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渊兜村 |
释义 | 渊兜村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安溪县金谷镇,在镇政府驻地西北4公里处,清溪右畔,海拔68米。因溪流经过该河段,石多、水深、流急,故称渊港。早时河道狭窄,明代湖头李森出资凿通,船方能行至湖头。村在渊港右岸,故名渊兜。 概况村委会设在渊兜,农耕点湖丘寮。侨乡,旅居印尼的侨亲沈清江,1957年受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邀请,任回国观光团团长,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并回乡捐建清江小学。村民主要为沈、钱姓。 【地名含义】 村头溪中乱石杂生,受溪水冲击水深如渊,因村居靠近渊边,渊兜由此得名。 历史沿革渊兜只有“沈、钱”二姓,沈姓于明洪武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由龙门桂湖移居渊兜。钱姓于明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入住渊兜,并在本村繁衍生息。本村明清年间属内苏里渊兜保;建国后,1957年为五社高级社渊兜生产大队;1961年为元口公社渊兜大队;1965年为金谷公社渊兜大队;1985年后改为现金谷镇渊兜村民委员会。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渊兜村属泉州市安溪县金谷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晋江西溪上游,省道307线西侧,距安溪县城21公里,东有大桥直通田头村,南与中都村隔水相望,西靠山,北与大演村下仔角落相邻。 【村落与居民】 渊兜只有一个自然村落,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152亩,耕地面积为1000亩。全村总人口2850人,596户,为15个村民小组。 【村容村貌】 渊兜村村内道路硬化达3公里,主要道路配有路灯,并配有清洁工打扫道路,空气清新。村民遵纪守法,勤劳俭朴,生活和谐,村民安康。村历年来多次荣获省、市、县镇及相关部门的表彰。如:村领导先进集体、清洁家园村、治安合格村、平安合格村、村主任被评为县十佳村主任等等。 气候与物产经济渊兜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寒冷天气时间短,主导风向:春夏多为东南风,冬季多为北风。 工农业总产值有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7000多元,村民经济以前多以水稻、小麦、养殖业为主收入,现则是茶叶生产、茶叶加工为主体经济收入,其中茶叶铁观音、黄旦、本山是主要物种,茶农精心管理茶园,满山遍野茶叶翠绿,精心加工制作茶叶,市场上享有盛誉。建有茶青交易市场,实现茶叶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人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逐步向宽裕型的小康道路迈进。 【域内设施、文化生活、企事业单位】 域内设有:村老人协会、老人活动中心、文化室、村卫生所。域内有四家企业:三安水泥厂、裕兴轻质建材厂、矿石粉厂、富绿茶厂。域内有清江学校一座,学校占地面积7950平方米,建有校舍3600平方米,在校师生300多名,是全市有名的达标小学之一。 安溪县金谷镇渊兜村概貌 渊兜村系泉州市安溪县金谷镇一行政村,位于安溪县中北部,在秀丽的到旗山下清溪溪畔,卫生清洁,空气清新的村庄。东邻省道307线,距湖头镇10公里,距县城20公里。村落面积有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819人,总596户,15个村民小组。村级道路硬化达3公里。 渊兜村旧居“内苏里《今湖头镇》管辖,称内苏里,五社乡渊兜村,渊兜村多为沈氏,沈氏始祖,子寿公,德渊公二兄弟,于1371年由安溪县龙头镇桂湖迁入,至今有600年历史,后移居本镇山岭村,中都村及台港、南洋诸国,沈氏宗祠于1994年由侨胞沈帮约先生带头捐修,雄伟壮观,是远近有名的祠堂,还有新建的“老人活动中心”。 渊兜学校由侨胞沈清江先生于1953年兴建,邻近村庄学生就读清江小学,于2000年由侨胞沈清江先生之子沈福财、沈福昆投资200万元翻建,占地面积7950平方米,新建校舍3600平方米,由泉州市委书记施永康题名为“清江学校”是泉州市第34所市级示范小学,安溪县第五所农村市级示范小学。 渊兜村是安溪县铁观音茶叶生产加工大户,全村茶叶面积3000亩,于2002年新建茶青交易市场3120平方米,实现了茶叶生产规模化经营,渊兜村是金谷镇铁观音茶叶生产加工基地,全村茶叶加工300多户,茶叶生产加工人均收入达5360元。 纪念地遗址 纪念地、遗址 标准名称 渊兜炮楼 别名 简称 炮楼 管理单位 渊兜村委会 联系地址 渊兜村 联系电话 23368152 人物或事件 保护级别 村级 所在行政区 渊兜村委会 地名含义 历史沿革 民国初期,由于土匪入侵,民不安全,由于自发组织建在村中间,二层楼,楼上设有多处炮孔,一有土匪入侵便可以炮为号,组织反抗。 其他信息 2006年,由渊兜沈氏家庙管委会重新修建,面积80平方米,设有三楼,楼下为店面,二楼为老人活动中心,三楼为文化室,楼的名称仍为“炮楼”。【其他信息】 贸易区、口岸 标准名称 安溪县金谷镇渊兜茶青市场 别名 茶叶市场 简称 范围 人口(人) 面积(平方公里) 主要商品 茶青 所在行政区 渊兜村 地名含义 历史沿革 渊兜于1995年后,全村茶青产量数万斤,只能在村内路上买卖,对于交易很是不便,于2000年动工兴建。 其他信息 市场总面积有5000平方米,内有30个店面,市场里配有座椅、卫生间,日交易量400担,市场靠省道307线边,交通方便。桥梁 标准名称 渊兜大桥 别名 简称 所在河流(道路) 蓝溪 最大载重量(吨) 8 长(米) 108 宽(米) 6.5 高(米) 12 最大跨度(米) 30 结构 条石 始建时间 1977 建成时间 1978.12 所在行政区 渊痘村 地名含义 历史沿革 渊兜村田园分布在大演、田头、中都等村,一旦大水,渊兜是个死岛,为耕作、外出渊兜设有上、中、下三只渡船很不方便。 其他信息 渊兜大桥由政府资助18500元,香港侨胞沈清江出资4万元,由村民投工,总造桥为15万元整。水渠 标准名称 渊兜水圳 别名 茶叶市场 简称 起点 渊兜村渊头 止点 渊兜水性尾(内埌) 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最大水深 始建始建 1956 建成时间 1956 所在行政区 渊兜村 地名含义 历史沿革 渊兜村村内有田千亩,由于缺水,古时有渊兜鬼三天没雨就戽水之说。 其他信息 1955年,由政府牵头,在渊兜渊头建了一座水轮泵,并开探水圳,从头到尾有1.5公里,灌溉面积为千亩,并于1963年又建一座双泵,抽往高处,现有上、下圳两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