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于伟 |
释义 | 1 四川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党组书记◎ 个人简介于伟,男,汉族,1955年10月生,河北黄骅人,197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现任四川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党组书记。 ◎ 履历1974.08——1978.03,四川省雅安县草坝公社知青。 1978.03——1982.01,在四川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学习。 1982.01——1989.04,四川农学院(现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政工干部、团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院党委委员(其间:1984.09—1985.01在西南师范学院高效干部进修班学习)。 1989.04——1993.08,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党总支书记、校党委委员(其间:1991.09—1993.08挂职任西昌农业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 1993.08——1995.07,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 1995.07——1996.07,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996年1月评聘为副教授)。 1996.07——2002.04,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其间:2000.03—2001.01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班学习)。 2002.04——2003.02,四川省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 2003.02——2005.02,四川省乐山市委书记。 2005.02——2008.01,四川省乐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8.01——,四川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党组书记。 2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人物简介男,汉族,1963.2 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习简历 教育学博士学位东北师大教科院(2005年) 教育学学士学位东北师大教科院(1985年) 职称简历 2006.06,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1998.12,晋升教授 1993.10,晋升副教授 工作简历 2007.02,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04,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 2000.06,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 1997.02,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1993.04,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1985.07,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团委书记 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青少年问题、农村教育问题 学术访问 2010年7月访问英国开放大学 2008年11月访问台湾师范大学等五所大学 2008年10月赴UBC大学研修 2007年3月访问日本樱美林大学、长崎大学、韩国新罗大学、首尔大学 2004年2月访问台湾嘉义大学 2004年1月访问韩国东国大学 2002年9月访问香港中文大学 2000年2月—2000年3月访问美国乔治城大学 1999年7月—1999年8月访问美国乔治城大学 议参加学术会议 2011年11月在北京参加现代远程教育国际研讨会 2011年11月在安徽师大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高峰论坛 2011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2010年11月在山东师范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2010年10月在渤海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2010年10月在北京参加现代远程教育国际研讨会 2010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哲学三十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2009年11月在华南师范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2009年11月在广州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 2009年11月在北京参加全国网络教育十年高峰论坛 2008年6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参加教育哲学高峰论坛 200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参加全国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单位学科建设高峰论坛 2007年11月在广西师大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 2007年10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2007年9月在浙江师范大学参加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教育哲学学科发展学术研讨会 2006年9月在北京参加教育哲学年会暨教育哲学国际研讨会 2005年8月在呼和浩特参加教育基本理论年会 2004年8月在长春参加教育哲学年会暨教育哲学国际研讨会 2003年9月参加长春参加教育基本理论年会 2003年在韩国参加中韩东方文化教育新视野国际会议 社会学术兼职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 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委员、教师培训组召集人 吉林省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吉林省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教学工作(近三年)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教育哲学 研究生:教育哲学专题、教育研究方法论 指导研究生情况(博士、硕士)共指导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26名 ◎ 主要科研项目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效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02024,项目经费:20万元 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类课题 《后现代哲学思潮与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方法论、核心观点和研究视域的变化问题研究》 国家一般课题 项目编号BAA080014 项目经费8万元 1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8年-2010年 项目经费20万 编号:NCET-07-0171 1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2007065 12、后现代教育观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问题研究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重点课题zz0085 2006年 3000元 主持 11、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调查 香港华夏基金会 2005年 50万元 主持 10、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状况调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 教育部 05JJD880058 2005年 20万 主持 9、教育观的现代性危机与新路径问题研究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 2005126 2005年4月 3,000元 主持 8、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美高校学生工作若干问题比较研究 合格 2005年1月(已完成) 7、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青年学生单向度性精神危机拯救与终极关怀性教育教育策略研究 合格 2004年7月 (已完成) 6、青少年学生生命意义缺失的多重视阈解读与生命体认教育研究 全国教育规划十五重点课题 DEB010545 2002年4月 主持 (已完成) 5、青年学生负面信仰心态的形成机理与人文关怀教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重点项目 O1JA880002 2001年12月 50,000元 主持 (已完成) 4、中学生崇拜信仰心态特质与理想信仰教育中的接受问题研究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00ZXZX033 2000年11月 10,000元 主持 (已完成) 3、全国普通高中学生一般状况调查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100,000元 主持(已完成) 2、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青年学生信仰确立与人生观教育中接受问题研究 教育部 合格 2001年3月 (已完成) 1、吉林省社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青年学生理想信仰确立与价值观教育中接受问题研究 合格 吉林省社科规划办 2000年12月(已完成) ◎ 主要科研成果72.于伟:黄济先生教育哲学思想研究,《教育学报》2010年第4期 71.于伟:东师远程与继续教育:“尊重的教育”贯穿远教始终,《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第6期 70.于伟: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前提性问题初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6期(第二作者) 69.于伟等:教育理论本土化的三个前提性问题,《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第一作者) 68.于伟:农民教育期望——高等教育改革一种可能的阐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二作者) 67.于伟:后现代成人教育:理论界说、思想源流及教育图景,《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第二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66.于伟:改革开放30年农村教育研究主题的变迁与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载于《中国教育科学3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二作者) 65.于伟:本土化信念:我国教育理论本土化之前提性动因,《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二作者) 64.于伟等:困境与突破:中国学校教育精神的现代性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一作者) 63.于伟:基于一体化的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国际经验及启示,《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二作者) 62.于伟等:本土问题意识与教育理论本土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第一作者) 60.于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年第二期 59.于伟:农村教育发展面临时代挑战,《中国教育报》,2009年4月28日(第二作者) 58.于伟:让中等职业教育惠及更多农民子女,《光明日报》,2008年9月25日 57.于伟: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路在何方,《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7日(第二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8年第13期转摘 56.于伟:中西合璧 相得益彰,《中国教育报》,2008年4月7日 55.于伟:身体规训及其合理性论析,《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5期(第二作者) 54.于伟: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建立进出有序、供求平衡的管理机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二作者) 53.于伟:论坚持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的教育研究观问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8年第10期全文转载;《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8年第四期;《中国教育报》转摘,2008年11月1日 52.于伟:以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为本——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路向调整和农民工培训的城乡联动体系构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二作者) 51.于伟:美国《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案》的实施困境及其原因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50.于伟:快乐经济学视角下的幸福教育探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二作者) 49.于伟:农民工多元身份形成的文化诱因分析《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第二作者) 48.于伟: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及对策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 47.于伟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结构问题与对策,《中国教师》2007年第7期. 46.于伟:加强农民工培训 提升农民工素质,《光明日报》2007年7月14日.(第二作者) 45.于伟:简评《教育学》,《光明日报》2007年7月7日. 44.于伟: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结构性困境与破解,《教育研究》,2007年3期;光明日报2007年6月27日内容提要;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6日期刊看点介绍.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 43.于伟: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光明日报>>,2007年1月2日;新华文摘2007年第六期全文转载 42.于伟:专业设置: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基于四省七县的调研与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1A 41.于伟:解决农村教师“进口”和“出口”的几个问题,《知识界动态清样》,2006年255期 40.于伟:后现代科学观及其对科学教育观的消极影响,《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39.于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7日 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6期全文转载 38.于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4期 37.于伟:儿童的存在特性与教化,《中国儿童报》,2006年5月3日 36.于伟:论实用理性教育观的合理性—从为生存而教育谈起,《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 35.于伟:论人类中心主义教育观问题,《教育研究》,2006年第一期 34.于伟:现在社会不重视理性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7日 33.于伟:通过获取知识而获得能力,《社会观察》,2006年01期 32.于伟:“学习目的”的三个层次,《社会观察》,2006年01期 31.于伟:论尊重教育规律,《尊重的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0.于伟:为人的生存而教育,《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11期 29.于伟:论坚持合规律性的教育观,《教育学报》,2005年5期 28.于伟:《警惕“怎么都行”的教育观》,中国教育报2005年8月27日 27.于伟:教育观的现代性危机与新路径初探,《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3期转载 26.于伟:贫困家庭大学生生存状况的个案研究,《中国家庭教育》2005年第2期 25.于伟: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教育哲学国际研讨会综述,《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24.于伟:福柯教室中的微观权力理论述评,《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 6期全文转载; 23.于伟:西方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理念、对策及启示,《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年 22.于伟:过个休闲式的暑假,《人民日报》2004年7月6日 21.于伟:班主任最需要尊重和理解——访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于伟,《现代教育报》2005年4月15日 20.于伟:家庭教育视域中的青少年生命意义缺失与充盈,《中国家庭教育》2004年1月 19.于伟:后现代主义哲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全球化与教育改革》2004年1月 18.于伟:非公有制经济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应对策略,《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2004.7 17.于伟:利奥塔的知识合法性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观的影响与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16.于伟:现代性的教育观的危机与出路,《教育科学》,2004.8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 15.于伟:师生关系中影响教育公平的不正当利益因素探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2月 14.于伟: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特征,《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 13.于伟:论技术理性时代“完善的人”的消解及其对教育的负面影响,《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12.于伟: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改革论坛》2003年2月 11.于伟: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理论基础及职能,《比较教育研究》, 2003年第4期 10.于伟:当前中小学教师过渡期待行为透视,《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第4期 9.于伟:论科学变革与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集美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8.于伟:现代人内心追寻的一种隐喻表达与解读,《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第2期 7.于伟: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若干问题比较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6.于伟:终极关怀性教育与现代人“单向度”性精神危机的拯救,《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l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2001-2 《北京师大学报》2001-3部分转载, 叶澜主编的《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1》综述 5.于伟:984名女大学生若干性心理及其行为状况调查分析,东北师大出版社,2000-6-1 4.于伟:略论当代大学生负面信仰心态与信仰教育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99-11-5 3.于伟:青年学生负面信仰心态与信仰教育,《思想教育研究》,1999-10-6 2.于伟:关于青年学生性心理状况差异的调查分析报告,《东北师大学报》,1999-12-4 1.于伟:改进大学德育工作,新华通讯社《国内动态清样》,1999-11-1 ◎ 鉴定成果8、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美高校学生工作若干问题比较研究 合格 2005年1月(已完成) 7、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青年学生单向度性精神危机拯救与终极关怀性教育教育策略研究 合格 2004年7月 (已完成) 6、青少年学生生命意义缺失的多重视阈解读与生命体认教育研究 全国教育规划十五重点课题 DEB010545 2002年4月 主持 (已完成) 5、青年学生负面信仰心态的形成机理与人文关怀教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重点项目 O1JA880002 2001年12月 50,000元 主持 (已完成) 4、中学生崇拜信仰心态特质与理想信仰教育中的接受问题研究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00ZXZX033 2000年11月 10,000元 主持 (已完成) 3、全国普通高中学生一般状况调查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100,000元 主持(已完成) 2、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青年学生信仰确立与人生观教育中接受问题研究 教育部 合格 2001年3月 (已完成) 1、吉林省社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青年学生理想信仰确立与价值观教育中接受问题研究 合格 吉林省社科规划办 2000年12月(已完成) ◎ 获奖信息1、2001年12月,《略论当代大学生负面信仰心态与信仰教育问题》获第五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2、2003年7月,《终极关怀性教育与现代人“单向度”性精神危机的拯救》获吉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3、2004年9月,《终极关怀性教育与现代人“单向度”性精神危机的拯救》获第二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4、2004年12月,《终极关怀性教育与现代人“单向度”性精神危机的拯救》获第六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5、2006年9月,《教育观的现代性危机与新路径初探》获吉林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6、2007年9月,《现代性与教育》获第三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 7、2007年12月,《现代性与教育》获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8、2007年12月,《现代性与教育》获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9、2009年9月, 《现代性与教育》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 10、2009年9月,《面向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专家型教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六位)。证书号2009228。 11、2011年9月,《教育观的现代性危机与新路径初探》论文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3 台州市玉环县芦浦中学教师◎ 基本信息于伟,男,汉族,中共党员,系玉环县芦浦中学副校长、台州市初中科学教学研究核心组成员玉环组组长、台州市初中科学教学研究会会员。毕业于浙江省教育学院综合理科班生物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县第四届骨干教师,县先进教育工作者,镇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该同志1995年参加工作,一直在芦浦中学任教,他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无怨无悔。以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崇高师德,“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辛勤耕耘,硕果累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践行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教育誓言。 ◎ 主要业绩怎样上好科学课,一直是于伟老师研究探索的问题。为此,他主持开展了市规课题《初中自然科学课情境教学法的研究》,和县规课题《初中自然科学实验情境教学的研究》,提出“通过创设、带入情境,优化情境,凭借情境,拓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热情,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成绩突出。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他意识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主持开展了县规课题《初中科学自主作业的实践研究》和《初中科学自主作业案例开发的实践探索》,大胆实践“科学作业自主选择”,并探索出科学自主作业“四步曲”:选题-做题-对题-纠错。同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科学快乐星期天”,充分利用电视和课外书资源,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四项课题均已结题,并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2006年着手开展《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取得预期研究成果,荣获台州市优秀结题。几年来,他所任教班级的科学成绩和中考科学学科优秀率均居全县同类学校前茅,他所辅导的学生在县、市学科竞赛中获奖达11人次。其中,金纪存同学荣获台州市三等奖。另外还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小发明和撰写科技小论文活动获奖达7人次,其中颜根旺同学在县科技小发明比赛中获一等奖。 在个人学科教学业务比赛中也频频获奖,2005年荣获台州市自然科学模拟卷评比市一等奖,2005年荣获台州市初中科学教学大比武二等奖,县一等奖,两次获得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县第四届骨干教师和第四届教学能手。并多次为教师们开公开课和示范课,在全县同学科教师中具有较高的威望,2005年在县初中科学新课程培训会上作《物质转化和材料的利用》的专题讲座,在2006年县初中科学复习研讨上作了《科学实验探究的命题》的专题讲座。2006年3月份给县初二竞赛班的学生开竞赛辅导讲座2次。2004年他代表玉环县实验区,在台州市科学新课程教学展示会上作《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的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 论文获奖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他有22篇论文获奖和发表。其中《加强案例开发 促成概念建构》《初中科学自主作业的实践探索》分别荣获国家级二、三等奖;《谈初中科学教学的创新设计》《谈科学教材中实验的创新设计》分别荣获省一等奖;《一道电学选择题的错解分析》《一道力学计算题的错解分析》分别发表于《中学物理》2003年第8期和2006年第6期,《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金属活动性排列顺序》发表在郑青岳主编的走进科学(理化生地)新课程百例从书《科学学习中100个疑难问题》中,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观察氧气颜色和气味的教学)》被八年级上科学参考书录用,《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片断》发表在郑青岳主编的新新课程百例丛书《科学课程100个教学案例》中;《谈初中科学教材中实验探究的创新设计》荣获台州市一等奖;《谈初中科学教材的创新设计》《谈初中科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的策略探索》《谈初中科学教材的比较研究》分别荣获台州市二等奖,其他论文分别在县级获奖。另外还撰写案例10篇其中市级获奖1篇、县获奖二篇。教学实践中他重视课题研究,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共进行10项课题的研究。其中包括主持课题8项,参与课题3项。在所主持的课题中《初中科学教材的比较研究》荣获县级C等资助。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