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鹰头柄玉斧 |
释义 | 鹰头柄玉斧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时期遗留的文物,属于磨制玉器。长33.3cm,宽13.5cm,厚1.5cm,此斧采用岫岩绿色玉料琢磨制成。呈深绿色。玉斧沁色:深红褐色、黄褐色、灰黄、白黑等沁色。玉表层有较浅的沁坑、沁孔。玉斧一面沁斑较重,一面沁斑较轻,轻面明显看到绿色岫玉,玉质经敲击录音后,发出清脆悠扬悦耳的声音。 基本信息【名称】:鹰头柄玉斧 【类别】:玉器 【年代】:新石器时代 【文物原属】:红山文化遗物 【文物现状】:现为博物馆藏品 简介长33.3cm,宽13.5cm,厚1.5cm,此斧采用岫岩绿色玉料琢磨制成。呈深绿色。 玉斧沁色:深红褐色、黄褐色、灰黄、白黑等沁色。玉表层有较浅的沁坑、沁孔。玉斧一面沁斑较重,一面沁斑较轻,轻面明显看到绿色岫玉,玉质经敲击录音后,发出清脆悠扬悦耳的声音。 这件玉斧,造型凝重,用料讲究,器壁厚重。玉斧柄为鹰头尖嘴,线条雕琢精细,阳雕棱线把鹰的眼睛刻划的十分生动,尖嘴锋利。玉斧整体呈三角形,柄根部有一圆孔,孔壁圆润光整,接近斧尖部呈两条错落线与斧尖落差处呈两尖形斧,双尖锐利。斧刃较薄,斧面磨制三条阴弧线槽纹饰,给人一种威严、持重、阴森恐惧之感。 此斧线条是磨制而成,所有阳纹凸棱和阴线槽的斜坡,深浅均匀、柔和、均有反复磨刮和校正的磨痕。磨工十分原始。由此,可见是红山文化时期的精品。 相关资料磨制工艺特征 鉴赏分析玉斧磨制工法,概括如下工艺特征: 1、边棱平面不平。玉斧阴槽、阳棱、边沿、边棱、圆孔均是用原始工具,手工磨制。由于玉斧是扁平状,在磨制棱线槽之前,先是在玉面上划出直线或曲线,然后在线痕印的两侧反复刮磨,加上使用刮磨具比玉料稍硬的石类。因此,刀刃两侧边缘不十分平整,手触摸能感觉凸凹之感。 2、棱线不直。观察玉斧阳纹棱和阴线槽不十分规整平直,许多阳纹棱的棱脊不在一条线上,有交叠形成棱的手感。 3、圆孔不十分规则圆。观察玉斧中部的六处圆孔,均是对钻研磨,磨制边沿均出现不十分规则圆的现象。坡形圆面磨出许许多多的交叠的小小微重棱,尤其是玉斧,一面圆孔磨制较圆,另一面圆孔的斜坡面几乎磨成马蹄形。 上述几点磨工特征足以说明,红山文化玉斧,一是手工磨制;二是以磨为主;三是确实使用了原始工具。这是红山先祖运用远古工艺磨制玉器的典型特征。 玉斧的文化内涵 玉,是华夏民族喜爱的珍宝。玉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古代玉文化几乎涵盖了当时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先祖把礼仪玉推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按照古人万物皆有灵性的观念,认为玉是山川的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被用来作为部族的图腾物,部族首领的标志和祭祀祖先、鬼神的礼仪用品。 鉴赏的玉斧刃部个别有使用痕迹,多数没有使用,光整如新,可见这些玉器不仅仅是为生产所用,而是具有其它用途。四件玉刀、玉斧造型和纹饰都十分怪异奇特,威严神秘,可见是表达思想感情,宗教礼仪的礼器、仪仗器和权仗器。 我国早期出土的一件龙山文化虎食人纹玉刀,刀身上刻有两组阴线纹饰:虎食人图的主题。通过刻划一只身躯完整的老虎和一个只有头部孤苦无助的人,突出老虎锋利的牙齿、竖立的鬃毛、匍匐欲跃的的姿势,塑造出神态凶猛的老虎吃人的场面。对于虎食人图所表达的思想,有人认为:它代表胜利。虎是持器者所在氏族的图腾,人头是敌人,以图腾攫取敌人,表示战胜敌人。 上述斧造型规整,堂皇端严。从纹饰上看,给人咄咄逼人的气势。其选用鹰头造型作手柄,人们知道,飞行动物中,雄鹰具有迅猛的飞行速度,尖利的爪喙,犀利的眼睛,雅致的羽翼,威猛的形象。两件玉器选用雄鹰造型,并突出刻划尖利勾喙,犀利的眼神,使斧愈加威严,凶猛。以显示持有者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些玉器,有的是军事统帅的标志,有的是权仗器,总之是氏族头人所持利器。 斧上半部中央凿有研磨一个较大相对规整的圆孔。据史料证实,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常见器身中央凿有大孔,璧、琮、钺、斧等器类就是如此,为什么有这么多带孔的器物呢?台湾古玉专家邓淑苹女士认为原因在于先民视玉器具有法力,可沟通神祗与先民的世界。圆洞即代表沟通。 总之,古玉及文化,经历近万年的漫长岁月,玉器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勤劳聪明的古代先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玉文化,成为世界文明史的一朵奇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