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永济县 |
释义 | 1 山西省西南部城市永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总面积1221.06平方千米。总人口43万人(2004年)。市人民政府驻城东街道。 永济古称蒲坂,史为舜都。199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主要景点有“镇河大铁牛”、鹳雀楼。 ◎ 概况邮编:044500。代码:140881。区号:0359。拼音:Yongji Shi。 ◎ 行政区划永济市辖3个街道、7个镇:城西街道、城北街道、城东街道、虞乡镇、卿头镇、开张镇、栲栳镇、蒲州镇、韩阳镇、张营镇。 城西街道 辖:小张村、北王村、李店村、庄子村、上庄村、水峪口村、太峪口村、介峪口村、太谷屯村、任阳村、太宁村、张志村、张华村、桃李村、吕坂村、西姚温村、东姚温村。 城北街道 辖:赵伊村、七社村、晓朝村、赵杏村、郭平店村、下麻坡村、赵柏村、三张村、席村、下高市村、西信村、新庄村、任家庄村、西白村、东信村、下朝村、郭家庄村、东伍姓村、西伍姓村。 城东街道 辖:孙李村、四冯村、榆林村、赵坊村、马铺头村、郭李村、新街村、干樊村、吴村、孙常村、平壕村、王朔村、候孟村、南郭村、南郭沟村、荣盛庄村。 虞乡镇 辖:吴闫村、东源头村、新义村、西源头村、屯里村、风柏峪村、义合屯村、仁里村、申家营村、扶窑村、刘家营村、定远村、肖家堡村、百户村、东坦朝村、东阳朝村、西坦朝村、西阳朝村、张家窑村、永安村、黄家堡村、罗村、南梯村、北梯村、石佛寺村、清华村、楼上村、王官村、洗马村、陶窑村、三窑村、土乐村、石卫村、庞营村、雷庄村、古市营村、于乡村。 卿头镇 辖:卿头村、三娄寺村、张锁村、白坊村、尚志村、东安头村、西安头村、许家营村、永喜庄村、曾家营村、伍冢村、千户营村、廉家庄村、关家庄村、朱小张村、西卿头村、桥上村、东长杆村、董村、王杜村、樊卫村、圪塔营村、杜家营村、东社村、西卫村、张坊村、王村、胥村、麻村。 开张镇 辖:古城村、杜村、西开张村、黄营村、石桥村、枣圪塔村、城子埒村、杨村、朱家庄村、寒暑村、三义村、高淮村、土桥村、牌首村、民生村、东开张村、普乐头村、杨庄村、常旗营村、胜光村、南营村、王店村、田营村、毛营村、东陈村、宋家卓村。 栲栳镇 辖:栲栳村、南赵村、龙行村、南苏村、北苏村、上高市村、略芝村、方池村、北赵村、大鸳鸯村、小鸳鸯村、王西村、韩村、吕车村、南湖村、田村、卫村、长杆村、长城村、小郭村、青台村、青台庄村、岔道村、吕封村、任村、过远村、正阳村、尚信村、王东村、常青村、大敬村、秦村、姚村、长宁村、北青村、青渠屯村、上村、西下村、东下村、大屯村。 蒲州镇 辖:花园村、西厢村、鲁家村、西闫村、北闫村、西文学村、太吕村、韩家庄村、程胡庄村、常家堡村、窑店村、南文学村、上吕芝村、下吕芝村、上麻坡村、东文学村、北文学村、蒲州村、石庄村、孟盟桥村、张留庄村、堡则村、古新庄村、鹿峪村、宝泉村、王庄村、候家庄村、寨子村、薛崖村、弘道园村、新乐庄村、杨马村。 韩阳镇 辖:祁家巷村、下寺村、南郑村、北郑村、贺家村、牛家村、祁家村、陈村、坛庄村、韩阳村、李巷村、盘底村、辛店村、三新村、双店村、长旺村、独头村、上源头村、夏阳村。 张营镇 辖:舜帝村、辛营村、张营村、冯营村、小姚村、常里村、长处村、尊村、吕庄村、康蜀村、坛底村、小敬村、丰乐庄村、敬祥村、西敬村、东吕村、西吕村、窑头村、南社村、小樊村、下吴村、南阳村、北阳村、北陶村、南陶村、永宁村、黄龙村。 ◎ 历史沿革2000年,永济市辖3个街道、6个镇、10个乡:城东街道、城西街道、城北街道、开张镇、韩阳镇、蒲州镇、虞乡镇、卿头镇、栲栳镇、郭李乡、张营乡、董村乡、文学乡、清华乡、黄旗营乡、常青乡、首阳乡、任阳乡、赵柏乡。总人口421244人,各乡镇人口: 城西街道 37339 城北街道 27669 城东街道 29023 于乡镇 33132 卿头镇 31467 开张镇 19920 枵栳镇 37059 蒲州镇 24627 韩阳镇 16872 郭李乡 18211 清华乡 13756 董村乡 19652 黄营乡 20557 赵柏乡 16442 常青乡 11002 张营乡 30534 文学乡 16814 首阳乡 6295 任阳乡 10873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永济市乡镇区划调整(缺资料)。 ◎ 永济县出土唐代铁牛1989年7月31日四尊唐代开元年间铸造的黄河“镇河大铁牛” 在距山西省永济县 城12公里的古蒲州城遗址西门外的黄河滩出土.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 唐代古县唐朝大历七年(772年),分临清县南部建永济县,因其西临永济渠而得名,属贝州。治所在原临清县张桥店(今属河北临西县)。宋朝熙宁五年(1072年)永济县并人馆陶县(时馆陶县治所在今山东省冠县北馆陶镇馆陶古城)。唐朝(618-907年),州郡之上增设道,始分全国为10道,622年置毛州,627年废州为县,大历七年(公元772年)馆陶县曾改名永济县,不久又复为馆陶县。宋建隆四年(公元962年)修永济渠,于963年从馆陶县分置永济县。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降为镇并入馆陶县。后不复置。 以上内容共分五段-------------- 1、唐朝大历七年(772年),分临清县南部建永济县,因其西临永济渠而得名,属贝州。治所在原临清县张桥店(今属河北临西县)。 2、宋朝熙宁五年(1072年)永济县并人馆陶县(时馆陶县治所在今山东省冠县北馆陶镇馆陶古城)。 3、唐朝(618-907年),州郡之上增设道,始分全国为10道,622年置毛州,627年废州为县,大历七年(公元772年)馆陶县曾改名永济县,不久又复为馆陶县。 4、宋建隆四年(公元962年)修永济渠,于963年从馆陶县分置永济县。 5、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降为镇并入馆陶县。后不复置。 从时间上,722-----1072------722------------962-------1072,时间上太乱,应预调整如下: 唐朝618-907年,州郡之上增设道,始分全国为10道,622年置毛州,627年废州为县,大历七年(772年)馆陶县(时馆陶县治所在今山东省冠县北馆陶镇馆陶古城)曾改名永济县,不久又复为馆陶县。 同年(772年),分临清县南部建永济县,因其西临永济渠而得名,属贝州。治所在原临清县张桥 店(今属河北临西县)。 ?年(待考),永济县并入馆陶县。 宋建隆四年(962年)修永济渠,明年(963年)从馆陶县分置永济县。 宋熙宁五年(1072年)永济县降为镇并人馆陶县,后不复置。 3 金代古县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以永济务置永济县;大安元年(1209年),金卫绍王讳永济,改为丰润县。相传,因此地“负山带水,涌地成泉,疏浚导河,随取而定”,所谓“润泽丰美”而得名。又有“县产盐场,故名丰润”之说(见《丰润县志·建置沿革》)。 大安元年(1209年),金卫绍王讳永济,改为丰润县,属中都路蓟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