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应珍
释义

福建南平古镇应氏“状元祠”

应珍(约1062-1127),宋元间武状元及第,授予右班殿直,任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调任泉州公海四县巡检,后以母忧回籍守制,“累仕皆不出于闽中”。其为官政简刑清,节俭奉公,勤修武备,保境安民,故为民所称颂,为同僚所敬佩,里人遂立祠奉祀至今。宋代,应氏还出了个应环秀将军,到明清时代又有应伯真、应丹诏在朝为官;现如今应氏子弟分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取得博士学位的就有20多人。应氏家族真不愧是目前峡阳六大姓之首,历代文风炽盛,英才不断,名人辈出。

应氏“状元祠”座落在镇上,主祀宋武状元应珍。祠原在西峰庵,明嘉靖间毁于兵燹,清乾隆七年乃于上鼎建新祠,后又毁,1993年由海内外乡亲集资重建。祠占地385.69平方米,北向,共分前楼、牌楼、正厅等部分,正厅建筑系单檐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堂中设龛,主祀状元应珍,以及峡阳应氏四世祖、宋武威将军应环秀的塑像,正厅中央供奉应世哲及夫人的神位牌。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峡阳应氏始祖应世哲从河南光州固始县随王审知入闽,定居峡阳,是为峡阳应氏开基之始。岁月沧桑,峡阳应氏繁衍相传,迄今已至三十二代,子孙人口众多,其中历代又有流迁往外,遍布国内各省、市和台湾、香港,及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应氏“状元祠”号“雁翼堂”,郡望“汝南”。祠堂正厅两侧还贴有“应氏祖训”和“成人祭祖誓词”,应氏祠堂每年都会结合祭扫活动,举行对年满16岁青年的"成人节"教育活动,向青年讲述前贤的典型故事,要求青年学生牢记祖训,不忘家乡故里,对后人起到教育警示作用。

峡阳古镇应氏

古镇峡阳位于南平市西北,西连顺昌,北接建瓯,是闽北商贸重镇之一。境内玉屏山、招科山环抱集镇,富屯溪穿境而过,取 两山一水谓之峡,山南水北谓之阳而得名。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人在峡阳游牧、生息。周显王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334年,越王族入闽后,峡阳就有人烟三百,铁匠二十四炉之说,当时形成了金、郭、黄、谢、彭、汤六大姓。唐朝光启年间,河南光州节度使王审知率光州百姓南下闽中避乱,后王审知为闽王,跟随南下的百姓便散居八闽各地,这以后峡阳出现了新的六大姓应、骆、张、范、连、梁。从此,峡阳人在这里世代繁衍,遂成大邑,历逾千载。

峡阳自唐代以来就形成了应、骆、范、张、连、梁六大姓,其人口占全镇人口总数的74%。沿袭历史传统,各姓都有祭祖朝拜、行使宗族权力的会集地--宗祠。历经千年风雨,如今现存的仅四家--应氏、张氏、范氏及骆氏。

应氏家族是目前峡阳六大姓之首,历代名人辈出。汉代有应(王旁加易字)等数人,以文章佳作著称,名列当时建安七子之一;宋代,有应珍状元,应环秀将军,现在的应氏状元祠便是当时为应珍状元建的;到明清时代又有应伯真、应丹诏在朝为官;现如今应氏子弟分布在港、澳、台及德国、意大利、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取得博士学位的就有20多人。对于许多身在海外的应氏子弟来说,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让他们魂牵梦绕。在应氏祠堂,记者见到了一幅铜质金匾--状元祠。一问才知道,这是台北故宫博物馆吴平先生专为峡阳应氏祠堂题写的。一幅墨宝两岸情,原来这是远离故土多年的一位台湾中将应植棠先生受乡亲之托,邀请好友吴平先生写的。后来,应植棠先生又托人把吴平的墨宝带回家乡。南平工艺厂的职工听说这件事以后,便选择优质铜,以特殊工艺制成了金匾。南平市政协联络办公室主任应祚熙告诉记者,应植棠先生一直非常关注家乡的情况。他先后汇款2万多元,资助应氏状元祠老人活动中心、溪中公园、屏山书院等公益建设。2000年6月,台湾影视明星应晓微的父亲--应耀恭先生回峡阳祭祖时,应植棠先生兴奋不已,犹如自己要返乡一样,很早就打电话告诉家乡亲友这一消息。耀恭先生回到台湾,他又和耀恭先生促膝谈心,了解所有关于家乡峡阳的见闻,并深有感触地说,故乡充满童年的气息,自己的根在大陆,一旦三通,身体状况又方便时,一定要回家乡看看。

应祚熙曾接待过许多回家乡探亲的台湾同胞,他说,当台胞们看到家乡发生的巨变后都十分激动,希望百年之后把骨灰送回家乡峡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