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于灵惠 |
释义 | 于灵惠教授,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肝病科专家。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主任医师,兼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防治肝炎科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早期肝硬化的中医治疗及临床科研工作。 中文名:于灵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辽宁沈阳 出生日期:1930年2月 职业:医学家 毕业院校:天津医科大学 主要成就:国家科研二等奖 代表作品:肝病专用药:“乙肝康颗粒”、“丙肝康颗粒”“复方茵黄颗粒” 简介于灵惠教授:著名专家。1959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肝病科专家。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研究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主任医师,兼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防治肝炎科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早期肝硬化的中医治疗及临床科研工作。荣获国家科研二等奖一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30余篇。1995年先后前往祖国台湾省及日本、韩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为促进两岸及多边传统文化的发展,为祖国中医药学术研究及产业的推广做出突出贡献。所做成就被新华社《人民画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世纪珍藏版)永久收藏,享受特殊津贴待遇。 个人经历于灵惠教授自幼喜爱医学,17岁便考入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高级护理系,成为一名护士; 1949年从军,参加抗美援朝后方护理工作; 1954年考入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 毕业后(1959年)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并随即参加国家卫生部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后拜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名老中医徐季寒教授为师,参与当时称之为“肝病一条龙”科研任务。深厚扎实的中西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为于教授日后的肝病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就及荣誉为进一步探索肝病的病理特点及其转归,于灵惠教授曾在北京医科大学病理研究室专攻肝脏病理解剖,及数十例活体肝穿刺病理学研究等。她认为对肝病的治疗主张中西医结合,尤以中医中药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她以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指出中医药治肝病,应以病理变化为依据调整用药,而不能仅凭中医理论或个人的固有经验。针对当前中医治疗肝病的用药状况混乱无序,提出了“中医药治疗肝病务必遵循的三大原则”。(1)治肝必先治胆,因为肝与胆生理病理关系密切;(2)慢性肝病虽多见于虚证,但不宜用热(温)性药补虚,热补易使转氨酶升高;(3)肝病用药剂量宜10味左右即可,量大易加重肝细胞损害。她进一步指出:乙肝病毒不是单纯嗜肝性,在肝外许多组织细胞中也有乙肝病毒复制。因此治疗乙肝不论是中医或西医,单一疗法皆不能令人满意,必须从人体的整体出发,全面调理,综合治疗,方能取得疗效。 经数十年中医肝病病理研究和临床实践,由于灵惠教授研制的“乙肝康颗粒”、“丙肝康颗粒”以及“复方茵黄颗粒”等肝病专用药,正是在于教授的肝病治疗理论不断创新的基础上研发而成,经过15年的临床观察与验证,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总有效率已达98%,已经获得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式批准,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肝病科临床使用和推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