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营前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营前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石井镇政府驻地南0.5公里,以驻地命名。民国年间与石井村同辖于延平乡,1949年解放后与石井村分开,自立营前村。1958年成立营前大队,1984年改为营前村委会,村委会设营前。东临石井湾,辖营前一个自然村,截止2008年,有12个村民小组,786户2948人,其中侨属占60%,是著名的渔区。有蚝油厂、医疗所、营前小学、老人活动中心。 气候与资源营前地处石井湾,与金台只有一水之隔,属海洋性气候,空气新鲜,雨水充沛。营前因背山临海,地理独特,人多地少,村民世代以渔蚵业和航海为生。北自“枪城”灯塔,南至和美“独石”的沿海滩涂和村前隔江一大片沙滩,是营前人民自元明以来赖以生存的“铁饭碗”──海蚵养殖基地和讨小杂海的海域。合作化和公社化期间,全村12个生产队共有蚵石63万株,年产海蚵300吨,产量居全省第一。产品行销闽南地区各县市。海蚵又称牡蛎,味鲜可口,富含钙质。蚵干是产妇和婴幼儿最佳营养品,也是送礼的珍品。以往海蚵生产受季节性限制,约自古历十月到次年三月方可生产。随着气候转变和吊蚵养殖技术和产量的提高,现在已不论季节和大小潮期,一年四季,都有鲜蚵供应市场。 交通发展营前是闽南著名的侨乡和渔村,水陆交通便捷。水石莲公路及沿海大通道从村边经过,距南安、泉州、晋江、石狮等地的路程均在40公里左右,乘车1小时以内均可到达。往厦门约1小时30分,到福州也只需要2个半小时。水上交通更是四通八达。早在清末明初,营前人的木帆船就往返于天津、厦门、潮汕之间搞货运。遗留下来的“船眼睛”可用来作为1米高大水缸的“缸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厦门泰利、闽南、东南等轮船公司聘请的船长,基本上都是营前人。截止2008年,营前村组建十余家轮船公司,拥有百艘三千至万吨级现代化铁壳货轮,载重总量达55万吨。长年往返于东至丹东,北至秦皇岛、天津、营口,南到海南、广西防城、北海等沿海及长江下游沿岸各大中城市搞货物运输。 水泥公路连接省道201线。 历史记载营前是个多姓氏聚居的村庄。据传说周氏于元代定居营前,而洪、伍两姓均于明初由晋江英林和安海迁入定居,李氏则于晚清由淗江页路迁入。几个姓氏的村民互有通婚,和睦相处。营前人历史以来非常重视教育,因而人才辈出。明清时期,洪氏家族曾出了十几位朝廷命官,进士、知府、中宪、光禄大夫、镇国大军、威略将军、都督、总兵的牌匾,挂满洪氏宗祠的厅堂。伍氏家族历史上亦曾出了多员武将,诸如左都督、骠骑将军、昭武将军、烈昭武都尉等。营前小学前面原有一地宅基地,据说是都督衙遗址。近现代,营前小学又出了近百位乡贤俊彦,如博士、教授、工程师、高级会计师、科处级干部、中小学校长及高级教师、五千吨级以上船长和轮机长等。 宗教信仰村民信奉佛教,村中有尊王公宫、烟楼公宫、妈祖庙等。据传说,早年有人从海边捡到一块杂木,似带有“血丝”,并呈“王”字形,村民雇工匠雕成开闽王王审知塑像并建宫庙奉祀,尊为“境王”,俗称“尊王公”,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定为尊王公诞辰,年年演戏、请客,热闹非凡。明嘉靖年间,日商福吉来泉经商,客居石井。他目睹倭寇骚扰沿海,坑害百姓的滔天罪行,义愤填膺,亲自登上烟楼山点燃烟火,为百姓报警,因此,福吉无法回归家乡,后因思念妻儿自杀于烟楼山上。当地百姓为纪念他的功德,在其墓前建祠,定每年古历三月二十六日祭祀。 经济发展营前原有二种产业,即养殖业和航运业。改革开放后,又发展几家上档次的工厂,构成营前经济腾飞的三大支柱,截止2008年,养殖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吊蚵和紫菜二种作业(吊蚵3000亩、紫菜2000亩),海蚵年产量已增加到1500吨,紫菜年产量为2000吨,产品运销全省各地。航运业有较大发展,十几家航运公司分布于石井、翔安、厦门、上海、南京、天津、大连、广州、海南等地,拥有百余艘货轮。随着公司实力的增长和产业的不断壮大,企业各公司派出代理人员进驻全国沿海港口代理货运业。为船舶提供优质服务。原有几百吨至三千吨小吨位的船已被淘汰,现在多数是五千吨至万吨级现代化大型轮船。货运航线也由原来的江浙、闽粤等地,发展到全国沿海(包括澎湖、金门)各省区。工厂方面有方便面厂、石材厂、蚵油海产加工厂等。截止2008年,此处还围垦250亩滩涂,不久将变为别墅区和商业区,有二个五千吨级多用途码头。营前村有机动小渔船100多条,专门用于养殖行业和讨小杂海,还建有避风船坞一个。据估计,固定资产约15亿元,国民经济总值2亿元,人均年收入7000元。 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琅琊镇营前村营前村位于琅琊镇人民政府驻地夏河城南1.3公里处,有居民286户,人口995人,耕地1205亩。 据传,明中期陈、丁两姓分别从附近西红石(今胶南市泊里镇西红石村)及丁家大村(今胶南市大村镇大村)迁此立村,因坐落夏河寨(今夏河城,明代为兵寨)南,故名营前。清道光版《诸城县续志·疆域》称营前。现该村除陈、丁姓外,还有徐姓、王姓、乔姓、金姓、毕姓、刘姓、毛姓、孙姓、郝姓、季姓等居民。 营前村地处平原,以农为主。近年来,该村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的同时,林果、苗木、畜牧养殖等高效农业持续发展。建立了占地100亩的青岛胶南科协苗木示范基地,主要进行优良树种的繁育推广。建设了畜牧养殖小区,入驻养殖大户18家,其中蛋鸡养殖户10家,现存养主蛋鸡8万多只。2004年,该村经济总收入10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98元。 营前村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农民教育不断加强,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持久,村风正,民风好,多次被评为胶南市级以上文明村庄、五个好农村党支部。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古龙岗镇营前村一、基本情况 营前村属古龙岗镇西南部,距圩镇5公里,全村共有村民小组31个,876户,3806人,劳力1798人,耕地面积3947.3亩,其中:水田3654亩,旱地293.3亩,山林面积800公顷。 二、产业情况 2007年主导产业以制种为主,全村落实制种面积650亩,大棚蔬菜面积200亩,烤烟50亩,大力发展生猪、灰鹅产业,全村有养猪大户20户,养鹅大户30户,人平增收200元以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