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榆树乡 |
释义 | 在中国,被叫做榆树乡的有5个,分别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榆树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乡、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榆树乡、黑龙江省巴彦县榆树乡、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榆树乡。 中文名称:榆树乡 所属地区:中国甘肃省 地理位置:甘肃省陇南市徽县 面积:270.3平方公里 人口:7125人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榆树乡基本介绍榆树乡地处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北部,东与柳林镇、银杏乡接壤,南与伏镇交界,西与江洛镇相连,北与高桥乡毗邻。土地总面积270.3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60个村民小组,1657户7125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3733人。 现有耕地面积19469亩,其中水田300亩、旱地19169亩;林地面积310002.1亩,其中经济林124900亩,森林覆盖率达84%。榆树乡属北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最高温度37℃,最低温度-10.5℃,全年无霜期19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790.2毫米,平均海拔高度1210米。 境内群山环绕,连绵不断,山溪河流较多,流量较大的河流主要有雪水河和山王河,其中发源于榆树乡高峰村的山王河是榆树乡境内流域最长的河,流经全乡境内16公里。 榆树乡山多地广,幅员广阔,自然资源丰富,盛产松、柏、青冈以及毛竹等经济林木;中草药资源有天麻、茯苓、五味子、柴胡等40余种;土特产品种繁多,较负盛名的有板栗、核桃、香椿、猕猴桃、野生草莓等;已经探明的铅、锌等近10种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农业发展榆树乡立足当地实际,依托资源优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制定了以“黄”“白”“绿”三大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思路(“黄”指以黄牛、南江黄羊、蜜蜂为主的养殖业;“白”指以天麻、柴胡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绿”指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鲜果产业)。形成了以粮食生产、养殖、林果、中药材种植、育苗等为主导产业的多元化农村经济结构,使农业综合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畜牧养殖业水平不断提高。榆树乡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草场面积大,自然饲草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天然的大牧场。乡党委、政府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带领全乡群众大力发展以黄牛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开发,利用扶贫项目资金20万元,修建了标准化冬暖棚圈舍300余座,氨化饲料池40个,改善了黄牛饲养环境;在改造圈舍的同时,狠抓黄牛品种的改良,多次组织群众从外地调入良种秦川母牛以及“三元杂交”母牛200余头;积极推广人工冻配技术,逐步改善黄牛品质,提高了畜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另外,榆树乡的蜜蜂养殖业和养猪业在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发展十分迅速,经济效益已经初步显现。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发展,草畜产业已成为榆树乡的主导产业。全乡黄牛年存栏4000余头,出栏商品牛800余头,直接经济收入150余万元;牧业年人均增收200余元;猪存栏3000余头,猪出栏1000余头,直接经济收入50余万元;全乡共养殖蜜蜂3000余箱,年产蜂蜜10万公斤,直接经济收入30余万元。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全乡经济的发展。 核桃 干鲜果产业发展迅猛。板栗、核桃是榆树传统种植的经济林果。乡党委、政府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多种经营,组织引导群众进一步挖掘山地潜力,加大科技投入,突出重点,主抓板栗高接换优和核桃的品种改良工作,全乡共有板栗4000余亩,年产板栗200吨;共栽植核桃49800余株,年产青皮核桃250万公斤;每年8至10月份,全乡的板栗、核桃等林果产品大量外销,销售收入达500余万元,人均增收700余元,干鲜果业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榆树乡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大力提倡,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乡共完成退耕还林5000余亩,栽植的经济林和生态林已经初显效益。同时,引导农户在退耕还林地块套种柴胡等中药材和优质牧草,既加强了苗木的管护力度,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经济状况勤劳的榆树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这个中心,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狠抓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全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摆脱贫困走上致富奔小康之路。全乡粮食总产量7005吨,财政总收入119.3万元,国民生产总值14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20元;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乡村公路网络健全,交通便利,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讯设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固定电话、手机已被老百姓广泛使用,全乡15个行政村有13个行政村通电话,快捷的通讯为榆树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取得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乡概述榆树乡隶属哈尔滨市道里区管辖。位于市境西南部,东、南与南岗区王岗镇、红旗满族乡接壤,西隔运粮河与双城市分界,北与新发镇毗连。原属哈尔滨市顾乡区,1949年设榆树村。1956年3月,并村划乡,设置榆树乡,隶属王岗区管辖。1958年改为榆树人民公社,隶属道里区。1963年3月,改隶滨江区。1972年8月,划归道里区管辖。1984年政社分开,改为榆树乡。 经济状况榆树乡为高岗平原地带,哈长铁路从乡内穿过,设有望哈站。全乡总面积5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16万亩,有机井159眼,以生产蔬菜为主,兼种粮食作物,三菜(春、夏、秋)播种面积占3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40%。乡办工业主要产品有红砖、电焊面罩、塑料制品、劳保用品、工业清洗剂等。电焊面罩远销巴基斯坦、摩洛哥、埃塞俄比亚等国家。 1992年乡企总产值3080万元。全乡共辖新乡、望哈、五四、五一、三姓、解放、民主、民利、民兴、民泉、前榆树、后榆树、利丰、夹沟等14个村。1990年全乡总人口1.69万人,其中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296人,占总人口的7.7%。乡人民政府驻地望哈村。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榆树乡概述榆树乡隶属肇州县管辖。位于县境北部,西与大庆市为邻,北与安达市相连。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5公里。榆树乡名源于驻地榆树屯名。东北沦陷后,1939年隶属肇州县六合村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隶属第四区管辖。1955年5月,改隶兴城区。1956年4月,划入兴城乡。1958年9月,改隶兴城人民公社。1961年4月,将兴城公社西部地区划出,成立榆树公社。1984年春,改为榆树乡。 经济状况榆树乡全境地势平坦,中部和南部土质肥沃。全乡总面积2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4万亩,草原面积8.9万亩。除粮食作物外,经济作物有葵花籽、亚麻、甜菜等。乡办工业有联合厂、综合厂、砖厂等,1992年乡企总产值1000万元。全乡共辖榆树、新兴、志富、长山、长胜、农兴、农丰、农化、农旺、榆林、农安、书才等12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2.2万人。乡政府驻地榆树村。 黑龙江省巴彦县榆树乡概述榆树乡隶属巴彦县管辖。位于县境西北部,泥河左岸,南与呼兰县毗邻,西北与绥化市隔河相望。乡政府驻地距县城75公里。 榆树乡,因原驻地西有小榆树屯而得名。原属巴彦县兴隆区, 1950年改为第十一区。 1956年3月,并村划乡,设置丰农乡。 1958年7月,撤销丰农乡并入裕国乡,并更名为榆树乡。 同年9月,改称榆树人民公社,11月并人兴隆公社。1959年4月,从兴隆公社划出重设榆树公社。 1962年3月,将部分生产大队划归红光公社。1984年2月,改为榆树乡。 经济状况榆树乡辖境濒临泥河,属平原地带。全乡总面积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万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乡办工业有锅炉厂、工艺品厂等,1992年乡企总产值2690万元。全乡共辖丰农、丰田、丰权、丰有、兴华、福利、榆树、爱国、新春、先锋、新富、良种、石羊等13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2.1万人,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和蒙古族。乡政府驻地新富村施家窝堡。 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大豆、高粱、谷子、水稻等。1949年粮食产量在150至200斤。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种地有了自主权,粮食平均亩产达到500多斤。 乡办工业始于1957年,当时只有一家铁木厂,生产镰刀、锄头、马掌钉和日用木器品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办工业发展很快,截止1985年末,企业已增到7处,村办企业5处,联办企业24处,从业人员2014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5%。全年工业总产值82万元。榆树乡的锅炉厂和工艺品厂生产的锅炉、麻将牌等产品,价廉质优,畅销省内外。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榆树乡概述新宾满族自治县辖乡。 1958年建榆树公社, 1984年改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326平方公里,人口1.4万。沈(阳)通(化)、木(奇)通(天沟)公路过境。 辖榆树、河北、关家、红石、红旗、月亮、董家、蔡家、边外、纪家、白家、何家、山前、罗圈、哈山、彭家、大石沟、样子沟、都督、猫脸、岔路子2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加工地板为主,所制地板销往全国。农业主产黄烟、玉米、大豆、水稻。 清洁蛋鸡养殖基地 特色产业新宾县榆树乡以格格蛋业绿色品牌为先导,创建了清洁蛋鸡养殖基地,建成蛋鸡加工厂房1512平方米,养鸡11万只;彭家村新建连体鸡舍1815平方米,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生产健康无公害绿色蛋品,远销到沈阳、北京等城市,绿色蛋业,带动了该县养鸡业的发展。现全县已建清洁环保蛋业生产基地10个,实现产蛋鸡存栏50万只以上,农民实现直接经济效益500万元左右。平顶山镇新建成11700平方米,可饲养1000头猪的现代化猪舍。全县的养殖业逐步向无公害方向发展。此外,还新建成标准化养牛小区10处,绒山羊舍饲小区13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