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范藻 |
释义 | 评论家、学者范藻,教授,生于1958年3月,198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中华全美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电影家协会会员。曾担任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主任,现为该院文化与传媒系主任,巴渠文化研究所所长。达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达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教学概况从教三十年来,从事过基础教育、干部教育、师范教育和教学管理及研究。2000年到四川文理学院后,在校内外先后担任《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美学原理》、《艺术鉴赏》、《电影概论》和《演讲艺术》的主讲教师。主讲的《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是校级重点课程,省级教改项目和省级“精品课程”。教学特点 用标准流畅的普通话和辅之以简洁美观的板书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旁征博引、热情饱满的讲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教学理念 建构“思维—表达”的专业目标,致力“文学知识→语文能力→专业素质”的教学改革,实践“思维—表达的一体化、课内—课外的一体化、阅读—写作的一体化”的教改思路。 科研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地域文学,重点是四川当代文坛的“巴山作家群”研究,还涉足美学原理的研究,重点是“生命美学”理论的研究,以及当代文化传媒的研究。 主要著述学术方面 《人体美鉴赏——人体美学探幽》? 《叩问意义之门——生命美学论纲》 《沉默的呐喊——贺享雍小说研究》 《教海采珠》 《课堂语言艺术》 《走向成功————教育家刘显国评传》 《中新文学教学模式研究:现代与审美》(上册、下册) 此外,还在《天府新论》、《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华文化论坛》、《当代文坛》、《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文艺报》等核心期刊和《美与时代》、《演讲与口才》、《电影作品》、《真善美》、《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美学、哲学、文学评论、文化研究、教育理论、电影评论、演讲理论等论文六十余篇,目前人大报刊复印中心已经全文转载了五篇文学、美学和电影论文 。主持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巴山作家群研究”、省教育厅“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和达州市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达州市文学创作和地方文化建设研究”。 文学创作方面 发表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多篇,尤其是长篇通讯《红色土地的新崛起》,先后发表在《光明日报》和《四川日报》上,多次为学院和达州市有关部门撰写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和演讲稿。 获奖情况曾获得过“曾宪梓教育基金奖”三等奖,被授予“四川省优秀教师”的称号,四川文理学院2002、2003年度的“科研十佳”。他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情况,在《美与时代》、《四川文学》、《教师报》、《教育导报》和《达州日报》、《达州晚报》、《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等报刊上以学术研究、人物通讯、人物记实的形式给予评介。是第五届四川文学奖获得者,被评为四川文理学院首届“教学名师”。 第五届四川文学2006年12月29日,三年一届的四川文学奖评选揭晓,颁奖大会在成都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少雄同志向获奖的二十名作家颁发了证书、奖金和奖杯。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范藻教授获得了本届四川文学奖。他的文学评论专著《沉默的呐喊——贺享雍小说研究》,在这次评奖中以较高票数当选,名列评论类第一。该专著是对我省著名作家、达州市渠县籍的农民作家贺享雍三十年来辛勤耕耘,出版长篇小说近十部,多次获得省级以上的文学奖的第一次系统研究,填补了我省农民作家个人研究的空白。 对巴山作家群的贡献位于四川东部的达州市,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达州一批本土作家扎根巴山沃土、甘于清贫寂寞、执著文学创作,硕果累累,蔚为大观。上世纪80年代,即被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张炯赞誉为“在全国最具创造活力、最能长期保持集团冲锋态势的巴山作家群体”。由此,“巴山作家群”引发全国关注、高度评价。 “巴山作家群”这种奇特文化现象的产生,来之不易。其背后与范藻默默扶植青年作家成长不无关系。新锐作家、媒体人、人气网络推手刘金,青年作家,资深记者贾飞,时评家靳廷江,历史作家、青年杂文家胡万宝,都是在范藻的关心下成长起来。 他除了对被誉为“当代赵树理”和“中国的契诃夫”贺享雍的研究著述达30余万字外,还对梁上泉、何世进和周嘉等十余位作家做了系统研究,发表论文和评论三十余篇。 作品评论评 范藻 著《叩问意义之门——生命美学论纲》 能使生命美学这种美学观和美学思潮向纵深广度取得新的拓展,并努力建构出一个理论体系和学术框架,我赞同和欣赏生命美学这样的美学观和审美思潮,赞同和欣赏范藻这本专著《叩问意义之门——生命美学论纲》。 此书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富有诗情和哲理,并能将丰富的材料和见解,努力组成一个理论体系,从引论“生命的困惑”到结论“生命的意义” ,首尾呼应,自成一体,中间共有七章:依次论及生命美的要素、价值、内涵、特征、表现、环境、养成等,每一章都有自己的见解,而非人云亦云或老生常谈,如第一章将生命美的要素概括为:体验——生命美的感性生成,发现——生命美的主动寻求,创造——生命美的不竭动力,自由——生命美的最高境界。这四个要素也不是随意罗列,而是针对生命美化的过程依次递进、提升。又如第三章生命美的内涵概括为:劳动——生命美的保障,艺术——生命美的享受,思想——生命美的升华,信仰——生命美的寄托。作者条分缕析地指陈、分析生命美的构成要素、价值意义、基本特征、现实表现、生成环境和养成方式等,其中每一部分里面又进一步阐释它的具体内容,如第五章生命美的表现在形貌、言行、气质、人格这四个方面,如第五章生命美的表现在形貌、言行、气质、人格这四个方面,如“气质”一节是这样论述的:气质,生命美的魅力,它又体现在:1、外与内:充内形外;2、形与神:以神传形3、美与丑:化丑为美。对此作者都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 其次,在行文上作者努力追求诗情、画意、哲理三位一体的审美效果,从章节题目用语到具体内容语言,讲究整散结合,注重铺排气势,对偶、比喻、借代、排比、反复等修辞格交错运用,每章每节的开头都有二三段颇有“美文”意味的哲理散文;还有在行文的过程中,作者不时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富于理性的激情和诗意的哲理,从而一扫美学理论著作晦涩难懂、玄妙抽象的文风。 我最欣赏和赞同的是,范藻并不认为他这本《生命美学论纲》已经完成了生命美学的探索,更不是完成了美学研究的新进展,而只是在这进展中的一个努力,有待自己和大家(甚至包括后代)继续探索的一种努力。 我们都心甘情愿和愉快欢欣地作这种努力。 ——王世德(作者是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全国美学会理事,四川省美学学会名誉会长,主编我国第一部《美学辞典》,专著有《审美学》等。获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政府津贴。) 评 范 藻 著 《 沉 默 的 呐 喊 —— 贺 享 雍 小 说 研 究 》 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四川省东部有一个在全国都有一定知名度的“巴山作家群”,以后由于种种原因,里面的一些作家或离开了巴山,或离开了文坛。但是九十年代以来,又有一个名字逐渐为我们熟悉,他就是贺享雍。贺享雍生于巴山,长于巴山,至今仍坚守在那片土地上。他从短篇小说起步,以中篇小说崭露头角,最后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上取得显著成就,到目前为止,公开出版中短篇小说集三本,长篇小说八本,电影文学剧本一本,还有散文和教育论著各一本,共四百多万字的东西。对于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曾经终日以土地为伴的作家,评论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省作协会同其他单位先后召开三次研讨会,还出版了他的创作评论集两本。 这次,我又读到了达县师专中文系范藻先生的新著《沉默的呐喊——贺享雍小说研究》,捧着这沉甸甸的二十多万字的著作,我仿佛感到了他们在“沉默的呐喊”,这既是性格内向的贺享雍以文学的方式向生活和命运发出的抗争声音,也是一度沉默的巴山文坛再一次吹响的冲锋号角,更是在中国地域文学和乡土作家的理论研究园地响起的沉实足音。我觉得范藻研究贺享雍不是目的,他的目的似乎是以贺享雍及其巴山作家的创作为个案解剖,建构他的地域文学的学理构架,联想到他不久前出版的《叩问意义之门——生命美学论纲》对生命意义的美学追问,我想他的真正目的是要论证作者生命和他文学生命的交融和互证,文学是表现生命形态和揭示生命意义的一种方式,即文学与生命的同一,文学的呐喊是悲壮生命的确证。 怎样理解书题《沉默的呐喊》呢?首先,从用语上看,这是一组极具生命感觉张力的反义词,它们指陈了生命两种迥然相反的表现状态:“沉默”和“呐喊”,让人感到一种旺盛强健的生命活力,犹如地底下滚烫的岩浆正在酝酿着一次伟大的火山爆发,这种生命力量在被久久地压抑之后,正在呼啸着奔涌而出。其次,从语源上看,它来源于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当然鲁迅“沉默的呐喊”又与他的思想背景有密切关系,他在《<呐喊>自序》,将大众描摹为一间铁屋子里“从昏睡入死灭”沉默状态,把自己视为“大嚷起来”的惊醒者,于是他在《狂人日记》的最后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最后,从文义上看,如著者对贺享雍在外表木呐、性格内向的背后,所看到的进击的人生姿态,所听到的勇敢的呼号,全都变成了他作品中沉实而悲壮的声音,如《苍凉后土》里的佘老汉无奈的叹息:“昨年望到今年富,今年还穿衩衩裤!”《怪圈》里龙英的告诫:“如果老百姓连基本的自我做主都做不到,所有的民主都是一句空话。”在《遭遇尴尬》里作者在“后记”中的呼唤:“现在我们迫切需要做的,恰恰是在努力使物现代化起来的同时,注重现代化建设中一个最根本的要素——人的现代化。”沉默孕育着呐喊,呐喊冲破了沉默,著作的最后写道:“‘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在这霹雳炸响之前,他还是沉默着,而沉默之后就要爆发出坚实而沉重的呐喊。他的呐喊是样的别致,以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以手指敲击键盘的哒哒声,让小说里的苦难生灵替代他哭泣、呼号和控诉——在这苍凉的大地上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了一朵又一朵灿烂的文学之花!” 至此,范藻以生命的观照为视角,实现了生活、创作和研究的三位一体。所谓“生命视角”就是以作品里蕴涵的“生命”为视点,努力打通现实生活里人的生命、作家创作的艺术生命、读者个体的接受生命的“三点一线”内在联系。现实生活的生命,即作家和读者(研究者也是特殊的读者)所面对的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在文坛日益贵族化和鄙俗化的今天,曾经是社会主流的农民和工人,现今逐渐沦为时代和文学边缘,为这样“主义”、那样“思潮”的作家们所漠视,漠视他们的生存状况和生活处境,换句话说,也只有这些处于边缘状态和底层社会的人,才真实而典型地代表了我们这个变革时代由悲苦而悲壮的人生历程和生命形态。作家创作的生命是现实生活里的生命经过艺术的加工而产生的,成为作品里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般而言作家经历了那些生活、又关注什么样的生活及其生命,那么他的笔下就有相应的文学人物生命。贺享雍长期生活在农村以后又居住在县城,没有离开过生养他的家乡一步,因此他接触的现实生活的生命和创造的艺术世界的生命,就有着惊人的相似,即鲁迅所言的“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 贺享雍所反映的生活和塑造的人物,也是范藻熟悉的生活和熟悉的人物,范藻父母是成都市人,五十年代末调动到川东工作,他也一直在那里成长、生活和工作,他熟悉那方山水风情,了解那里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情感,现在他又以一个评论家的特殊读者身份,走进了贺享雍的小说世界,即作为一个读者个体的接受生命,他以两个身份和两种眼光来参与贺享雍的小说艺术世界的营构。一个是像贺享雍所描写的芸芸众生一样的普通读者,这时范藻和他们休戚与共、悲欢同在,他本人也是出生于灾荒年代,成长于动乱时期,有过失学的痛苦,在社会底层漂泊过,在基础教育和县级机关呆过二十年,直到现在他还和当年的“难兄难弟”保持着联系,这铸就和养成了他的“民间—人文”性身份和眼光;另一个是像作家本人现在一样的文化人,范藻目前在高等学府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美学的教学,他的学术兴趣也集中在生命美学理论和当代文艺现象的评析上,他将生命美学对生命意义追问的哲学意识和文学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艺术显示的人学观点,这两道学理之光聚焦在了贺享雍的小说世界上,在对贺享雍代表作的农村题材的几部长篇小说的解读和评析上,初步显示出了一个评论家应有的敏锐而独特的思维,如他将贺享雍的《苍凉后土》、《怪圈》和《遭遇尴尬》定名为“地域文学”的三部曲,梳理了作家是如何“从表现地域文化到超越地域文学”的创作轨迹,分别从这三个方面作了探索:一是,表现意象:从典型集中到普通分散;二是,主题功能:从政治伦理到哲理寓意;三是,审美风格,从明朗单一到模糊多样。还有通过对《怪圈》的分析,范藻提出了地域文学时空结体的“二律背反”观点,即在地域文学的时空坐标体系中,空间即地域文学独特的地方性,时间即地域文学共有的时代性;并且地域文学空间意义的地方性是悠久的地域文化传统的时间性积淀而成的,它的时间意义的时代性是广阔的全民文化当下的空间性汇聚而成的,于是空间的地方性特色要通过时间性的传统文化来表现,时间的时代性价值要通过空间性的主流文化来表现。在对地域文学的认识上,他提出了“如果说越是民族性的就是越是世界性的,那么,越是地域性的也就越是民族性的”观点,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对于丰富民族文化的学理构建,提升地域文学和民间文化的地位,都极富启迪意义。 正是在研究者的生命和研究对象的生命锲入融合的基础上,范藻开始了对贺享雍小说创作的整体研究,于是形成了这本《沉默的呐喊——贺享雍小说研究》,它不但是对贺享雍小说创作进行的一次系统而深刻的认识,全书共七章,分别为作家论、主题论、人物论、意象论、专题论和艺术论,而且以此为个案研究,对中国当代地域文学的学理建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还尝试了独特的生命视角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这些都具体地表现在作家的经历与他文学生命的呈现的方式上。正如《沉默的呐喊》开篇所指出的:“在作家创作的历程上,他是怎样用一个个鲜活灵动的艺术典型,来再现生活的存在,表达他对人生的理解;换句话说,在由生活到艺术的路途上,作家是怎样跨越这巨大的鸿沟,成功地实现真实生命与审美生命的对接。”接着著者回答道,“一个作家他要面对三种生命方式的存在”:林林总总的现实生命,形象生动的艺术生命和连接二者的作家的主体生命。在贺享雍的人生历程上他经历了苦难的少年、奋进的青年和崛起的中年,即人生经历:苦难、奋进和崛起的三部曲,相应的他的创作历程也经历了体验、反刍和升华的三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他以农民的身份主要是写身边的人和事,如《黄花嫂》是他发表在《巴山文学》1981年第五期上的小说,《冒尖以后》是他发表在《四川文学》1983年第八期上的,著者总结出了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视角的平民性、选材的亲历性和主题的时代性;在第二个阶段,他经历了由农村到县城,再由县城到乡镇,最后定居县城的几个来回。他的身份也实现了由端泥饭碗的编辑到四年后以招聘干部身份出任的屏西乡党委以生命的观照为视角,实现了生活、创作和研究的三位一体。所谓“生命视角”就是以作品里蕴涵的“生命”为视点,努力打通现实生活里人的生命、作家创作的艺术生命、读者个体的接受生命的“三点一线”内在联系。副书记,两年后他被借调到县委组织部,1992年10月正式调入县委组织部,并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1995年5月举家迁进县城,这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小说创作题材趋向多样化、主题开掘趋向深层次,他以中篇小说《末等官》1994年11月发表在大型文学刊物《峨嵋》为代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就是他的第三个阶段,这是贺享雍文学生命成熟、也是文学创作丰收的时期,他的八部长篇小说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其题材领域从农村扩大到了城市的商场和官场,又延伸到了二十年代民国初年豪门家族。 平心而论,这种人生历程或创作阶段的划分,是所有作家研究必须做的,也不一定有多大难度,但范藻高出一筹的是,他不但探索出了作家成长的生命轨迹,用的是极有生命感觉的词语来表达,如人生经历的“苦难与奋进”之于创作历程的“体验与反刍”,而且发现了连接这两种生命形态的“个性世界——内敛、执着、朴实的三重奏”,我们通常说的“文如其人”,实际上指的就是文学世界的生命和创造文学生命的作家生命,在本质上是息息相通的。著者把贺享雍独特的个性世界归纳和描述为:“内敛——生命向力的内倾式凝聚,执着——生命活力的矢量性运动,朴实——生命张力的返本式呈现”。正是因为贺享雍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再经过独特的个性世界的内化和过滤,从而创作出了以新时期的农民形象和农村干部为主,辅之二十年代豪门富翁、丫鬟小姐、兵匪劣绅和贫苦农民,改革开放以来小县城的市井百姓、下岗职工、商人和官员;换言之,苦难的人生经历“形成了贺享雍独特的个性世界:内敛、执着、朴实。它也相应地表现为贺享雍的生命力量:向力、活力、张力。” 范藻先生最近的两本著作《叩问意义之门——生命美学论纲》和《沉默的呐喊——贺享雍小说研究》,我都是它们第一时间的读者。我感到他的研究有着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众所周知,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生活体验多样的人生经历,学术研究——有关乎人的生命意义和生命显现的美学、文学研究,是否需要生活体验和人生经历呢?范藻的研究告诉我们,这依然是必要的,借用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出入”理论:“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一般都是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保持清醒的理智距离,进行“隔岸观火”式的分析,而范藻则不是这样,他在研究过程中溶进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性经验,将自己的整个生命努力和作为研究对象的生命融为一体,然后再作学理剖析,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这种身体力行的生命感悟和生命视角在他的研究里得到了生动而完整的体现,只不过需要范藻先生注意的是,如何与研究对象保持最合理的“距离”,别忘了文学和美学研究终究是属于理性认识的。 ——王世德(作者是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全国美学会理事,四川省美学学会名誉会长,主编我国第一部《美学辞典》,专著有《审美学》等。获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政府津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