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学习,2010.04明确为副厅级干部);

2011.10--2011.12 枣阳市委书记(副厅级);

2011.12--2012.01 襄阳市委常委,枣阳市委书记(副厅级)。

2012.01-- 襄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枣阳市委书记。

发表文章

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新路径

为落实省委九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巩固和运用好“三万”活动成果,真正培养一支能够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工作机制,枣阳市委大力开展“三联三办”活动(联农村、联社区、联困难户,办村组想办的事、办居民急办的事、办困难群众要办的事),建立“四个一”制度,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新路径。

一是建立“机关干部每人联系一户农户”制度。“三万”活动中,机关干部走村串户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真切体会群众疾苦,心与群众相连,感情与群众更近。为把这种加强群众工作的做法长期坚持下去,我们将驻村干部走访调查、倾听民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做法不断深化、不断拓展,让所有机关干部参与进来,变“三万”活动中阶段性要求为长期做法。市委要求全市所有机关干部在本单位工作组驻点村,重点选择困难户、利益诉求户、“三留守”户三种类型农户,每人联系一户,双方互留联系方式,结成“亲戚”,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保持最少三年的长期联系。一方面,在实践中锻炼机关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另一方面,在联系中搞好帮扶、增进感情,收集社情民意,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二是建立“机关干部每人联系一户社区居民”制度。市委要求全市机关干部进村与进社区同步,除在“三万”活动中组派工作组进驻全市32个城市社区居民家中开展走访调查外,还要和“每名机关干部联系一户农户”制度一样,按照机关干部本人居住的社区区域,每名机关干部固定联系一户社区居民,重点联系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群体,在长期的联系服务中推进城市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三是建立“领导干部每周做一天群众工作”制度。市委规定,全市所有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每周要专门安排一天时间用来做群众工作,重点做好积案化解以及困难户、利益诉求户的工作。在单位做群众工作的,要以适当方式向服务对象、群众公布值班时间、联系电话、受理事项等,让群众摸得到门、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解得了怨、宽得了心;下基层做群众工作的,要不等不靠,主动到本单位联系村、本人联系户或服务对象中接触群众,听民言、纳民谏,访贫问苦、联络感情,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一线。

四是建立“机关干部每天记一次工作日志”制度。“三万”活动中,我们为每名驻村干部配发了《工作日志》本,干部驻村期间所作的所有工作都在《工作日志》本上得以体现,完整再现了工作轨迹,方便查阅和评定,也为我们如何考核干部日常工作提供了借鉴。为此,我们将“三万”活动中驻村干部每天记《工作日志》的做法加以推广,全市统一印制干部《工作日志》本,要求全市所有的机关干部每天要将自己所做的事情记录下来。记录内容主要是完成本职岗位目标任务所做的各项工作,以及特色性工作、阶段性重点工作、突发性事件处置和上级交办的临时性工作等,特别是要把干部每人联系一户农户、联系一户社区居民、每周做一天群众工作的落实情况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记录。

为落实好“四个一”制度,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干部平时管理考核工作的意见》,以“工作在一线、考核在平时”为总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平时管理和考核工作。对干部的《工作日志》,实行一周一汇报、一周一审批、一月一评定,即干部要将每周的工作向上级(分管)领导汇报、上级(分管)领导每周对《工作日志》记录情况进行核实和批注,每月对干部工作成效进行一次评定,并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对月度工作进行互评,领导评定和干部互评情况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等次。年度结束,干部主管部门派出考察组,对干部年度工作实绩等综合表现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并结合每月干部互评、上级(分管)领导评定情况,对干部的年度综合表现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排名。在此基础上,市委把年度考评结果,特别是落实“四个一”制度、做群众工作的情况作为评先表优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做到在一线发现干部、在平时考核干部,树立注重平时、崇尚实干、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真正把干部的思想和精力引导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上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1: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