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成功的为什么是朱元璋
释义

图书简介

国内第一本将朱元璋个人业绩”和历史功罪”清晰区分的书; 国内第一本从政治文化角度切入,以现代公民眼光评判帝王的书; 国内第一本在专业史学和草根史学中间,倡导中间代史学”的书; 国内第一本叙述平易,又有很强的思想性、批判性,且避免了学术硬伤的皇帝读物。

编辑评论

国内第一本在专业史学和草根史学中间倡导中间代史学”的书,挑战吴晗,pk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朱元璋为什么非要置李善长于死地呢?这就要说到权力学的一条原理。根据权力学原则,最高统治者与属下之间需要一个权力空白区,这时最高统治者在心理上才会感到安全。宋太祖赵匡胤的一句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堪称这条原理的最形象的阐释。所以太近则生疑,生疑则要吃人。 在服毒及其反应”这项测试中,不能不承认,明太祖是非常敬业的,他不但认真记下了服毒者的神态和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异常,还对其逼近死神时的心理高度关注。整段文字,给人的感觉是细致入微、绘声绘色,完全能够想象,当事人明太祖从中获得了多么大的心理满足……这里出现的明太祖简直就是一个鉴赏家。 在物质享受上,称帝后的朱元璋,其场面肯定是无与伦比的,身旁的儒生也早已给他制定了一整套象征帝王权威的礼仪,他的举手投足,乡土味都越来越淡,但其视野还是走不出他少年时的那个乡村,其治国的理念仍然牢牢地建立在小生产者理想的基础上。 朱元璋固然也有一些善政和成绩,但其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如海禁、阻止工商业发展、思想文化专制等等,影响却是绵延后世,让任何一个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不能忘怀。

作者简介

黄波,1973年生,湖北宜都人,家居湖北宜昌,现供职于湖南《湘声报》∶读书,不求甚解,偶作文,但慕适意。关注明初至近代社会文化之变迁,主要有《说破英雄惊杀人》、《真实与幻影近世文人纵横谈》、《宁为愤青,不做犬儒》(即出)等著作。

目 录

穿越历史的迷雾(序)

第一辑:成功的为什么是朱元璋?

草莽中崛起的枭雄

元末三雄大结局

小明王:乱世中的超级玩偶

玩权力平衡木的大师

第二辑:辣手治国的得与失

“功狗”们的命运

胡惟庸:“反臣”还是“棋子”

开国丞相李善长之死

“废相”与自虐式勤政

以猛治国:“猛火烤羸羊”

“说的口干了,气不相接,也说他不醒”:朱元璋的反贪困局

恩威莫测的恐惧:所谓“纳谏”与“拒谏”

完美主义的破产

骨未寒,国先乱

第三辑:洪武盛世的另一面

朱元璋为什么嫉恨江南

“不合作即死”:高启被杀传递的信号

在雄主手下讨生活不易:真实的刘伯温与朱元璋

争当“教主”的明太祖

洪武朝:“没有私生活”的一代

八股、文祸与学校同兴

枭雄也有幻灭时:暮年朱元璋

第四辑:一代雄主的盖棺论定

朱元璋是“地主阶级总代表”吗?

帝国深宫中的“小农”

海禁:寻找虚幻的安全感

个人业绩与历史功罪:朱元璋究是几流帝王

附录 朱元璋大事要录

基本信息

·语言:简体中文

·出版时间:2009-06-01

·版次:1

·总页数:213

·印刷时间:2009-06-01

·印次:1

·字数:144000

·ISBN:9787802088320

·大小:16开

·装祯:简装

·纸张:胶版纸

图书摘要

第一辑:成功的为什么是朱元璋?

草莽中崛起的枭雄

前辈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说过,中国历代帝王中,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得位最正”。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这两人出身微贱,非豪门世家,起事之初都没有任何凭借。而这两人中,要比“没有凭借”这一点,朱元璋无疑要过硬得多。刘邦大小是一个亭长,家中还有几亩良田,朱元璋则到了靠做游方僧人、当乞丐来填饱肚子的地步,是货真价实崛起于草莽的一代枭雄。

最初,朱元璋在元末大乱中加入红巾军之一支一郭子兴的部队,本来是乱世下混饭吃、谋自保,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后来他当上了皇帝也并不讳言这一点。然而就是这一权宜之计,最终催生了一个新朝和新主。

朱元璋为什么能够崛起?和其同时的乱世英豪很多,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朱元璋?

神话很荒诞,天资是事实

朱元璋从投军自保,到独挡一面,最后又在逐鹿群雄中脱颖而出,最先抢得“神器”,说他不是一个天才型的人物,我是不信的。

这种天赋,旧史家曾附会神异之说,竭力让人相信朱元璋荣登宝座是天命所归,后来的人们,因为不信天命之说,则又完全否定朱元璋的天纵之才。在我看来,两者都失之于偏。

朱元璋小时候替人牧牛的一则故事已经证明了其天分。据《龙兴慈记》记载:有一天,朱元璋和几个同村伙伴到山里放牛,遇上雷雨,避雨闲谈中,大家都称肚饥,感叹没有好东西吃。朱元璋说我们面前这么多牛,为什么不杀它一头解解馋呢?说干就干,很快一头小牛就被他们烤熟吃光了,美餐之后才感到后怕。朱元璋出主意说,我们把牛骨牛皮和血迹都弄干净,把牛尾巴插进一条石头缝里,就说是小牛受惊掉进裂缝里了,田主能把我们怎样?回去后这般编说的朱元璋虽然挨了一顿打,可是田主也只好自认倒霉。这个故事不见于他书,是否属实有待考订,但朱元璋在这个故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却和成年后的他决无二致。如果属实,则朱元璋的智商和情商在幼年时就已显示高人一头:在别人意想不到处能拿出办法,这是智商;一旦事情不妙,也勇于面对,有魄力,能担当,这是情商。

朱元璋投入到郭子兴军中,从最低级的步卒开始做起,一步步升迁,逐渐进入主帅郭子兴视野,直到妻之以义女(即后来的马皇后),其中没有一点侥幸成事的成分,而是以乱世中实实在在的军功和智略来奠定其地位的。自然,朱元璋之所以在郭子兴军中鹤立鸡群,也还要依靠“鸡”的“衬托”。起初郭子兴的手下将领并不服他,一起开会议事,都抢着坐正位,朱元璋有意后至,坐一末席,可是等到商讨公事的时候,那些昂昂然坐在正位的人,却变成了木偶,只有朱元璋“剖决如流,咸得其宜”,于是“众心稍屈服”。

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那些趁着天下大乱起兵造反的人,因为不学无术,只懂劫掠不知大计,没啥稀奇,同样没有读过书的朱元璋为什么能够高人一头?这与他长期流浪所培养的深厚阅历有关,虽然不知书却人情练达世故洞明,但毫无疑问,对每一个流浪儿来说,这种底层漂泊的经历不一定都能变成宝贵的财富,这里当然是有某种先天的东西存在的。

策略最重要

除了天分,朱元璋的策略得当,则是其终能成功的最为关键的要素。

讲到策略,第一要说到收服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中国自古以来窥伺神器的人都对这句话耳熟能详,然而虽然熟悉,临到自己行事时,许多人却常常要忍不住把它抛在一边,原因就在于面对眼前的现实的利诱,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朱元璋的高明就在于懂得区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更懂得为了长远利益而克制自己的欲望。为了收服人心,朱元璋做了两件工作,首先是笼络读书人,也就是所谓礼贤下士,不论是隐居的,还是下野的元朝旧吏,也不论是真有才干,还是仅拥虚名,朱元璋都要访求,都要加以礼遇,并听取其谏言。在当日读书人拥有广泛资源和深厚人脉的社会,朱元璋的这一动作不仅具有强大的暗示作用,能安定一地之人心,而且更因网罗了像刘基、朱升这样的奇才异士,等于建立了一支其他群雄无法比拟的强大智囊团。在收服人心上面,朱元璋其次是能够较好地约束军纪。关于这一点,因为史料所载不尽相同,史家们一直有歧见。明朝官修的资料,如《太祖实录》等自然是竭力宣传朱的部队是仁义之师,朱元璋登基后也夸口说,他的成功经验就是“不嗜杀人”,然而其劫掠的事实却留在了一些野史上。究其实,现在可以认为,朱元璋的部队在当时的形势下,要争战,要有供给,绝不可能真正做到秋毫无犯,完全没有劫夺民家财产和妇女、胡乱杀人的行为,但和其他部队相比,其军纪相对较好是毋庸置疑的。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乱世之中老百姓的要求极低,别人杀人盈野,据史籍记载有的部队更有食人之举,而朱元璋只要稍加节制,就特别能够彰显其仁义,使天下之民望风归附。

朱元璋策略得当的第二点是,哪怕战术上偶有疏忽,战略层面上却几乎完美无缺。

先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安徽老儒朱升的献计意思是要朱元璋在实力尚未笑傲群雄的情势下,先建立稳固的后方确实保障后勤的供给,同时还要避免做出头椽子。试观后来朱元璋的一系列部署,无一不是依计而行,朱升乃名垂史册。但实际上,朱元璋对朱升的嘉许,正是因为这和他原来的思想如出一辙,他自己只不过未在朱升之前系统归纳罢了。早在蛰伏于郭子兴军中时,他就已经领略了“缓称王”,以避免树大招风,偷偷发展实力的妙处。郭子兴器小易盈,打下巴掌大一块地方,就想关门称王,几次都是在朱元璋苦谏下而作罢。而通过屯田,以解决军需,则早就是朱元璋的拿手好戏,他后来还曾以此自矜,说有了屯田政策,就可养兵百万,而不用民一钱。

逐步翦除群雄,这是朱元璋的宿愿,但究竟如何实施,孰急孰缓,则颇可思量,稍有不慎,小者实力和地盘受损,大者甚至会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存亡。当时局势是,中原有元朝大军,实力还十分强大,却被红巾军所纠缠,一时无法把触角伸到朱元璋所在的江淮地区,对元朝势力,朱元璋采取的是虚与委蛇的态度,而在他自己所在的江淮地区,面对陈友谅和张士诚这两大劲敌,则无疑是你死我活,非出于全力争胜不可。但究竟是先解决陈还是张,这是一个让人踌躇的难题。先解决张士诚有一大堆理由,比如张士诚盘踞在江浙,和朱元璋接壤,符合“远交近攻”这个通常的战理,又比如张士诚相对陈友谅实力稍逊,易于解决,……但朱元璋最终选择的是先灭陈,再灭张。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被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在先解决张还是先解决陈的问题上,朱元璋为什么要违背常理?朱元璋即帝位后,曾与诸臣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所谓牵牛要牵牛鼻子,尽管有许多让人一时难以决断的因素的干扰,只要透过纷繁的表象抓住要害就够了。这个要害就是,朱元璋比谁都更了解他的这两大劲敌。陈友谅有争雄天下之心,又十分好斗,而张士诚则只图自保,所以,如果舍陈而攻张,凶悍的陈友谅绝不会甘于旁观,一定会倾城出动,使朱元璋陷入两线作战的绝境,如果先攻陈,在姑苏(即苏州)苟且偷安的张士诚是不会冒险出击的。朱元璋看得很准。有人说这一决策为刘基所上,即使属实,朱元璋采纳之也表明他自己的头脑是非常清醒的。

朱元璋消灭陈、张两大劲敌后,在如何击破元都的问题上又面临着一次抉择。当时勇冠三军的常遇春主张挟连胜之威,挥师直捣元都北京,一战成功,被朱元璋所否决。因为他看到,从自己的根据地江淮到北京有漫长距离,而听命于元朝的军队散布于陕西河南等地,一旦攻北京坚城持久而不能下,势必援兵四集,进退两难。朱元璋制定的先取山东、河南、陕西,逐步撤除元都之屏蔽,然后从容兵临北京城下的进军路线,最为明智和稳妥。没读过多少书,但依靠阅历和军旅磨炼,朱元璋在军事上堪称名副其实的战略家,其征战生涯中几乎很少打败仗,原因就在于他目光远大,又能谋定而后动。

权术不能不讲

朱元璋策略得当的第三点是将权术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是有雄才大略的人,却很注意韬晦。在下决心解决对手之前,他都会拉下架子周旋一番,对元军是这样,对陈友谅、张士诚和其他群雄都曾经示好,仿佛温情脉脉。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