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约翰·堂恩 |
释义 | 人物简介约翰·多恩(1573-1631),英国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的主要代表。他原是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的学生。他当过雅各一世的私人牧师,后来是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他的代表作有《世界的解剖》、《关于灵魂的历程》、《神圣的十四行诗》、《丧钟为谁而鸣》等。因屈莱顿曾批评过多恩“诗中的玄学成分太多”,遂被称为“玄学派”。 约翰·堂恩是英国诗人。他生于1573年。这一年,莎士比亚9岁。而在我国,明朝的张居正刚刚开始他的改革。死于1631年,明朝崇祯皇帝即位的第三年。这时,莎士比亚已经去世15年了。 堂恩是个倒霉的诗人,与他同时的莎士比亚和比他略晚的弥尔顿所发出的光辉使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诗名不显。直到一战前后,人们才重新注意到这位诗坛奇才。海明威就曾把上面这首诗中的一句用作他一本小说的书名,即《丧钟为谁而鸣》。 作品丧钟为谁而鸣 约翰·堂恩 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居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去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甲,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无论谁死了,都得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为我也为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