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永州万石亭寄知永州王顾
释义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永州万石亭寄知永州王顾

创作年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作品体裁: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

永州万石亭寄知永州王顾[1]

天于生子厚[2],禀予独艰哉[3]。超凌骤拔擢[4],过盛辄伤摧[5]。苦其危虑心,常使鸣心哀。投以空旷地[6],纵横放天才。山穷与水险,上下极沿洄[7]。故其于文章,出语多崔嵬[8]。人迹所罕到,遗踪久荒颓。王君好奇士[9],后二百年来。剪薙发幽荟[10],搜寻得琼瑰[11]。感物不自贵,因人乃成材。谁知古所慕,岂免今所咍[12]。我亦奇子厚,开编每徘徊[13]。作诗示同好,为我铭山隈[14]。

作品注释

[1]知:主,主持。知府、知县皆此义。知永州,即永州知府。

[2]天:用为尊称,谓所依赖者。古代宗法制度为维护君权、父权和夫权,常以“天”为君、父、夫之代称。《诗经·大雅·荡》:“天将滔德。”此以称君;《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此以称父;《仪礼·丧服传》:“夫者,妻之天也。”此以称夫。该诗中的“天”,宜指父母。于:用于语中,作衬音助词,无实义。

[3]禀予:给予。《汉书·文帝纪》:“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颜师古注:“禀,给也。”艰:艰危、困厄。

[4]超凌:谓超出越过时人而独秀。凌,越。骤:破格。拔擢:荐举提升。这句是说,柳宗元于793年(贞元九年)中进士,798年(贞元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调为蓝田县令,不久回朝任监察御史里行,青云直上,曾盛一时。

[5]过盛:兴隆太甚。伤摧:创伤,折断。辄:总是,每每。这句是说,柳宗元先贬为永州司马,再迁柳州刺史,滞留远方共十四年,最终在流放地怀着志向离开人世。

[6]空旷:广阔,荒芜。这句是说,被流放到荒远的地方。

[7]沿洄:谓顺水而下或溯流而上。李白诗:“沿洄且不定,飘忽怅徂征。”言阻塞不畅。

[8]崔嵬(wéi):高大耸立貌。这里指出语惊人,不同凡响。

[9]王君:这里指永州知府王顾。奇士:特殊的,具有杰出才能的人。

[10]剪薙(tì):剪草,割草。薙,除草。《礼记·月令》:“烧薙行水。”注:“薙谓迫地芟草也。”剪薙发幽荟,谓剪掉野草,而发出的新苗更加幽雅繁茂。

[11]琼瑰:似玉的美石。琼,玉之美名而非玉名;瑰,美石之名。这句是说,穷搜苦觅一定会得到珍宝。

[12]咍(hāi):讥笑,嗤笑。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任受众人咍。”

[13]编:古时用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后用以称一部书或书的一部分。每:副词,每每,往往。徘徊:在原地来回走动,游移不进。比喻犹疑不决。

[14]铭:镂刻。山隈:指山路弯曲的地方。隈(wēi),弯曲之所。《管子·形势》:“大山之隈。”

作品赏析

万石亭由永州刺史崔能所修建。815年(元和十年)正月五日,柳宗元作《永州万石亭记》并刻碑以纪念。据宗稷辰《永州府志》载:“北宋真宗天禧(注:天禧指1017—1021)初王羽为守,重剔治之,其时柳碑尚存,并属欧阳修为诗勒山石。”至南宋后,此亭已毁。据考证,万石亭遗址大致在永州古城东山西面的半山腰一带。

欧阳修在万石亭写的这首五言古诗,是一篇赞颂柳宗元的佳作。诗人能摆脱传统的偏见,公正客观地评价古人,相当于一篇史论。诗中把吊古与抒怀结合起来,对柳宗元不幸际遇的同情,对柳宗元在文坛上高蹈出世的称许,正表现了诗人自己的深切感慨。语言流畅婉丽,雄辞浚发,凸显出诗人奔腾放纵、势不可御的弘大气魄。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1030年(仁宗天圣八年)进士,曾任谏官,因支持革新派范仲淹,遭贬滁州,继之又迁知扬州、颖州。晚年回朝,先后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文学成就突出,为北宋文坛诗文革新运动之领袖,王安石、苏洵、苏轼、曾巩均出其门下,擅长散文、诗词、史传编纂和诗文评论,尤以散文成就最高。一生写了五百多篇散文,具有平易晓畅、婉转流丽的独特风格,其中有不少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