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宇喜多秀家 |
释义 | 宇喜多秀家(1573年-1655年12月17日),又称宇喜田秀家、浮田秀家。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宇喜多直家之嫡子,母亲是お福の方(出家后称为圆融院),曾经做过丰臣秀吉的养子。幼名和通称均为“八郎”,正室为前田利家之女豪姬,儿子为宇喜多秀高和宇喜多秀继。为丰臣秀吉统治时代的五大老之一,其治绩也被人称为“备前宰相”。 任命五大老7岁因宇喜多家臣服于织田家而成为羽柴秀吉的养子,并被送到安土城作为宇喜多家的人质,受到信长的厚待。1581年,在他8岁的时候,生父宇喜多直家病逝。翌年,在织田信长的安排下,重回宇喜多家继承家督。元服时取羽柴秀吉的“秀”字命名为“秀家”。 在本能寺之变前后,协助秀吉出兵攻打高松城和支援秀吉返还京畿与明智光秀决战。1586年与秀吉的养女豪姬(生父为前田利家)结婚。1587年参加九州征伐,并担任先锋,其功绩获得了秀吉的认同,正式获封为57万4千石的外样大名,拥有备前国、美作国、播磨国西部和备中国东部,叙官从四位下参议兼左近卫权中将。1592年,参与文禄之役,并担任大将,在碧蹄馆之战中,担任后阵的本队总大将,与先锋队总大将小早川隆景联手设伏,一度使轻骑冒进的明军李如松部陷入苦战(实际上是重臣户川达安替其建立战功)。而这个功绩也使他晋升为从三位的中纳言,俗称“备前中纳言”。翌年,被秀吉任命为五大老,当时他年仅21岁,是五大老中最年轻的。其后1597年的庆长之役也有参战。 关原之战前的动向庆长五年(1600)正月爆发的宇喜多家的家中骚动直接影响了宇喜多家和秀家的命运。《浮田家分限帐》可以让让现代人大致了解庆长四年前后宇喜多家家臣团的构成情况。据此可知,在宇喜多家中知行地在一万石以上的家臣有谱代众户川肥后守、冈越前守、长船吉兵卫、花房志摩守和一门笔头宇喜多左京亮(秀家的从兄弟,后改名为坂崎出羽守直盛)、外样笔头明石扫部头六人。他们六个人的知行地合计约十五万石,加上三百七十多名部属和与力的知行地则有二十二万多石,这相当于宇喜多家六成的军力。宇喜多家的家中骚动正是由这些重臣的反目引起的。 要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必须从文禄三年(1594)说起。由于和秀吉的特殊关系,宇喜多秀家在大坂居住的时间要远多于本领。秀家是一员能征惯战的武将,却不是一位合格的大名。由于缺乏经营领国的经验,自己又必须长期陪伴在秀吉的身旁,秀家便将领国全权委托给重臣户川肥后守治理。在营建伏见城的时候,宇喜多家的笔头家老长船纪伊守直盛(长船吉兵卫的兄长)给秀吉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秀吉的授意下,长船纪伊守取代户川肥后守成为宇喜多家的家宰。于是,在宇喜多家的内部形成了以长船纪伊守为核心,中村次郎兵卫(跟随秀家夫人豪姬的原前田家家臣)、浮田太郎卫门为骨干的长船派阀。长船派阀的大权独揽在宇喜多家内部催生出一个以谱代重臣为主的反长船派。反长船派的领袖是知行二万四千石的宇喜多左京亮。长船派和反长船派之间的对立与冲突直接导致了宇喜多家的家中骚动。《备前军记》把两派家臣对立、冲突的原因归结为:日莲宗与基督教的对立(长船纪伊守直盛是基督教徒)、检地实施中的不公平、不满秀家的奢侈浪费等等。在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刻的原因。宇喜多家的谱代重臣们优先考虑的是如何维护本家的利益,宇喜多秀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维护丰臣政权。因此,在承担丰臣政权过重的军役负担的问题上,主君秀家和他的重臣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庆长三年(1598),长船纪伊守病死(一说被反长船派毒害),接替他的正是反长船派的领袖宇喜多左京亮。宇喜多左京亮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一上台就大肆迫害长船派,长船派中最遭嫉恨的中村次郎兵卫慌忙逃往大坂寻求秀家的庇护。不依不饶的左京亮气势汹汹的来到大坂要求主公秀家交出中村次郎兵卫,秀家断然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遭到秀家的拒绝之后,宇喜多左京亮纠集户川等人的兵力二百五十余人占据了大坂玉造的宇喜多屋敷,公开竖起了叛旗。作为当事人的秀家对此束手无策,唯有请求各大名调停。天正五年(1600)正月,德川家康的干预平息了这次骚动。家康对祸首宇喜多左京亮、户川肥后和花房志摩的处罚出人意料的轻微,他们理应被处以极刑,却仅仅受到了追放的处罚(不单如此,家康还在暗中资助他们),其他参与骚动的家臣则被命令返回冈山原籍,宇喜多家的家宰由一惯保持中立的明石扫部头全登接任。然而,那些被勒令归参的家臣们并没有全部返回冈山,不但如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竟然退藩作了牢人。从《浮田家分限帐》中可知,宇喜多家在这次骚动中丧失的重臣除了冈越前守、宇喜多左京亮、户川肥后守和花房志摩守以外,还包括秀家的马回众长田右卫门丞、中吉与兵卫和六个主力军团的组头明石久藏、浮田平吉等四十六名,他们的知行地共有约十四万石(占家臣总知行地的百分之四十)。正是这些叛臣构成了宇喜多军的中坚,尽管秀家竭尽全力试图重建军事体制,但是他们的叛离还是严重削弱了宇喜多军的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宇喜多家的败亡不正肇始于此吗? 关原之战庆长五年(1600)二月,为了处理家中骚动的善后事宜,宇喜多秀家返回了阔别已久的冈山城。回到领国之后,秀家立即着手重建家臣团和重整军备。经历了一番动荡之后的宇喜多家在民心和士气上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原本在实力上就和德川家相差悬殊的宇喜多家,此时就更难于与其抗衡了。秀家对此并非没有认识,然而当石田三成在大坂举兵之际,他还是毅然率领一万五千大军于七月二日赶到了大坂。秀家与三成的默契合作是建立在何种基础之上呢?笔者以为,秀家响应三成完全是为了报答秀吉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此时的秀赖正如当年幼年丧父的秀家,他要象秀吉当年对待自己那样一心一意的保护秀赖,这正是秀家和其他所有西军将领的本质区别。 七月十六日,毛利辉元进驻大坂,西军成立了以辉元为统帅、秀家为副统帅的战时指挥体制。七月二十五日,秀家率军自大坂出发,八月一日开始攻打伏见城。伏见城陷落后,秀家返回大坂稍事休整便挥戈东向、兵发美浓。宇喜多军兵分两路,秀家取道近江进入美浓,明石全登率领主力经由伊势进入美浓,全军在八月下旬进驻大垣城。九月十四日,在关原合战的前哨战杭濑川之战中,明石全登率精兵八百参战斩获颇多。在关原的主战场上,宇喜多军位于大谷军和小西军之间,全军共一万七千余人。秀家将全军分为五队,分别交由明石扫部头全登、长船吉兵卫、宇喜多源三兵卫、浮田太郎右卫门和延原土佐指挥。不久以前的家中骚动对宇喜多军的损害是十分明显的,诸多重臣的退藩令全军的动员力锐减了百分之四十。值得一提的是,户川肥后守作为东军加藤嘉明的前锋出现在关原战场上,那些背叛秀家的旧臣也大多如此。 九月十五日,决战从宇喜多军和福岛军之间的猛烈交火开始了。整个上午,宇喜多军和福岛军的战况呈现出一进一退的焦着态势。福岛正则是东军的前锋,福岛军的当面之敌人正是西军的中坚宇喜多军。一万七千余宇喜多军面对六千多福岛军没能占到什么便宜,难道是他们的战斗力不足吗?福岛的部下是素不习战的尾张兵,秀家手下的备前人和备中人不可能不如他们。毫无疑问,其中的缘由必须从战场外去寻找。《冈山县古文书集》中收藏的户川肥后守与明石全登之间的通信,时间是关原合战前不久的八月十八日、十九日。明石扫部在给户川肥后的书信当中哀叹“情况很糟糕”并认为东军“人才济济”、“实力出乎意料的强”。身为宇喜多家家宰的明石全登在决战前夕的悲观情绪反映了宇喜多军上下当时的普遍心理,怀着这样的厌战情绪的宇喜多军自然不可能象在朝鲜那样奋战了。最后,小早川秀秋的临阵背叛决定了战场的胜负,然而对宇喜多秀家而言,他的失败却并不只在战场之内。 流放生涯秀家在伊吹山成功躲过了东军的追捕,但领地被家康没收,继承秀家领地的正是小早川秀秋。之后秀家潜逃到岛津氏的领地萨摩国,于1604年为幕府所获,幸赖岛津家久和前田利长为秀家求情,免除了死刑,暂时软禁于骏河国久能。1606年,秀家被幕府流放到八丈岛,在豪姬娘家前田氏及宇喜多旧臣旗本花房氏的支援下,平安地在八丈岛渡过了50年余生,于1655年病逝,享寿83岁。但其子孙直到明治时代才恢复自由之身。曾经传出前田氏欲协助秀家恢复大名的地位,并可获十万石的领地,但因为秀家不愿背弃对丰臣氏的忠诚,断然拒绝。 法名:树松院明室寿光或尊光院伝秀月久福大居士 墓所:东京都八丈町大字大贺乡稻叶墓地、东京都板桥区板桥丹船山药王树院东光寺。 历史评价 早年丧父,后被秀吉收为养子。作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子的秀家,并不像其他的养子那样把秀吉的恩德当做是天经地义。一生为丰臣家殚精竭虑,甚至牺牲掉了自己的家业,回馈了秀吉的养育栽培之恩。可以说,是丰臣家中最为忠心耿耿的人。 战后的宇喜多秀家简介宇喜多秀家逃出伊吹山,因为迷路陷在美浓粕川谷(现在揖斐郡春日村)一带,藏匿于矢野五右卫门家中。这五右卫门是个颇了不起的人物。 矢野五右卫门老臣明石全登说服了秀家,逃离关原而入伊吹山。随从的只有近臣近藤三左卫门正次、芦田作内、森田小传治、虫明九平次、黑田勘十郎、本乡义则、山田半助等人。 北上伊吹山后,宇喜多秀家一行迷路了,在山中彷徨两日,既无粮食也无饮水。西军战败的消息,已经传遍了近乡,众人都知道溃军逃亡在关原以北的山林中,无数农民聚集着来逮落难的武士。秀家逃至粕川谷(照片)的中山乡(现在揖斐郡春日村中山),遭遇了一群这样的猎手。 其中打头的叫做矢野五右卫门,他先见了秀家身边的侍从,知道有油水,便就持枪靠近。然而走近了,却觉得这人落魄不堪,不由得有些同情,正犹豫着是否要喊住他们的时候,秀家对他开了口: “哦,幸会,请问,这是哪里?我们迷路已深,兼又饥饿,扛不住了。” 矢野回答道:“这地方缉捕得很紧,你们不必再逃了。” 宇喜多秀家说:“在下是德川追索着的西军大将丰臣秀家,给吃些粥饭,再把我交给德川也没什么,绝不怨恨。” 五右卫门闻知秀家的名姓,惊得差点摔倒。或许是看见秀家的窘迫,他突然改变了态度,说:“不知道是秀家公子,请恕无礼之罪!万事有在下在,不用担心!” 当下叫矢野家的仆人九藏背起秀家,与随从进藤、黑田一起歇在白樫村(现在揖斐郡揖斐川町白樫)的矢野家中,其余随从则被送往大坂的备前岛。 另有一说,矢野五右卫门重昌是原前田家的家臣,进藤三左卫门之妹就是五右卫门的妻子。具体经过略过不提,秀家就这样隐匿在矢野家,一直藏了四十余日。矢野家在山路的最深处,现今仍有后人居住,庭院里立着一座新碑,上书“宇喜多秀家公匿居地”,据称题词者是秀家的后代。其中遇合,也真是传奇得很。 再会妻儿大约到十月中旬,近藤三左卫门偷偷去了京都,传达了宇喜多秀家无恙的消息。然后带着秀家的肋差直入家康设在伏见的办事处自首:“主公秀家已经自裁,遗体经过荼毘(火化)葬在高野山。”并交出了肋差鸟饲国次。德川家并未完全相信他的话,把他软禁在本多正信那里,但是多少放松了对秀家的搜索,乘此间隙,五右卫门开始了行动。 他和黑田勘十郎把秀家装扮成病人,对外只说家中有人要到有马(有马温泉?)治病,让秀家坐在马车里离开了白樫村,途径近江武佐于次日到达了伏见,并且在此换乘船只。他们谎称马车上的是重病人,不便下车,做得始终一无破绽。船行一天,就把宇喜多秀家送到了大坂天王寺,藏匿在五右卫门的相熟人家里。四天之后一个漆黑夜里,秀家终于回家了。 战后,秀家的夫人(前田利家第四女,名为阿豪)本以为丈夫已不在人世,如今见他平安归来,喜极而泣。后来五右卫门告辞时,受了大恩的宇喜多秀家把得自秀吉的朱印状赠给五右卫门,另赐黄金三十枚,以及赠与其妻的一些细软(金额和物品有异说)。秀家再向五右卫门行礼道:“贵夫妇的大恩,秀家此生不忘!” 完成了这一冒险,五右卫门心满意足地回到乡里。《关原大条志》记载:“五右文门俄而还家,载恩载荣,欢喜无限。自是成富贵家,享南山寿,子孙绵绵不落。” 秀吉的朱印状即此成为矢野家之宝,保存到了现在。 从萨摩到八丈岛宇喜多秀家就此住在大坂的家里,但这终非长久之计,夫人于是向娘家加贺前田家求助。然而前田家觉得这问题极棘手。他们建议秀家夫人道:要么向德川家自首,要么逃到九州去。夫人再三恳求不可把秀家送到家康手上,前田家便也同意让秀家逃亡九州。决定之后,秀家夫人也回了加贺。 第二年六月,宇喜多秀家逃入萨摩。岛津方面由大隅郡牛根乡的平野家出面接待他。平野家尽力包藏着秀家,然而竟不能长久,因为时势改变,岛津家与德川议和以后,不愿当包庇罪犯之名,只要对秀家交代得过去,也就情至义尽。庆长七年(1602)十二月二十八日,岛津忠恒向德川家请求保留秀家一命。此际前田家自然也在求情,于是秀家的处理办法便给议论定了。第二年八月六日,秀家从大隅牛根被捕至伏见,这时平野家还大不情愿,总因无奈,才交出了宇喜多秀家。 九月二日,岛津家如约将秀家押送骏河久能山。重新让他做回大名当然是不可能的,既要处置战犯,又得虑及岛津家的面子,兼顾前田家的想法,德川家实在是伤透脑筋。经过两家的不断求情,直拖到了庆长十一年(1606)五月,幕府作最后决定,将他流放八丈岛。 对岛津前田两家来说,这样的裁决虽然并非所望,可也不愿再启异议,于是宇喜多秀家一行十三人在伊豆纲代地方解缆启程,途中还与台风遭遇,不得不在下田避风,一个多月以后的八月十八日,方始抵达八丈岛。 八丈岛上还有不少传说,这里且容略过。秀家在岛上约有五十年的草间求活,不知道他是带着如何的心绪过去的。明历元年(1655)十一月二十日,宇喜多秀家老病而死,享年足有八十四岁。宇喜多家及至两百多年后明治大赦时,才蒙赦免,得以离开这里。 从花房志摩守音信之物、何も 如书付相届、慥请取申候、下々へ 遗物も相渡申候、恳志怡悦存候 由、能々被仰候て可然候、以上 寅年 六月廿一日 久福(花押) 孙九郎(花押) 小平治(花押) 丰 作十样 まいる 这是宇喜多秀家在八丈岛上的往来书信。有段故事,经过《丰臣家的人们》播传,甚为有名:宇喜多家有一名旧臣花房志摩守,关原之战他在东军,得享富贵,听说秀家在岛上织席为生,便送了些白米。秀家作书谢他,孙九郎和小平治即秀家的两个儿子秀高(秀隆?)、秀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