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鱼龙目 |
释义 | 鱼龙目是一种类似鱼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2.5亿年前至9000万年前的中生代,鱼龙最早起源于三叠纪中期的一种陆栖爬行动物,在侏罗纪时分布尤其广泛。到了白垩纪,它们被蛇颈龙类所取代。 概述鱼龙目 Ichthyosauria 鱼龙目是典型的海生古爬行动物,鱼龙亚纲的一个目,是出现于三叠纪初期到白垩纪后期已绝灭的海生爬行类。身体呈纺锤形,很像鱼类。大小及习性与现在的海豚大致相似。眼大,吻长,有利齿,肉食性,行动依赖于视觉。背部具肉质鳍。脊椎末端向下后方伸延,其上有肉质叶,形成倒歪尾型肉质尾。前、后肢均呈鳍状,颇像鱼类的胸鳍和腹鳍,其内为多排六角形的小骨所支持。祖先可能是某种杯龙类,例如或可与水生盘龙类的蛇齿类(Ophiacodon)等的某种类有关。与迷齿类和杯龙类同样,齿具有迷路状构造。在德国不仅骨骼,而且身体的外形也在黑色页岩中保存下来,已判明是流线型的体型。四肢具有鳍脚,各有一放尾鳍和肉质的背鳍。生活方式与大型的鱼类相同,推测游泳的速度极快。椎骨具神经棘,呈扁平盘状。脊椎骨的后部向下侧弯成为肉质尾鳍下叶的轴。四肢骨缩短,由扁平六角形的骨骼集合而成。鱼龙自早三叠纪出现,即已特化成鱼形,适于海洋生活,侏罗纪最繁盛,少数残存到白垩纪。 在德国霍尔茨明登(Holzminden)出土的鱼龙化石,发现其腹中及泄殖孔部位还保存着鱼龙幼仔的骨骼化石,表明鱼龙为卵胎生动物。还发现了消化管内约有200个箭石类壳的化石。在日本宫城县从三叠纪地层与侏罗纪地层中也发现了同样的化石。除南极洲和非洲外,各大陆均有分布。中国的喜马拉雅龙(Himalayasaurus)、混鱼龙(Mixosaurus)和巢湖龙(Chaohusaurus)等,均为三叠纪的种类。 鱼龙目(学名Ichthyosauria,来自希腊语ιχθυς“鱼”和σαυρος“蜥蜴”)是一种外形类似鱼类和海豚的大型海生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4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在三叠纪中期,一群陆栖爬行动物逐渐回到海洋中生活,演化为鱼龙类,这个过程类似今天的海豚和鲸鱼的演化过程,但鱼龙类的直系祖先至今还未能确定。在侏罗纪它们分布尤其广泛、繁盛,在白垩纪它们被蛇颈龙类取代,蛇颈龙目是白垩纪时期的海生顶级掠食动物。 鱼龙超目是由理查·欧文爵士在1840年建立,这名词现在经常用在提及鱼龙类的原始成员时。 形态鱼龙类的体长一般在2至8米之间。它们的头部类似于海豚,拥有一个狭长而带齿的嘴,上下颌长着锥状的牙齿,整个的头骨看上去就像一个三角形。它们的体型适于快速游泳,椎体如碟状,两边微凹,一条脊椎骨好像一串碟子被串在一条绳索上,尾椎狭长而扁平。鱼龙类的头两侧有一对大而圆的眼睛,眼睛直径最大可达30厘米,能在光线暗淡的夜间或深海里追捕乌贼、鱼类等猎物。 发现史关于鱼龙最早的描述是1699年在威尔士发现的化石残片。 1708年最早的脊椎化石两次被发表,怀疑为大洪水的遗迹。1811年玛丽·安宁在侏罗纪海岸的莱姆里吉斯发现了第一具完整的鱼龙化石。此后她相继发现了三具不同的化石。 190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恐龙远征队在三叠纪是浅海的内华达州发现了25具化石。一些这些化石今天陈列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考古博物馆中。其它化石今天依然埋在石床中,可以在奈伊县的州立柏林鱼龙公园里被参观。1977年内华达州将三叠纪的鱼龙秀尼鱼龙(Shonisaurus)定为州化石。内华达是唯一一个拥有一具完整的,17米长的秀尼鱼龙的州。1992年一位加拿大鱼类学家发现了至今为止最大的鱼龙化石,它长23米。 演化史在加拿大、中国、日本和挪威斯匹兹卑尔根的早期和中早期三叠纪层均找到了早期鱼龙的化石。这些早期的种包括巢湖龙(Chaohusaurus)、短尾鱼龙(Grippia)和歌津鱼龙(Utatsusaurus)。这些早期的鱼龙属于鱼龙超目,但不属于鱼龙目,在三叠纪晚早期或者早中期演化为真正的鱼龙。这些鱼龙很快就分化为许多种,其中包括像海蛇的、10米长的杯椎鱼龙(Cymbospondylus),以及小一些的种,如混鱼龙(Mixosaurus)。三叠纪晚期的鱼龙包括萨斯特鱼龙科以及更像海豚的加利福尼亚鱼龙(Californosaurus)等。 在侏罗纪,萨斯特鱼龙科的动物达到了鱼龙的顶峰。在内华达州卡尼克阶地层发现了多具化石的Shonisaurus popularis达到15米长。在太平洋的两岸均有卡尼克阶的萨斯特鱼龙科动物被发现。在西藏发现有喜马拉雅鱼龙(Himalayasaurus tibetensis)。这些10至15米长的鱼龙可能与秀尼鱼龙属于同一属。在英属哥伦比亚被发现的鱼龙达到了21米的长度,这是至今为止最大的海栖爬行动物。 侏罗纪早期的鱼龙包括四个科和许多种,其长度从1至10米不等。其属包括真鼻龙(Eurhinosaurus)、鱼龙属(Ichthyosaurus)、Leptonectes、狭翼鱼龙(Stenopterygius)和大型的食肉鱼龙泰曼鱼龙(Temnodontosaurus),同时也有早期留下的、比较原始的鱼龙。 在侏罗纪中期依然有鱼龙,但其多样性减少了。这个时候有代表性的鱼龙包括四米长的大眼鱼龙(Ophthalmosaurus)及其邻近的属,它们与鱼龙属类似,拥有流线型身躯。大眼鱼龙的眼睛非常大,它们可能在光线比较暗的深水中捕猎。 在白垩纪鱼龙的多样性似乎继续下降。至今为止白垩纪的鱼龙只有一个属被发现:扁鳍鱼龙(Platypterygius),虽然它在全世界均有分布,但是其种类很少。在白垩纪中期的灭绝事件中这些鱼龙消失。 下属分类鱼龙目 ICHTHYOSAURIA 混鱼龙科 Mixosauridae Merriamosauriformes亚目 关岭鱼龙 Guanlingsaurus Merriamosauria 萨斯特鱼龙科 Shastasauridae 真鱼龙下目 Euichthyosauria Teretocnemidae科 加利福尼亚鱼龙 Californosaurus Parvipelvia Macgovania Hudsonelpidia Suevoleviathan 泰曼鱼龙 Temnodontosaurus 蛇嘴鱼龙科 Leptonectidae Thunnosauria下目 狭翼鱼龙科 Stenopterygiidae 鱼龙科 Ichthyosauridae 大眼鱼龙科 Ophthalmosauridae 鱼龙类 ichthyosaur 形态演化一种绝灭的水生爬虫类,基外形和习性很像海豚。鱼龙是适应水生环境、最高度特化的爬虫类。地理分布广阔,并且经历了几乎整个中生代,但在侏罗纪期间种类和数量最多。德国南部下侏罗统细粒页岩内有极好的化石标本,保存著身体的轮廓,包括发育完善的肉质背鳍。代表属是鱼龙属(Ichthyosaurus)。鱼龙类即由鱼龙属得名。侏罗系的鱼龙格外著名。外表很像鱼,身体呈流线型、没有明显的颈部,头很自然地与身体融合,四肢已改变成桡足,有推动身体运动的作用。利用发育完善的鱼状尾鳍和身体的摇摆行进。脊柱由圆盘状的脊椎组成,脊柱向下弯到尾鳍的下叶,尾鳍的上叶没有骨头支撑。早期的复原图曾画出笔直的脊柱,直到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化石,才明瞭脊椎弯曲的自然状态。鱼龙属头骨长,腭部非常细长,有许多尖齿。眼很大,鼻孔位于头顶的很后方。长约3公尺。大概能高速游泳。很可能主要以鱼和其他海生动物为食。 生活习性鱼龙类因水中生存而如此高度特化,以致不可能冒险登陆。假如在海岸搁浅了,就会像现代的鲸或海豚一样,无力自拔。逐渐形成能在水中繁殖的生态。已知的几个标本中,较大的个体里面保存著未成年的小鱼龙骨骼化石。尽管曾有人推测是被吞食的小鱼龙,但更可能是分娩期死去的雌性动物和胎儿。鱼龙类的祖先尚不清楚。一些中生代早期的代表已有大部分特化,适应於不同的习性,一种类型以软体动物为食,齿改变成扁平的结构;另一种类型,下腭缩短,上腭长而尖,构造上类似现代箭鱼。至中生代末逐渐稀少,绝灭于中生代结束之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