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范云六 |
释义 | 范云六,分子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植物基因工程开创者之一。 中文名:范云六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市 出生日期:1930年5月16日 职业:分子生物学家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 主要成就:中国植物基因工程开创者之一中国最早建成DNA体外重组质粒最早获得抗虫基因的水稻及棉花 简介范云六,分子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植物基因工程开创者之一。在中国最早建成DNA体外重组质粒,最早获得抗虫基因的水稻及棉花。针对导入单一Bt基因的转基因植物较易失去抗虫性问题,提出用多种不同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的策略,研制出多种不同杀虫机制的抗虫基因,并在国内率先获得双价杀虫基因的植物新品系,在国际上率先获得对二化螟、三化螟有显著抗性的转基因水稻。同时,研制出广谱、高效抗稻瘟病及油菜菌核病病原真菌的基因。为中国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与科技兴农作出了重要贡献。 生平简介,1930年5月16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由于日本侵略军的入侵,她只好辍学开始了逃难生活。 1945年,抗战胜利后范云六重新开始补习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经过半年左右的努力,在1946年春天考上了福湘女中,直接升入高中一年二期,两年半后即在194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她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1951年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范云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今已80多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华癸教授当时教土壤微生物学,他渊博的学识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许是受他潜移默化的影响,范云六对微生物这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是她致力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开始和源动力。 1956年,范云六被国家选送到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留学,主修微生物专业。留学期间,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专业学习上。1961年获生物学副博士学位后,带着用平时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购买的一大批科技书籍和资料踏上了归国之路。回国后组织上安排她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遗传室工作。可以说,这是她科研生涯的真正开始。20世纪70年代在国内她率先开展了质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并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质粒。改革开放以后,1980-1982年,她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分别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和西北大学去进修分子生物学,继续从事质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在美国工作学习的两年时间里,她亲身感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优势,以及在先进的科研设备和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工作效率。“睁眼看世界”给她的思想所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更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1982年12月,她从美国回来后不久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即着手创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始植物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1986年,在这个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她兼任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和中心主任,带领一批年轻人向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领域进军,并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果。例如,首次定位了球形芽孢杆菌杀虫基因;首次报道了水稻种子醇溶蛋白4a基因启动子的结构及其在转基因植物种子胚胎组织中特异性表达的功能,揭示该基因的表达受串联复合启动子调控;首次获得转B.t杀虫蛋白基因的棉花和水稻植株等。截止到目前,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报告、学术论文130余篇。 范云六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约大会报告,其中包括:国际细菌质粒大会(1979年);由国际遗传工程及生物技术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ICGEB/UNDP)主持的“植物抗逆性的分子及遗传途径”国际会议(1990年4月);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第二届国际水稻遗传学会议(1989年5月)”及“东亚地区国际水稻生物技术学术会议(1996年12月)”等。在第二届国际水稻遗传学会议上被推选为国际水稻遗传工程委员会的5个委员之一。1990年,被世界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FAO/UNDP)任命为亚洲植物生物技术的中国项目负责人。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担任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生物技术顾问,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以及《生物工程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副主编,《遗传学报》、《作物学报》、《微生物学报》等刊物的编委。 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 工作经历1952-1955年 在武昌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 1961-1978年 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78-1980年 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0-1981年 在美国Wisconsin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作访问学者。 1981-1982年 在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系作访问学者。 1983-1984年 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4-1986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1986-1993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1993--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构建了中国第一个DNA体外重组质粒 质粒是一种细菌细胞内独立存在于染色体之外的可进行自主复制的环状DNA分子。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Berg教授等人首次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切割病毒SV40DNA和λ噬菌体DNA,经过连接组成重组DNA分子,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重组DNA分子。1973年,Cohen等进一步实现了细菌间性状的转移。他们将大肠杆菌(E.coli)的抗四环素(Tcr)质粒psc101和抗新霉素(Ner及抗磺胺(Sr)的质粒R6-3在体外用限制内切酶EcoRI切割,连接成新的重组质粒后转化大肠杆菌。在含四环素和新霉素的平板中选出了既抗四环素又抗新霉素的杂和重组菌落,表型为TcrNer,这标志着基因工程的诞生。基因工程的出现受到了人类的极大关注,其理论和实践意义都非常重大,它将为解决世界面临的能源、粮食、人口、资源以及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开辟新途径,并直接关系到医药、轻工、食品、农牧业等传统产品的改造和新产品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没有质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基因工程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可能。范云六是中国最早开展质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中国基因工程和农业基因工程的主要开创者。20世纪70年代初她开始基因工程的基础性工作——质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1976 年在国内第一个发表了质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科研报告。1979 年,又在中国率先建成DNA体外重组质粒(即基因工程)。她将λ噬菌体DN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III切割,插入到质粒pBR322上的四环素抗性区,获得了表型为AprTcs的重组质粒。该工作发表在《遗传学报》1979年6卷3期上,这标志着基因工程在中国的诞生。由于她出色的工作,1979年应世界著名的基因工程创始人之一Cohen教授特约邀请,在国际细菌质粒大会上做报告。1980年,应中国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祯院士特约邀请,在复旦大学举办的全国基因工程讲习班上做了学术报告,对中国基因工程研究的启动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成功转移目标基因,获得多种转基因植物 传统育种技术对作物品种改良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常规育种由于所用的基因源仅限于种内和种间,遗传背景狭窄,难以实现远缘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和重组。基因工程育种即大大拓宽了基因源,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基因,可以在三者间相互转移,不但突破了种间隔离的天然屏障,而且可突破生物分类上的门、纲、目、科、属,实现基因的界间转移。范云六在从事基因工程的研究过程中针对中国农业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先后克隆了几个具有重要经济性状的目的基因:对苏云金芽孢杆菌两个亚种的δ-毒素基因(即Bt基因)进行了克隆、修饰、缺失和重组;在不改变氨基酸序列的前提下,按照植物基因密码子选择的偏向,人工改造了天然Bt基因的密码子;人工设计、合成并建构了在植物中能高效表达的蛋白酶抑制基因(即CpTI基因),此基因来源于植物,是一种与Bt基因杀虫机制不同的基因;人工设计和合成了在植物中能高效表达的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基因(蝎毒基因),此基因与前两种基因的杀虫机理不同;人工设计、合成并构建了一种来自海洋生物鲎的广谱抗真菌病害的鲎素基因,该基因的产物对农业重要真菌病害如水稻稻瘟病、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有高效杀菌作用。 在获得了上述目的基因的基础上,范云六广泛开展了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所涉及的植物包括:水稻、棉花、玉米、杨树、马铃薯、番茄、油菜等。她采用原生质体、农杆菌感染、花粉管导入的方法,在国内最早报道获得转Bt基因的水稻和棉花植株。用人工改造的Bt基因及CpTi基因经基因枪法转化水稻,已得到高抗二化螟、三化螟的水稻材料(经国际水稻研究所昆虫系鉴定),为中国的水稻抗虫育种展示了光明的前景。此项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重视,并应邀在1996年举行的东亚地区国际水稻生物技术大会上做学术报告。 范云六在从事基因工程应用研究的同时,一直非常重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并为中国生物工程工作的应用和发展做了许多上游的基础性工作,包括:(1)首次报道了外源基因在人畜共患的小肠结肠炎病菌中的表达,为防治农畜病害提供了新途径;(2)首次定位了球形芽孢杆菌杀虫基因;(3)首次报道了水稻种子醇溶蛋白4a基因启动子的结构及其在转基因植物种子胚胎组织中特异性表达的功能,揭示该基因的表达受串联复合启动子调控;(4)首次发现在植物细胞中,哺乳动物基因转录调控因子Jun和Fos能激活水稻醇溶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并增强下游基因的表达。 率先实现旨在提高和稳定抗虫遗传改良效果的多基因转化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发展迅速,转Bt杀虫蛋白基因的植物已达10多种,转Bt基因的玉米和棉花已在美国等进入商品化阶段。然而Bt棉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商业化应用的初期,均出现大面积防效降低的问题。另外,农业生产上经常发生因长期施用某一种生物杀虫剂或化学杀虫剂来防治害虫而导致效果下降的现象。范云六在从事抗虫基因工程开始,就注意到这些问题,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在中国最早提出了用多种不同抗虫机制的基因转化植物,来延缓害虫对转基因植物产生抗性的策略,率先获得了含Bt基因-CpTI基因的双抗虫基因的转化植物。其中,转双基因烟草——‘抗虫931’新品系,在大田全生长期中可以不施农药,对烟青虫的防治率达90%以上,与使用农药的原品种相比,上等烟的比率提高10个百分点,具有显著的增产增值效应。转双基因烟草除了具有比转单基因烟草更高的杀虫活性外,还能显著延缓害虫对单一Bt基因产生抗性的周期。查新证明,转不同杀虫机制抗虫基因的新品系的培育成功,在国际上尚属首次。该工作的实际意义已超出烟草增产、增值的范围,对其它转基因作物如水稻、棉花的持久性抗虫育种也起到了借鉴和示范作用。1995年还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合作,获得了转双基因的抗虫棉。 创建中国农口第一个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 基因工程在发展的初期,首先在医药领域取得了成功,但是在农业方面(主要是转基因植物)成功的例子还很少。1983年,范云六从美国回来不久预计到基因工程在农业上一定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在华中农业大学陈华癸院士的鼓励下将重点放在农业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于是主动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并在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创建了中国农口的第一个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并作为主要负责人建起了农业部农作物分子及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在农作物基因工程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对农业生物工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范云六学风严谨、治学勤奋,已培养出博士18名,他们均活跃在国内外生物技术领域中,有的已在国际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成为出色的高级研究人员,有的已成长为科技管理专家。此外,还为荷兰Wagenigen农业大学培养了进修生。 主要论著1 范云六,等.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酶质体的研究.微生物学报,1997,14(2):209~215 2 范云六,等.大肠杆菌R40质体的鉴别转化及其分子量.微生物学报,1976,16(4):277~281 3 范云六,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四环素抗性遗传因子——质体的转导.微生物学报,1976,16(1):63~69 4 范云六,等.体外建成带有λ噬菌体DNA片段重组质粒.遗传学报,1979,6(3):261~267 5 范云六.DNA体外重组的载体——质体和病毒.遗传学报,1977,4(3):266~276 6 范云六,等.中国棉花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见:高技术新技术农业应用研究.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85~189 7 范云六.农业生物工程研究现状.世界农业,1984(9):30~33 8 范云六.苏云金芽孢杆菌抗虫植物遗传工程进展、存在问题和对策.见:生命科学和土壤学中几个领域进展,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180~185 9 范云六.植物抗虫基因工程.见:农业高新技术论.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19~22 10 范云六,等.水稻种子贮存蛋白及其基因分子生物学.见:植物遗传操作.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60~80 11 范云六,等.水稻种子贮存蛋白及其基因表达调控.见:植物分子生物学——成就与前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68~70 12 范云六,等.水稻种子贮存蛋白遗传操作基础.见:植物基因工程.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6:232~241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