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迎娶礼俗
释义

迎娶礼俗,迎娶,即古六礼之“亲迎”。这是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整个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亲迎有二种,一种是新郎亲迎,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潮汕大多数地方自清中后期后已废除新郎亲自到妇家迎新娘之俗。

中文名:迎娶礼俗

基本解释:风俗习惯

历史记载:《澄海县志》、《岭南杂事诗》等

中文拼音:yíng qǔ lǐsú

迎娶礼俗

迎娶,即古六礼之“亲迎”。这是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整个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亲迎有二种,一种是新郎亲迎,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潮汕大多数地方自清中后期后已废除新郎亲自到妇家迎新娘之俗。其原因旧方志有所记载,清嘉庆《澄海县志》云:“时俗多废,而故家右族犹行焉。近因有恶习,街巷间少年往往以彩绳把住行路,索娶妇家演戏娱众,许之乃放行,或至争斗,而亲迎之礼渐废。”即是说因常有流氓分子拦住迎亲队伍,强行勒索,要人家演戏才放行,使人家不敢亲迎了。清人陈理的《岭南杂事诗》中的《看新娘》诗原注说得更具体、生动:“潮俗,娶妇经由地方,好事之徒辄拦路需索不已,故不敢行迎亲礼,每以探亲为名,草草送女过门,甚至窃负面归。迨来年元夕,诞子则已若未育,乃艳装华饰,洞启重门,张灯结彩,坐妇于房,无论何等人皆许往观,祝以吉祥之语,主人欣然,名曰看新娘。”后来男方派花轿至女家,便改为媒人或请“好命人”代新郎去迎接,女方派人护送,新郎门前迎候。解放后,男方亲迎之俗又逐渐恢复起来。迎亲交通工具由花轿,转变为自行车、手扶拖拉机、摩托车。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用结红彩小汽车迎娶。迎娶的前一天,新郎会将车子开到花店,花店就精心地对车子进行打扮,用鲜红的玫瑰、勿忘我草、彩绸将车子装扮得团花簇锦,焕然一新。

南方礼俗程序

男方家祭祖 : 男方出门迎接新娘前,应先拜祭祖先。

分发红包 : 出发前,新郎应先分发红包给一同前往接新娘的工作人员。

上车出发 : 新郎、媒人、傧相及亲友一共六或十二人出发迎接新娘,礼车双数为宜,一般为六辆。

燃放鞭炮 : 迎亲礼车前往女家途中,沿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如遇过桥或另外的迎亲礼车队时,则燃放排炮。

吃姊妹桌 : 新娘於新郎迎亲队未到达之前,与家人及姊妹一起吃饭,说吉祥的话道别祝福。

新郎到达 : 迎亲车队到达新娘家前,应燃炮通知,女方也燃炮回应。并有一男童持盛满橘子或瓜子糖果的茶盘等候恭迎新郎,新郎应回红包答礼。

吃甜汤圆 : 女方应预备好甜汤圆及甜茶,并招待新郎及迎亲宾客享用。

讨喜 : 新郎手持捧花,到新娘的房间,此时新娘的姊妹及女性朋友要阻拦新郎,可提出问题要新郎回答,通过考验才让新郎见新娘,或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一番后。给予红包,新郎手持捧花到新娘房间接新娘,一般红包放999元表示长长久久。

拜祭告别 : 新郎把捧花交给新娘后,由新娘母亲替新娘把头纱放下,再由媒人婆或好命妇人挽出大厅,新郎新娘男右女左面向祖先神明,新娘父亲或长辈燃香点烛,新人上香拜祭,先神明后祖先,接着向父母叁鞠躬行礼告别。

出嫁 : 新人及陪嫁姊妹一同预备上礼车,注意出门时不可踩到门槛,以免对娘家不利。

开门礼

指的是迎亲者如何使女家开门的迎娶礼俗。新郎前往女家迎亲,女家大门并不敞开,而是紧闭着,从而导致了各种开门习俗的产生。

在浙江武义一带,开门礼不仅复杂,而且直至现在仍然盛行。当迎亲队伍来到女家门前时,要先放三响的大鞭炮和千挂小鞭炮,俗称“开门炮”。之后,新郎叫门,里边的人却说:“太早了,新娘还没有起床呢!”新郎千求千不应,万求万不答,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只得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从门缝里塞进去,一个不行塞两个,两个不行塞三个,一般要塞七八个甚至十几个红包,才能通过开门这一关。这些红包被分别称为“起床包”、“洗脸包”、“穿衣包”、“下地包”、“上头包”等。

但是,有的地方新郎将所有红包全部送上之后,女家还是不开门,于是,伴郎等人便将点燃的鞭炮塞进女家大门,起初先塞小鞭炮,小的不行塞大的,直至将女家大门“炸”开为止。

中国传统婚俗

1、三书六礼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 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 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2、 换庚谱

媒人提亲后,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合,没有相冲,便互相交换两家的庚谱,作为订亲的最初凭据。

3、过文定

为“过大礼”之前奏,通常在婚礼前一个月举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备三牲酒礼至女家,正式奉上聘书。

4、过大礼

订 亲之最隆重仪式,约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5、安床

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于结婚当晚进房为止。

结婚当晚,新人进新房后可让小孩在床上食喜果,称为“压床”,取其百子千孙之意。

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古时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6、嫁妆

收到大礼后,女家的妆套须最迟于结婚前一天送到男家。这批大箱小箱的嫁妆,为女家身份与财富之象征。嫁妆除珍贵的珠宝首饰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丰衣足食)。

7、上头

男女双方在婚礼前夕,择定良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即一小时前),进行上头仪式。这种仪式须由“好命佬”及“好命婆”(分别是男女双方的长辈或亲友,择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在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

一对新人均要穿上睡衣,女方应选择一个看见月亮的窗口案上,燃起龙凤烛,点起清香一炷,连同莲子、红枣、汤丸三碗,每碗六个或九个、生果、烧肉及鸡心向天参拜。男女双方并要准备尺、镜、剪刀、即所谓“龙头镜、较剪尺”,取其光明继后之意,让“好命佬”及“好命婆”替新人梳头,一面梳,一面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上头象征一对新人已步入“成人”阶段,并祝福他们同偕白首。

8、迎亲

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新郎在戥串石的陪同下,携着花球迎接新娘。当抵达女家后,第一关便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是”,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入门后须留意的地方包括:

姊妹接过开门利是后,应从中抽出一成至五成封回利是给男家兄弟,上写“姊妹茶点金”。

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新 郎顺利入门后,姊妹应以茶点招待兄弟。

开门后,新娘应由大姐或伴娘带领出来交给其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正式行夫 妻见面礼。

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

新人再向双亲奉茶跪拜(若依照旧式俗例,新人未到男家拜见翁姑之前,不可跪拜。即是新人应站着奉茶给岳父岳母。不过现时已没有这么讲究,想跪便去跪,以示心意)。

新 娘准备两封利是,分别为威旺金及满堂利是,过门后交予家姑。

9、出门

在露天地方,由大姐或伴娘撑起红伞护着新娘,意指开枝散叶。大姐及众姊妹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可加红绿豆),用来“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后便不会啄新娘。

吉时,女子出门时须由大姐背着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足是不可沾地的,否则便会带来麻烦。但现时即使有大姐陪同,也是自行步上花车的。最后上花车前,新娘子应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10、过门

过门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其它长辈。

11、三朝回门

三朝回门指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 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0: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