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俞志华 |
释义 | 俞志华,中国当代书画家。1947年3月生,浙江杭州人,号石龙山人。70年代受业于中国美院诸乐三教授及周昌谷、余任天先生,书画的沙孟海、唐云、陆俨少、朱恒、郭仲选教诲为私淑及入室弟子。上海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吴越书画研究院院长。 中文名:俞志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1947年3月 职业:书画家 毕业院校:中国美术学院 主要成就:作品曾被数十部书画大典摘录 代表作品:《铁骨老梅》、《春江小景》 人物简介80年代末创作《春江小景》得张爱萍将军及中国美院朱恒、王伯敏、舒传熙、刘江、孔仲起、曾宓、童中焘、施南池等教授提誉,后筑庐径山“行素书屋”,潜心研学十年。 现任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红旗书画院秘书长、中国书画名家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学研究馆馆员、中国国画画家协会秘书长、文化部中国书画艺术委员、国际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国际吴昌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破格体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吴越书画研究院院长。 艺术成就1969年建“浙江展览馆”并留馆美术担任职,拜中国美院诸乐三为师,其先后得余任天、沙孟海、唐云、陆俨少、林散之、施南池、陈大羽、朱恒、郭仲选教诲为私淑及入室弟子。 1976年为“毛主席纪念堂101(东方红大厅)厅”杭灰大理石拼花技术指导。嗣后为潘天寿、余任天制作墓碑。为日本岐埠市长莳田浩制作“济公”笔筒,得刘海栗大师赏识。 1984年为恩师诸乐三雕刻墓碑及墓志铭,(时任德清花岗石厂厂长)。1988年购夏衍内侄沈竹根旧宅二间,严家弄筑《行素书屋》由沙孟海、郭仲选、刘艺题额。 1989年《春江小景》山水,得中国美院朱恒、王伯敏、刘江、童中焘、孔仲起、卢坤峰、吴山明、曾宓及恩师郭仲选、施南池等题鉴(原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也题“艺海风流”以示鼓励。嗣后上峨眉、青城、少林、黄山游览祖国名山大川,遍访名师,研习“国学、周易并风水、八卦乾坤”)。 1996年于唐代古刹,为日本古道,佛教临济宗祖地径山脚下余杭长乐筑《行素书屋》由唐云题额(现俞志华艺术馆)“修身养性”。 2000年受邀于中国上海首届“郑碟杯”中日书画展,任艺术总监,汇聚西泠印社36名家作品及中外书画家一千多人成功举办了上海解放以来最大的书画活动,载入《2000年上海年鉴》。 2002年底随沈鹏、靳尚谊、刘艺为团长,朱奕龙为副团长的中国书画家代表团200多人赴泰国、澳门进行文化交流。加入杭州市美协书协并上海书协顾问。 2004年随孟蘩锦、林散之为团长的“中越文化交流及采风”活动,作品为“越南河内大学”收藏。并任中国破格体书协主席及东方艺术研究院教授。 近年来,作品获得金奖数十次。入编文化部,中国文联等出版“国学词典”“中国近现代书画篆刻名人录”等近百部典籍。并被钓鱼台国宾馆、中央党校、国家博物馆及济南博物馆、烟台博物馆、广州图书馆等全国各地艺术馆收藏,入刻西安碑林(新),千年文化碑林及临沂王羲之塔碑,楹联被广东南华寺、西安大慈恩寺所入刻。 艺术成就被新华社《人居》杂志、《中国新闻》、《世界知识画报》、《法治行为》、《财富时报》、《今日信息报》、《中华建筑报》、《中国收藏》、《都是快报》及《中国网络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进行专题报道,入刻2008年奥运碑林并先后出版邮票及明信片。 2009年4月。“丹青墨缘”中日书画交流25人赴日本银座柴山画廊展览,并在成田市放送大学笔会,时任艺术总监、副团长,代表中国代表团剪彩并发言。所带去书法全部被日本友人收藏与收购。其个性化的书道得到认可。2000年受聘于中国上海首届"郑碟杯"中日书画展,任艺术总监,汇聚西冷印社36名家作品及中外书画家一千多人成功举办了上海解放以来最大的书画活动,载入《2000年上海年鉴》。 近年来,随靳尚谊、沈鹏、刘艺等大师赴泰国、澳门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与刘炳森、林筱之等前往西欧八国和越南、韩国、日本等地进行国际交流。数十年获得书画艺术大奖几十次,作品编书入册十余部,艺术成就被新华社《人居》杂志、《中国新闻》、《世界知识画报》、《法治行为》、《财富时报》、《今日信息报》及《中国网络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主要作品有《铁骨老梅》、《潇洒清风》、《不知天上宫阙》和《龙吟》等,由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馆、中央文献出版社、国务院侨办、钓鱼台宾馆、中央党校、北京军区招待所及山东、济南、四川、湖南、内蒙、上海等地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书法作品入刻王羲之塔碑、庐山碑林、千年文化碑林,为西安法山寺、大慈恩寺,广东南华寺等佛教胜地题写楹联,并进入中国当代精品拍卖会. 俞志华喜《易经》、精鉴藏、爱文学、学诗词;结缘交友,足迹遍及祖国山山水水。人生信条——“不应有傲气,但必具傲骨”。是一位极具个性的书画家!——西冷书画家俞志华的艺术人生 自东汉末年起,中国书法就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最早的甲骨文和金文就已具备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章法美及风格美。书法随着中国历史的一层层推进,其艺术性也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近二十几年来,书法艺术界汲取丰富的传统文化,在书法的形式和内容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在江南杭州,有这么一位奇才,痴迷于书画,并赋予书画独特的个性,他就是石龙山人——俞志华。对于书法的创作,俞志华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书法种类很多,篆书和草书奔放不羁气势磅礴,行书优美婉转不失传统,但他所追求的却是书法的大众化创作。在沙孟海老师的指导下,专注于一种字体,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注入了自身自由直爽的性情,练就了自成一体的书法创作,而让书法成为一种大众文化,也是他在艺术追求中浓重的一笔。俞志华先生为人耿直爽朗,喜欢广交朋友。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他,对艺术有着一种独特的认识和见解。“艺坛多政客,画界少伯乐。”在他看来艺术是纯碎的,作为艺术家应该把精力和时间更多地用在艺术的潜心专研上,而判断一个艺术家是否有成就也不应局限于一个书画家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在于他的作品成就。当沙孟海、周昌谷、吴茀之、余任天、诸乐三等人受到文革冲击时,他和闵学林不顾忌讳前去安慰,做自己所想,为自己所为,后从众多师傅中学到许多鉴定书画的学问,并得到徐邦达、史树青的认可。 书画家的创作更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和潜心的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艺术家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断地变化。但俞志华先生却依然沉醉于现代社会的艺术氛围中,潜心修养艺术创作,在杭州径山寺附近建起了行素书屋,置身于空气清新,竹林茂密的绿色环境中,并游历于祖国的山山水水,包括峨眉山、龙门、嵩山、黄山、太行、普陀等名胜古迹,为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俞志华先生艺术特质独到,作为书画家,他对艺术投资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大概就是源于他对书法的一种特殊的缘分。多年来对书画的潜心研究,也使得他对于书画作品艺术的鉴定有了自己的心得。“艺术作品的鉴定其实也是对自身艺术修养的提升,更利于自身日后作品的创造。”现在当地很多百姓也专门慕名而来要求他鉴定艺术作品。俞志华先生的艺术投资思维不是单纯地收集书画作品再转手赚取差价,他把有价的珠宝玉器和无价的字画相结合,走出了一条艺术经济道路。 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是让自己的书画作品得到更多艺术界知名人士和社会收藏人士的品鉴,这也是俞志华先生投身于艺术界的初衷。2009年4月,“丹青墨缘”中日书画交流25人赴日本银座柴山画廊展览,时任艺术总监、副团长的俞志华代表中国代表团剪彩并发言,所带去的书法作品深受日韩友人喜爱,并全部被友人收藏与收购,其个性化的书道更是受到了日本书道朋友的青睐。 俞志华先生现在每天都会练习书法,因为书法的功底是靠积累,一个艺术家书法的差异可以看出这个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书法是不能以艺术家的名气来衡量的,而是靠自身入木三分的笔墨功夫来表现的。现在俞志华开设了自己的艺术馆,还多次赴澳门、越南、日本、韩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参加知名书画展览交流会;他的作品被入编近百部书画集,艺术成就被《新华社》、《人居》、《中华美术》、《中国新闻》、《世界知识画报》、《中国收藏》、《北京都市报》及《中国网络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专题报道。俞志华的主要作品有《铁骨老梅》、《潇洒清风》、《不知天上宫阙》和《龙吟》等,曾被数十部书画大典摘录,并进入中国当代精品拍卖会。同时还担任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中国国学研究馆馆员、中国国画画家协会副秘书长、文化部中国书画艺术委员、国际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国际吴昌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破格体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吴越书画研究院院长等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